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哲
摘要:随着世界的融合发展,各国的美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传播,其中中西式面点在制作方面存在差异,中职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结合其中的差异进行教学,并进行融合创新,提升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本文首先对中职西式面点的差异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了中职西式面点的融合创新策略,希望对促进中职学生西式面点制作水平的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职;西式面点;差异;融合创新
引言
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文化的融合,因此在中职西式面点教学中,要有效结合西式面点的差异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西式面点的认知。同时要积极与中式面点进行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利用,实现中职学生面点制作水平的提升,达到职业教育改革的目的。同时中职学生也要针对中西式面点制作差异进行详细的了解,并有效结合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进行积极创新,以提高自身面点的制作水平。
1、中职西式面点的差异
(1)原料的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面点原料可供选择的选择也很多。一些面点师会根据面点食品和特定的加工方法来选择食材。比如做面点选择面粉时,面粉的面筋含量高;做汤圆时,就用糯米粉。只有选择正确的原材料,才能得到优质的面点。西式面点中经常使用乳制品或糖来增强面点的味道,以此制作的面点更加营养丰富。
(2)应用技术和工具的差异
西式面点主要使用造型工具,造型整齐、统一、一次性成型。每种材料的用量都受到严格控制,所以同样的面点味道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中式面点随制作人以及制作方法的不同,味道也不同。往往不同的面点师应用的技术也是不同的,并且难以形成统一的制作。并且中式面点制作工具较为单一、随机性大,造型也各不一样,无法完全做到外形的统一。
(3)成型方法的差异
中式面点的形状丰富多样,不仅包括相对随机的自然形状,还包括几何形状。各种各样的方法,不仅可以改变面点的形状,还可以增加消费者的胃口和欲望。西式面点在制作过程中既要保证质量,又要讲究效率。他们通常依靠磨料拼接和整理工具,最终得到更有棱角的面点。与中式面点相比,西式面点的外形更小,主要受效率限制。
2、中职西式面点的融合创新
(1)材料组合使用
由于中西式面点原材料的差异,导致面点在制作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采用中西结合的制作方法,以进行两者的优势互补。就目前中式面点的发展而言,中西结合的面点产品很多。并且目前单纯的中西式面点已不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只有二者的融合创新,才能有效提升人们对面点的喜爱,由此可见,中西面点的融合与发展,才是未来面点制作行业发展的趋势。因此要积极进行材料的组合使用,在丰富面点形状、口味、营养的同时,创新制作方法,不断推动面点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2)制作方法的融合创新
由于中式面点制作很困难,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式面点,促进中式面点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西式面点量化、标准化的制作方法,发挥其优势,提高生产制作水平。对于西式面点的制造工艺,原材料的选择是非常标准和规范的,有非常标准的分装量。但是,对于中式面点生产中使用的不同材料的数量,并没有具体的定量估计。在普通家庭中,煎炒烹炸用的都是同一口锅,温度和煮的时间要凭经验控制。西式面点需要的工具很多,时间和温度都比较准确。比如在烤箱里,可以设置想要的温度和时间,可以大大降低面点的难度。这样,我们在做中式面点食品时,就可以借鉴西式面点的优点,发挥中式面点的长处,在提高面点口味的同时,提高面点的营养,降低面点的制作难度,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欲望。
(3)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加大面点创新力度
目前全国随处可见的中华老字号,普遍以手工艺闻名,不少中国面点厂商纷纷效仿,掀起了手工艺热。但不可否认的是,手工生产方式与机器生产有很大的不同,使面点的生产和产品质量不一致,面点质量不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最终使面点生产统一,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品质体验,突破消费者粗糙的认知。要有效结合西式面点在制作中的方式和方法,提高面点制作的效率,创新面点制作方法,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加大面点创新力度,增加人们对面点的喜爱。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中西式面点在制作方式上的差异,中職教师要有效结合二者的优势进行融合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面点制作水平,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达到中职教学改革的目的。同时要积极采取材料组合使用、制作方法的融合创新、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加大面点创新力度等策略,提高面点的制造技艺和水平,促进面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学生也要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将二者的差异进行融合,不管中式还是西式,只要消费者满意就是好的面点,从而开拓思维创新制作方法,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味的食品。
参考文献:
[1]蔡美玲.探讨中西式面点的差异及融合创新[J].现代食品.2020.(02):67-68+84.
[2]武奔月.论中西式面点加工制作的差异[J].食品安全导刊.2019.(24):136.
[3]隋雪超.中西式面点加工制作的差异[J].食品界.2019.(0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