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支架取栓术围术期的应用

2021-02-25 07:28饶璐于利解毅
中外医疗 2021年31期
关键词:栓术外科缺血性

饶璐,于利,解毅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神经外科,广东深圳 5180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神经科常见急危重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病已成为全球第二常见死亡原因。在治疗时间窗内(4.5 h内)静脉和(或)动脉溶栓时传统治疗方法,通过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UK)等药物进行[1]。但部分患者静脉和(或)动脉溶栓再通率低、再出血发生率高。因此于2015年多项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给予新一代支架取栓治疗疗效较标准内科治疗优[2]。但支架取栓术属于新兴手术,对护理工作有较高要求和挑战,为进一步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支架取栓治疗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模式的价值,便利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68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住院先后顺序,便利选取该院经行支架取栓术的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3~76岁,平均(63.50±8.56)岁。观察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54~76岁,平均(63.15±7.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CT检查排除颅内出血,且无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早期征象或低密度影(前循环未超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1/3,后循环未超过脑干体积1/3);临床诊断缺血性卒中,神经系统功能症状持续30 min以上且在治疗前未缓解;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出血性脑血管病史,活动性出血或已知有出血倾向者;重要脏器功能疾病者以及严重四肢、脊柱损伤者,严重肢体功能障碍影响康复者;中间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充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根据其文化程度、自身理解能力来选择适宜的方式开展宣教;指导患者签署告知单,后期给予膳食指导。

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1)术前护理:①心理疏导。多方因素影响导致患者心理状态存在显著差异,要求护理人员提前评估其心理状态,准确掌握心理状态后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强化交流,通过语言沟通准确了解其内心状况,综合职业、性格开展疏导,借助视频等方式普及支架取栓术内容,回答疑问从而提高患者认知度,促使其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②术前准备。认真查对患者信息,完善术前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核对是否按医嘱用药,必要时留置胃管,防止呕吐窒息。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地西泮、地塞米松。在左侧上下肢建静脉通道,连接输液。(2)术中配合:遵医嘱予以肝素100~150 U/kg,将生理盐水置入加压袋内,适当压力后指引导管,取栓过程中防止脑血管痉挛。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取栓前记录血压、心率等指标。造影开始后密切注意患者颜面、皮肤等反应,必要时终止手术。在支架拉栓过程中高度警惕,避免脑血管破裂出血。取栓成功后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预防措施。(3)术后护理:密切注意患者血压、凝血功能变化,一旦出现出血转化,必须及时复查CT后采取控制血压、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3]。(4)并发症预防:①血管再闭塞。穿刺成功后全身肝素化治疗,为避免血管壁斑块脱落,术前必须进行充分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术后抗血小板常规药物治疗。②高灌注综合征。颅内血管低灌注状态长期存在,血管再通后增加血流量,导致血管无法承受压力,极易破裂出血。因此需在术后密切监护,给予镇静并开展控制血压,脱水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临床指标用时、住院成本以及患者满意度[4];②观察入院或出院时患者神经功能状况(NIHSS评价,分数越高、受损越重)和日常生活能力(BI量表评定,分数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改善情况[5]。③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偏瘫、迷走神经反射、腹股沟血肿、假性动脉瘤)。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成本、住院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成本,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成本、住院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成本、住院时长以及患者满意度对比(±s)

?

2.2 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神经功能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出院时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神经功能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入院、出院时神经功能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s),分]

?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5.5%)低于对照组(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3 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动脉闭塞导致的脑组织梗死,研究证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与颅内闭塞血管能否及时再通密切相关。临床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关键为及时疏通栓塞的脑内动脉,以最大限度减轻该疾病对患者的伤害[6-8]。既往常规治疗方法为发病早期行静脉和(或)动脉溶栓,但该方法“时间窗”要求严格,存在再通率低、溶栓后再出血发生率高等问题,临床应用受限[9-10]。机械取栓是患者发病时长超过8 h的一种血管再通治疗方法[11-12]。近年以新一代支架取栓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具有无需开颅、创伤小、更长的治疗时间窗和更高的恢复率优势,已成为处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治疗手段。而Solitaire支架机械取栓术由于血管再通率高和病死率低的优势成为近年来被推崇的重要治疗手段[13-14]。

但支架机械取栓属于有创操作,取栓过程可能会造成出血转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系列症状,因此需要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优化工作流程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15-16]。快速康复外科属于经循证医学论证的围术期处理措施,对围术期各环节护理措施进行优化,有效控制患者生理、病理改变的同时规避手术风险,缓解应激反应的同时尽快促进患者器官功能恢复[17-18]。有文献报道快速康复外科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负性情绪,从而促进术后恢复等[19]。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指标恢复时间、住院成本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时观察组NIHSS(6.26±1.12)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5%vs 28.1%)(P<0.05)。所得结论和袁亿里等[20]研究中共纳入2016年度170例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果发现,护理路径管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5.56±1.14)分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证实了快速康复外科的价值。提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护理服务的转型推动了快速康复外科模式的发展和完善,而经临床研究证实,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可顺应时代需求,以“人文管理”为基础开展护理措施,可确保措施满足患者实际需求。

综上所述,对经支架取栓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并推广。

猜你喜欢
栓术外科缺血性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动脉取栓术的护理分析
大腔导管吸栓术联合置管溶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导管吸栓术与Fogart导管取栓术治疗重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比较
导管取栓术与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