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改工作推动下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与实践
——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7-05 09:34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校企工程造价实训

王 丽 辉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2],开启全国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以下简称“诊改”)工作的序幕。2017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 《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3],为贯彻执行国家职业教育诊改工作,河北省教育厅制定了《河北省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4],河北省职业教育诊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高职院校将依托诊改工作,建设“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促使高职院校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1]。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工程造价专业通过专业诊改工作,专业建设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都得到了改进与提升。

专业诊改是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落实专业教学质量自主保证与监控,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有效环节[5]。专业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专业诊改工作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以学校诊改工作为抓手,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培养周期,提升人才培养和外部需求的契合度;通过专业诊改使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改进,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一、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规划及目标

(一)专业规划

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对接国家战略性智能建造产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统领,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标准,围绕“工匠型”人才培养及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依托校企合作进行工程教学项目课程建设、专兼结合的“工程型”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等环节和内容,从整体上提高工程造价专业的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目标

通过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和外部需求分析,专业SWOT分析、专业对标,进行专业定位,确定专业培养总目标为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又将总目标划分为6个子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与改革、教法改革与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教学改革、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成效。各子目标包含的具体内容见图1。

图1 专业目标子目标具体内容

二、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诊改工作的实施

(一)专业“8字螺旋”的构建

爱德华·戴明博士于20世纪中叶提出PDCA循环。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建立兼顾“动静两态”的“8字螺旋”,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质量保证成为可能。“8字螺旋”既重视对“完成时”的诊改,也重视对“进行时”的诊改[6]。专业诊改根据专业建设总目标,制订专业建设方案,在加强组织机构与责任制实施的基础上,将上述6个子目标按照年度对建设任务进行分解,构建专业层面“8”字型质量改进螺旋。该循环包括大小两个循环,如图2所示。大循环从目标出发,经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激励、学习、创新、改进,回到目标,一年完成一个周期,是阶段性改进。小循环常态预警与纠偏,在实施过程中随时监测、预警、改进,调整设计内容。专业建设中的大循环和小循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形成螺旋诊断改进机制。

图2 专业建设质量改进螺旋图

(二)专业诊改目标的实施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学院“三位一体”办学模式为支撑,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统筹协调发展框架下,发挥专业群共享资源的优势,利用建筑工程系智能建造中心实训资源和实训实践平台及实训平台凝聚的校企合作资源,以培养现代建筑业发展和升级改造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对接京津冀区域房屋建筑产业,优化现有课程体系设计,最终形成“德技并重、立德树人融合教学全过程”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实现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

2.教学改革与资源建设

借助智慧职教MOOC学院、职教云、云班课、学习通等教学平台创设新型学习场域,构建新型学习生态模式,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根据岗位能力形成的规律,以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 选择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为依据,以课程资源建设为基础,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对接典型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兼具针对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材。依托三年行动计划专业群资源库项目,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资源库——工程造价专业模块,建设丰富、优质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打造各级各类在线开放精品课。

3.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依据建筑业发展趋势,合理规划岗位设置,加强岗位管理,培育业界领军人物,引进业内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大力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全方位改善教师结构。以“四有”标准,以项目引领、跨界融合为手段,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的能力与水平,适应课程体系变化,提高专业教师对接产业发展的能力及吸收产业先进技术元素的动力。畅通校企共培渠道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引导教师参与境外学习开拓国际视野等多种措施,实施分层分类培养的“双师型”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落实教师全员轮训制度。打造一支引领行业前沿技术的国家级教师团队。

4.实践教学

依据理实结合、校企联合和产教融合的原则,以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基础,完成河北省三年行动计划优质校、骨干专业、实训基地、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任务。构建职业技能、岗位技能、专项技能和基础技能为一体的四级实训体系,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项目推进管理制度,形成以BIM集成、造价管理为核心,多专业协同应用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基地。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特点,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依托校企合作联盟,完善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造价咨询公司、监理公司、招标代理机构等多类别的校外实训基地。根据各阶段课程安排和各基地相应时间段资源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实习、实训合理安排。

5.社会服务能力

联合河北雪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设技术研发平台、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展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技术研发,积极落实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与企业共同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利用BIM信息技术,根据工程造价专业实际需求,联合企业共建培训中心,开展线上线下社会服务和培训。同时,根据企业具体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内容,开展新入职员工预算软件培训。

6.标志性成果

在诊改工作的推动下,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形成以下标志性成果: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团队,省级绿色建筑节能集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精品在线课程三门,每年开设订单班两个,获得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奖项,获得省级学生技能大赛奖项。

三、诊改工作推动下工程造价专业建设成效

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实施“双主体”育人模式

1.“一二三”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工程造价专业始终贯穿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确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中心的专业培养目标,探索实施工学结合的“一融合、两层次、三阶段”的“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如图3所示。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深度实施校企融合“双主体”育人,自2011年起,与企业合作,经过多年探索已实现“五个共同”——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校企合作课程,共同配置教学资源,共同实施教学过程。由企业指定专业人员定期到学院进行指导、授课,并将工程实际项目带到学校、引入课堂。

图3 工程造价专业“一融合、两层次、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2.“多模块、个性化”专业综合实训

第五学期实施“多模块、个性化”培养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校企共建研发平台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校企共同进行第五学期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开发,设置打破专业界限的校内综合实训课程,开设土建预算、安装预算、装饰施工与预算、土建施工、安装施工、工程检测、建筑设计与表现等多个专业综合实训方向,每个方向由若干模块组成,教师分工合作完成专业综合实训教学工作,实现校内综合实训的“多方向、模块化”。土建类专业学生依据自己未来预期工作岗位自主选择实训方向,使每位学生在就业前得到个性化的技能培训,夯实岗位入门技能,实现“零距离”就业。

(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实际问题,从学思结合、学用统一、因材施教等方面创新教学方法。

1.学思结合

学习与思考并重,注重学生思考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借助信息化技术,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中思、思中学,达到学思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2.学用统一

用什么学什么、做什么练什么。教学过程中,结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工程实际项目带到学校、引入课堂,加强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3.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挖掘学生潜能,实施分层次、个性化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知识结构水平上有所提高。适应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探索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多种教学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

(三)建成“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团队拥有河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市级教学名师、市级专业带头人、市级“双师型”骨干教师、省市级企业科技特派员等多项荣誉称号。校企共同申请专利近30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获得河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的科研成果5项;编写省级标准图集6本;近几年承担国家级、河北省科技厅、河北省教育厅各级各类课题10余项,主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3部。教学团队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显著,在2019年河北省在线开放课程评比中获一等奖,2020年河北省在线开放课程评比中获一等奖、三等奖。教师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高,科研成果丰富,是一支“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四)建设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优质共享教学资源,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师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探索一体化数字教学资源开发,进行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MOOC、私播课等建设。专任教师和企业导师发挥各自优势,借助BIM技术、VR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信息化资源库,包括演示文稿、微课、动画、图片、BIM模型、施工模拟视频、VR展示作品等形式多样的资源,为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

工程造价专业有校内实训室10余个,场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设备总价值近600万元;签订校外实习基地12家。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实际需求,并凭借深入的校企融合优势,逐步探索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共享的“校中厂”模式,联合清单宝(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鑫圆智绘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北雪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单位,校企共建共享工程造价中心、BIM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筑装配式研发中心等6个研发平台,联合组建“绿色建筑节能集成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由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带领学生进行项目研发,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科研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

(六)依托实训基地促进创新创业

依托智能建造中心的工程造价中心、BIM设计与施工管理中心,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知识类、创新创业类技能大赛,进行创造发明和科技革新,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提升学生岗位就业的竞争力,同时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在相应职业群中就业、转岗、晋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诊改理念指导下,加强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后,学院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将着眼于岗位能力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团队实践能力。借助于内部质量管理系统、专题大数据分析系统、专业发展中心等平台的数据分析,求真务实,将诊改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猜你喜欢
校企工程造价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程造价之旅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