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仕琦,李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吞酸是中医常见病,指酸水上泛至咽,旋即吞咽而下。吞酸常与胃痛兼见,有时也单独出现。在西医的胃食管反流、消化性溃疡等病中也常有吞酸现象[1-3]。吞酸病位在胃,可分为寒热两类,主要有肝郁胃热证、脾胃虚寒证等[4-5]。
收集整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冀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治疗吞酸的诊疗信息,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构建吞酸处方数据库,通过统计频次、关联规则算法等分析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用药频次、组方规律,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网络药理学方法,重点从对药入手,深入研究李冀教授治疗吞酸的用药经验,为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经验的传承提供参佐。
1.1 组方规律分析方法本研究收集整理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李冀教授治疗吞酸的处方91首。将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录入后经过3次与原处方的认真校对审核,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1.2 数据分析研究中对处方中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频率分布,药物出现的“频次统计”进行了分析。组方规律分析时结合处方总数并多次调试,设定系统支持度个数≥40次,置信度>0.85,按药物组合从大到小的出现频次进行排序[6-8]。
2.1 治疗吞酸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分析用药以温性为主、寒性次之、平性紧随其后,见表1;苦味使用最多、甘、辛味次之,见表2;用药主要归脾、胃、肺经,见表3。
表1 中药的四气频次分布
表2 中药的五味频次分布
表3 中药的归经频次分布
2.2 治疗吞酸用药频次分析共收集治疗吞酸处方91首,涉及115味中药,按照分析得出的结果对所有药物的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排列,排在前5味且用药频次≥57次的中药有炙甘草、半夏、海螵蛸、炒白术、砂仁,频次≥13次的中药有18味,见表4。
表4 处方中使用频次≥13次的药物
2.3 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按药物组合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对药、3种中药组合见表5和表6。不考虑炙甘草的组合,排在前3位对药分别是半夏-海螵蛸、半夏-炒白术、炒白术-海螵蛸,出现频次最高的3种中药药物组合是半夏-炒白术-海螵蛸。
对所得对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当置信度>0.85时,不考虑炙甘草,排在前3位的对药分别是海螵蛸-半夏、半夏-海螵蛸、砂仁-半夏,用药规则见表7,关联规则网络展示见图1。
表5 处方中使用频次≥40次的药物组合
表6 处方中使用频次≥42次的3味中药组合
表7 处方中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置信度>0.85)
图1 关联规则网络展示(支持度40,置信度>0.85)
李冀教授在继承历代医家诊疗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了治疗吞酸的用药规律与经验。常用药物组方以六君子汤(陈皮、半夏、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为基本方进行适当化裁,常用对药是半夏-海螵蛸。六君子汤功可益气健脾、燥湿化痰,从而可恢复中焦气机升降之职,比较切合胃失和降之基本病机[9-10]。
3.1 用药规律吞酸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本病病位在胃和食管,与肝、脾、肺三脏密切相关[11-12]。本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研究表明,用药以温性为主、寒性次之、平性紧随其后;苦味使用最多,甘、辛味次之,用药主要归脾、胃、肺经。
对药是单味中药与方剂之间的桥梁[13],是方剂所含的规律性特征与辨证施治的内涵体现。胃食管反流病中常有吞酸现象,“半夏-海螵蛸”为治疗吞酸的核心对药[14-17]。半夏与海螵蛸配伍,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切中病机。半夏味辛性温,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归脾、胃、肺经。《主治秘要》言其“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海螵蛸味咸涩微温,可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18]。海螵蛸单味冲服制酸止痛之疗效确切,对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痛吞酸效果显著[17,19-20]。半夏-海螵蛸对药属于温热配对。半夏有降逆止呕之功,海螵蛸有制酸止痛之效[21]。半夏辛温主升,海螵蛸咸涩主降,一升一降,海螵蛸收涩助半夏降逆,半夏降逆助海螵蛸制酸,合用可升清降浊,调和脾胃。二者同归于脾经,且半夏归肺、胃二经,海螵蛸归肾经。两药配伍,上焦、中焦、下焦三焦同治,可显著增强制酸降逆的功效。
3.2 治疗经验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半夏-海螵蛸对药主治湿邪阻滞的泛酸。半夏燥湿化痰针对湿阻证,海螵蛸制酸止痛针对胃酸上泛之症。对症治疗的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往往是中病即止,症状消失后便不再继续配伍使用。辨证施治与对症下药相结合,疗效保障。
抓准症状,辨证加减。根据不同的疾病状态、不同的证候类型、患者体质状况等。在临床实际中使用对药时应予以重新考量审度,即李冀教授所倡导的“方之精,变也”“方无至方,方以效论”。只有辨证施治用药,才能达到用药精准,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无论何种病因引起吞酸,均需要在繁杂的临床表现中找出疾病的本质,分析病因与病机。
若患者疲倦、脉沉、尺部无力、舌淡红苔白皆为脾虚之症;又兼恶心反酸、消谷善饥、苔略厚的胃热湿滞之象,则诊为吞酸,胃强脾弱证。以六君子汤为基本方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加海螵蛸配清半夏降逆止呕、制酸止痛;加黄连清热;加砂仁、焦山楂、白扁豆化湿行滞。服药后恶心、反酸消失说明以上方案治疗吞酸起效;如脾虚湿滞之本仍在,则仍以六君子汤加砂仁、焦山楂为基本方,上方去掉制酸止痛之海螵蛸,加延胡索、香橼、麦冬行气养阴治本。
海螵蛸虽不是补益脾胃药或健脾化湿药,但在处方中用量较大。依据李冀教授所提出的“君臣佐使之辨当责药力论”,结合“药力判定公式”分析[22],海螵蛸作为制酸止痛的要药,治疗反酸之兼证,起到的是“治标”作用,应属臣药。其药力不可超过君药,所以处方中不能使用过多的制酸药,仅此一味,并未改变整方药性。对症用药要精而简,辨证论治才是主体,所以只采用一味海螵蛸以制酸。
若吞酸患者平素精神疲乏、倦怠易困、善太息,知肝气不舒,母病及子,则肝气犯胃。因此,在柴胡疏肝散的基础上加海螵蛸、黄连等清肝制酸的药起效。《证治准绳》言柴胡疏肝散可治胁痛,现代研究又发现其可治疗抑郁症、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肝气郁结证[23-24]。
李冀教授运用半夏-海螵蛸对药治疗吞酸的过程中注重宏微相参,气机调畅,既辨证施治,又对症下药。患者的病情往往是复杂的,须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针对主症的同时顾及兼症进行处方。如胃强脾弱,佐以焦山楂、白扁豆消食和胃;兼有气滞,佐以行气之陈皮、木香。
在吞酸的临证中,常以佩兰、藿香醒脾升阳,升补中气;砂仁、白豆蔻辛香温散化浊,以和降胃气;茵陈清热利湿化浊,以疏肝理气;木香、陈皮行气化湿,以运通腑气。
治疗吞酸证,辨证施治与对症下药相结合,抓住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半夏-海螵蛸对药的药效特点,善用对药,以六君子汤为基本方,配合半夏-海螵蛸对药,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基础上,更增降逆止呕、制酸止痛之功。
半夏-海螵蛸对药主治湿邪阻滞的吞酸。半夏燥湿化痰针对湿阻证,海螵蛸制酸止痛针对胃酸上泛之症。对症治疗的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往往是中病即止,症状消失后便不再继续配伍使用。海螵蛸属温涩之品,对于阴虚内热者不宜。海螵蛸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可中和胃酸[25],改变胃内pH值,所以过多使用海螵蛸会消耗大量胃酸,造成胃酸缺乏,物极必反,也会影响胃受纳腐熟的功能。所以,当反酸症状轻微时,李冀教授会停止使用海螵蛸,借助其他药物和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帮助脾胃恢复。辨证施治与对症下药相结合,保障疗效。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获得了用药信息。对于研究中所获得的组方规则、核心组合,不仅需要对数据在理论层面进行探索,还需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并结合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