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雅铃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此类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皮下、伤口和颅内等部位出血、皮肤黏膜发绀、坏死和脱落、呼吸困难、低血压等[1-2]。若未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则极易引起多脏器栓塞和功能衰竭。临床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具有复杂且急骤等特点,不利于临床诊断的进行,从而造成了该病病死率较高的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影响[3]。相关研究表明,在该病早期对其进行诊断与干预,对于患者预后的有效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4-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水平有了一定发展,且被逐渐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诊断中,诊断效果也获得了临床的普遍认可。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时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其对于临床诊断的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程差异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5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早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1~68(42.78±6.14)岁;晚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0(48.17±4.41)岁;对照组男25例,女性25例;年龄20~71(44.32±6.24)岁。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开展,患者及家属已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存在多发微血管栓塞、微循环障碍难以纠正及多部位自发性出血等情况;(2)在入院前未采取任何抗凝治疗干预;(3)无其他重大疾病。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患者;(2)存在沟通与交流障碍者;(3)入院前接受过其他系统治疗者;(4)年龄>80岁;(5)伴免疫系统疾病或严重精神疾病者;(6)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观测指标与方法
1.3.1 血样采集处理:于清晨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在4 ℃环境下以3 000 r/min速度离心10 min后取上层血浆,放置于-20 ℃环境下保存,以备检测使用。
1.3.2 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浆样本中的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以及D-二聚体(D-D)数值进行检测。检验操作步骤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检验完成后详细记录各项指标的数据。
2.1 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比较 早期组和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晚期组各项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早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3组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比较
2.2 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比较 早期组与晚期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组与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比较 [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较多,其中以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理产科、严重创伤等为主要病因[6-7]。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疾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临床病死率高的特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作为出血—血栓综合征,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研究表明,该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患者小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出现纤维蛋白沉积与血小板的量聚集,从而诱发微血栓的出现[8]。不同时期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治疗方案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只有采取准确的诊断方法,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阶段,则有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相关研究显示,常规的凝血指标检测方法在敏感性方面较差,故多难以在早期及时发现,导致患者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9]。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有学者提出了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构想,作为凝血过程中的指示标志物,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往往会伴随患者病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10]。故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意义成为了现阶段临床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就目前而言,常用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包括PAP、GMP-140、F1+2、TAT及D-D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与晚期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均高于早期组。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体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处于上升状态。究其原因:PAP是体内纤溶酶生成的直接标记,该指标的含量增高,说明纤溶系统以及抑制物的消耗[11-12]。GMP-140是选择素家族成员之一,该指标在血小板活化时会整合到血小板膜表面,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现象会持续存在,故GMP-140可作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志物。F1+2主要是由活性Ⅹ因子作用于凝血原酶产生凝血酶过程中的断片活性多肽[13]。在健康人体中,该指标的含量十分少,若含量出现增高情况,则表示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前体物质生成增多,此时机体会存在凝血酶生成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体内存在血栓情况,故F1+2能有效反映患者的凝血情况。TAT主要由凝血酶及其抑制物作用生成,该指标能有效反映机体凝血管的生成情况,若含量增高会表示凝血系统和激活和凝血酶生成明显增加。D-D是一种纤维蛋白经过纤溶酶水解后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该指标能有效反映纤溶过程,其含量增高则表示纤维蛋白形成增加和纤溶系统激活[14-15]。
针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时期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方面,晚期组各项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早期组;早期组与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发展,其机体内的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会处于持续上升态势。主要因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病情加重,说明患者机体的血栓、凝血状态更为严重,而此时其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则会出现进一步上升趋势。故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监测其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能根据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变化情况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利于临床做出综合性判断。本研究结论认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不同时期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研究样本量少的影响,导致研究数据尚存在一定不足,后续还需加大研究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以获取更为科学的研究数据,为临床判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出凝血分子标志物不受凝血因子变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有利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