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廷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不仅仅针对一些常见和大家比较重视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应试主要科目,还对美术、音乐等一些艺术科目做出了要求。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素质核心教育。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未来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针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教育,本文主要探讨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讨
基础教育中的美术课程,其价值和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美术知识的了解和美术思想的提高。初中美术是必修课程,以陶冶学生情操和激发学生潜能为主。初中之后美术并不是必修课程了,在初中阶段,教师会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美术审美
在艺术领域,人们在谈论画作或者艺术作品时,总是会有一定的喜好或者偏爱,来判断作品是否优秀,这是一种艺术喜好,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人美的审美活动是一种特别的形态。其实本质就是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对美的感受和领悟。通常人对于客观的事情大概有三种区分:1、学习关系;2、规则关系;3、审美表现关系。审美的表现在于对事物的个人主观感受,是自由的。一个人审美的形成,来自于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审美是源于人们对美的热爱,为了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美术审美也是艺术审美的一种,美术是设计、造型和创作的过程,自然离不开审美能力的辅助。想要作出一幅美丽的画,首先需要美术生们设计的美才行,不然任凭绘画功底再深,作品的美感也是平平。美术审美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一项重要的综合能力[4]。
二、初中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一)感悟自然
提到审美,可能有些觉得这是一种很高端的能力,其实不然,审美只是一种非常日常的能力。不管是否是学习美术的学生,最基本的审美能力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只是水平参齐不齐而已。而初中美术学生对于审美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自然不能只停留在一般人的要求。美術课堂不止在学校中,生活中也是美术课堂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悟自然,体会生活中的美,发现身边的美,从生活中的自然景色开始培养。在生活中感悟自然,在自然里感悟美。画有画境,诗有诗境,山水有山水之境,人有人之境。自然就好像一幅立体的画卷,看懂了这幅画,也就真正懂得了他的内在。一幅画,只要在其中加上哪怕一笔,就能破坏掉整幅画的意境;自然山水,只要其中有了人为强行的痕迹,就会显得特别不协调,因为与境不合。能察觉到这种不协调,其实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审美能力需要多看,多感受[2]。
(二)教师引导
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培养。教师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并且教师的经历和美术综合实力决定其才能为人师表。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意的引导,提升或者纠正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之间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都不同,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师的引导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不让学生走弯路、走错路,从错误的初期进行纠正。每一幅艺术作品都是有创作理念的,教师不能只在表面解决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行,深入了解学生的作品的形成,原何设计的作品,如果不是态度的问题,才能从学生审美上入手,准确抓住要点,排出错误的方法,以免学生下次再同样的地方止步不前[1]。
(三)日常熏陶,作品品鉴
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日常中搜集到或者看到的好看的事物或者景色记录下来,和学生们一起欣赏,在日常的细节中发现亮点,从小事着手。美术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需要精心、耐心的事情,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专注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提升审美主要靠多看,可以从艺术史开始看,去了解大师,去了解古典绘画,了解每种流派的特点和绘画方式。倡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品鉴,从优秀的作品中学习其精妙之处,从构图、色彩、光影、笔触等各个方面欣赏作品。教师要起到示范作用,遇到好的作品要经常和学生们分享和讨论,并且也鼓励学生们这样做。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众发现美的眼睛,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经常品鉴好的作品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也会随之增强,好的东西看多了,看到没那么好的作品时,之间的区别必定是会感受到的[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审美能力对于初中美术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美术课堂无处不在,只要学生细心地感受,一定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梅. 探讨通感审美模式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21):0022-0022.
[2] 张阿妮. 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研究——浅谈本土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 2019(5):38-39.
[3] 殷敏. 提高学生高阶思维——浅谈在核心素养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C]// 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19.
[4] 尚玉萍, 张培志. 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