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失衡、原因及对策

2021-02-13 16:36谢勇旗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城乡办学职业

孙 青, 谢勇旗

(1.石家庄文化传媒学校 教务处,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河北是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1989年,河北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县级职教中心,即获鹿县职教中心,引起全国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到1996年,河北每个县都建立了职教中心,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赞为“河北模式”[1]。20世纪90年代末期,受我国宏观教育政策调整因素影响,河北和全国一样,包括农村在内的职业教育面临一定挑战。2014年以来,河北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一批高水平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也得到大力发展。但总得来看,城乡职教发展失衡问题还比较明显[2]。

一、城乡职业教育失衡问题表现

(一)农村基本办学条件相对薄弱

优质的办学条件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大投入,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还相对薄弱。教学实践过程中调研发现,河北省城市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占比、办学规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等关键指标,均明显优于农村职业学校。

(二)专业布局合理性差异明显

当前,河北省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结构还不尽合理,亟待形成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专业结构,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农村职业学校农口类专业大幅度减少,与第一产业的发展需要不匹配;二是农村职业学校所设专业主要集中在成本较低,或能对口升学的专业,还没有很好对接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校企合作存在一定差距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3]。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法律责任欠明确,又缺乏一定的激励政策,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整体还不够深入。城乡之间的校企合作还存在不平衡现象,在合作数量、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等方面,城市职业学校明显优于农村职业学校。

(四)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

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写小组2018年调研数据显示,城市职业学校正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0.66%,而农村职业学校为0.08%;城市职业学校副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37.46%,而农村职业学校为26.87%。城市职业学校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为10.61%,而农村职业学校为4.56%。从教学能力来看,2014—2018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奖名单显示,城市职业学校获得一等奖143个,占其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为0.48%;农村职业学校获得一等奖仅37个,占其教职工总数的比例为0.18%。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市职业学校的师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教学能力三方面均优于农村职业学校[4]。

(五)人才培养存在一定差距

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是职业学校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2018年,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设置一等奖70个、二等奖318个、三等奖942个。其中,城市职业学校分别获得46个、212个和626个,农村职业学校分别获得24个、106个和316个[4]。从学生技能水平角度看,河北省城乡职业教育培养质量之间差距较大,明显存在不平衡现象。

二、城乡职业教育失衡原因剖析

(一)办学经费投入不足

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投入整体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规定的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30%的要求,近50%的县(市)没有真正落实;二是河北省免学费补助资金,城市学校2300元/年,农村学校1600元/年[5],远低于学校原来的学费标准,且拉大了城乡差距;三是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县之间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导致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平衡。

(二)统筹协调力度不够

近几年,河北省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比如《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河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试行)》《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专门针对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及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协调的政策文件还没有出台,导致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

(三)人事制度改革需进一步深入

人事制度改革还不能适应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6]。第一,城乡职业教育师资缺乏统筹安排,导致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第二,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编制缺乏弹性,导致师资队伍封闭性老化、结构性短缺;第三,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绩效评价参照普通中小学,不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发展;第四,农村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健全,外出培训机会少,教师专业发展困难。

三、推动职业教育城乡平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统筹,保障城乡职业教育平衡发展

1.政策倾斜,强化保障

各地各部门在落实职业教育政策的同时,应当对农村职业教育予以更多关注。一是构建“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农村”多元主体协同推进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联动机制;二是从思想观念、政府履职、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等方面厚植各方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环境;三是把办好农村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分解到县级各相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中,并建立县级职业教育督导机制,督促各部门完成相关目标;四是建立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统筹机制,将政府投入的职业教育资源统一纳入县级职教中心(学校)调配使用。

2.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建立职业教育经费多元投入机制,逐步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条件。一是省级和市级财政分别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对农村优质职业学校进行奖补,对农村薄弱职业学校进行扶持;二是提高农村职业学校免学费标准,确保不低于城市职业学校;三是将贫困地区农村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实施农村职业学校条件达标工程,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3.对口帮扶,共享资源

出台城乡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对口帮扶、以城带乡的相关政策。一是通过城乡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形式,促进城乡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拉动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二是开展城乡职业教育“手拉手”帮扶活动,引城市优质学校的资源到农村职业学校,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三是推进城乡职业学校师资双向流动,安排城市职业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职业学校挂职授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安排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到城市职业学校短期工作,不断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4.制定措施,打造队伍

师资队伍不平衡是导致城乡职业教育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村职业学校拥有一支具有“双师”素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有关部门应按照职业教育相关制度重新核定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数量,并允许学校在编制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由财政统一支付兼职教师费用。学校在招聘特殊专业、急需专业特别是涉农专业师资时,允许其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办理招聘手续。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在职培训提高机制,鼓励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村寨挂职。

(二)完善职教体系,拉动城乡职业教育平衡发展

1.加强中高衔接

把更多的农村职业学校纳入到中高职衔接体系当中,尤其利用“3+2”和“3+4”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把农村职业学校与高职院校或本科院校联系起来,加强校校合作,把高校优质资源引到农村职业学校,从而提升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吸引力,拉动城乡职业教育平衡发展。

2.优化专业布局

专业结构布局不尽合理,严重影响县域职业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首先,全省要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自我完善的专业建设发展机制,促进省内专业结构优化和资源整合,形成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布局;其次,农村职业学校要结合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再次,县域职业学校要对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强化农口专业内涵改革,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中等专业人才。

3.强化社会培训

强化农村职业学校培训功能,面向农村、面向企业、面向学生积极开展各类培训。第一,面向农村,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制,扩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学校范围;第二,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养培训一批社会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第三,服务合作企业发展,做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第四,创建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办学试点,推动农村全民终身学习,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平衡发展

1.提高育人质量

育人质量是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指标,高质量育人是广大职业学校办学的最高目标。首先,学校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瞄准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其次,学校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要求,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和推广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方式,推动教师角色转变;再次,把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理念融入到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2.融入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融入乡村振兴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是改革办学模式,遵照国家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新要求,瞄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依据区域性、发展性、前瞻性等原则建构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二是创新人才培养,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目标,构建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调整专业设置,对接《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对人才结构提出的新要求,为农村培养紧缺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建立“政校行企村”五元主体协作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四是完善培训体系,以搭建远程教育网络为基础,以技术技能、经营管理、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精神文明、卫生健康等为重点,构建校村合作、校企合作、“政校行企村”协同推进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体系;五是搭建服务平台,学校在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着重打造技术研发、创新创业、资格鉴定、技术指导等服务平台,构建服务平台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服务乡村建设的能力。

3.加强学校治理

以学校章程为核心、以内部治理体系为突破口,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内部治理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立学校理事会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体现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特点的绩效考核和内部分配机制。适应学校治理的需要,农村职业学校的校长要注重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努力成长为思想政治过硬、改革意识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教育家型校长。

4.提升师资水平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和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实现改革创新的关键措施。学校要按照“四有”和“六要”的要求,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广泛引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努力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育教学团队。落实教育部关于师资队伍企业实践制度,定期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鼓励教师将企业先进工艺、技术、流程、方法和案例引入课堂。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形成具有农村职业教育特点、符合农村职业教育规律、突显激励作用的教师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城乡办学职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
城乡涌动创业潮
我爱的职业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