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思索与实践

2021-02-22 01:04:05王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王莉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国家越来越重视文化传承教学,高中语文教学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在课文知识讲解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华文化。本文通过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提出,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思索实践

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不断发展,外国文化不断进入,导致现在学生对外来文化喜爱程度大大提升,过洋节,看韩剧,吃快餐等,我国传统文化被冠以落后的标签。因此,高中语文课堂要重视传统文化渗透这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

1.丰富课堂内容

传统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以课本为主,很少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为了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开始研究传统文化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渗透,丰富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学习,提高对语文科目学习兴趣。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我国传统文化被当代人所忽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高中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并且能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2.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

很多学生包括教师在内,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因此,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文化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部分,只有了解文化才能真正了解一门语言。因此,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我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1.挖掘传统资料 引起学生兴趣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包含大量传统文化,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传統文化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经》两首时,教师给学生讲述《氓》、《采薇》两篇诗经的基本意思,让学生明白文章中的词句注释,了解文章整体结构,语言特色之后,可以单独对诗经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做详细解释。《氓》中通过对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过程描述,表现了中国古代女子冲破传统礼法束缚,勇敢追求爱情的精神,最终被男人始乱终弃,作者通过控诉,变现对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这首古代诗经流传至今,是古代对于男女平等的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这是现代社会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也是传统文化流传至今的价值。教师通过深挖资料,引起学生学习探索兴趣,学习传统文化,组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深挖教材 感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课本内容涉及广泛,文学形式丰富,教师可以在辅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以外,对教材内涵深挖,发现更多传统文化渗透,将教材中传统文化内涵充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充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魅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荷塘月色》一文时,学生在学习完作品原文,词语注释,对文章整体赏析,艺术特色了解完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处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作为,大时代中一个无名小辈,对时代的抗争,对前途的迷茫,想找到安宁却又身不由己的心境。荷花本就是纯洁的象征,作者以荷花寄托自己的心灵,想找到乱世中一点平静。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深挖,找到与荷花相关的传统文化,如荷花历来被佛教尊为圣洁之花,周敦颐在《爱莲说》一文中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将其视为清白、告诫的象征,更有利百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表露了对荷花具有天然之美的喜爱。教师通过对荷花有关教材深挖,引导出相关历史教材,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内涵,体会传统文化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3.利用多媒体 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处理能力是教师和学生都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随着科技技术普及,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完成更好地教学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关于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动画、音乐,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传统文化内涵,提高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时,文章中涉及对贾府中众多人物的描写,环境描写,建筑结构,房屋摆设,和人际关系交代等众多复杂信息,学生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于文中场景不能直观感受,不能理解文中涉及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集,让学生直观看到当时场景,快速了解故事内容,对其中的人物关系也会更加了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不仅对文中贾宝玉、林黛玉、贾母、王熙凤等人物有了准确了解,还能直观感受到古代小说的文化特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热情。

4.组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文化认知

传统语文教学中,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表现的机会很少,学生没有参与感,课堂效率低下。教师应注重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在参与与实践中掌握学习内容,体会文化内涵。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教师可以找学生分别扮演文中人物,表演当时场景,这样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学到文学知识,感受古人说话形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感受烛之武面临危难,临危不惧,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让学生通过文化活动,感受传统文化内涵,增加对中华文化探索热情,提高学生文化认知,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瑰宝数不胜数,语文教师应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深远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高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卫卫.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67.

[2]李元香.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J].科技风,2020(08):75.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论“读写结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8:01:12
高中语文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探索
天津教育(2023年5期)2023-03-14 07:58:34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探讨德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1:00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5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3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3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8期)2014-02-28 2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