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璨 周晨禾
魂瓶又叫“堆塑罐”,日本学者称为“神亭壶”,它是由汉代的五联罐发展演变而成的。其作为一种陪葬明器,在汉末至东晋初年这段时期曾流行于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出土于会稽、丹阳、吴兴三郡,并在长江中游地区亦有发现。魂瓶与五联罐的区别在于:五联罐的基本特征为罐体中间有一个大罐(简称中罐),环绕中罐的四周均分布置四只小罐,小罐罐口略低于中罐,内部相通。有的五联罐还在罐颈处堆塑鸟兽、人物的形象。
魂瓶则是由东汉五联罐发展而来,早先窑匠们以五联罐为底版,其演变路线可粗略分为三个方向:1.对罐体造型进行变化,如罐体的拉高,罐体的连续堆叠,形成如九联罐的造型;2.将五个罐口进行变化,如婺州窑瓷器堆塑为抽象化的人物;3.将罐口拉高,对罐颈周边进行修饰,形成平台,在平台上建筑堆塑、飞鸟、熊、人物等具象化的物件,后来即演变为魂瓶(堆塑罐)。(图1)魂瓶(图1右)一方面继承了五联罐的主要特征, 另一方面, 在主罐体的构造
图1 五联罐的演变过程示意图,作者绘制
上,出现了专门用来承托上部堆塑的平台。堆塑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诸如门阙、亭台楼阁、飞鸟、熊、伎乐人、佛像等多种题材。在主罐的罐体上还会贴塑有人物、虫兽等题材,工艺复杂,内容丰富。所以说,魂瓶是研究汉到三国至两晋时期的重要实物资料。
魂瓶上堆塑的建筑造型多样,细节丰富,是东吴西晋时期造型最为复杂的明器。然而,一直以来研究学者多从考古学、历史学的角度去研究,对其中建筑堆塑的造型虽有涉及但缺乏对于细节构造的认知,而建筑史学者则受制于历史实物之不存以及相关考古资料的稀缺,也无法形成系统的建筑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魂瓶上的建筑堆塑是六朝时期建筑样式的重要实证资料。其一:魂瓶作为一类专门的随葬明器,造型特殊,据笔者目前所搜集的一百多例魂瓶资料中可发现,虽在罐体造型、局部装饰中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情况,但魂瓶无一相同,推断因其可能为定制。同时,雕刻于魂瓶龟趺碑上的“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做吏高迁……”推销词句也证明了魂瓶本身的商品性质。在越窑、均山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争相烧制并销往周边地区的时候,造型越精美越符合当时人审美的魂瓶,必然更会受到青睐。其二,无论是从事建筑营造还是行搏埴之工的匠人,都有明确的专业之分,窑匠并非建筑工匠,在生产制作魂瓶时,所堆塑的建筑应是来源于他们生活环境中所见之建筑,而并非主观创作产物,因此,可以说魂瓶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六朝建筑的最佳实物。
魂瓶中的建筑堆塑有一个与其他人物、动物堆塑或贴塑装饰显著不同的特点。越窑系的制瓷的工序包括练泥—拉坯—晾坯—施釉—出窑几个主要步骤,建筑堆塑在拉坯阶段就必须先行考虑如何制作,以及后期如何与其他工艺衔接,是优先于堆贴的人物、动物形象的。而罐盖是捏塑工艺,也必须考虑后期在体量与造型上能够和罐体接合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魂瓶而言,建筑堆塑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
而对于魂瓶上的建筑堆塑,目前国内学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体现了佛教题材,象征着佛寺[1]。二是认为魂瓶上的楼阁院落是当时吴地士族地主庄园建筑(又可称为坞堡)的真实形态[2]。而日本研究学者长谷川道隆等认为很有可能表现了昆仑山上仙人所栖楼阁,这种表现手法反映了死者早日升仙的意愿[3],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
笔者从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将关注的对象集中在魂瓶的建筑堆塑上,通过实地考察与相关资料检索梳理,共统计出自东汉末年至东晋初年带有建筑堆塑的出土魂瓶(含残件)共计131例,其中有具体纪年(含魂瓶上的纪年与纪年墓)的29例。其余能推断年代的东汉1例,三国东吴30例,西晋78例,东晋1例(年代存疑),另有21例只能推定为在东吴至西晋期间(因日本学者相关研究中日本博物馆所藏魂瓶无法确定年代,故均先推定为东吴至西晋年间)。
通过对魂瓶上建筑堆塑造型的研究分析,魂瓶上建筑堆塑有四种不同差异:
第一,有无罐盖。魂瓶上的罐盖是一个独立构件,在笔者观察统计的131例魂瓶中有罐盖的94例,无罐盖或无法安装罐盖的(因可能存在罐盖丢失的情况)37例。罐盖一般会制作成建筑单体或是建筑院落造型,罐盖可以取下或在烧制时即通过施釉将罐盖与罐体封为一体。因此,有无罐盖是重要的考察属性。第二,除罐体上最底层的堆塑平台外,在中罐的下方是否还有第二个堆塑用平台。如果仅有最下方的一个平台,那么堆塑内容一般都是一个整体,但如果在中罐的下方有第二个平台,那么堆塑内容也会出现分层且更加丰富的情况,这值得我们重视。第三,四个小罐的变化。小罐存在四种情况:1.保持小罐造型不变;2.小罐上加庑殿式或攒尖式屋盖,小罐罐体保持圆形,开窗洞;3.小罐造型完全建筑化,有屋盖,罐体方形,开有窗洞;4.已无小罐。第四,中罐的罐盖造型。罐盖本身造型多样,有单层建筑,双层楼阁,有的甚至还带有围栏或者围廊,而其中非常特殊的一类是院落样式,呈正方形四合院,周围廊。围廊的四角塑有角楼(可称“橹”),院落中间通常都有一座阁楼。这种特殊的造型被不少学者认为是当时长江下游地区士族所居住的庄园式住宅,笔者亦认同此观点。
根据以上差异,将魂瓶中的建筑堆塑划分为以下四型:
A型—魂瓶无罐盖,中罐下方无第二平台,小罐保持圆形原状,罐体周边有建筑堆塑。按照堆塑情况,可以分为A1式:有门屋无双阙,9例;A2式:有门屋有双阙,28例。A型的魂瓶门屋各层屋檐下的支撑柱多为兽形,少量为立柱,阙的线条刻画相对简单,小罐均保持圆形原状。
A型魂瓶共37例,有纪年的5例,时间跨度(仅根据纪年魂瓶):东吴太平二年(257)—东晋永昌元年(322)。根据断代资料,A型魂瓶出土于东汉1例,东吴15例,西晋12例,推定在东吴至西晋期间者8例,最晚至东晋1例。
B型——魂瓶有罐盖,罐盖建筑层数多为一层,中罐下方无第二平台,罐体周边有建筑堆塑。按照堆塑情况,可以分为B1式:小罐保持圆形原状,12例;B2式:小罐建筑化(有屋顶),6例;B3式:无小罐,1例。
B型魂瓶共19例,有纪年的4例,时间跨度:东吴凤凰二年(273)——西晋元康年间(291-299)。根据断代资料,B型魂瓶出土于东吴6例,西晋11例,推定在东吴至西晋期间者2例。
C型—魂瓶有罐盖,罐盖建筑层数一至三层均有,中罐下方出现第二个圆形或方形平台,罐体周边有建筑堆塑。按照堆塑情况,可以分为C1式:小罐保持圆形原状,在两个平台上的情况均有,17例;C2式:小罐建筑化(有屋顶),在平台上部,22例;C3式:小罐保持圆形原状,罐盖增加一圈栏杆,4例。
C型魂瓶共43例,有纪年的11例,时间跨度:东吴天册元年(275)——西晋元康年间(291-299)。根据断代资料,C型魂瓶出土于东吴6例,西晋32例,推定在东吴至西晋期间者5例。
D型——魂瓶有罐盖,罐盖造型为院落式建筑群造型,罐体周边有建筑堆塑。按照堆塑情况,可以分为D1式:中罐下部无第二平台,小罐保持圆形原状,20例;D2式:中罐下部无第二平台,小罐建筑化(有屋顶),4例;D3式:无小罐,8例。
D型魂瓶共32例,有纪年的9例,时间跨度:东吴凤凰元年(272)——西晋永嘉七年(313)。根据断代资料,D型魂瓶出土于东吴3例,西晋23例,推定在东吴至西晋期间者6例。(图2,表1)
表1 魂瓶出土情况统计表,作者绘制
通过上表可以发现,魂瓶中建筑堆塑A型的出现时间在东吴——西晋的时间段内均有出土,前后延续时间较长,最早的一例已前探至东汉末年,最晚一例虽目前有争议,但仍有纪年为西晋元康四年(294年)的A型魂瓶出土。而B型、C型、D型则存在明显的纪年差异,均表现为西晋时期出土数量多于东吴时期,其中C型与D型在西晋时期出土数量各占同类型出土数量的74.4%与71.9%,这应当可以说明在西晋时期,C型与D型魂瓶更受购买者青睐。
再从不同形式的魂瓶出土地点来看,整体魂瓶的分布处于会稽、吴兴、丹阳三郡最多,主要集中在越窑的产地绍兴上虞一带以及丹阳郡的建康一带,且墓葬多为中高级墓葬。这说明使用魂瓶者以魂瓶产地以及当时东吴都城附近的士族居多。A型出土数量在会稽地区要明显高于丹阳地区。B型分布相比其他型要集中许多,并与A型相反,丹阳地区多于会稽地区。C型在分布上与A型相似,但C1式在会稽地区的数量要明显多于C2式,C2式又与C1式分布情况相反,说明会稽地区的购买者更加喜欢小罐的建筑化程度高的魂瓶。D型则与前三型相比而言分布更加分散,且有着向周边地区传播扩散的趋势。(图3)
图2 各类型魂瓶,作者拍摄
图3 各类型魂瓶分布示意图,作者绘制
结合出土时间一并考虑,魂瓶由越窑等窑厂生产,除在会稽地区本地销售外还向周边地区(主要是丹阳、吴兴地区)销售,同时魂瓶也在造型上不断进行革新,C、D两型的魂瓶建筑化趋势高于A、B两型,影响因素可能是由于不同地区购买者的喜好,其中建筑化程度越高的魂瓶越受会稽地区(原产地)购买者喜爱。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五联罐演变而来无罐盖的魂瓶首先占领了市场,更受购买者的喜爱,另外两个演变方向后来逐步失去市场后消失。五联罐上堆塑动物、人物与建筑堆塑应当是同步发展进行的。
(2)最早出现在魂瓶上的建筑堆塑类型是重檐门屋,后来逐渐出现双阙形象,门屋的屋檐层数也开始增加,由于不能无限增加,故窑匠们对魂瓶进行深度创作,在中罐上增加罐盖,再之后开始对四周小罐也进行装饰,丰富建筑堆塑的形象,这种演变体现在A、B两型出土数量的减少以及C、D两型出土数量的增多上。整体魂瓶的装饰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化精美化,但简单造型的魂瓶仍有市场,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多产品矩阵,多价位吸引购买者。
(3)窑匠在创作魂瓶的过程中试图将更加精美的建筑造型融入魂瓶,增设第二平台是堆塑内容丰富化的必然需要,第二平台除了担负承托上部堆塑的功能外,也依然承担作为建筑堆塑屋檐的象征作用。
(4)小罐 C2式与D型有发展联系,结合结论三,C2式中顶部堆塑成方形平台的几个案例更有可能是发展的中间产物。可以从中推测魂瓶的发展演变路线可能为:A型—B2式—C2式—D型。
(5)关于建筑堆塑的理解:D型魂瓶中罐盖的院落式造型,结合不少魂瓶上出现的佛像贴塑,可能来源于当时豪族们舍宅为寺,并在宅中建造佛塔或经堂用于弘扬佛法,因此出现了在四合院中间树立重楼的形象。我们可以推测罐盖的院落造型可能就是吴晋时期南方地区最早的寺庙布局的原形,这一做法直至隋唐仍可发现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如鄂城孙将军墓出土的东吴青瓷院落中在院落中间未有建筑,少量东吴时期D型青瓷魂瓶在罐盖中央也无建筑,而在西晋时期的D型魂瓶中院落里均有建筑堆塑。而在敦煌莫高窟第296窟(北周),第420窟(隋代)的壁画中均可明确发现在由大门、围廊所组成的院落中央,有主人所居住的重楼,笔者认为这或许可以反映出南朝地区士族在舍宅为寺后于院落中央建造佛塔或经堂的情况。而对于魂瓶当中的双阙造型,笔者尝试梳理出这样一条关于建筑前布置双阙的构造变化时间线:战国中山王墓兆域图中的双阙——汉代石像画及雕刻中所见之阙—东汉雅安高颐墓阙及墓前石辟邪—东吴西晋时期魂瓶上的双阙(木结构化)—南朝时期帝陵前可能设置有双阙但未能保存下来(见梁文帝萧顺之建陵阙楼下部的石础及梁南平王萧伟墓阙发掘简报[4])—北朝石窟壁画中常有双阙形象—日本奈良法隆寺(601)东院伽蓝中的钟楼(收分明显,与魂瓶堆塑相似)—唐含元殿两侧翔鸾、栖凤两阁、唐乾陵陵前阙台(结合北方夯土建筑的重新土木混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