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渤
摘要:组建一支专业、优秀的童声合唱团,需构建梯队式合唱团教学实训模式。根据学生年龄、专业能力等客观条件,建立分层式训练法和教学梯队,结合有关童声合唱中的视唱练耳、声音训练、声部合作、作品展演等做教学实训研究。其主要教学实效是能够合理分层学习,阶段性解决合唱团技术难点、重点,循序渐进地提高专业基础和表演能力,为选拔团员、梯队衔接做好主要考核输送工作,保证合唱团专业、统一的表演水平,实用有效。
关键词:童声合唱 阶梯式 教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1-0120-04
童声合唱对于儿童品性的塑造、情操的熏陶、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其目前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被称为“天籁之音”的童声合唱以其纯美的音色、丰满的和声及丰富的歌唱表现力,展示音乐作品所描绘的画面、蕴含的思想感情,是儿童艺术活动展演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时刻让孩子能感受到和谐之美、艺术之美,让孩子受到良好的德育和美育教育,从小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科学人生观。在当今儿童艺术教育交流愈加丰富多元的时代,童声合唱教学在不断探索进步,教学思路及教学成果百花齐放,并成一定的艺术实践规模,成绩斐然,在儿童美育教学中一枝独秀。长期以来,对于童声合唱团的组建、训练、展演等教学实训模式的艺术探讨,已深植于童声合唱交流活动的方方面面,百家争鸣,各有成效。基于童声合唱团的训练培养特点,根据学生年龄、专业能力等客观条件,建立分层式训练法和教学梯队作探讨研究,结合有关童声合唱中的视唱练耳、声音训练、声部合作、作品展演等教学常见专业问题,在梯队式教学实训模式中由浅及深地教学评析,适时攻关在每一阶段的专业难题,及时巩固科学方法,循序提升合唱团演唱及表演能力,从而更加科学便捷的为合唱团衔接合唱梯队,输送优秀合唱团员,逐步打造具备优秀演唱及表演能力的童声合唱团,有着教学实训的借鉴指导意义。
一、建立梯队,分组组建
童声合唱团一般年龄跨度都比较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面临的训练、演唱问题也大不相同。成立一个具备演唱、表演能力都比较成熟的优秀童声合唱团,需要一个比较具体、长期的训练合作。从年龄6—12岁的跨度,甚至到14周岁的团员配比的团队组建中,训练问题尤为复杂,特别是每一年龄阶段合唱团员的演唱方面的技术难题。因此主要应从音乐基础、演唱能力两个方面判断区分,建立训练组别。一般情况下可以成立基础班、中级班、表演班三个训练梯队。
基础班的团员一般年龄偏小,大致在6—8岁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专注力控制时间较短,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安排中提升孩子的学习专注力,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可以以板块时间安排训练,主要以引导、调动音乐兴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氛围有目的地完成充满童趣的音乐演唱教学实训。基础班团员嗓音稚嫩,音区一般在a-e2, 以真声音区演唱为主,主张自然,柔和的音色,声音训练相对较少,无需过早拓展音域。在合唱初级教学实训中学员比较被动,对于音乐的捕捉和兴趣的培养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应从学生最喜欢、最简单的生活点滴激发学生的音乐敏感度和学习注意力,组织片段教学,欣赏互动,引导孩子快乐歌唱。
中级班的团员年龄大致在6—10岁间。相对于基础班团员,这一阶段的孩子有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体能与学习状态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升,专注力逐步加强,能够主动学习歌唱。经过简单科学的发声训练,声音能力的表现随之增强,主要音区一般在g-g2两个八度以上上下拓展,结合不同节奏、片段练习,不断丰富声音的表现张力,进入相对理性的状态教学。音乐基础教学重点有由浅及深地音程、和弦的听辨,旋律视唱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强调音准、节奏练习,注重声音的色彩听辨及声部的合作与包容。在合唱教学排练中学生相对积极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与表演能力。
表演班的团员年龄一般在8—12岁间,允许百分之十的年龄扩展至14岁。团员的音乐基础、演唱表演、学习生活等能力上都比较成熟,是童声合唱专业表演团队,音域宽广,色彩多变,主要担负着演出、比赛、展演等任务。日常训练更加注重音色与音乐风格的统一,吐字咬字的规范及演唱深气息的支持排练实训教学,具備全面、优秀的音乐基础综合能力。实训中对多声部新作品的视唱能够同步进行,辨别各声部间相互依附与存在,对演唱音色控制、情绪表达等表演基本能及时领会指挥的要求,对作品的二度创作有较强的团队协作和表演能力。
二、确定目标,落实训练
基础班实训教学应以生活常态中自然、轻柔的声音引导,启发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引发情感,主要学习以情感推动声音的体现。比如,睡前妈妈轻轻的讲故事,好朋友一起过各种节日,听老师一起分享课本剧,与家人一起户外旅行等等。怎样的情境就有怎样的情感,是安静、是欢快、是忧伤还是激动、愤怒……以语言为主,做声音感性基础练习。适当加入简单的听音训练,从无升降号单音练习开始,发声可以是短音、延音、余音等单声部保持。根据学习进度可以逐步扩展至双音,以此回放生活的常态,以情带声,表现生活中各种情绪和情感。基础班学习阶段,在合唱训练中应以培养幼儿的自然歌唱情趣为主,并注意培养幼儿的音高听辨能力和乐感①。作品演唱适合用耳熟能详的短歌、童谣或音乐课本上等单声部旋律,如《嘀哩嘀哩》《小红帽》《大树妈妈》《永远住在童话里》《郊游》等作品,演唱中可以辅助手势等肢体语言来教学,主要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情感的真,有目的的要求孩子用情表达,用心歌唱。
中级班实训教学重点从听音视唱逐渐拉开,音程练习从分出高低音响开始,着重一个声部,或高音、或低音,进而融合高低声部。从带有变化音的单双音听辨,拓展至多音组,多升降的单双音听觉练习,并以此延伸至带旋律的音程连接,形成简单二声部听辨、演唱练习。由音程、和弦扩展,继而介入二、三声部的歌曲演唱学习。中级班教学比较注重在演唱中加入抗干扰训练,比如钢琴伴奏出现,指挥加入第二旋律训练,与主旋律抗衡等合唱排练因素。在演唱中习惯辨别不同声部的存在,并由此形成多声部合唱练习,音色逐渐靠拢统一,寻找音乐的包容性,在实训中感受合唱的声部美,和声美。与此同时,中级班训练在演唱教学中开始介入音域六至八度以内相对简单的发声练习,辅以歌唱语言、气息运用等专业演唱技巧练习,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比较规范、科学的演唱技巧,获得和谐动听的美妙音色,结合二至三声部作品的演唱表演,如《风铃》《爱是我的眼睛》《只有爱》《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月亮弯弯》等,逐渐形成初具规模的童声合唱团。
表演班在教学排练中,实训作品風格丰富,音乐张力难度渐渐加大,多声部作品演唱是教学重点,结合各种组合的节奏律动练习,音乐情感波动起伏,情绪多样,形成强烈的音乐对比。团队训练要求更加严格,不断扎实音乐基础和声音的表现能力训练,渗透在每一乐句、乐段的演唱中。团员对于新作品的排练要具备足够精确的音准和节奏、较强的声音控制能力和熟练的视唱能力。团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声部同步训练,互相寻找不同声部的听觉与合作效果,辨别声部间相互存在感,提高演唱表演的合作能力。主要教学实训以依附学习多声部合唱作品为主,根据作品不同风格特点做更加详细的排练分析,注重纵向和声色彩与旋律线条的相互融合表现,理解作曲家的主要想法,以指挥为主导,在训练中潜意识地理解、熟悉指挥手势的变化,最终达到指挥者与演员的和谐、默契,使演唱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②,做更能呈现作品音乐和情感主题的二度创作。如《蒲公英》《只有和声》《自由的风》《万物生机》《在我们长大之前》等多声部合唱作品,音乐表现与演唱技术都具有一定的难度,是能够体现合唱表演团队整体能力的代表作,通过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各类比赛,不断磨合团队的整体音乐表现能力,调控音色,在日趋成熟的教学实训中获得最佳演唱及表演效果。
三、定期考核,合理衔接
组建一支专业能力相对成熟的优秀童声合唱团,对于团员的挑选及训练是首当其冲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学实训应合理设计,根据学生专业能力、年龄层次等主要条件分别实训,建立基础班、中级班、表演班阶梯式教学实训模式,对于每一阶段的团员做分层详实细致的教学排练,细化攻关教学知识点和实训效果,呈教学衔接式培养,此项工作尤为重要。在日常实训中,各梯队分工负责阶段教学工作,明确各教学阶段主要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要求团员记录课堂笔记,根据作品音乐特点勾勒出演唱的难点、重点和需要课后自习强化、完成的作业。在定期合唱实训中磨合、习惯不同声部的音响感觉,结合大量的练习笔录和排练方案,在反复学习、合成、修改的教学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排练的效率,学习并积累一定的演唱曲目和表演经验,圆满完成阶段性教学任务。
在阶梯式教学实训基础上,以学期为单位,设置定期考核制度,对于各梯队的教学与实效有着直接的评析判断。实训教师团队和指挥要及时总结、发现各阶段需要调整、提高、改变的教学实训内容,比如音准、节奏、发声练习、气息控制、声部配合、音乐表现及多元化合唱作品代表的演绎等等问题,从合唱团综合能力表现方面寻找、获得更优质的教学方案,不断提升梯队教学实训效果。同时,定期考核也是检阅每个梯队的学员阶段性学习演唱、表演等能力的主要手段,适时发现每个学员阶段学习的效果及问题,并由此做新的建议和教学安排。在考核中对于达到阶段性教学培养目的和演唱表演能力的学员,推荐晋级至更高梯队,为选拔团员、梯队衔接做好主要考核输送工作,为最佳表演梯队储备更多更好的优秀团员。合唱团一套完整的教学实训团员阶梯式培养机制,对于保证合唱团的团员水平能够稳定维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并在长期演唱实践过程中继续发现探索更高的音乐追求,引领表演团队一直与时俱进,在音乐风格及演唱表演形式上融合更多元的艺术元素,保证表演团队的实力水准,这也是梯队实训持续有效、最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四、结语
实践研究证明,要组建更加专业、优秀的童声合唱团,解决合唱团受年龄、能力等客观问题限制的团员需求的教学难点、重点,必须构建梯队式童声合唱团教学实训模式。其主要实效是能够合理分层学习,阶段性解决合唱团团员专业问题,循序渐进地提高专业基础能力。基础班实训教学应偏向感性,多以引导性的教学手段,象征性的比拟与模仿为主。通过不同的教学启发,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孩子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特点,由此产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兴趣,调动学生合唱的积极性,从声音的形象效果中感受合唱的魅力。中级班的实训教学逐步注重声部的听辨与协调能力,进入理性教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可以尝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与方法,比如分组训练法、干扰分裂法、自我评析法等,渐进有效地多方位协同培养学生合唱多声部的感知与控制协调能力,在不同因素中寻找声音的和谐度与包容美。进入合唱团表演梯队,学生身体素质及专业基础能力都比较成熟,团员已经具备展演能力。这一团队的组建源于基础班与中级班的培养模式,合理挑选出各声部主力团员,实训综合了感性与理性的教学方式,能够自主判断音乐的主要风格与演唱特点,熟悉指挥的要求与提示,对于音色及音乐表现能力有较强的团体协作能力,适应不同舞台表演环境,在演唱表演中互相寻找、辨别声部存在,呈现最佳音乐效果。
综上所述,一支优秀的童声合唱团,必须具备科学的配套教学梯队,辅以严谨的教学执行力和组织纪律,在阶梯式教学实训课程设置中以音乐基础训练为主要内容,以音乐听觉感性为诱导,在梯队实训培养中学习、积累庞大的、多元的合唱曲目,呈递进式夯实音乐基础及表演能力,更加便捷的为合唱团表演梯队输送优秀合唱团员,让孩子们有序渐进地形成自主积极的合唱学习能力,保证合唱团专业、统一的表演水平,实用有致,是值得推广普及的童声合唱团教学实训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孟凡娟.浅谈童声合唱教学的功能和训练方法[J].大众文艺,2019(07):231-232.
[2]尹正文.论合唱教学中儿童自我价值的实现[J].文艺争鸣,2019(08):205-208.
[3]张琳琳.浅谈童声合唱训练与表演[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9):168-169.
[4]王燕平.童声合唱排练中常见问题的解决[J].黄河之声,2012(09):109-111.
[5]孟莉萍.童声合唱训练方法探究[J].音乐天地,2016(12):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