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运婷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教育理念也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改变。传统教育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过渡关注已经不再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从以往注重学生知识掌握能力,逐渐演变为对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化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关注。本文主要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为例,探究解决问题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高效课堂
前言:
数学是从现实的问题中凝练总结出来的一种生活化学科,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着重培养学生解题思路的明确性和科学性、锻炼学生解题能力的高效性和针对性,能够让学生在面对后续逐渐深入的数学知识时,能够快速的掌握问题技巧和解题方式,让学生能够从繁杂的数学信息中精确的找到解题的关键,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构建高效课堂
新时期的课程教学标准,对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数学课堂不同于其他文化类学科的学习,在小学阶段也与学生的思维方向恰恰相反,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力不从心的原因,也是导致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感觉非常吃力的根本[1]。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当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在具体而真实的环境中来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并在好奇的推动下进行数学的实践探索,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实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统一发展。比如,在学习《元、角、分》的时候,老师可以以一个生活化的问题进行导入:“现在老师给你们10元钱,去学校的便利店买一些文具。已知一支笔1.5元,一块橡皮1元,一个本子3.5元,一盒粉笔4元,一块三角尺1.5元。那么请问大家,怎样用10元钱买到最多种类且数量最多的东西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回忆,然后结合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二、借助基本题型,培养解题能力
在解题部分的教学中,老师需要结合现代的教学思维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創新。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因为解题思路的单一性而让问题的解决过程变得复杂,甚至最终并不能解出正确的答案,这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基本的题型入手,让学生通过对基本题型进行练习,掌握解题的技巧,从而让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和技巧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比如,在学习《表内乘法》的时候,老师可以首先避免问题形式的复杂引入,而是让学生专注于计算题本身,引导学生通过分解、配方等多种解题方式进行计算,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以致用的能力,从而在今后面对其他形式上较为复杂的应用类题型时,也可以透过现象抓取到问题的本质。
三、精准提问引导,灵活解题思维
数学教学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2]。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的启蒙和发展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锻炼。因此,老师要认识到学生现目前的思维状态,认识到思维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怎样重要的价值,以此开展教学设计。比如,在解决应用类问题:“一个池塘的荷花生长速度是前一天的一倍,在20天之后整个池塘都会长满荷花。那么请问大家,荷花长满半个池塘需要多久呢?”通过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时候学生通常会按照惯用的方式来进行问题的思考,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恰恰是更难得。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反向思维:“现在满池塘都是荷花,我们按照荷花生长的速度来采摘,多久之后可以摘走一半池塘的荷花呢?”通过逆向的引导来让学生走出思维的误区之余,进行了更高层次思维的有效探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效率。
四、设计开放问题,培养综合能力
高效课堂的开展还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教学留白。在教学中,老师通过掌握学生已学知识的基础,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已知信息进行条件的完善,并解决。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发散性培养,为今后能够独立分析并形成自己特有的解题思路而奠定基础。比如,在学完《比例》之后,老师可以布置这样一道作业:“甲乙丙丁四个人去超市买东西,甲付的钱和乙付的钱比例为1:2,丙与乙的比例是1:3,丁与丙的比例是5:7.那么请问大家,甲乙分别花了多少钱?”通过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独立且自主的进行数学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发展和数学能力的提升。
结论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今后难度更大、挑战更多的数学学习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老师要客观的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性,要基于现如今学生思维所处的状态,来进行有目的的、针对化的训练和强化。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老师要从当下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循循善诱、层层引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活跃和发散训练,为高效课堂的建设和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继宗.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35-136.
[2]徐少坤.教学中的问题引领及学生提问能力强化研究[J].教育艺术,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