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英 德
(河北大学 文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在任何历史时期的文坛上,除了极个别或极短暂的时段出现“一家独鸣”的情境以外,大都呈现出一种“众声喧哗”的局面。各种典型、各种流派总是不甘示弱地发出自身的声音,或强劲、或微弱,或浮夸、或着实,或刺耳、或悦听,共同组成五音竞奏、嘈杂喧闹的文坛。
然而如果人们细加品察,在这种众声喧哗的局面中,往往不难辨析出几种底蕴最为深厚的音调,争先恐后地引领着文坛风向。例如在明末清初近百年错综纷繁的文坛上,人们就清楚地看到,秦汉文、六朝文和唐宋古文3种散文典型始终鼎足而立,此消彼长,各领风骚。这3种散文典型虽然各自内涵丰富、构成复杂,甚至在不同散文家身上,或者在同一散文家的不同人生阶段中呈现出风格各异的特征,但是毕竟每一种散文典型相较于其他散文典型而言,具有一定的稳定结构和传承特质,从而构成一种特征鲜明的“内核”。深入探究具有这种“内核”的散文典型的活跃状态、影响范围及其演进轨迹,足以从一个角度勾勒出明末清初散文史、文学史乃至学术史、思想史的文化面貌。
20世纪以来关于明末清初文坛的研究,大多关注以倡导秦汉文为表征的“复古”思潮的流变,对六朝文、唐宋古文这两种散文典型的状貌研究相对比较薄弱(1)关于明末清初六朝文的研究,参见吕双伟《清代骈文理论研究》第1章《晚明六朝文的兴起和四六选本的涌现》,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8—58页;曹虹《清代文坛上的六朝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郭英德《明末六朝文的流变与文风丕变》,《文学遗产》2020年第1期。关于明末清初唐宋古文的研究,参见青木正儿《清代文学评论史》第4章《清初唐宋八家文的流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0—88页。。而当研究者的视野从明末清初扩展到清中后期时,桐城古文与唐宋古文的关系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2)如石珂《桐城末学的群体构成与唐宋古文接受》,《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邓心强《论唐宋八大家对桐城派文体形成及其实践的影响》,《大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其实,任何历史现象的出现都并非空穴来风,而有其来龙去脉,唐宋古文在清中后期成为时代的宠儿也是如此。重新审察历史不难看到,在明末清初近百年文坛上,唐宋古文始终与秦汉文互相抗衡,一争高下,并逐渐确立在文坛上不可替代的正统地位。这种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值得深入考察。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前后,江苏巡抚宋荦(1634—1713)组织编纂《国朝三家文钞》,武进(今属江苏常州)布衣邵长蘅(1637—1704)赞襄其事,撰《侯方域魏禧传》一文。文中描述明末清初“古文辞”的变迁说:“明季古文辞,自嘉、隆诸子貌为秦、汉,稍不厌众望,后乃争矫之,而矫之者变逾下,明文极敝,以迄于亡。朝宗(按,即侯方域)始倡韩、欧之学于举世不为之日,遂以古文雄视一世。”[1]493邵长蘅认为,在明末清初古文变迁中,商丘(今属河南)人侯方域(1618—1655)发挥了“存亡继绝”的作用。此论断得到宋荦的积极响应,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复述(3)宋荦《侯朝宗本传》,《国朝三家文钞·侯朝宗文钞》卷首,清康熙三十三年(1697)刻本;宋荦《文友文选序》,董以宁《文友文选》卷首,《丛书集成续编》第125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164—165页;宋荦《邵湘子全集·序》,邵长蘅《邵湘子全集》卷首,《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4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页。,甚而成为一种“文学史定论”(4)如邬国平、王镇远说:“侯方域在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他继承了唐宋古文的传统,在清人中首开崇尚韩、欧之风。”见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354页。。
邵长蘅的说法其来有自。顺治九年(1652),侯方域的同乡友人贾开宗(1595—1661)就认为,北宋欧阳修等六子之后,古文丧亡,而“侯子古文,直继韩、柳八子之亡可也”[2]350。顺治十三年(1656)初夏,贾开宗撰《侯朝宗古文遗稿序》,又强调侯方域引领时代风潮的作用,说:“朝宗出而文人一以唐、宋为宗”[3]621-622。
其实仔细推敲,邵长蘅这种历史描述的可信度是颇可置疑的。在侯方域生活的年代,甚且在侯方域出生之前,“韩、欧之学”是否“举世不为”?侯方域是否在清初“始倡韩、欧之学”?回到明末清初的历史现场,我们不难看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考诸史实,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初年到侯方域出生之前,近百年里,由于前后七子领袖文坛,一呼百倡,秦汉文得到士人群体的普遍标榜与热忱师法,蔚为时风,而唐宋古文则受到严重挤压,呈现出明显的“边缘化”趋向。李流芳(1575—1629)回顾道:“嘉靖以来,文人皆遗弃六经,师法秦汉而仅袭其迹,视韩、柳以下蔑如也。”[4]7时至明末,秦汉文仍然喧嚣一时,声势不减,而唐宋古文依旧相对屈居弱势。天启间陆符(1597—1646)说:时人“以古文辞睥睨当世,而抗谈秦汉,唾弃唐宋”[5]卷首。
但是在文坛上,唐宋古文始终未曾沦落到“举世不为”的绝境。嘉靖、隆庆年间,唐宋古文得到王慎中(1509—1559)、唐顺之(1507—1560)、归有光(1506—1571)、茅坤(1512—1601)等“唐宋派”文人的极力倡导(5)关于唐宋派的称名、形成及演变,参见宋克夫、余莹《唐宋派考》,《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刘尊举《唐宋派文学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黄毅《明代唐宋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在明末,唐宋古文已经渐呈崛起之势。周亮工(1612—1672)回顾道:在天启、崇祯之际,仅江西一地,就有艾南英(1583—1646)高标唐宋古文,“大振坛坫”,而陈弘绪(士业,1597—1665)、徐世溥(巨源,1608—1657)、万时华(茂先,1590—1639)诸君子,“相与后先倡道,文章遂复炳中天”,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诸人“相絜量”,于是“数年以来,文人竞尚八家”[6]584-586。尤其是在明末的时文领域,唐宋古文更是得到士人的普遍青睐。吕留良(1629—1683)说:崇祯初年“崇雅黜俗,始以秦汉唐宋文,发明经术”[7]99。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因有助举业而颇为畅销,崇祯元年(1628)山东学政方应祥(1560—1628)主持校勘,由杭州小筑社重刻;崇祯四年(1631)茅坤之孙茅著重加精校,由苏州金阊拥万堂刊刻,同年即有金阊簧玉堂翻刻本。此外尚有7种非茅选的八大家选本编刻(6)据此,付琼指出:“崇祯时期是八大家再选本生成和流行的第一个高潮期”。付琼《文学教育视角下的文学选本研究——以家塾文学选本为中心》,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0页。。
总体上看,明末提倡唐宋古文的士人群体主要有3个集群: 一是唐时升(1551—1636)、娄坚(1554—1631)、程嘉燧(1565—1643)、李流芳(1575—1629)等“嘉定文派”,他们宗法归有光,极力张扬师说,倡导唐宋古文,影响最为深远(7)参见李圣华《嘉定文派古文观及其创作述略——从嘉定文派之兴谈起》,《求是学刊》2009年第6期;黄霖《“嘉定文派”散论》,《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5年第1期;刘霞《从徐学谟至娄坚再至钱谦益——明代嘉定文脉传承之考论》(上)(下),《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2期。。二是以章世纯(1575—1644)、罗万藻(?—1647)、陈际泰(1567—1641)、艾南英等“江右四家”为首的“豫章社”,着力在时文领域倡导唐宋古文。《明史·文苑传》称:“万历末,场屋文腐烂,(艾)南英深疾之,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以兴起斯文为任,乃刻四人所作行之世。世人翕然归之,称为章、罗、陈、艾。”[8]7403三是董其昌(1555—1636)、张溥(1602—1641)、吴应箕(1594—1645)、刘城(1598—1650)等以“应社”“复社”为基础的文派,主张将秦汉文、六朝文、唐宋古文融为一体,以“通经学古”为旨归。如董其昌“雠校八大家集,授剞劂氏,俾承学者知通经学古之指焉”[9]259。张溥虽崇尚七子派,但早在天启年间提倡“古学”时,就表达了继承归有光古文之学的志向,说:“尝观泝斯道,吾吴落落,自震川先生后,尚未有继。昌盛明业,事在吾党,应社诸人便不宜自薄也。”[10]214吴应箕自称居恒“湛溺于八家”[11]557,又说:“文章自韩、欧、苏没后,几失其传,吾之文足起而续之”[3]78。陈际泰评刘城之文,指出“其原盖出于八大家”[12]603。由此可见,时至明末,至少在江南地区,包括江左和江右,“宗唐宋”已蔚然成风,甚至呈现出逐渐压倒“宗秦汉”之风的趋势。明末“宗唐宋”之风的兴起,上承嘉靖以降“唐宋派”的文学主张,下启清初唐宋古文典型的再构,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
那么,清初“始倡韩、欧之学”的功绩,侯方域是否当仁不让呢?在崇祯年间,侯方域原本宗尚六朝文,他说:“余交吴子(按,即吴应箕),岁在己卯……余时方汩没于六朝”[3]78。按“己卯”为崇祯十二年(1639)。清顺治二年(1645),侯方域从江南回到河南商丘故乡,“始悔从前古文辞之未合于法”,转而研习唐宋古文[13]601。到顺治七年(1650),他才明确标称“古文则准之唐、宋八子,今文则准之考亭之章句”[14]561,在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康熙二十七年(1688),宋荦撰《虚直堂文集序》,赞许侯方域道:“少喜六朝瑰丽之文,已而悔焉,尽弃其宿昔所为,而一意于八家,则亦居然并八家之辔矣。”[15]5
但是在顺治年间,侯方域在文坛上的影响并未完全越出河南一带。考诸史实,真正在清初承续明中期唐宋派,大力推崇唐宋古文,扭转文坛风气的,首先是“主文章之坛坫者五十年,几与弇洲相上下”的钱谦益(1582—1664)[16]374。钱谦益从万历三十四、五年(1606—1607)起,亲炙“嘉定文派”诸家,初知唐宋大家之文,数年后“始覃精研思,刻意学唐宋古文”[17]1 347。易代之后他又特别提出“自反而已矣”的“反经”,说:“吾之为文,果能文从字顺,规模韩、柳,不偭规矩,不流剽贼否?”[17]1 314(按,此文作于清顺治十三年。)在顺治九年(1652),吴伟业(1609—1672)就充分肯定钱谦益集诸家大成而尤擅唐宋的古文成就,说:“至古文辞,则规先秦者失之模拟,学六朝者失之轻靡。震川、毗陵扶衰起敝,崇尚八家,而鹿门分条晰委,开示后学。若集众长而掩前哲,其在虞山乎!”[18]1087与之同时,吴伟业本人也不遗余力地鼓吹:“夫诗之尊李、杜,文之尚韩、欧,此犹山之有泰、华,水之有江、河,无不仰止而取益焉,所不待言者也。”[18]1089显然,钱谦益和吴伟业在清初文化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要远远大于侯方域,“始倡韩、欧之学”的功绩更应归于他们。邵长蘅、宋荦等讳言此事,也许是因为考虑到钱谦益和吴伟业具有“前朝遗臣”的身份,不宜作为“新朝文治”的典范吧!
当然,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一文的描述毕竟说明了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在顺治十二年(1655)侯方域去世之前,尽管有钱谦益、吴伟业、侯方域等人的倡导与践行,但是唐宋古文仍然未能跃居秦汉文之上,称雄文坛,其声势甚至还难以与六朝文匹敌(8)参见郭英德《明末六朝文的流变与文风丕变》,《文学遗产》2020年第1期。。
值得注意的是,明中期的唐宋派原本就是从七子派师法秦汉文的风气中脱围而出的,并始终肯定唐宋文与秦汉文一脉相承,构成完整的古文统绪。乾隆间四库馆臣评价归有光的历史地位时就说:“自明季以来,学者知由韩、柳、欧、苏沿洄以溯秦汉者,有光实有力焉”[19]1511。茅坤畅论文章发展史,认为秦汉文章至“魏晋宋齐梁陈隋之间,斯道几绝。唐韩愈氏出,始得上接孟珂,下按扬雄而折衷之。五代之间,寖微寖灭,欧阳修、曾巩、苏氏父子兄弟出,而天下之文复趋于古”。在茅坤的“文统”观中,“得其道而折衷于六艺者,汉、唐、宋是也”,其他都是“草莽之雄”[20]648-650。
风气相沿,明末提倡唐宋文的文人也往往都有过“宗秦汉”、学“七子”的经历,最终却弃秦汉文而取唐宋文。如,在万历三十年(1602)前,艾南英一直崇尚“秦汉子史之文”[21]353,追摹秦汉诸子及史传文章风格。直到万历四十六年(1618),艾南英才开始修习唐宋古文[21]202,进而以唐宋古文“卫道士”自居,孜孜矻矻地为唐宋古文争取正统地位,并明确地揭示秦汉文与唐宋文之递承关系,说:“夫韩、欧者,吾人之文所由以至于秦汉之舟楫也。”[21]204又如,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之前,钱谦益一直是“七子”派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自称:“弱冠时,熟烂空同(按,即李攀龙)、弇州(按,即王世贞)诸集,至能暗数行墨”[17]1 588。类似表述,又见同书卷39《答山阴徐伯调书》[17]1 347、《复遵王书》[17]1 359,卷47《题徐季白诗卷后》[17]1 562。直至万历三十五年(1607)后,钱谦益始“覃精研思,刻意学唐宋古文”[17]1 348。又如吴应箕“少即猎治诗古文词,时时口李、何、王、李(按,指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李攀龙)也”[22]500,崇祯以后方才“居恒所湛溺于八家”[11]557。
清初文人承续明代唐宋派和明末文人的传统,仍然将唐宋古文与以《史记》《汉书》等为典范的秦汉文相提并论,作为六经以降的古文传统,与明代的七子派、公安派古文相抗衡。如侯方域批评七子派“舍八家、跨《史》《汉》而趋先秦”,是“不筏而问津,无羽翼而思飞举”[3]126。徐邻唐(1611—1679)称侯方域为文,“奉马迁为高曾,是实宗乎昌黎、柳州、庐陵、眉山诸子,一气磅礴,百折不移,虽举世不喻,未有以易之也”[13]601。杜濬(1611—1687)说:“且夫经义中有第一人,古文中亦有第一人,如汉之马、班暨唐宋八君子皆是也。”[23]23魏裔介(1616—1686)表白:“仆少年留意文事,凡左丘明、司马迁、班固,以及韩愈、李翱、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诸公之文,无不涉其藩篱,嗅其英华。”[24]258李邺嗣(1622—1680)强调:“读书期于闻道,贯穿古今,以五经为根源,以迁、固、愈、修为波澜,此人文之本也。”[25]264魏禧(1624—1681)提倡:“善为文者,以六经为寝庙,《左》《史》为堂奥,唐宋大家为门户。”[26]360王士禛(1634—1711)要求古文写作“本之乎六经,斟酌乎唐宋,劲而不诡,舒而不俗”[27]1790。宋荦称许王士禛之文:“大较原本经史,斟酌唐、宋,不屑为世之貌似庐陵者”[28]281。王士禛评邵长蘅说:“生荆川之乡,盖尝学荆川之学者。其为文,远取法于唐、宋大家,时闯马、班二史之藩,而其于洮汰锻炼之工尤深。”[1]142陈玉璂(1636—1700后)也说:“窃叹今世善学古人之文者,多奉唐、宋大家为准的。不知大家之所以为大家者,非无本而然,或本周、秦,或本两汉,其源流莫不可溯。昔人由周、秦、两汉得成其为大家,今人第学唐、宋大家而不识周、秦、两汉为何书,大家岂遂能至?”[29]524付琼在全面考察清初古文选本之后,颇有见识地指出:“在康熙选坛上,有志向的唐宋八大家选家往往兼选秦汉,甚至一直到元明,从而形成一个系列选本。孙琮和储欣就是其中的代表。”[30]51(按,孙琮既编选《山晓阁选唐宋八大家全集》,又编选《山晓阁选古文全集》;储欣既编选《唐宋八大家类选》《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又有《左传选》《谷梁传选》《公羊传选》《国语选》《战国策选》《史记选》《西汉文选》等“七种古文选”。)
由此可见,从明中期以来,文坛上“宗秦汉”抑或“宗唐宋”之争一直相持不下,至明末清初已渐渐呈现二者合流之势。毕竟到康熙前期,像陈玉璂所说的,文坛上“善学古人之文者,多奉唐、宋大家为准的”,已经翕然成风。以唐宋古文接续秦汉文、传承秦汉文,甚而兼融秦汉文,业已形成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逐渐扬弃“宗秦汉”“宗六朝”的文风取向之后,清初众多士人,无论是布衣文士还是缙绅士夫,大都坚定了站到“宗唐宋”的立场,旗帜鲜明地选择了唐宋古文,作为文人的归趋、文体的正统、文章的矩范和文法的渊薮。顺、康之际李长祥(1609—1673)描述道:“今之世,渐趋文;其趋文也,趋八大家;其趋八大家也,趋欧阳。”[31]242康熙十四年(1675),魏裔介说:“今世所尚者,惟此唐宋八大家之文耳”[24]257。康熙十五年(1676),谷琮说:自明崇祯以后,“古学浸兴,迄于今,几于家韩、柳而户欧、苏矣”[32]卷首。顾景星(字赤方,1621—1687)评论邵长蘅的古文,也说:“近日古文,皆知宗八家”[1]204。
我们不妨再列举数例,以见一斑。缙绅士夫如祥符(今属河南)周亮工的古文“固能自为文者也,取途于八家而非囿于八家者也”,得到毗陵(今属江苏常州)布衣董以宁(1629—1669)的称许[33]168。长洲(今江苏苏州)汪琬(1624—1692)为文,“尝慨然念前明隆、历以后古文道丧,沿溯宋、元以上唐韩柳、宋欧苏,迄明之唐应德、王道思、归熙甫诸家”[34]443-444。布衣文士如昆山(今属江苏)归庄(1613—1673)俨然以归有光传人自居,宗法唐宋古文,还称赞友人王挺(1619—1677)不盲目地依附于同乡王世贞(1526—1590)之声气,而是“沉酣于唐、宋名家,超绝之见,尤不易及”[35]218。慈溪(今属浙江)姜宸英(1628—1699)的“古文辞”,“格调在归、王之间”,得到吴江计东(1625—1679)等人的赞许[36]134,而计东本人也“从长洲汪钝翁讲欧、曾之学”[36]75,得益于唐宋古文的沾溉(9)参见张则桐《计东与康熙初年文风》,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编《古典文献研究》第13辑,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158页。。总之,“宗唐宋”已经成为清初文坛的主导风向,唐宋古文的经典地位已经不可移易。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前引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一文中“明文极敝,以迄于亡”的说法,其实大有深意。这一说法表明,清初士人正是在反思明代古文演变途径及其末流趋向的情势下,极力发掘文化遗产,重新倡导有别于秦汉文的唐宋古文传统,力图重新确立其经典地位。以“明文极敝,以迄于亡”为殷鉴,清初士人自觉地选择与两宋理学互为表里的唐宋古文,作为朝代鼎革之后文明传承的文学遗产,无疑包含着重塑文明、振兴传统的历史责任。这是一种沉重而清醒的历史选择。
绾结而言,清初唐宋古文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古典散文典型的重新建构,标志着经世致用思潮的全面崛起,也标志着正统文治气象的复盛兴隆。
首先,清初唐宋古文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古典散文典型的重新建构。清初士人大都严厉地批判明中后期古文的流弊,力图黜七子、公安、竟陵于古文正宗之外,以变革明中期以来的文章传统,重构追溯唐宋文脉的古文统绪。顺治年间,周亮工致力于编选刻印《赖古堂近代古文选》,就是因为“甚伤乎今人之文之靡,思一返诸古”,“务求合于欧、曾诸大家者以救正之”,可谓用心良苦[6]578-579。康熙八年(1669),魏裔介为金之俊(1593—1670)文集作序,称赞金之俊生平文章得力处,在于“八家之典型可式”,而所谓“八家之典型”就是:“文以理为主,气为辅,而不可离乎法。”“文之不朽于天地间者,理为之主,法为之辅而已矣。”[24]259-260康熙三十年(1691),陈廷敬(1638—1712)为汪琬撰墓志铭,也认为汪琬之所以极力倡导唐宋古文,“盖追宗正派而廓清其夹杂不醇者,卓然思起百数十年文运之衰,此先生之志也”[34]443-444。
在清初士人看来,唐宋古文之所以堪称“典型”“正派”,足以起衰救弊,匡正明季文坛颓风,根本上是因为唐宋古文传承“经术”,蕴含“道”的内容,秉赋“道”的精神。蔡方炳(1626—1709)的论述最为畅达:“越自孔孟已往而后,濂洛未兴以前,圣道几绝而不续……惟唐宋八家殆弦诵遍家户,则道之绝而不终绝者,八家之文与有功焉。夫八家之文,有合乎道者,有不尽合乎道者。盖其旨主于揆时度势,救弊补偏,以洗儒者迂疏无用之学,要其衷诸孔、孟,以上推二帝三王之说,何尝不异轨而合辙乎?是合道者,守道之经;即不合道者,亦用道之权。讵必专言理学,乃为荷道之人,不专言理学,遂非翊道之人耶?余故断以孔、孟已往而后,濂、洛未兴以前,赖此八家之文以载道于天壤间也。”[37]卷首康熙理学名臣张伯行(1651—1725)赞同蔡方炳的看法,并将它作为新编《唐宋八大家文钞》的宗旨,选文以“合道而醇者”为主,即使兼选“离道而疵者”,也是为了阐扬“圣贤正经道理”,且于评点中揭示其文与道“离合醇疵之故”(10)张伯行《立言部总序》,见张伯行《正谊堂丛书》卷7,《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254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87页。参见付琼《清代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考录》,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161—169页。。
同时,承袭明代唐宋派的观念,明末清初士人大都形成共识,认为相比较而言,秦汉古文法度难寻,而唐宋古文则法度昭然(11)如唐顺之说:“汉以前之文,未尝无法,而未尝有法,法寓于无法之中,故其为法也,密而不可窥。唐与近代之文,不能无法,而能毫厘不失乎法,以有法为法,故其为法也严而不可犯。密则疑于无所谓法,严则疑于有法而可窥。”见唐顺之《唐荆川先生文集》卷11《董中峰侍郎文集序》,《丛书集成续编》第116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133—134页。。如罗万藻说:“文字之规矩绳墨,自唐、宋而下所谓抑扬开合、起伏呼照之法,晋、汉以上绝无所闻,而韩、柳、欧、苏诸大儒设之,遂以为家,出入有度而神气自流,故自上古之文至此而别为一界。”[38]350王士禛认为秦汉文“高远而难行”,学者若浸淫其中,则“不知所归宿”“故论文者近取诸唐宋而已矣”[27]1 789。唐彪说:“初学,先读唐宋古文,随读随解,则能扩充才思,流畅笔机……其周、秦、汉古文,神骨高隽,初学未能跂及,宜姑后之。虽然,秦汉古文少时亦可诵读,惟讲解取法,则宜先以唐宋古文,为易于领略耳。”[39]29-30因此,从唐宋诸家上溯秦汉之文,这应是后人古文师法的典型路径。
其次,清初唐宋古文地位的确立,也标志着经世致用思潮的全面崛起。明中期以降士人倡导唐宋古文,往往着眼于古文习作有助于时文写作水平的提高。直到崇祯间陈贞慧编《八大家文选》,吴应箕为撰序言,仍然指出:唐宋八大家文之所以“天下购其书者日益众,苦于篇卷繁积,思有以节录之,因而选者四起”,究其原因,不过“以其文有法度之可求,于场屋之取用甚便,而袭其词者,但蕲以动悦有司之一日,非必真有得于古人不传之妙而师之也”[11]557。
而明末清初士人之所以在由秦汉文、六朝文、唐宋古文等构成的“古文辞”传统中,特别钟情于唐宋古文,由此上溯与唐宋古文渊源深厚的《左传》《史记》,则是因为看重唐宋古文具有更为鲜明的经世致用倾向,并且更便于胜任经世致用的文字书写。孙慎行(1565—1636)说:“夫周专明道者也,言道便世足该,故其文约而醇,然其时已不无诸子百家杂出之患。汉专经世者也,言世而亦仿佛乎道,故其文辩而畅,然其究亦不无俳偶辞章滥觞之病。若八家,时明道,时经世,盖兼举肆力而未为颛门者也”,因此“明道与经世并赖之矣。”[40]卷首刘城说:“以文章救世者,昌黎韩子是也。”[22]462蔡方炳认为,“八家之文”“其旨主于揆时度势,救弊补偏,以洗儒者迂疏无用之学”[37]卷首。因此他选辑唐宋八家古文,即着意于“有意经世者”“有关系文字”;评八家古文,也特别表彰经世之才。如评苏洵《上仁宗皇帝书》云:“读书之士,有攻苦终身,而全不知世务者,此之谓白面书生,不可与谋事。有考古镜今,盱衡时势,揆度权宜,切中肯綮,坐而言,可以起而见诸施行,方是有体有用之学,为经为纬之才,与蹈袭迂阔、纸上空谈者有间。”[30]66他们或言“经世”,或称“救世”,或说“救弊补偏”,无不强调唐宋古文的经世致用功能。因此,清初唐宋古文地位的确立,鲜明地标志着经世致用思潮的全面崛起。
再次,清初唐宋古文地位的确立,还标志着正统文治气象的复盛兴隆。乾隆年间四库馆臣在梳理明末清初古文统系的叙述中,将汪琬与魏禧、侯方域三人相提并论,置于“古文一脉”。从晚明“七子”的肤滥、“三袁”的纤佻,乃至明末的“极敝”,到“国初风气还淳”的历史演变轨迹中,作为“一时学者始复讲唐宋以来之矩矱”的典型,并以宋荦等合刻《国朝三家文钞》作为将3人“称为最工”的文献依据[19]1522。显然在四库馆臣看来,“国初风气还淳”的标志就是“复讲唐宋以来之矩矱”,亦即唐宋古文地位的确立。
宋荦等人在康熙年间编选“三家”文章,命名为“文钞”,就是自觉地承袭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的传统,而迥然不同于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的传统。《文选》与《文钞》之辨是清初文家的常识。如陈维崧(1625—1682)分别编选《今文选》与《今文钞》两部文集,明确地说:“是以购彼鸡林,探其象罔,都为一集,派以两家。学秦、汉、六朝者,入萧家《文选》之中;仿韩、柳、欧、苏者,归茅氏《文钞》之部。庶几两美,要可单行。”[41]253陈维崧等《今文选凡例》也说:“凡云‘选’者,悉仿萧梁太子;凡云‘钞’者,俱拟唐、宋大家。”[42]卷首可见在清初文家的心目中,六朝文与唐宋古文是泾渭分明的两大“文统”。
更为重要的是,在宋荦等人看来,侯、魏、汪“三家”所承续的唐宋古文传统,理所当然地确立了“国朝”的古文仪型,代表了“国朝”的文治气象。宋荦明确指出:顺治年间“甫定中原,即隆文治,一时元夫钜公,以雄文大册,黼黻治具者,类不乏人”。康熙年间“文学蔚兴”,“上之卿大夫侍从之臣,下之韦布逢掖,争作为古文诗歌,以鸣于世,绘绣错采,韵濩以间。此本朝之盛,所以跨宋轶唐,夐乎其不可及也”。而侯、魏、汪“三君际其时,尤为杰出,后先相望,四五十年间,卓然以古文鸣其家”,适足以“概本朝文章之盛”[43]卷首。易言之,正是因为侯、魏、汪“三家”成为“唐宋以来之矩矱”的典型,从而确立了唐宋古文的正统地位,昭示出清朝文治气象的复盛兴隆。这不仅说明了明末清初唐宋古文地位的确立所具有的历史意义,更彰显了明末清初唐宋古文地位的确立所含蕴的文化意义。
在明末清初近百年的历程中,“传统”得以纳入“正统”,昭示“文统”,这是唐宋古文不可逆转的历史命运与文化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