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学外语公共课程有效线上教学研究

2021-02-10 01:12:50阴启峰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外语大学教学模式

陈 虹 阴启峰 张 泽

(1.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蚌埠 233030;2.菲律宾克里斯汀大学 菲律宾 马尼拉 1004)

引言

新冠疫情暴发后,教育部提出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应急之举,并号召“停课不停学”。然而,目前高校对信息化教学的探索,更多是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缺少全方位的研究。由于疫情的突发性,教学从线下完全转为线上,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性,不仅亟需教师转变教学理念,而且在课程教学的内容结构、教学流程结构、师生互动结构上也需要进行调整。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大学外语公共课程这一学生数量较多、学时较长的课程开展网络教学,既是对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的检验,也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结合语言技能类课程具有交互性、实践性、社会性强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也尤为重要。因此,探究在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如何进行大学外语公共课程有效线上教学,对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线上教育的探索也在不断进步,线上教学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优势,但是一直以来传统的线下课堂教育仍居于主导地位。[1-4]由于疫情的突发性使得教学模式加速变革,在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线上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5-6]通过实践,发现线上教学在教学平台、教学督导、教学质量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7]林愉青、马晓雷等学者提出高校外语教学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开发交际学习任务,因材施教。[8-10]沈宏兴等学者认为通过分析教学平台学情数据可进行教学诊断,分析学习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11]

已有文献为本文对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大学外语公共课程有效线上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已有研究集中于探索某一平台线上教学模式和效果,且更多的关注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线上教学局部问题,如写作和口语课程方面,缺少整体性思考。本文在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依照课程线上教学“双向联动、合作学习、及时视听、有效反馈”的原则,通过自主设计相关建设方案,积极推进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考试改革、教学组织以及评价机制等线上教学重要环节发展的综合建设,促进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线上教学水平整体提升。力争将大学外语公共课程建设成“内容广泛、方式个性、节奏灵活、学习高效”的课程,使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的教育观念更先进、教学成效更显著、课程特色更鲜明。

一、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线上教学现状

(一)线上教学平台丰富

丰富的教学平台为线上教学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自1996年清华大学提出发展远程教育以来,我国互联网教育经历了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慕课建设三个阶段,积累了一定的教学资源与经验。疫情期间,有37个平台率先免费提供课程资源、技术服务,例如中国大学慕课,并且他们带动全国100多个在线教育平台,对高等学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2]此外,还有超星学习通、钉钉会议、腾讯会议、QQ等民营在线交流平台多重功能的助力,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尽管如此,大范围的线上教学仍对各个平台的稳定性带来了考验,且由于各个平台的功能特点存在差异,为了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一般采取“1+N”的方式,即以一种教学平台为主,多种教学平台为辅来进行课堂教学,这也就决定了平台使用的分散性。

(二)总体上沿袭线下课堂教学模式

线下传统课堂教学为线上教学提供了基础和保障。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以往传统课堂教学长期积累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结合线上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变,为线上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支撑,而突发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是在没有充分准备下进行的应急教育行动,学生、教师、高校在心理、技术以及管理等诸多层面没有充足准备,很大程度上仍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线上教学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非线性,以及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都没有完全实现,课程教学的内在结构以及模式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大多以直播和录播为主要教学模式,课堂内容的呈现存在固定化和同质化的特点。这表明线上教学正在处于摸索阶段,但是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各个平台、各种学习模式在学习过程中相互磨合,这仍体现了线上教学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三)探索大学外语公共课程有效线上教学较为紧迫

疫情的突发性和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的学科特点迫切需要探索出有效的线上教学模式。探索大学外语公共课程有效线上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是“停课不停学”的现实需求。疫情的突然发生使所有高校直接进入完全互联网教学阶段,为达成教学目标,老师急需改变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习惯以及教学理念。为解决如何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如何设计课程内容,以及如何使线上教学效果更加高效等问题,需要从线下到线上、理念到方法的全面转变;2.是加快线上课程发展建设的需求。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加快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线上教学发展建设可以为线上教学的常态化,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3.是学生对语言技能获得以及个性化外语教学的需求。当前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较强实践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社会竞争中占较大优势,语言技能的学习也就十分必要,且大学外语公共课程具有课时长、学生多的特点,学生的外语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对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线上教学互动环节不足

大学外语公共课程属于语言技能类课程,相对于讲授为主的知识传授性课程,更加强调师生间互动和学生间互动的有效性。通过完全线上授课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仅受到网络教学平台的限制,而且也受到学生情绪的影响。一方面,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的学习需要相互交流互动,例如进行口语情景交流等活动。依托现有的各大学习平台,例如超星学习通、钉钉会议、腾讯会议等,可选择直播、录播、语音、视频等多种授课方式,虽然线上平台具备了提问、交流、随堂测验等现实课堂中存在的互动功能,但是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肢体语言难以展现,老师也难以在线观察每位同学交流互动的情况,无法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更无法通过学生的眼神或者“点头”等细微动作而判断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另一方面,无论选择录播还是线上直播的形式,课堂学习氛围与线下传统课堂面对面授课存在很大差距,学生面对电脑上课不免会产生不被监督的侥幸心理,从而降低上课互动的积极性。

(二)在线教学技术不稳定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流畅性不仅受到学习平台、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影响,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一方面,全国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使得各类学习平台用户量激增,超规模的访问会造成网络拥挤,给教学服务平台的服务器带来很大压力,进而导致线上教学时常出现杂音、卡顿、掉线甚至服务器崩溃的现象;另一方面,线上教学与面对面课堂教学完全不同,老师除了准备课堂教学所需的课件外,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掌握线上平台的操作技术,并且由于可能出现的网络拥挤以及各个平台不同的学习资源优势,老师需要同时了解多个教学平台的使用情况。由于疫情突发,很多教师没有线上教学的经验,并且无法及时了解线上教学的特点,若直接从线下课堂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使得多数教师无法做好充分准备,尤其部分中老年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熟悉,难于短时间内开展行之有效的在线教学。若采用直播课的方式将课堂教学完全照搬线上教学中,则会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难以保障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线上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采用线上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对课堂的控制力减弱,难以发现学生听课时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不佳等情况,督学、导学职能弱化。若将学习内容完全呈现给学生,会使学生减少思考和现象的空间,无法自觉自律地进行听讲,在线学习形式化,难以进行有效学习;其次,学生是知识生成以及构建的主体,进行线上学习是开放的、非结构化、碎片化的知识信息获取,但是线上学习无法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是否会受到生活或身边事物的干扰。且线上学习时间过长会产生疲劳,导致学生无法集中精神深入思考,及时总结梳理教学内容;最后,大学公共外语课程作为选修课,学生由于专业课课业负担大,存在不愿意投入太多时间学习的现象,对待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足。

(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凸显

学生既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更是学习的主体。一方面,由于大多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仍拘泥于传统的教师教授式的学习模式,以至于线上教学仍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未能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于被动跟从教师从前到后、从基础到专业的教学节奏学习知识,其学习行为具有系统性、封闭性和逻辑性的特点,而线上教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拥有海量的教学资源,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和丰富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疫情的发生打破了学生传统的学习、生活习惯,每个学生的观点看法、知识储备都各不相同,且对于零碎信息的整合、知识框架的构建等能力也有待提高,加之线上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学生不免出现情绪不稳定、学习浮于表面以及精力不集中等情况,从而影响学习效率。

三、推进大学外语公共课程有效线上教学的创新举措

(一)打造多维在线学习空间

打造多维在线学习空间能够促进在线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教学质量。大学外语公共课程的学习涵盖听、说、读、写、译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社会性。疫情发生以来,各大线上教学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而不断地升级,并更新原有功能。通过对各个平台的功能特点进行综合考虑,本课程选择使用钉钉、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慕课以及微信等多元化平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线上教学。钉钉直播主要用于PPT播放、课程内容讲解、引导学生学习;钉钉视频会议作为上课的主要手段,用于学生间互动和师生间互动等;用超星学习通作为课程签到、作业提交评阅的管理与学习评价平台;用中国大学慕课作为补充教学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依托一个主要课上直播平台,多个教学辅助平台以及微信通知反馈平台,打造多维在线学习空间,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弥补线上学习的不足。此外,教师也要不断加强线上教学技术学习,合理利用平台资源,培养线上教学思维,掌握线上教学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助力线上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探索线上线下高效互动教学模式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同时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双向互动,既要发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需要不断探索线上线下高效互动学习模式,构建有效的线上线下学习氛围。如图1所示,在本文设计的线上线下高效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图中,课前加入了课前导学,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发布预习任务,推荐阅读书目以及相关视频,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并通过发布讨论来检测学生自学情况,同时收集学生在自学时所存在的各种困惑。课中,除了解答学生的疑惑和课程内容的讲解,还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交流互动,例如设置场景交流部分,以安排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为例,如就餐、旅游、问路等,学生通过分组进行线上交谈,解决这些场景中出现的问题,由此掌握语言技巧,这也易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表达的规范性和语法问题等,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课后,通过布置书面表达、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借助“批改网”等网站,锻炼写作与翻译能力,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图1 线上线下高效互动教学模式构建图

(三)构建学习全过程考试评价体系

线上教学应强化学习过程考核,将考核方式渗透进学习全过程,这需要建立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应用知识能力的多元考核办法,坚持考核形式多样,考核主体多元,构建学习全过程考试评价体系,推动期末考试制度改革,使考核评价环节更具客观性、可靠性和全面性。如表1所示,首先,对线上学习的课堂表现与学习任务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产出任务为目标导向的“产出导向法”作为主要评价方式。不同的章节、专题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教学活动,例如头脑风暴、原生口语听说、配音以及写作等,将个人展示和小组合作作品都实时共享到学习通平台,学生互相学习的同时也提出相应的意见反馈,老师通过学生的提交情况实时提出指导意见并做评价;其次,借助超星、钉钉、慕课等平台背后的数据统计,查看学生是否缺席、听课时长、是否掉线以及讨论次数等情况,结合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平时成绩进行统计,并进行总体评价;最后,在期末以学生提交口语音频和在线限时答题为依据作为期末测试成绩,老师则按照一定权重进行总体评分。

表1 大学外语公共课程学习全过程考试评价体系

(四)制定个性化线上教学内容

无论线上教学还是线下课堂教学,好的教学内容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大学外语公共课程面对全校所有学生,而学生的外语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首先要选择适合线上教学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大学外语公共课程以线上英语课堂教学为载体,实现英语知识教授、英语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展开。课程大纲以及内容安排要因地、因时制宜,要充分考虑学生对口语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提升的积极性和个体外语技能训练的耐受力;其次,适当补充个性化学习内容,细化学习任务。针对学生的需求设计相应的专题,例如四六级考试、雅思考试等专题学习;最后,除了音标、单词、语法、发音、写作等内容的学习,还可以联系英语文化知识、时政热点等,通过分享与课堂讨论话题相关的新闻、视频等资源,将外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不仅加强学生行为参与还要加强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通过广泛参与课程使得学生在自身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和激励,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视野,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五)建立健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机制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影响线上教学的根本因素,需要建立健全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机制,激发其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可用情绪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通过师生互评不断加强互动,实现“以评促学”;其次,利用各个平台的数据统计全程跟进线上线下学生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督,以免学生产生懈怠情绪。通过平台显示的签到、讨论、在线学习以及任务完成情况,不仅要及时在微信群提醒学生按时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还要对未完成和敷衍完成的学生进行提醒,加强对学生的监督;最后,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由教学主导者的身份向教学引导者身份转变,鼓励学生组建学习小组,线上线下讨论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相互协调、相互竞争,激发学生深层次学习的动力与意愿,锻炼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及评价的能力,同时避免学生因自制力不足以及教师督学职能弱化而导致的学习流于形式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猜你喜欢
外语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大山教你学外语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山教你学外语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