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初探

2021-02-28 22:23严义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5期
关键词:探究性初中数学创新

严义

【摘要】本文从探究的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和特征,针对初中数学当前教学方现状分析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从引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中培养初中生的看、想、思等能力等多个环节探讨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路径,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究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创新

一直以来,应试教育长期影响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由于新课标准改革,目前中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方法,其中就包含探究性教学方法。

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行对数学教学的改革带来重大的影响,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干扰,因探究课堂和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不仅方法不同,教学行为上也不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区别很大,但在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因此围绕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的特征

1从引入开始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感,兴趣的培养主要为探究性教学做准备,同时兴趣也是探究性教学的第一步骤.根据教学中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情境问题,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在情境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有两种:一是学生自发自创,二是教师根据课本相关教学内容提出问题。

2从数学思考方法及空间来探究学习

探究型的学习不仅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开放性。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对解决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和方法去思考,不能只考虑一种解题思路。在解决问题中要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

3知识运用于实践,从实际中体会知识的实用性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体现知识的运用,所以实践是知识的灵魂,研究探究型教学一定要在实践中去动手尝试。在实践中包含的查阅资料,操作,实验、上网查阅信息等流程,这些都要求学生在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进行探究性学习。

4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与发展

探究性学习不仅倡导自主学习同时也要合作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解决问题达到共同进步,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初中数学实施探究性教学方法的策略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课堂中培养初中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或获取信息的重要基础,通过思考、分析以及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思维活动一般都从观察入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关于问题题的设置也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之上。如:在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这节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把多边形划分成几个三角形再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再次提问:“孩子们还有别的方法吗?”以六边形为例,可以在六边形的内部任找一点,把这一点与各个顶点连接起来,把六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这时多了一个周角,因此,六五边形的内角和为6×180度-360度=720度,还有别的方法吗?可否能在任一条边上或在多边形的外部呢?你们可以完成吗?通过提问,引发质疑,形成思想的碰撞,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孩子们。

2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

要学好数学,重点在于教室教的好不好,重要的看学生怎样学习。要学好数学,学生自身必须表现出对于数学学科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同时还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不然就成了读死书、无用,故此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同样必不可少。在上述基础之上,还需要关注对于学生学习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估。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支持课程目标的达成,并鼓励学生适当地开展学习。评估基于课程目的和教学目的,因此关注合理评估体系的构建,同样能够支撑探究性教学策略的应用。运用积极正向的评价,肯定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和收获,以此来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3合理使用数学探究式教学方法

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的内容、数学教学目标,及实地调整教学方法。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包含数学思想来解决问题,提高做题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意识,要强调团队合作一起探讨,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在解决问题中进行引导、启发,并且强调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增加孩子们的活动的探究。同时注重协作式学习模式的应用,协作式学习活动包括小组课题、小组辩论、角色扮演。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给小组评定一个统一的团体分,还是为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单独评分。在协作学习中,集体概念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点,为一个小组的所有成员评定相同的得分,会鼓励所有学生为作为一个整体的小组的表现承担责任。除了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之外,协作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构建要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而获得终身的学习技能和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更重要,俗话说,“教无定法”,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够展开真正的因材施教。在准确把握探究性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要点之后,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深刻认识到将该种教学方法进行准确把握的必要性,才能够更好的发挥该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庞兵. 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转变的研究与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5,(12).

[2]杨欢涛.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J].成功(教育版),2011,1:230.

[3]王德先.基于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3):143.

[4]黄红. 浅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3(16):126-128.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初中数学创新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