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隐喻视角下的“被××”结构分析

2021-02-13 16:36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隐喻语义语法

刘 丹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 河北 石家庄 05008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语言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一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语言构式,如以“绝绝子”“丹丹子”等为代表的“××子”构式;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语言结构也派生出新的语义和用法。近几年,语言学界对于网络用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华东师范大学曾对于众多的网络流行语进行了调查。在根据调查所发布的“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排行榜中,“被去世”“被自杀”“被恋爱”“被就业”等“被××”结构居“社会生活类”榜首。这一结构从传统的“被”字句演化而来,部分研究人员针对这一语法结构进行了分析,但这些分析大多停留在语法、语义和语用等层面。这样的分析只能帮助人们理解“被××”结构的含义和用法,而不能从根本上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构。因此,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观入手,在分析“被××”结构的来源、含义以及语法矛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这一结构的生成机制,使人们对其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一、“被××”结构的出现及发展

“被××”这一结构的出现和流行起源于2008年3月安徽阜阳的“被自杀”事件[1]。当时,某干部非法占用耕地修建豪华办公楼事件的举报人李国福离奇死亡,但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后却宣布李国福为“自杀”。这一结果引发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网友戏称其为“被自杀”。这一表达出现之后,由于其结构新颖,并且具有隐含的语义特征,被很多网友转载,迅速成为网络流行用语之一。如:

(1)假如周正龙这条线索断了,其他的事情就无从查证。所以我们一定要防止周正龙自杀,或者“被自杀”[2]。(《中国青年报》)

后来,“被××”这一结构开始和其他词搭配,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被就业”“被捐款”“被去世”“被恋爱”等等。

(2)截至9月底,我们统计的大学生就业率是74%,但是网络上有很多网友对此产生了质疑,还发明了一个词汇叫“被就业”,其实真实的情况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糟糕[3]。(《齐鲁晚报》)

(3)2009年7月,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速均超过了10%,引发了网民关于收入“被增长”的议论[4]。(中国政府网)

(4)金庸“被去世”来去匆匆,微博是谣言温床,也是“辟谣先锋”[5]。(人民网)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出现的“被××”结构,根据其中搭配词语的词性不同,可简单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被+动词”,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如:

被离婚 被结婚 被恋爱 被道歉 被死亡

被猝死 被痊愈 被消失 被下降 被全勤

被合作 被长大 被娱乐 被收费 被毕业

被就业 被落榜 被失踪 被住院 被自愿

被失业 被跳楼 被辞职 被怀孕 被买房

被夺冠 被署名 被喝茶 被留学 被旅游

被加息 被聚会 被分手 被发烧

第二类是“被+名词”,如:

被网瘾 被原告 被生活 被亚运 被中介

被义务 被车祸 被山寨 被广告 被中产

被彩铃 被高铁

第三类是“被+形容词”,如:

被富裕 被繁荣 被强大 被慈善 被高尚

被满意 被忠诚 被寂寞 被真实 被优惠

被光荣

这样的构式与汉语传统的“被”字句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呢?透过“被××”的表面结构,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认知原理呢?这是文章下面要探讨的问题。

二、“被××”结构的特点

传统“被”字句是指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其常用结构为“甲被(乙)+v”,这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常用句式。黄伯荣和廖旭东(2002)认为“被”字句是指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 给、叫、让) ”引出施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6]。在“被”字句中,主语一般是受事,而“被”字所连接的名词是施事,而且谓语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比如:

(5)我们被雨淋湿了。

(6)小丽被这部电影深深地感动了。

(7)小张被大家推举为班长。

(8)我被这首好听的歌曲吸引了。

与传统的“被”字句相比,“被××”结构明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表面的语法结构上,也表现在深层的语义和语用结构上。

(一)“被××”结构的语法特点

与传统的“被”字句的结构相比,新兴的“被××”的语法结构显然不符合“被”字句的语法规则。虽然主语仍然是受事,但是“被”后面一般不再加施事,“被××”似乎已经固化为一种固定搭配,而且“被××”中出现的动词也不再局限于及物动词,相反的,大多数“被××”结构中的动词是不及物动词,如:

(9)近日,有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居然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他兴奋得发帖庆祝自己“被就业”[7]!(《中国青年报》)

这里存在一个语法矛盾。按照传统的语法规则,“被”前面的主语应当是受事,是动作作用的对象,而在例句(9)中,“就业”是一个主动性的动词,前面的主语“大学毕业生”应当是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而在“被就业”的结构中,“大学毕业生”却由施事变为了受事,很显然这是矛盾的。

除了不及物动词之外,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也提到,“被××”结构中还可能出现名词和形容词。例如:

(10)只要品牌火,总会有一些山寨的品牌悄悄地出现在你的身边,相似度还极其高!那么,品牌“被山寨”了怎么办?[8]。(搜狐网)

(11) 除了“被自愿”“被就业”等等之外,现在又冒出一个新词:被高尚。所谓“被高尚”,是一篇《广州一千万人中过百万人住进高尚楼盘》的文章惹的“祸”。文章表示,广告商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广州一千万常住人口中,大概有过百万人住上了高尚楼盘。没想到,“十中有一”的广州人“被高尚”,网友十有八九都愕然了[9]。(《南方日报》)

例(10)中,“被山寨”中“山寨”是名词,按照语法规则,“被”后面的名词只能是表示动作施事的人称名词或代词,例(11)中,“被高尚”中的“高尚”是一个形容词,是不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属于不可控的形容词,而这两类词用在“被”字结构中,都与传统语法规则相矛盾。

(二)“被××”结构的语义特点

从“被”字的作用来看,传统“被”字句中的“被”是一个表达被动含义的介词标志,其作用在于表明主体与客体间的施事和受事关系,而“被××”结构中的“被”除了保留原有的处置义之外,还增加了新的语义特点。在上文提到的“被自杀”“被就业”“被去世”等结构中,“被××”还表达了一种“非真实的、非主观意愿”的语义特点。而这种语义特点一般可以根据动作是否真实发生来进一步区分。

1.“被××”中的动作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动作并未真实发生。如:

(12)你听说过“被离婚”吗?江苏省靖江市的一位妻子“被离婚”后,将民政局告上法庭。经过法院二审判决,这名妻子的离婚关系终于被确认为不成立[10]。(《检察日报》)

在这个例句中,“被离婚”所表达的动作并未真实发生,具有未完成性;再比如上文提到的“被自杀”,真实情况是他杀而非自杀;“被就业”也属于虚假情况,并不是真实就业。类似这样的“被××”结构表达的是一种“非真实”的语义特点。

2.“被××”中的动作真实发生,与现实情况相符,但违背了事件主体的主观心理意愿。如:

(13)这几天,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毕业生给母校捐款30元”的事情,成为网友热议话题。该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发微博称,此事事先没有询问所有毕业生的主观意愿,导致其“被捐款”[11]。(《厦门日报》)

“捐款”本来是人们自觉自发地一种主观自愿行为,而例(13)中的集美大学却将这种自愿行为变为强迫行为,这违背了学生的主观意愿,这种语义特点也通过“被捐款”这一结构表现出来。类似的结构还有“被署名”“被加班”等。“被××”结构所体现的是:无论行为动作是否真实发生,一旦进入这一结构,这种行为或者结果都是非真实的,带有虚假义。“被××”正是借助这种真实与虚假的冲突来体现其中的矛盾语义特点[12]。

(三)“被××”结构的语用特点

“被××”结构虽然和传统的“被”字句式一样,二者均属于书面语体,具有正式性,但在感情色彩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被××”结构所反映的是不真实的或不符合行为主体主观意愿的动作行为,因此在感情色彩上往往表现出说话人对事件的不满情绪或者嘲讽态度;而传统的“被”字句只是客观描述主体和客体间的施事和受事关系,感情色彩大都属于中性[13]。

三、认知隐喻与“被××”结构

从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出发,只能分析“被××”结构的特点所在,而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结构,为什么这个结构会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语义特点。但如果站在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是不是能进一步解释“被××”结构的生成机制和语义特点呢?

(一)隐喻理论的起源与内涵

概念隐喻理论最初源自Lakoff与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14]20,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中,隐喻一直被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段,是比喻的一种特殊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用一种事物去指代另一种事物,或者是用一个概念去表达另一个概念。比如,Life is a journey,这是典型的隐喻表达方式,life是本体,journey是喻体,利用life和journey二者之间的相似性,来建立联系。

Lakoff(1993)等人突破了这种传统的修辞观,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他们认为隐喻不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用他们某一领域的经验来理解或说明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Lakoff使用源域、概念域、目标域、恒定假设、意象图式、映射等术语来阐述概念隐喻理论。所谓隐喻,就是从某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也即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14]20-27。比如汉语中很常见的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从修辞角度来看,这句话是用“金钱”来喻指“时间”,但如果想了解为什么“金钱”和“时间”二者之间可以建立这种比喻关系,就需要运用认知隐喻的相关理论。从概念隐喻理论来看,不仅仅是用金钱比喻时间,更是用认知金钱的方式来认知时间。也就是说,通过“金钱”这个源域范畴来构想“时间”这个目标域范畴,利用二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结构模式,并根据这个结构模式建构目标域范畴。所以用于“金钱”的一些词,如“浪费”“花”“计划”等也可以用于“时间”。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隐喻并非是语言的异常表现,它是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所固有的认知模式,是人们认知、组织和归纳客观事物的重要媒介之一。人类通过隐喻将一个概念域结构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关系,这种映射的基础是人体的经验[15]。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因此概念隐喻是人类共有的。汉语中有“浪费时间”,英语中也有“waste time”,认知隐喻的共通性可见一斑。

但是这种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往往是在人类的潜意识中完成的,而如何把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语法结构,这就需要语法隐喻的帮助。Lakoff和Johnson指出,语法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把活动、事件、思想、情绪等转化为实体[14]30。语法隐喻并不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个语法结构或语法类别去代替另一个语法结构或语法类别。隐喻的这种认知方式体现在语法层面上就是语法隐喻。

(二)认知隐喻视角下“被××”结构的产生

现在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出发进一步分析“被××”结构的产生。以“被自杀”这个结构为例,根据上文提到“被自杀”事件的背景,可以看出,对于事件的主人公李国福来说,死亡已是既定事实。而矛盾冲突在于官方宣布死亡原因是“自杀”,而网民从其他线索分析,认定是“他杀”,这就是现实世界的矛盾所在。那么,如何把这种矛盾的心理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呢?这里依靠的就是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现实世界是源域,语言则是目标域。网民将现实世界中的矛盾映射到语言中,就表现出了“被××”这一结构在语法层面上的矛盾,用语言中的不和谐来隐喻现实世界中的矛盾。

经过认知隐喻的映射,现实世界中的矛盾已经映射到了语言之中,这时,就要借助语法隐喻来将语言中的矛盾表现出来。根据语法隐喻的理论得知,语法隐喻具有形式的转换性和语义的复合性等特点。其中,形式的转换性是指某一种意义由本来用以体现另外一种意义的形式来表现;而语义的复合性则是指语法隐喻在表达既定意义的同时,也表达了其他的意义,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加突出的是其他意义,既定或原本的意义反而受到了限制[16]。

诸如“被自杀”“被就业”“被捐款”这样的结构,网民们实际想阐述的意思其实是:

李国福不是自杀的

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

学生们不是自愿捐款

网民利用语法隐喻的手段,将现实世界矛盾的映射通过具体的“被××”表现出来,这样的方式也符合语法隐喻的特点:一方面,这种隐喻结构与自然语句的“不是自杀”“没有就业”“不是自愿捐款”等比较起来,“被自杀”“被就业”与“被自愿”等结构是另外一种形式变体,具有形式的转换性;另一方面,该结构的本身既定意义是表示被动,而这一意义受到了限制,而另外一层表示否定和反讽的意义则得到凸显,是意义变体,具有语义的复合性。

(三)认知隐喻视角下“被××”结构的特点

“被××”结构主要表达“虚假的、违背真实意愿”的消极含义,体现了不满或者嘲讽的感情色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其实,这也和认知隐喻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通过隐喻的凸显来表现的。

在认知语言学中,凸显是对语言表达的信息进行安排和取舍。“被××”结构是语言使用者对于不同概念域和认知域的凸显。认知活动往往需要通过一个参照点来感知某一有目的的事物[17]。上文中提到,“被××”结构的自相矛盾是对现实世界的隐喻,语言的使用者生成、理解话语时,只有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具有认知上的相似性时,才能保证其完成从源域到目标域之间投射。“被××”结构凸显的就是与原认知域的相似性:都是表达消极的意义。传统“被”字句尽管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表达积极的意义,但从历史来看,其结构在使用之初主要是用于表达消极意义的,而且这种用法一直延续至今。“被××”结构凸显的正是人们对某件事情或行为的消极性看法[18]。这种消极性看法首先表现在行为的矛盾性和虚假性上。比如“被自杀”和“被就业”事件,这样的凸显表现在语义上就是“非真实性”。

另外,这种消极性还表现在对事件的被动承受性。如“被捐款”事件中,“被××”结构的使用就是为了凸显学生对于捐款这一自愿行为的被动承受性。类似的结构还有“被结婚”“被吸烟”等等。这样的凸显表现在语义上就是“非自愿性”。

人们通过这类“被××”结构体现出虚假性、自我矛盾性和被动承受性,表达对这类事件的不满和消极看法。如果说语言使用者建构语言的主观意图是凸显认知的话,那么选择新型“被”字结构的原因就很明显了。网民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将认知世界中的矛盾映射到现实语言中,用语言的不和谐来隐喻现实世界的矛盾,作为一种变异的语言构式,说话者利用“被××”这一结构来反映荒诞的社会现实,传递一种悲观、无奈和苦涩的感情色彩[19]。

结语

“被××”结构对于语言结构的再创造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在介绍“被××”结构产生的背景和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这一结构在语法、语义和语用层面上表现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从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出发,结合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基本理论,及语言使用者在概念域的映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凸显心理,进一步分析了“被××”结构的生成机制和特点。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被××”结构的主语常常是弱势群体,他们无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甚至丧失了事件性质的定义权,只能任由权力掌握方来界定权责。网民所使用的“被××”结构恰好表明了他们在不公正面前的无奈与委屈,及对媒体所发布消息的质疑,用语言的不和谐来隐喻社会事件的矛盾。

但另一方面,语言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语言四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中,词汇的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因为词汇本身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命名、分类和归类的系统,客观世界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在词汇系统中。著名学者陈望道先生早在 70 多年前就讲过:语汇最能显出各异的要求和关心,最能反映各异的意识和习惯,一有新意识、新事物发生,便能立时显出了变动[20]。“被××”这一结构的出现与社会现象息息相关,报刊第一次使用这一结构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觉得诧异,如今,人们对这一构式已经习以为常。语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体系,其出现、发展与消亡都是社会变化的产物。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现代社会,词汇系统所受到的冲击日盛,不断涌现出新的词语和语言结构,规范与否,是否要吸纳到语汇系统中,都要交由时间来评判。

猜你喜欢
隐喻语义语法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语言与语义
《活的隐喻》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