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悦
摘要:重金属音乐是摇滚音乐的一个流派,以其音乐当中紧张,力量和技巧性著称。也因为电声吉他那充满攻击性,甚至扭曲的音响效果的推动,重金属音乐几乎成了摇滚音乐中最具商業价值的流派之一。本文通过研究重金属音乐起源地——英国伯明翰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来解释重金属音乐产生的原因以及音乐产生的城市给这一特定的音乐流派带来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重金属 音乐 伯明翰 城市 流派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1-0004-04
在如今,重金属音乐已经成为全球受很多人欢迎的主流音乐,重金属音乐的根源可以直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以工业化和工人阶级为特征与代表的英国伯明翰。伯明翰的乐队“黑色安息日(Black Sabbath)”和“犹大圣徒(Judas Priest)”以他们所居住城市的工业化地理特征和工人阶级的家庭成长背景作为灵感,创作并确立了重金属这个音乐流派,并在他们作品的歌词和乐器中把这两个显著的特征加以展现。本文将阐释环境和社会因素如何影响音乐创作者,进而塑造且影响音乐。
重金属音乐在英国伯明翰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伯明翰所处的地理环境特征。从17世纪开始,金属工业就被引入到了伯明翰,并在往后的300年中,伯明翰逐渐成为了英国制造和工业发明的中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伯明翰是当时武器制造的领先城市,并因此惨遭德国空军的轰炸。在战后,住房地区中大量工厂,车间和仓库的出现也引发了过度聚集和房屋密集等问题。工厂和住房中极小的间距意味着从工厂中发出的噪音和气味进入了工厂周围的住宅。工厂完全淹没了公共区域,学校被建造在工厂的周围,电车横穿整个城市,道路狭窄,复杂地就像中世纪拥堵的欧洲城市一样。直到1960年,伯明翰的城市规划者才开始设法把人口和工厂的中心向外迁移,整个城市才开始向外部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与扩展。
伯明翰的金属工业激发了许多重金属音乐音响特征的形成与创作。犹大圣徒的吉他手K. K.Downing(肯尼斯·唐宁)和 Glenn Tipton(格兰·提普顿)曾经在伯明翰附近的城市Black Country(黑乡)的工厂中工作过,他们声称乐队音乐素材的灵感来源就是他们家乡的铸造厂和炼钢厂的声音。黑色安息日的鼓手Bill Ward(比尔·沃德)也把他那强硬的,具有攻击性的击鼓风格以及一些节奏组合都归结于他附近金属工厂中发出的那令人崩溃的锻造机的声音。而重金属音乐受到周遭环境因素影响的最著名的例子无疑是黑色安息日的吉他手Tony Iommi(安东尼·伊奥米)的遭遇。Tony Iommi在当时伯明翰的汽车工厂工作,由于不熟悉机械操作导致他的两根手指指尖都被切除。为了让他在演奏吉他时缓解手指的疼痛,Tony Iommi不仅为他的手指做了皮套,还把吉他从E往下调到了#C,这让吉他的声音更加厚重、低沉,也更富有层次感,这也成为了从那以后创作的重金属音乐的典型特征。
极响的音量是重金属音乐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个特点的来源也是因为重金属音乐发源地伯明翰的地理因素。重金属音乐的创作者从小就处在被工厂嘈杂的声音包围的环境中生活,长大后也在工厂中从事会带来很多噪音的制造业工作,这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会创作一种音乐,只有非常大音量的音乐可以给他们带来快感。当在乐队起步发展时,黑色安息日曾在苏格兰的一间酒吧演出,一些农民走进酒吧并向台上递了一张纸条告诉乐队说他们必须把音量调小一些,但是乐队主唱Ozzy Osbourne(奥兹·奥斯朋)说他们必须把音量调到那么高,贝斯手Terrance Butler(泰伦斯·巴特勒)也说毕竟他们是为了音量而来的。
伯明翰的地理因素也为重金属音乐的歌词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的弹药都在伯明翰生产,因此伯明翰城市中建筑被炸毁地十分严重,四处都是被炸毁的楼房,砖瓦散落在各处。由于被摧毁的城市和贫穷所包围,黑色安息日的贝斯手与词作者Terrance Butler(泰伦斯·巴特勒)的歌词主题总是围绕着战争、死亡、疏离和绝望。这种苍凉的意境贯穿了黑色安息日乐队的作品。在黑色安息日的第二张专辑Paranoid(妄想狂患者)中的歌曲War Pigs 中唱到 “In the fields the bodies burning,as the war machine keeps turning. Death and hatred to mankind,poisoning their brainwashed minds…(尸体在田野里燃烧,战争的机器不停转动,人类的死亡和痛恨,毒害他们被洗脑的思想)”这段歌词极其直白地表露出了对战争的恐惧,人类的死亡和憎恨遍及四处。
工业城市伯明翰的地理环境对重金属音乐也有着视觉上的冲击。1862年,驻伯明翰的美国领事把伯明翰这座城市描述为“在白天是黑暗的,而在夜晚是火红的”。黑色来源于白天钢铁厂中烧炭所散发出来的浓烟和尘垢,而红色则代表了工厂夜晚工作散发出来的火光。红色和黑色这两种色彩在重金属音乐的唱片封面和公开发售的T恤衫上随处可见。
伯明翰的重金属工业也为重金属音乐表演中非常具有标志性的动作——随着音乐剧烈地摇头带来了极为合理的解释。伯明翰工厂中打桩机极富有节奏感的声音最开始由黑色安息日乐队的Geezer Butler通过剧烈甩头来表达,后来被各个地方重金属音乐的听众所吸收和采纳。这种颈部剧烈的,且富有节奏的律动让重金属音乐的听众有了新的名字——甩头党(headbanger)。这种疯狂摇头的动作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跟随节奏的律动形成的自然摆动,这更多地是一种反叛。他们用动作把自己的身体重新凌驾于社会制约之上,他们反对在学校教育中那种正襟危坐的要求,还有在工厂中操作机械时那令人窒息的对身体的扭曲。重金属乐迷另一个标志性的动作是紧握的拳头,也同样暗指了使用身体来达到快感而不是为了工业的生产这一含义。重金属音乐中代表工业噪音的声音也随着音乐发生了从对机械化和资本主义的屈从转向了对重新拾回表达身体快意的转变。
如果说伯明翰的地理位置为重金属音乐的创作带来了声音的灵感,那伯明翰的社会环境无疑对重金属音乐的形成发展,歌词创作和意识形态传播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伴随战后城市变化的是伯明翰的年轻文化。年长的市民开始向外部新造的房屋迁移,而年轻人开始向城市的中心迁移,并寻找更世俗化的娱乐形式,比如音乐。自二战以后,年轻人与传统教会的联系开始减弱,尽管当地的教会极力希望招募青年入会,但年轻人在教会中的参与程度不断下降,并希望去寻找一些更为世俗的娱乐方式。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当时年轻人有了更高的收入,更大的流动性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更多的娱乐方式的选择。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年轻人用更多的时间来追求流行音乐。当时年轻人通过购买摩托车和汽车来增加流动的自由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流行音乐的消费,因为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出入市中心的舞厅和俱乐部。年轻文化的转变也让新的音乐有了增长的市场,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黑色安息日”和“犹大圣徒”的乐队成员们开始组建他们的乐队。在20世纪60年代末,黑色安息日乐队开始逐渐远离来自美国的流行音乐,并开始创作反映他们自身在战后的情绪、问题和生活现状的音乐。
在20世纪60年代的伯明翰有着非常鲜明的工人阶级的特征,这种阶级的意识形态也被深深植入到重金属音乐的创作与传播理念中。伯明翰的工人阶级崇尚团结、同伴的友谊和男性的力量。工业城市伯明翰的社会环境也促使当时的年轻人把音乐当作事业来追求。据黑色安息日的主唱和歌词作者Ozzy Osbourne 回忆说,他们没什么可以得到的,也没什么能失去的,做音乐总比在工厂工作要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所有工作都非常劳累,或者是低人一等的,尽管这样的工作确实存在。虽然当时的就业率有些下降,但失业并不是当时乐队成员如在屠牛厂工作的Osbourne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是他们父辈所经历并且接受的较为肮脏的,重体力劳动的蓝领生活并不是他们想要的。年轻人对劳动力工作的看法也有了一些转变,他们虽然不想从事体力劳动,但是他们当时能做的还是只能填补父辈蓝领工作的空位。他们在严格意义上来说仍然属于工人阶级,有着这个阶级的价值观,其中也包括贬低学校的价值观。Osbourne和Iommi以及他们的许多同伴在15岁就离开了学校。尽管当时的工作为他们提供了财产,但是他们仍然非常讨厌蓝领工作,并把音乐作为他们逃离劳动阶级生活的一个出口,尤其是当他们发现音乐可以让他们获得不一样的人生以后。音乐不仅成为了他们情绪表达的出口,更代表了他们能够逃离命中注定的劳动阶级生活。
黑色安息日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并在1969年第一次使用了“黑色安息日”这个名称。在当时,英国的流行音乐主要被来自美国的流行音乐主导,这些音乐主要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无忧无虑的生活,主题几乎都是关于平等、自由的爱、与世界和谐共处这些乌托邦式的嬉皮士的理想与生活哲学。然而这对当时住在被严重污染的、工业化的、阴沉的、满是废气的伯明翰的黑色安息日成员来说,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也因为这种中产阶级音乐与当时伯明翰城市中社会与经济现状的极度不对等导致了死亡安息日成员的极度愤怒,并促使他们去创作一种能够反映他们战后伯明翰工人阶级的艰苦与挣扎的生活现状的音乐。他们用音乐来告诉听众当时伯明翰赤裸裸的真相。从乐队的名字来看也不难发现重金属音乐也意味着更多的反叛,就像最初撒旦违背了享有世界霸权的上帝那样,黑色安息日想要传达的价值是打破规则,挑战限制,反对既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并想告诉听众自己有逃脱命运中阶级不平等的自由。当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享受有乌托邦爱与和平主题的美国嬉皮士音乐的同时,黑色安息日开始演奏有嘈杂的吉他、沉重的低音与反乌托邦歌词的重金属音乐。
当黑色安息日成员Osbourne和Butler在创作歌词或确定他们想传达的意识形态时,他们都会从自己的工人阶级生活经历以及因战争被摧毁的城市环境中提取素材。Butler在Wheels of Confusion的歌词中写道“the world will still be turning when youre gone. Yeah when youre gone(当你离开的时候,世界依然在转动,是的,当你已经离开时)”。这句话表露了现代世界持续往前进行,永无止境的特点致使它无暇顾及对现代社会没有贡献的人们。同时,Butler也采用了这样悲剧性的主题来阐述不停向前推动现代社会并不会顾及个人生存与毁灭。由于被战后的破败和伯明翰城市的现代让这样苍凉的主题深深扎根在黑色安息日乐队成员的灵魂中,并在他们的创作中得以展现。
重金属音乐的歌词中也非常具体地展现了在重工业城市中的成长背景给乐队成员带来的根植于意识深层的影响。犹大圣徒的主唱Rob Halford(罗伯·哈尔富德)在2007年的采访中述说了他在少年时期曾在走去学校的路上看见融化的钢铁被倒入铸模中,钢铁的气味也无法制止的进到眼睛和鼻子中去。这些气味也进入了他的肺和血液。在犹大圣徒的代表作Metal Meltdown中,Halford非常具体生动地描绘了这些经历,融化的钢铁、暴力的火焰就是这首作品歌词的核心内容。作为重金属音乐的开创者,犹大圣徒和黑色安息日一样,在他们的歌词中展现了乐队成员们那无助的,绝望的,饱受战争摧残的童年成长环境,还有对现实环境的逃离。
歌词主题中的幻想性是伯明翰社会环境带给重金属音乐的另一个显著特征,这种特点的形成是源于重金属音乐的词作者们对工业城市伯明翰枯燥乏味且压抑的生活环境的一种逃离。这一点在黑色安息日的Terrance Butler作品中也体现得尤为明显。Butler从小就很爱读科幻小说,特别是HG Wells的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和隱身人(The Invisible Man)等作品,并把它认为是逃离现实的一种方式。这种如科幻小说式的逃离主义也可以在黑色安息日后来的专辑如The Wizard,Planet Caravan 和Iron Man中可以听到。这种幻想、绝望、悲凉,属于工人阶级的焦虑同样可以在犹大圣徒的单曲Breaking the Law中听到。这首作品以旁观者的角度完美地表达出了由于对未来的无望而产生的绝望与愤怒的情绪,正如歌词中所写道:“So much for a golden future, I cant even start. Ive had every promise broken, theres anger in my heart(未来如此辉煌,可我甚至不能开始。我违背了所有的承诺,我心中怒火中烧)”。
黑色安息日在1970年第一张专辑发售后就立即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在英国音乐排行榜的榜单上持续了六个月。黑色安息日的大获成功并不是因为四个音乐中充满忧虑与愤怒的年轻人的个人成就,而是代表了整个英国经历了工业化的城市环境和艰苦,贫穷的工人阶级成长背景的白人男性的最真实的情绪。
战后伯明翰城市中剧烈转型的年轻文化和被重工业机械所发出的声音主导的城市环境让重金属音乐产生于也只能产生于工业城市伯明翰。这座城市的地理和社会环境让它有了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音乐。城市的物理和社会特性带给城市形成特有声音的可能性,但是音乐也在另一个层面上作为一个记录者,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講述音乐产生时期的社会境况。就像通过研究重金属音乐产生地区的地理与社会环境那样,重金属音乐也能够提供另一个视角让我们去观察战后伯明翰工人阶级这一广大群体的精神与心理状况,了解到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呼声。
参考文献:
[1]Harrison, L. M. “Factory Music: How The Industrial Geography and Working-Class Environment of Post-War Birmingham Fostered the Birth of Heavy Metal.”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44, no. 1 (2010): 145–58.
[2]Krims, Adam. Music and Urban Geography. London, Oxon: Taylor and Francis, 2012.
[3]Weinstein, Deena. Sounds and the City. Edited by Brett Lashua, Stephen Wagg, and Karl Spracklen. Cham, Switzerl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9.
[4]Mercer, Charles. Living in Cities: Psychology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1975.
[5]Walser, Robert.“Heavy Metal.” Encyclop dia Britannica. Encyclop dia Britannica, inc.,2020. https://www.britannica.com/art/heavy-metal-music.
[6]Bernard Perusse.Q&A with Rob Halford.Montreal Gazette.1 August 2007
[7]李罡.欧美流行音乐简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