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 梦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各地博物馆竞相创立数字虚拟展厅以促进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但大多数博物馆的网上展览都将观众作为“参观者”的唯一身份对待,运用VR技术展示其藏品,传播文化知识。陕西历史博物馆却独树一帜,其官网的数字虚拟展厅——韩休墓壁画虚拟展,不仅将观众视为“参观者”,还在与其互动中赋予了新的“身份”——“文物保护者”,这一新的身份与观众的“参观者”身份共同起作用,旨在提高大众文物保护的意识,促进文化传承。
身份原本是社会学概念,指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属性,如年龄、性别、出身等,或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1]。社会学中的身份概念是长期且稳定的,但随着传播学、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等学科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份有了新的认识,出现了“语用身份”这一概念。“语用身份是特定的社会身份在语言交际语境中的实际体现、运用甚至虚构。”据陈新仁语用身份具有交际依赖性与临时性、动态性和可变性、资源性、主观性和目的性等特性,交际人根据交际需求选择不同的身份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2]。本文的“身份建构”即语用身份建构,关注的是虚拟视频中观众身份的建构对交际目的的作用。
多模态(multimodality)指在口头或书面交际中,交际符号的多样性[3]。交际活动中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空间、动作等话语形态逐渐增多,公共交流中的大众传播媒体和书面语言也日益倾向于图像模式和视觉文化。总之,“意义通过不同的模态建构,并通过一个交际过程共现而得以体现和表达。”[4]韩休墓壁画虚拟展是典型的多模态建构模式,涉及了文字、图像、声音和空间等多种模态,在多种符号交织中建构了仿真的虚拟世界,向人们传达文化意图。
语用身份是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语用身份反映出不同的交际目的。虚拟展览可以视为“主办方”与观众之间的交际(独白性交际,如印刷广告、新闻报道、公示语等)[5]与互动,与传统交际过程不同的是,网络交际除了语言外,可以利用图像和音乐等更多模态传达意义。因此,身份建构的方式不再限于单纯的语言文字,而是在多种模态中得以实现。语用身份通过多模态建构,并最终服务于交际目的。多模态、语用身份与交际目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探究身份如何在多种模态中建构并对交际目的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是本文的核心。
韩休墓壁画虚拟展有文字、图像、声音和空间四种模态。视频按参观游览顺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来到“现场”之前,第二部分为“现场”参观。第一部分由五组图像与背景音乐组合而成:图1至图5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1展示了虚拟展览的名称,配图为壁画的一部分,画外音为:“欢迎来到韩休墓壁画虚拟展,请点击屏幕按钮开始体验。”从语体上看,“欢迎”“请”非常正式,属正式语体。话语内容表明该网页为虚拟展览。“请点击……开始体验”是指示语属于言语行为,让观众根据提示做出回应。话语与图像的配合展示了典型的参观游览情景,赋予观众“参观者”的身份。图2至图5是一组连续播放的图片,画面上的文字是对韩休以及墓内壁画的简介和简评,提供背景知识;图像包括的主要元素有韩休执简、唐朝古建筑、壁画剪影等,置于宇宙的背景之中得以凸显,前景与背景的对比增加了历史感;辅以气势宏大的音乐,提高参与感和体验感。图2至图5是对“参观者”身份的延续,传达了文化知识。
图6开始进入“现场”参观。“现场”参观有两小节:第一节为墓门开启前;第二节为墓室内。图6至图17为第一节。
图6 图7
观众随着视频镜头来到图6,动态俯视角度进入韩休墓“发掘现场”;随着镜头逐渐静止来到图7,图7的画外音为:“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韩休墓发掘现场,请从墓道入口进入韩休墓。”图7展示的文字有竖排的“韩休墓简介”“韩休简介”与底部横排文字“看完两个简介点这里”。从语体上看,“您”“请”为正式用语,尊敬而礼貌;语言内容表明了参观场景为韩休墓;“看完两个简介点这里”属于指令类言语行为,提示观众看简介才能继续参观;图像展示了韩休墓外围景象。图像与文字和画外音共同将游客置于虚拟世界中,此时观众的身份是“参观者”,视频通过言语行为“强迫”观众看简介,达到教授知识的目的。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8和图11分别为点击“韩休墓简介”和“韩休简介”出现的界面:对韩休墓与韩休的简介,以图像和文字方式呈现,画外音为画面中的文字内容。点击图8画面中左右两个箭头,可以将墓室结构图左右360度旋转(图9图10)。文字、图像和画外音建构了参观游览场景,观众的身份是“参观者”。通过文字与图像介绍文化知识;旋转功能的设置提高了“参观者”的参与度;平缓的背景音乐烘托出安静平和的气氛。
看完简介后点击按钮来到图12, 点击 “墓道入口”进入图13的场景,点击图13的“长按观展”动态经由图14,止于图15。图像展示的是墓道场景;文字是指示语,让观众依指示前进;背景音乐的设置增加氛围感渲染气氛。此时观众身份延续了上文,为“参观者”,图像、文字与音乐的融合,让游客仿佛身临其境,提高了游览体验。
图12 图13 图14 图15
图15展现的是破败不堪的场景,此时的画外音为:“ 你已经到达韩休墓,请修复墓门后进入墓室。” “请修复后进入”为指示,是言语行为,意味着游客完成修复墓门的任务后才可继续参观,游客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由“参观者”变为修复者,即“文物保护者”。
图16 图17
点击“修复”按钮后来到图16,开启“修复”过程,画面为墓门构造图,观众可根据提示完成修复,修复完成后进入图17所示场景。从图15至图17,观众不再是“参观者”,而化身为“文物保护者”进行“修复”工作,在“修复”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墓门的基本构造,还体验了文物保护者的工作,虽然过程是虚拟的,但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观众的文物保护意识。通过建构虚拟文物保护者的身份,既普及了文物知识,又提高了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还增添了趣味性,可谓一举多得。
随着图17的画外音:“恭喜您完成木门修复,木门已开启,请点击前往墓室”,第一小节结束,进入第二小节:墓室内。图18至图26为墓室内景象,其中图18为甬道,其余图片为墓室内部景象。
图18
图18展示的是甬道的景象:观众可以点击相关文字,欣赏甬道内壁画;画外音介绍甬道内壁画知识;观众可以对场景进行放大、缩小和旋转操作,多角度欣赏壁画。语言内容为导游式的讲解文字,并配合文字、声音、图像和空间模态的组合,将观众从“文物保护者”拉回“参观者”,在互动中普及知识。
点击图18中的“墓室口”进入墓室。墓室内景象映入眼帘:北、西、南、东四壁和墓室顶分别有壁画,观众可依指示欣赏并对场景全方位360度放大、缩小、旋转等操作。同时,北壁和东壁还设有介绍壁画的视频与动画短片,内置于场景之中(图略)。
此场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和空间四种模态展示了典型的参观游览情景:语言与声音内容为知识性讲解;场景内随处可见的指示语;游客对空间的虚拟操作等。观众的身份为“参观者”,从画面、文字、语音和虚拟操作等多方面欣赏壁画,收获知识。至此,游览过程结束,游客可以通过墓顶的“墓外”按钮到达室外。
虚拟展览对观众建构了两个语用身份,分别为“参观者”与“文物保护者”。“参观者”为常态身份,占主体部分;“文物保护者”身份只出现于“修复”墓门时,属常态身份的变异。虽然变异身份持续时间短暂,但作用不容忽视。从各模态对建构方式的影响来看,话语建构居主体地位,体现在称呼语、尊敬语和话语内容等方面;图像及空间处于必要辅助地位,起强化参与感和体验感的作用;背景音乐处于非必要辅助地位,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观众是“参观者”,游览景观,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参观者”变身“文物保护者”时,虚拟修复被毁坏的墓门,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与责任。双重身份的建构既有利于向大众普及文物知识并参与文物保护,也体现了主办方的良苦用心与文化创新意识,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现代科技的发展丰富了身份建构的方式,虚拟展览中语用身份在多种模态中得以建构并体现为不同的类型,合理建构语用身份能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陕西历史博物馆充分利用了语用身份动态可变的特点,是语用指导实践的成功范例。语用身份与社会生活关系密切,进一步探索如何利用好语用身份推动社会实践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