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艳红
摘要:小学教育工作作为现代教育行业的基础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标准与教育部门的政策要求,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并结合生活化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为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促进现代教育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下面主要对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现状与对策
一、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而将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于德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并将生活素材内容与德育教育内容相结合,有效降低德育教育的难度,同时还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内容,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期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充分的便利与促进作用[1]。
(二)保障德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时,通过加强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还可以借助一些活动,提高师生互动水平,教师可以根据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模式及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以此来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德育教学效率与质量,进一步促进德育教育及小学教学工作整体的健康发展。
二、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现状
(一)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
众所周知,教育理念在任何一项科目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水平与质量;而在部分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相关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较深,对德育教学缺乏足够重视,实际教学也没有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大多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解,当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时也没有进行引导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逆反等心理,由此而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与阻碍。
(二)缺乏完善的教学内容
由于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部分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向学生讲解教材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水平与吸收能力,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同时影响着小学德育教育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三)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
除此之外,在现代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时,教学方式传统单一同样属于常见问题之一,其主要是由于相关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对该项工作缺乏重视,在日常教学时,教师脱离实际生活,根據教材内容进行讲解,而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较小,社会阅历与生活经验缺乏,无法充分理解德育教材内容,而教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了解,无法根据学生自身困难进行引导处理,由此而影响着学生自身德育素养水平的提高,并对现代小学德育及教育工作整体发展造成阻碍[2]。
三、加强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加强生活化教育意识的培养
当前时期,为了加强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水平的提高,相关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教师需要积极提高自身德育生活化意识,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根据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状态与积极性,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与潮流等,加强德育教育方式的创新,丰富教学资源与内容,强化提高学生德育素养水平,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整体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教学形式的丰富
通常情况下,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际教学水平;为此,当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需要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有关部门政策要求,积极丰富教学形式,例如组织观影或游戏活动,将德育知识内容融入其中,由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参加游戏体会德育内容,获取相应的思想感悟,并结合学习内容,从而提升自身德育素养,促进自身健康稳定的成长与发展下去。
(三)加强生活素材的引入
当生活化教学方式应用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生活素材对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相关教师可以加强生活素材的引入,例如,组织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史料、风土人情、名人事迹等内容进行收集,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学生爱国情感的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后期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打下优良基础。
(四)加强家校联系配合
除了以上措施之外,为了加强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优化发展,相关教师还可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沟通,布置一些德育作业,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例如,促使学生进行家务劳动,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了解程度,同时还可以令学生对父母的心理进行了解,感恩父母,促进家庭环境的健康和谐,以此来促进现代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3]。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影响下,德育教育在现代小学教育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对日常教学水平与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教育部门的政策规定,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与模式,加强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丰富教学资源与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品质,保障其健康稳定的成长与发展下去,从而推动现代小学德育教学及教育行业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明林.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14):P.26-26.
[2]刘伟平. 探寻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和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8):P.158-158.
[3]张晶. 当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策略研究[J]. 视界观, 2020, 000(00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