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

2021-02-28 21:41晏丽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5期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数学

晏丽

【摘要】“以学定教”这一教育理念,是根据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特点而制定教学环节的观念。在数学学习当中,小学生应在课前充分的做好预习准备,在课堂学习当中才能更加有效的去了解数学当中的新旧知识,同时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古文当中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便指的是预习这一概念。在以往的各科目课堂当中,预习都是一项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预习是“以学定教”理念实施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以学定教;小学数学;预习教学

引言:

预习是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帮助小学生在有准备的前提下开展数学新旧知识的讲解与复习,为小学生的思维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不会产生较大的负面情绪,能快速的吸收并接纳教师所传递的數学思想内容。而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本身便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现阶段学生的发展方向为教学基础,根据课堂当中教师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创设,确保学生在预习当中的学习有效性。

一、培养小学生的预习兴趣

预习是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促进小学生接受能力发展的教学手段,提前将学习内容进行预习,找到课程当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初步的分析,提高小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稳步发展,并助力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以往的预习任务当中,教师仅仅是将其与课后作业一起布置,导致学生对其的理解不够深刻,无法重视预习的重要性,只是在教师步骤后粗略的翻看一下教材内容,敷衍的进行大概了解后便逐渐遗忘了预习课程的内容理论。学生无法对教师的任务做出正确的解答与反馈,在第二天的课堂当中,对于教师所讲述的学习内容无法展开良好的思考与想象,跟不上教师在课堂当中的教学进度,导致自身的预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逐渐下降,降低了教师在数学课堂当中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创设预习任务前,应深刻的了解学生对数学内容当中的兴趣特点,以及学生本身的个性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与了解,真正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定学生能够接受同时较为感兴趣的预习方法。针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薄弱之处进行预习设定,提高学生在预习当中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的集中到预习课程当中,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对预习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在问题当中获取到成就感,并且给予学生良好的表现机会,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养成正面且积极的预习习惯。例如在《三角形》这一课时当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使其预习兴趣提高,教师将三角形在生活当中的用处进行展示,使学生对三角形进行初步的了解,创设问题“三角形为什么会在生活当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他有什么特点么?”激发学生对于教材的预习兴趣,并且通过多方面的探寻找到答案,在课堂与教师、同学分享。

二、对学生预习结果进行评价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发展以及形成的黄金时期,此时学生的天性便处于喜欢听到他人的肯定与鼓励,这能大大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小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预习结果开展有效的沟通与评价,帮助小学生在预习当中得到正面的情绪肯定,激励小学生的预习效果逐渐增强。但是,现阶段教师所开展的预习效果却在小学生身上没有明显的提升与作用,原因便是部分教师对于小学生的预习结果十分不重视,忽略了小学生的预习情况,只是粗略的进行了预习评价,无法深刻的结合小学生的预习过程以及结果展开分析与鼓励,导致小学生开始敷衍的预习,降低了预习课程的积极性,对于数学课堂的开展也无法积极的响应。小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受到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将不重视自己的预习效果,无法帮助教师在数学课堂开展“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直接导致课堂的学习以及教学效率大幅度下滑。所以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预习结果以及过程开展高效的评价,了解每个学生的预习状况,让小学生在预习当中认识到出现了哪些错误,并且引导学生加以改正,纠正后给予学生肯定、尊重以及表扬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较为恰当的竞争氛围。例如在《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课时当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每个人的预习结果,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评价与鼓励,对于预习态度积极认真的同学,教师要给予小奖励进行表扬,对于预习态度较为散漫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正面的引导与激励,鼓励下次再继续努力,不要气馁。

二、布置动手操作的预习作业

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便是活泼爱玩,对于一些动态的事情有着天然的追求性。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布置,加强创新教育的模式,贯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体验“玩”的过程当中将预习任务做到有效的融合与发展,并且根据动手操作实践的预习锻炼学生的手部操作能力,以及应用实践反思能力。小学生的记忆力正处于活跃的时期,对于一些动手操作的过程会有着长久深刻的记忆,能加深小学生的记忆力以及学习能力。例如在《观察物体》这一课时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对于生活内容的兴趣,便引导学生预习“观察物体”这一课程,同时结合生活当中不同的物体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并将自己整理的预习内容进行多角度的绘画、总结。

总结:

综上所述,预习是 “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开展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也是奠定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因素之一。教师应将预习的重要性逐渐渗透到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当中,发挥预习本身最大程度的作用,优化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加强小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提高教师以学定教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冯旭洲."以学定教"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10):55—62.

[2] 何慧玲.尊重学生、以学定教——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初探[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1,(2):179-179.

猜你喜欢
以学定教小学数学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的实践
如何以学定教,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