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

2021-02-14 14:58施玮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校园文化

施玮

摘  要: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高校需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这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但高校在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教学开展中,仍存在教师素质不足、教育形式单调、教育载体缺乏等现实困境,而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通过提高教师的教育引导水平,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客体的协同促进作用,依托网络和学生社团的大众化传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统一,让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开花结果。

关键词:校园文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8-0026-03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日起就一以贯之的神圣使命与行动纲领[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理论本身所特有的抽象性、概括性,甚至艰深性,不利于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依托众多传播渠道与手段,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现实需要相结合,从而促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更加具体化、日常化和生动化,便于广大人民群众理解、认同与掌握,最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更是把科学理论转化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实践和伟大力量。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时代意蕴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所需。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扭转命运、成立新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走向繁荣富强,这些都证明我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高校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稳定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阐释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从而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最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科学认识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以及能动改造世界的磅礴精神力量[2]。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高校必须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高校的重要职能是持之以恒地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培养青年学生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践行者和宣传者,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现实困境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沿阵地,必须注重强化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用的支持者和接班人。但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生师比配备要求难以达到国家规定,部分教师常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疲于应付,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他们思维陈旧,视野狭窄,难以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价值意蕴。在高校课堂教学和活动指导中,教师往往需要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教育和引导,有的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较差,教育教学手段单一且枯燥,过于抽象、不够通俗化的语言无法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失去兴趣,课堂失去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形式有待拓展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思政教师采取课堂灌输的落后教学方式。这种方式由于缺乏启发性,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无法入脑入心,学生更不会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创造性运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辨别力的独立个体,是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一味地复述抽象的理论,而不结合学生生活实践来对理论进行解释,会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产生怀疑。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形式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更要让学生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中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在理论自觉和问题导向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载体表达有待丰富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高校除了要利用好第一课堂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外,也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载体。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良莠不齐、相互激荡,网络也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各种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大肆宣扬西方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争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常规的高校载体宣传大多数还是以平淡的话语体系直叙理论知识为主,十分抽象且晦涩难懂。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式过于刻板和单一,缺乏对直面错误思潮的“亮剑”和对青年的“接地气”引导,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与青年学生的距离,阻碍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校园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青年的好朋友,一直秉持“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的发展理念,如何让青年学生通过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内心的认同和信仰,继而升华为外在行动,是目前高校进一步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校园文化建设則是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文化传统、人文传承和精神面貌,体现在思想道德、公民意识、科学文化等各种素质培养中。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3]高校校园文化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价值导向,让大学生形成一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良好氛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用自身的生活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磁场,让学生在活动的教育引导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现实力量,最终指导他们认识时代、融入社会、改造世界。

四、基于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将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让大学生掌握、使用和信仰马克思主义,形成共同思想基础,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学习者、积极传播者和自觉践行者。

(一)注重教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引导作用

高校教师作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直接实践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师德修养。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专业精神、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认真学习、解读和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熟练整合和表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根据青年的话语体系开展广泛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与需求,探索出马克思主义与青年接受程度的契合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生活化的素材作为教学案例,以此拉进思政教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将马克思主义融入生活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高校学生思想活跃,对各种事物都敏感和好奇,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思政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思政教师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先决条件,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时代要求,将教师自我价值追求融入社会发展中,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二)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客体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协同促进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物质文化就是高校重要的育人环境。将马克思主义中的经典言语和科学思想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呈现出来,达到激发广大师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的[4-6]。同时,推进校史陈列馆、艺术成果展览馆等校内文化设施的建设及维护,在科学性和系统性规划中实现各类建筑设施布局的有序合理以及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协调统一。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要求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养。将马克思主义注入到校歌传唱、校园文化创作等各种校园文化形式之中,使其与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相连,并发挥其本质力量,实现理论教育的入脑入心,创造一种积极的学风和校风[7]。

(三)依托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拥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这些平台在其服务范围内与青年学生广泛接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力量。但由于网络空间存在信息杂乱等问题。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紧迫性,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健康传播落到实处,构筑起立德树人的完整系统。结合青年学生的理论水平、现实需要等积极占领网络阵地,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传播手段,具体实在、通俗易懂地线上线下全方位、分层次、多形式传播,深耕广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空间,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旗帜鲜明地传播先进文化,坚持以正确的舆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以青年学生爱看、爱听、生动、活泼的文风、话风让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走进青年,将事与理、情与法、形与神有机融合,不断提升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好感和接受度[8]。

高校应充分发挥社团思政教育功能,从顶层设计出发,做好高校社团的建设工作。高校应瞄准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社团干部的思想教育,发挥其对社团成员的榜样引领作用,共同促进社团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规范性的制度、科学性的管理和教师的正确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和交流活动。从高校实际和学生发展出发,建立从单渠道向多渠道、单主体向多主体的社会系统工程拓展[9-10]。充分有效地发挥社团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的实践转化作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知、理解马克思主义,促使社团成为大学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抓手和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 黄道平,王玲仙. 校园文化建设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策略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0):86-87.

[2] 袁银传,史素花.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J]. 思想教育研究,2020(03):135-139.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魏兴格,王明真. 校园文化建设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J]. 高教学刊,2016(22):177-178.

[5] 邓山.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新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1):34-36.

[6] 金春寒,孙渝莉.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创新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6-22.

[7] 韩广富,陈欣欣. 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思考[J]. 东北师大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5-9.

[8] 杜宁宁. 论思政教育创新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14(21):10-11.

[9] 陈小林.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路径[J]. 江西社会科学,2012(07):22-23.

[10] 邵帅. 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 新校园(上旬刊),2014(07):54.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