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西柏坡“赶考”命题的提出

2021-02-13 16:36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赶考西柏坡胜利

南 洋

(西柏坡纪念馆 研究部,河北 石家庄 050411)

“赶考”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毛泽东借鉴科举考试中“赶考”文化符号,将中国共产党执政比作是一次“赶考”[1]469,“赶考”命题的提出引发了共产党人的“赶考”共鸣,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传承,与西柏坡历史大背景及毛泽东的忧患意识紧密相关,共产党人的“赶考”从西柏坡启程。

一、“进京赶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

“进京赶考”伴随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发展而出现。科举考试制度创建于隋唐时期,这一选拔制度给予了平民百姓通过读书考试提升社会阶层的机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制度创新。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过程中,学子先要通过乡试考上秀才,再通过州县考试考上举人后,才有资格去京城考取进士。考试时间是确定的,考试地点一般都设在京城,因而就有了“进京赶考”之说。古代知识分子读书以“科举考试”为检验成功的标准,科举考试在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京赶考”更是科举考试中最受瞩目的考试形式。科举考试制度成为古代改变阶层固化的选拔方式,成为底层知识分子上升的重要渠道,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大众文化素养的提升,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和公平性。1906年,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不再举行,科举制度在延续了1300多年后结束。

西柏坡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了全新的知识体系,对考试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解读,但对科举考试仍然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进京赶考”一词在普通民众心中逐渐沉淀成为一种文化象征。提到“进京赶考”,大多会联想到在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下,胸怀抱负的知识分子背井离乡,奔波至京城参加考试的情景。尽管在20世纪初,科举制度已被废除,但“进京赶考”一直被赋予经受考验、接受考核的思想内涵。古代知识分子在“进京赶考”时,要进行扎实的知识积累,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内心既有对“赶考”进行了充足准备的自信,也有接受考核和检验的忐忑、紧张与忧虑。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京赶考”是一场执政的大考,他们秉持面临重要考试、重大考验的精神状态,因而,告别西柏坡时,毛泽东选用了“进京赶考”一词,形象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即将执政全国的复杂心情。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毛泽东,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熏陶,熟读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毛泽东运用“进京赶考”这一比喻,更能够在当时共产党人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引起共鸣,引发思考。

二、“赶考”命题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赶考”命题的提出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确定党的纲领为“以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2]。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将共产主义确立为奋斗目标,并坚持用革命手段去实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华民族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能够为中国人民指明革命斗争的目标和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始,就肩负起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持续成长并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由于理论知识薄弱、斗争经验不足,难以摆脱共产国际的指导思想,致使走了曲折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深知要争取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武装政权的重要性;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大规模城市起义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中国共产党开始把革命斗争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被迫进行长征的革命低谷时期,遭遇到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作出了重要决策,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不断摸索、曲折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正如每一个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都要进行艰苦的学习和历练一样,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历程中饱读与中国革命密切相关的系列“诗书”,不断凝聚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3]。这些精神力量构成了共产党人“赶考”路上的思想瑰宝,为共产党人“赶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1949年3月23日,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革命斗争,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终于将要取得革命胜利,迈向执政新时期。“当初,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3]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建党时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进京赶考”就是要面临执政的考验,在长久执政中去践行党的为民初心,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毛泽东同志提出“赶考”命题,包含着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及革命历程的深刻总结,同时也对为百姓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抱有勇往直前的信念和达成目标的勇气。中国共产党将以“赶考”为新的历史起点,继续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革命目标。

三、“赶考”命题的提出与西柏坡时期的历史转折

“赶考”命题的提出基于西柏坡特殊的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指挥领导了战略决战,奠定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筹建新中国描绘了蓝图。西柏坡时期的革命实践,推动了中国由战争走向和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

召开全国土地会议,解决人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当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到战略进攻之时,新形势下迫切要求解放区更加深入地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4]1252经过紧张、周密的筹备部署,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5]118。这就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了农民,解决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为老百姓谋得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在经济政治上“翻身”的一亿六千万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更加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纷纷为保卫自己的胜利果实而参军参战,成为解放战争中的骨干力量,成千上万的农民参加支前活动,成为人民解放军坚强的后盾。

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九月会议”,为大决战从思想上、物质上和组织上作了充分的准备。会议制定了全党全军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为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作了准备工作,同时对新中国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提出了构想。会议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对将要建立政权的性质、名称提法及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谋划了组织民主人士来到解放区,商讨准备在1949年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相关事宜。会议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构成,毛泽东作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指出我们国营经济、公营经济,在数量上较小,但它是起决定作用的。我们的社会经济的名字还是叫“新民主主义经济”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包括国营经济、农村个体经济、城市经济三部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国营经济[6]。刘少奇在“九月会议”上《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问题》的报告中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构成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肯定了毛泽东的讲话,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由国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营经济四种经济形态构成,并以国营的社会主义经济为其领导成分[5]438-441。

组织指挥战略大决战,取得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在西柏坡,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科学分析战争形势,当机立断,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并使三大战役之间和各战役的各个阶段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一环扣一环,一个胜利接一个胜利地向前发展。在三大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刻,正值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了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用农夫与蛇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不会姑息像毒蛇一样的敌人、反动派,必须“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毫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 ,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4]1375。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三大战役历时4个多月,歼灭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作战,实现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由革命战争向和平建设转变,进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谋划新中国的方针政策。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这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全国性胜利前夕,中国革命处于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组成的全会主席团主持了这次会议。全会听取并讨论了毛泽东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党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党的思想建设课题,毛泽东同志为了能够让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谆谆告诫: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要面临的执政考验从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制定了明确的方针,为党在重要历史关头坚定了夺取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信心,绘就了新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为“进京赶考”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领导人民进行战略决战,努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同时,伴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解放区的范围逐渐扩大,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要筹备成立新中国的各项工作,如接管建设城市,成立华北人民政府,建立中国人民银行,筹备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等等,这时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就为将要成立的新中国指明了方向。在这历史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角色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革命党逐渐过渡到带领人民进行建设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人民历经艰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为进京“赶考”,践行伟大使命,铸就了坚实的基础。基于对西柏坡历史转折时期的思考与研判,着眼于中国共产党将要迎接执政考验、在执政路上执好政并长期执政的前瞻考虑,毛泽东的“赶考”命题应运而生。

四、“赶考”命题的提出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

“赶考”命题的提出与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的“赶考”中包含着党要实现为谁执政、执好政、长久执政的深远考虑,也包含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执政态度。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基于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在中国共产党28年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这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多有显现。《左传》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之说,这论述了“安”与“危”的辩证关系;《孟子·告子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想,告诫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总结了唐庄宗得失天下的原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忧患意识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整个国家江山社稷有着重要作用。19世纪40年代初,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土的肆意践踏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青年毛泽东的内心点燃了为国为民的思想火种。

毛泽东经常用《史记》中的古训告诫全党要谦虚谨慎。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长期处在分散的农村游击环境中,党员中大多数来自农民小生产者和小资产阶级,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散漫的自由主义倾向,毛泽东在1937年9月发表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指出许多干部“自以为对革命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起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学习松懈”[7],告诫广大干部要秉持忧患意识。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以为鉴戒。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①,也是叫同志们以为鉴戒,不要重蹈胜利时骄傲的错误。”[8]948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多次强调,我们现在还没有胜利,力量还小,前面还有困难。所以“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8]1027,“只要我们能吸取三个时期的经验,采取谦虚态度,防止骄傲态度”[8]1097,毛泽东十分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善于用历史教育全党同志,防止党内出现骄傲自满情绪。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所迷惑,对此毛泽东于1945年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并告诫全党要时刻警惕国民党的内战阴谋,“我们曾经进行了相当充分的工作,唤起人民对于内战危险的注意,使全国人民、我们的党员和军队,早有精神准备”[4]1126,“全国性的内战不论哪一天爆发,我们都要准备好。早一点,明天早上就打吧,我们也在准备着”,“有了准备就能恰当地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4]1134。不打无准备之仗,毛泽东早已做好要打内战的思想准备,也提醒全党、全国人民警惕蒋介石的内战阴谋。

在西柏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将从胜利迈向更大的胜利。为防止党内出现骄傲的情绪,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共产党人在胜利面前更要做到不骄傲,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中共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去北平,临行前几天,毛泽东一直在看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反复思考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进北京后腐化堕落导致其辛苦创建的政权仅存在了42天就土崩瓦解的历史悲剧。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一朝一代的王朝更替,一乱一治的历史演变,没有一个封建统治者能够摆脱王朝兴衰的历史周期律。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律?在延安时,毛泽东接待民主人士黄炎培时,曾就此问题有一段著名的对话——“窑洞对”。黄炎培提出,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609-610毛泽东一直秉持忧国忧民的情怀,在革命历程中不断思考和总结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策略。在即将进北平之际,中国共产党人将面临执政之考,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去取得这次考试的成功?怎样做才能冲破封建王朝兴衰的周期律,实现长久执政?在这个重要历史时刻,具有忧患意识的毛泽东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赶考”命题。

结语

自成立之日起共产党人肩负着人民的期望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始终秉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解放全中国的执政考试中赢得了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向历史交出了优异的答卷,孕育而生了“赶考”精神。中共中央即将由西柏坡前往北平之际,毛泽东提出了“赶考”命题。“赶考”精神从此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新中国70多年发展建设的历程,“赶考”精神在新中国发展建设的各个时期起到了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建党时的那份初心,带领中国人民在建国初期面对国民经济的百废待兴,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并完成了社会主义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难探索中曲折发展前进;在改革开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改革、发展、建设的各项成就。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赶考”,书写出了一份份优异的“答卷”。 “赶考”精神伴随着新中国走过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逐渐由弱变强,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然奋进在“赶考”的路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产党人面临着“赶考”的考题更难,“赶考”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多,“赶考”任务更复杂、更艰巨;人民对考试评判标准也会更高、更严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检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9]这形象而精辟的比喻,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自我定位和目标追求。时代不断变化发展,出题内容不断更新,作为答卷人的中国共产党,要时刻牢记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永远辉煌,奋进在新时代的“赶考”征程中,全党同志要树立“赶考”精神,更要增强“赶考”能力。唯其如此,才能在这场面向未来、只有进行时的“考试”中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优异的“答卷”。

注 释:

①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作于1944年,纪念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三百周年。这篇文章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后来在延安《解放日报》转载,并且在各解放区印成单行本。

猜你喜欢
赶考西柏坡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律师“赶考”法官
不忘初心,继续“赶考”
风雨西柏坡行
走进西柏坡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