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分数知识的建构特点与教学建议

2021-02-22 07:19殷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小学教育教学策略

殷娴

【摘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掌握分数的理论基础、厘清分数的知识脉络、把握分数的建构特点,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行动中思考,突出共同点、关注生长点,有助于精准建立分数概念.

【关键词】小学教育;分数教学;理论基础;建构特点;教学策略

分数知识历来是我国小学阶段重要的数学教学内容.分数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与计算法则上,均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别,加之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分数较少,经验储备不足,所以分数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一大难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精准把握分数知识的理论基础与建构特点,是教学设计及有效实施教学的基本保障.

一、分数知识的理论基础

分数的使用历史相当久远.据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草纸手卷《林德数学手卷》和藏于莫斯科艺术博物馆的羊皮手卷《莫斯科数学手卷》记载,公元前189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经有了初步的分数观念,但仅局限于“单分数”,即分子为1的分数.关于分数较为完整、较有系统的知识记载,则首见于世界公认的我国古算名著《九章算术》,在其第一章“方田”中,分数加减乘除的筹算方法叙述得相当清楚.因此,从现有的数学发展史料可知,分数的基本理论是在我国首先建立的.

1.分数的产生

测量时,当度量单位B不能若干次恰好量尽量A时,如何表示度量的结果? 均分中,把一整块东西等分为若干份后,如何用数字表达其中的1份?但历史证明,仅由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来推动,知识的形成十分缓慢;若按逻辑系统来学习数学,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因此,从数学理论上说,分数的产生是为了解决整数运算中的“不足”,即任意两个整数的乘积仍存在于整数范围内,但是任意两个整数相除,并且无余数的商数,在整数范围内就未必存在了.而解决“不足”的方法就是扩张数的范围,产生新数.于是,人类对数的认知由整数扩展至分数.

分数符号的书写格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包含着中国元素.7世纪以后,承袭中国的筹算法,印度数学将分数表示为“写分母于分子之下”.之后,阿拉伯人表示分数时,在分子和分母之间添上一条横线.直至15世纪,随着阿拉伯算术的流行,世界各地算术里分数的表示及运算法则才日趋统一.

2.分数的理论

根据小学数学中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等相关内容,分数理论可以由下面6个定义和6个定理构成.

这样,我们就建立了与小学数学的“分数知识”相对应的“分数理论”,严格来说是建立了非负分数的理论,使除法从原来在非负整数集合内不能封闭,变为在非负分数集合内封闭.运算的封闭就是指运算结果唯一存在.分数除法定义中,规定“0”不能当除数.依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以证明,当除数为0,而被除数不为0时,商的存在性被破坏;当除数为0,而被除数也为0时,商的唯一性被破坏.

3.分数的定义与含义

数学具有抽象性,分数理论是一个抽象的框架.按照分数的定义与补充定义,我们把形如mn (m和n都是自然数,且n≠0)的数叫作分数.此定义形式化的表述不涉及分数的具体意义,显然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需要挖掘分数概念及有关知识在形成过程中的实际背景,让学生经历内部建构的过程.这并非去重复前人的探索过程,关注分数在形成过程中包含的认知规律,将会为小学生学习分数知识提供适切的“脚手架”.

在测量中,不满一个单位量的量A,如何用数值表示?我们可以把度量单位B分成n等份,用其中的一份作为新的度量单位去度量A,如果量了m次恰好量尽,那么A就含有把B分成n等份后的m份,度量结果用分数mn表示.因此,分数mn在度量中的实际含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n份,表示这样m份的数”.在均分的实际背景中,分数mn可以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结果:m÷n=mn,所以分数mn还有另一种含义,即把m个单位平均分成n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几何原本》第5章定义5.3指出,两个同类量彼此之间一种大小关系叫作比,于是,分数mn的又一实际含义为分数比率意义,可以表示两数的比值,即m∶n=mn.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发挥这些分数的实际含义在分数学习中的引领作用.

二、分数知识的建构特点

分数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既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遵循数学本身的逻辑顺序.为此,分数知识的教学不能与分数理论揭示的逻辑相矛盾.

1.厘清分数的知识脉络

小学阶段分数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点可分为三大模块.首先是“分数概念”的建立.基于分数在测量与均分中实际含义的引领,在理解“平均分”“单位1”“分数单位”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分数;通过结合具体情境比较分子是1、分母相同的简单分数的大小,进一步理解分数中分子与分母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分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学习百分数,理解分数的比率意义,拓展对分数概念的认识.其次是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核心,展开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教师在以“分数意义”为主,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辅,明暗两条线索交汇揭示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引入通分、约分、最简分数、倒数等概念,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混合运算、运算律的教学.最后是分数的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类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2.剖析分数的认知特点

按数系扩张理论,先要有整数,才能引进分数概念,所以分数的教学一定是放在整数的教学之后.综观多国数学课程标准中分数教学内容的认定与编排顺序,我们可以发现:(1)分数概念的建构过程是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分段教学.(2)分数孕育于计量之中,从直观理解12和14等简单分数入手,突出对分数实际意义的认识.(3)分数教学无法一味地提前,学生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较完整地认识分数均在小学中高年级.(4)把单位“1”作为生长点,分阶段建立分数概念是我国分数教学的特色.

三、分数知识的教学建议

1.凸显共同点,重视分数单位的教学

依据数系扩张理论,我们可以把整数看成特殊的分数.因此,分数同样既能表示实际事物量的绝对大小,也能表示实际事物量的相对大小,即具有“量”与“分率”的双重性.自然数的计数单位是“1”,任何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分数把计数单位向小于1的方向扩展,且不再恒定.但同样,任何分数都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与四则运算法则基于整数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计算单位量的叠加与比较.所以,很多民族在认识分数时都是先认识“分数单位”(史料上称作“单分数”).由此可知,分数单位在分数概念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2.聚焦生长点,夯实对单位“1”的理解

“单位1”是一个重要而又神秘的概念,有时具体,有时抽象,学生是否能灵活地使用它,就反映出了他们对分数的理解程度.我们在比较分数(抽象的)大小及进行分数运算时,都是在一致的单位“1”之下进行的,但从不去追究这个抽象的单位“1”到底有多大.因此,对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早期蕴伏、长期渗透、逐步建构的过程.

3.用好联结点,發挥各知识间的关联转换作用

认识分数是小学生对数系扩张的首次体验.探索数学各知识间的联系,串联成线,形成体系,是学习数学的本质.分数源于人类计量活动经验,既是运算的过程,又是运算的结果,是直观经验与理论构建的桥梁.抓住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内在关联,搞清“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量间的关系,重视分数与小数、整数间的转换,是掌握分数、学好数学的有效举措.

坚持和发扬我国在分数教学中的经验和优良传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京莉,王倩,李佳,张亚婷.多元表征视域下揭示数学运算本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7):63-66.

[2]殷显华.理论算术 [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曹一鸣.十三国数学课程标准评介(小学、初中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小学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