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初步教学实践

2021-02-23 16:34马忠娟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3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高中历史重要性

马忠娟

摘要:现如今社会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范围也非常广泛,主要包含个人、群体以及家庭等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一些消费需要,例如衣食住行等。它能够提供十分真实和丰富的资料反映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具有影响性的内容。近几年,随着社会生活史的不断发展成熟,历史学者对社会生活史的不断研究,并对历史教学产生了十分关键的影响。历史教学的内容从以政治斗争为主转向了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多方面,逐渐开拓了历史知识范围,提升了社会生活史内容的丰富度。本文阐述了社会生活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初步教学实践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社会生活史;高中历史;重要性;实践策略

引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社会生活史,可以正确的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历史产生的影响,从而吸收更多历史学界的优秀研究成果,不断的拓宽历史科目的知识内容和范围,提升历史知识学习和日常实际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好的提升民族的凝聚力。高中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充分结合社会生活史,运用多样化的策略,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生活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社会生活史的内容学习起来比较简单,因为它和人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生对社会生活史会产生亲近感,认为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学生也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社会生活史的内容十分广泛,有衣食住行、文化、人际等各个方面,使人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欲望更加强烈,提升了历史知识的实用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很多历史资源,这样可以方便知识的筛选和归纳,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历史表象发现其本质内容,培养学生形成分析历史和评价历史的能力。

通过学习社会生活史,可以让学生不断了解历史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形成比较真实的完整的社会生活史观念。高中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者互联网上搜集丰富的历史资料,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在学好历史科目的同时,自身的情感和品质也会逐渐提升。所以,社会生活史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二、社会生活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社会生活史主要强调素质教育,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渐推进,社会生活史在历史教学中展现出了它的独特性。学好社会生活史,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开阔眼界,让历史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好的研究历史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在已学知识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发挥学生们的公民意识。

1.结合日常生活實际

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上的很多内容都与现实的日常生活环境没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结合社会生活史,来增加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需要充分的关注历史事实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现实内容,辅助学生们形成比较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锻炼学生生动形成历史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课中的“维新变法”时,其中康有为曾提出,要断发易服、废止缠足。这个观点单纯来看是要求人们在发型和服饰上做出改变,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变革思想,但是它也表现出当时维新变法向西方文明学习,要求改变陋习的积极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需要联系日常实际生活为学生们讲解维新变法的积极作用。

2.充实教学系统

高中阶段的历史科目,教材内容中经常会考虑教学课时的要求,把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实施了浓缩精简,教材中有时只是运用十分简单的文字描述很重要的历史事件,之后再展开意义的总结等,导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常常受到局限,对书本知识的讲解无法充分展开,学生们也会形成片面的思想,认为只要死记硬背教材上的内容就可以。但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是仅仅局限在政治生活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结合史料、图片、视频、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感官的刺激下,提升对社会生活史的认知,促进学生形成全面的综合的历史评价系统。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历史知识的时候,教师就能够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电影《辛亥革命》,让学生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辛亥革命的起因、发展、结局和意义等。

3.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社会生活史包含了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阶段,人们通过书籍、文化古迹、历史纪录片、考古发掘等对历史知识产生充分的了解。在现阶段的教学系统中,历史教材的内容都十分枯燥,主要是经济、政治以及思想的历史发展,学生很难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形成深刻的认知,这是现阶段学生学习历史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了彻底改变这个情况,教师在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时,需要结合社会生活史的内容,讲解一些生活案例,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出发,讲解历史知识,使学生们对历史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形成亲近感[2]。比如在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历史教师就能从古代的一些传统文化上入手分析,比如能够分析娱乐、语言文字、服饰、发型等的历史变化,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近代我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教材上也用了大篇幅为学生们讲述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教师在讲解时,要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思考分析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原因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会大量的阅读相关书籍,查阅历史资料,掌握近代人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最终的结果。教师设计的情境问题,需要由简至难,层层递进,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的思维广度就会十分广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中鸦片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从互联网上搜集一些资料,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播放出来,之后提问学生们,让学生们思考和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林则徐呢?在教师的层层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就能从多方面进行探究,思维变得开拓,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掌握社会生活史的基础上,形成历史核心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社会生活史,是符合现阶段新课程标准的改革需要的,也符合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的,它不但非常重视学生们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能促进我国历史学界向更加广泛的方向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梁竹君.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生活史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1.

[2]周兴.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近现代服饰的变迁——兼论高中历史社会生活史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149.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高中历史重要性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