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群
摘要:小学语文一直在教学中有很高的地位,并且很好的促进了其他科目教学的开展。语文学习十分基础,同时语文学习又有着它本身的特性与魅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教学的长远发展,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新课标的推进使得教学课堂焕然一新,教学也重新焕发生机,但是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时要更多紧跟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原本课堂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下面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有效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有效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很难一节课完全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有所下降。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氛围等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要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保障语文课堂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教学规划。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教学手段与策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
一、分析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1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纵观语文教学的发展,不难发现当今语文教学受到局限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学生学习动力有所缺乏。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科学等其他教学形式,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文作业的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语文学习的范围也更加宽广。学生一般对于语文课文的内容与故事讲解类课文很感兴趣,但是对于语文教学,学生却兴趣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获取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习的形式,然而教师教学更新的速度却比较缓慢。这使得学生更加不容易被课堂所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1.2学生参与度不够,思维受到局限
小学阶段是教学的初期阶段,人们都不想学生开始就输在起跑线上,会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应试性考试的大背景下,教师教学的内容更侧重于让学生学习记住字词,取得更高的成绩。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式却偏生硬刻板,也往往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不能有效的参与到课堂,在教中学生更多的作为一个旁观者。这都进一步阻碍了教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的策略
2.1不断提高教师素养,生动教学
面对当今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现状,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专业素养,将游戏教学的模式合理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这也与学生的现阶段特点相符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学习途径进行学习。这使得教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吸引力。面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当不断学习,以更好的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更加灵活的教学,利用图片图画等不断生动教学,通过生动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班级整体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比如教师在教学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内容时,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十分具有画面感。教师在教学中为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可以更好的利用图片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准备图片,利用多媒体连续放映,再从旁边讲解的方式展开教学。这种图形结合的方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更加新颖,而且也十分有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很好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需要更加熟悉的掌握教学内容,并与图片实现巧妙结合。
2.2促使学生更多参与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当只把眼光着眼于学生成绩,而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促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引导学生。为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更多的发挥积极作用。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的了解小组情况,以便教师及时指导与监督。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蝙蝠与雷达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再让小组谈论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在教师讲解相关内容之后,教师就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化学习主旨,让学生通过动脑或者想象举例一些类似蝙蝠于雷达的例子。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将语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动脑,很好的参与了课堂,从而很好的促进了教学的开展。在学生谈论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到小组中去,不但可以倾听学生的想法,也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思想。
结束语
新课标的发展带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更加符合语文教学的理念,教师要在教学中更多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更多的获取知识,面对这种情况教師要不断学习,更新课堂,从而提升课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针对于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教师要从根本考虑问题,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学会学习。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一定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旭峰. 核心素养下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J]. 文学教育(下),2021,(10):56-57.
[2]杨利辉.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方式创新[J]. 清风,2021,(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