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玲
摘要:积极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渠道,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已经成为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共识。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阅读教学经验积累,从四个基本方面入手,就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对策和基本方法开展讨论,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更好的服务每个学生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崔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索
积极地强化被学生阅读综合能力和阅读综合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共识,而在具体的培养实施和培养实践过程中还遇到很多突出的问题和瓶颈环节,需要每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强化问题意识,全面地结合问题来探索更为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对策和方法。
一、注重夯实学生基础
学生阅读基础知识储备是否扎实化、厚实化,会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从实际的情况来看,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阅读基础的夯实,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产生了空中楼阁的现象,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强化问题意识,积极地结合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来打来学生的阅读基础知识储备。
例如,在讲解《池上》内容时,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微课视频对该节课的背景知识点,如作者的生平成就、写作的背景等,进行细致化和形象化讲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呈现该节课的具体知识点组成,如具体生字词内容、古诗大意、古诗表达的情感等,让学生理清这些具体的内容,同时教师应当运用幻灯片对上述的不同知识点进行细致化讲解,同时还要积极地列举具体的案例来深化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实现有效化阅读实施,助力学生的更好阅读学习。
二、教授有效阅读方法
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方法和技巧的运用至关重要,而从目前的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忽视方法教授,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益不够高,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阅读学习效益的提升,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并强化阅读方法的有效化教授,更好服务学生的阅读学习。
例如,在阅读学习《荷叶圆圆》文章内容时,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教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三步阅读法”对本篇文章进行具体化阅读,以更好的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指引学生的阅读思路,让学生更为正确有效开展阅读学习。第一步:全面扫除阅读障碍。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并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如生字词、不理解的句子等进行分析,并对生字词注音,理解不同的句子,扫除阅读障碍。第二步:准确把握文章大意。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并对每个段落的讲述的内容、文章的具体结构层次进行明确,基本理清文章大意,为后续的精准化阅读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三步:细致分析文章。语文教师要对文章的每个段落进行认真阅读和分析,并着重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从更深的层次对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继而提升阅读效益。
三、强化阅读互动交流
强化互动交流,激发学生阅读思维,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渠道,而目前学生的交流较少,使得阅读思维得不到激发,还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针对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全面地通过引入合作学习模式来进一步倡导学生开展阅读交流。
例如,在讲解《小池》模块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合作学习法,以在合作学习促进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契合教学主题的讨论任务,如讨论这首诗歌的背景、讨论古诗的大概内容;讨论作者的生平成就;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等,让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化和细致化讨论,同时在具体的讨论过程中要让学生大胆和积极发言,踊跃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则要积极地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及时破解学生讨论学习瓶颈,进一步在阅读交流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深化思考中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
四、拓展阅读教育渠道
如何丰富学生的阅读渠道、如何更好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但结合目前的阅读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閱读渠道单一化、学习学习空间固定化的问题,影响着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认真结合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引入线上学习平台来更好的指引学生开展阅读学习。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抖音进行线上平台的搭建,并每天为学生推动关于阅读讲解的小视频,引导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结合自身的需要进行灵活和有选择的观看,教师则要强化对学生的线上学习指导,进一步破解学生线上学习瓶颈,继而在高质量的线上阅读学习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强化认识,并积极地注重夯实学生阅读基础、强化互动交流、积极教授方法、构建线上阅读平台,不断借助良方妙药来强化对阅读瓶颈的破解,不断把握阅读教学的基本对策和规律,以更好的强化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肖生波.关于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积极引导分析的作用[J].新课程,2021(48):190.
[2]米惠清.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新课程,2021(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