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波,李靖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是企图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基础的错误的、反動的社会思潮。其打着言论自由、重新考证、娱乐戏说的幌子,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判断。当前,其与现实问题交错、与互联网交织、与泛娱乐化碰撞的现状,给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通过多维路径,在多个层面精准施策、协同联动,包括提高思想认识,注重价值指导与知识引领;改善社会氛围,营造良好环境;丰富表达方式,创作高质量文艺作品;完善技术平台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等等。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抵制路径;互联网;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4-0008-06
历史虚无主义对客观存在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进行盲目否定、歪曲解说或是凭空捏造,目的是为了扰乱国家的凝聚、社会的风尚、个人的信念。究其本质,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历史史实与价值,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企图颠覆国家政权和社会基础的一种错误的、反动的社会思潮,其用心险恶。基于此,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外衣、探索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
(一)假借言论自由,歪曲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的幌子,肆意发表荒谬观点,其所持观点并非根据客观存在的史实,而是源于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主观臆断,是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颠覆。在错误观念先行的情况下,历史虚无主义罔顾史实,对历史进行丑化和妖魔化,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别有用心地称其为党的权术史、民族的受难史等,鼓吹西方的普世价值,以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妄图误导大众的认知和判断。
(二)假借重新考证,颠覆历史
所谓“重新考证”历史,即历史虚无主义假借学术的外衣掩人耳目,标榜“重视证据”“还原历史”,辩称“有理有据”,实则是抓住历史的细枝末节,机械地罗列无关的史料数据,挖掘荒唐至极的野史加以佐证,甚至是伪造史料,与史实强行联系起来。历史虚无主义舍本逐末,用现象代替本质,用支流代替主流,用片面的解释置换全面的分析,歪曲客观历史,影响人们的历史观。
(三)假借娱乐戏说,调侃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迎合人们希望了解历史全景的心理和愿望”〔1〕,从极为刁钻的视角对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所谓的重新解说、重新评价。用细碎的、诙谐的叙事方式解读和解构宏大的、肃穆的历史史实;对正面历史人物不谈功绩,过分放大、揶揄存在的问题;对负面人物,大肆地美化,颠倒黑白。除此之外,还将历史人物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完全割裂,否定革命烈士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勇事迹,进行调侃,娱乐戏说,冲击了历史的肃穆与庄严,贬低了精神的伟大与崇高。
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必要性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对我们所处的时代进行了深刻分析,“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12。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3〕这些重要论述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满怀信心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在伟大的事业面前,一方面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我们也面临着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挑战,机遇与挑战都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错误思潮和价值观念企图通过歪曲党史、国史、革命史和军史,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虚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主流价值观,进而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目的。因此,在起航新征程的历史关键期,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掣肘、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至关重要。只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揭穿和击破它所炮制的谎言,我们才能正本清源,让人们了解真实的历史,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了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华儿女栉风沐雨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而在新征程上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充满信心、坚定决心,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树立崇尚英雄良好风尚的需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强大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是集体记忆,即群体里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历史作为集体记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凝结了民族共同的经历和情感,是强大凝聚力形成的关键前提。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妄想借此打断整个民族对历史的追寻追问,腐蚀甚至抹去民族的集体记忆,来削弱民族凝聚力。只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民族集体记忆的侵害,人们才能正确认识历史,牢记我们与谁同来、从何处来、为何而来,这样整个民族才能更加团结。因此,必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巩固集体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前,伟大领袖、革命英雄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和诋毁的重要对象。近年来互联网上不尊重历史、诋毁革命英烈的事件时有发生,包括新闻报道的“19岁网民恶意侮辱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网红旅顺博物馆前跳舞”“旅游博主戍边英雄墓碑旁摆拍”等事件令人愤怒和心寒。英雄者,国之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4〕,“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5〕。为了不让忠骨染尘埃,不让英雄失尊严,必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重击历史虚无主义诋毁伟大领袖和革命英雄的行为。唯此,才能更好地营造和培育“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才会涌现出更多的榜样模范、时代先锋,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才更有希望和前途。
(三)培育优秀品德和树立正确历史观的需要
正确理解历史,不仅能知先贤治政之本、朝代兴废之由,还能知个人修身之要。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包含了很多可歌可颂的历史故事,体现了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其中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中国革命道德,如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不惧艰难、勤俭节约、敢为人先等优秀品德。而历史虚无主义用夸张、嘲讽、诋毁的方式,解构着这些优秀品德,“它反对宏大叙事,嘲笑崇高和献身,蔑视党的伟大事业,对于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举多是负面的评价”〔6〕。因此,必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中国革命道德,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培育个体的优秀品德。李大钊先生曾说,“故历史观者,实为人生的准据,欲得一正确的人生观,必先得一正确的历史观”〔7〕。历史虚无主义意图歪曲个体的历史观,影响个体清晰地认识历史史实与理解历史意义,扰乱个体的价值判断。所以,必须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分清历史的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在正确历史观的引导下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三、抵制歷史虚无主义面临的挑战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与现实问题交错增强了斗争的激烈性,便捷的网络打破了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时空限制,泛娱乐化的存在与发展为历史虚无主义滋生蔓延提供了温床。
(一)斗争的激烈性:历史虚无主义与现实问题交错
意识形态的斗争从未消失,西方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思维从未改变,企图让我国颠覆政权、走向资本主义的险恶用心从未改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我国的迅速发展,仇视和攻击我国,在经济上打贸易战,在科技上卡脖子,在外交上搞联盟,在意识形态上更是不断地进行扰乱和破坏,其手段之一就是利用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现实问题,与境内分裂势力、反动势力勾结,妄图分化和西化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激烈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是巨大的,争夺意识形态阵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是必须的。
(二)环境的复杂性:历史虚无主义与互联网交织
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多将网络作为其滋生蔓延的温床,凭借网络打破了传统传播媒介在时间、空间、载体上的限制,与互联网交织在一起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得广而快。首先,其利用了互联网覆盖面广的特点。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 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8〕。互联网覆盖面之广,易使得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搭上顺风车。其次,其利用了互联网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互联网技术成熟、网络平台种类丰富,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Bilibili等APP具有多种性能,适合不同年龄段使用,深度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创作者又是传播者,随时随地可以浏览、转发、评论各种信息,信息的传播速度、舆情的发酵速度极快,历史虚无主义也会趁机混入。最后,其利用了互联网传播媒介多的特点。媒介多种多样,如社交型媒介、算法型媒介等,它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当历史虚无主义披着“学术”“娱乐”的外衣混入海量信息中时,存在部分网民难以区分信息正确与否的情况,他们可能点击浏览隐含历史虚无主义的信息,而算法型媒介接下来可能会不断推荐隐含历史虚无主义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历史认知和价值判断。随后,信息的受众也有可能转化角色,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将隐含历史虚无主义的信息分享至社交型媒介,进行再次传播和发酵。
(三)传播的隐蔽性:历史虚无主义与泛娱乐化碰撞
休闲娱乐是人的需要,应推崇具有创造性和精神追求的休闲娱乐,使人们通过休闲娱乐充实和提升自我。泛娱乐化既在涉及的范围上溢出了边界,也在涉及的价值上出现了歪曲,在对内容进行恶搞和戏谑的前提下获取快感,毫无营养与意义。将历史归之于娱乐,就会给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提供外衣和捷径。历史虚无主义与泛娱乐化的勾连与碰撞,依托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以文字、图片、音乐、影视剧、直播等多种形式存在。比如,给革命英雄配上故意丑化、恶意抹黑的文字,做成搞笑的表情包。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络主播在直播平台调侃南京大屠杀、篡改国歌曲谱,并以娱乐的方式表达国歌内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历史题材电视剧,利用偶像剧的套路,进行缺乏事实依据的情节设定,故事内容与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抗日史实相背离,很容易误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难以洞悉历史真相。
四、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路径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些资本逐利的工具,是西方价值渗透的武器。前者生产牟利需要的“产品”,从而获得利益和关注;后者企图用这一思潮扰乱和腐蚀人们的价值观与理想信念,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维路径,在多个层面精准施策略、协同联动,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一)提高思想认识,注重价值指导与知识引领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任务是艰巨的,历史虚无主义企图通过误导人们的认知与观念,扭曲人们的价值判断,动摇人们的理想信仰,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加强在价值上的指导与知识上的引领。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一方面,要让人们深刻领悟和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秉承整体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历史性原则,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另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哲学智慧的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方法为指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其次,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与传播,要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流价值,抢占意识形态高地,用其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凝聚共识,抵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挑战,让人们认识到何为真善美、何为假恶丑,使历史虚无主义的谎言无处可藏。再次,要推进“四史”学习教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我们要重视教育引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2〕319。因此,我们要先声夺人,牢牢掌握话语权,深化“四史”学习教育,讲好“四史”故事,让“四史”深入群众、深入人心,使人们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历史感悟,让虚无止于智者,从而不断压缩历史虚无主义生存和渗透的空间,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二)弘扬英雄事迹,营造良好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环境对人会产生重要影响。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中伤英雄的行径污浊社会氛围,影响人们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易助长贬低、抹黑英雄之风气,形成恶性循环。我们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原则,灵活运用榜样示范法,维护英雄形象,推崇英雄精神,向贬低、抹黑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亮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的风尚,在重要会议、重大国事活动以及考察红色圣地、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都围绕崇尚英雄作出重要论述,并多次开展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活动,如2015年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百名杰出贡献对象、2019年颁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2021年颁授“七一勋章”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赞扬了英雄模范事迹,弘扬了英雄模范精神,维护了英雄模范尊严,发挥了英雄模范精神引領、典型示范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此,社会各界要广泛开展学习英模活动,充分开发与利用红色教育基地,加强对英雄事迹的宣传报道,做好英雄人物表彰工作,弘扬英雄的伟大精神和优秀品格,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从而推动全社会正确认识英雄,形成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掌握话语权,发挥好网络意见领袖的正确导向作用
互联网的复杂性使其成为历史虚无主义渗透的重要场所,网民深度卷入其中且具有不稳定性的群体思想特征,使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的内容易于传播、发酵。为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争夺并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积极培养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是指网络中能够影响多数人态度倾向的少数人,如网络中的公众人物、官方微博、知名自媒体人等,他们很有可能成为部分信息和受众的中间环节,具有传播、解释、引导等二次创造的功能。要鼓励网络意见领袖主动作为,发挥积极作用,包括引导公众人物坚定正确的立场,发表正确的观点,为其粉丝、受众等树立尊重历史、捍卫英雄的榜样,等等。鼓励官方微博积极主动,敢于向历史虚无主义亮剑,做好知识普及、认识纠偏、价值引领等工作。比如,中国历史研究院的官方微博发起“人民历史课堂”的微博话题,发动网友合力出击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类营销账号发布的扭曲历史、抹黑英烈、洗白负面历史人物等相关微博内容进行集中揭批,对内容一一考证并强力辟谣,得到网友强烈支持。再如,有的画家认为传递和输出意识形态是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责任之一,创作了不少针砭时弊、深入人心的画作,有力地抨击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否认侵略历史的无耻行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发挥了重要的宣传、引领作用。因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必须掌握话语权,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正确导向作用。
(四)依托活动载体,办好纪念仪式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除了要注重理论指导,还要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 依托好活动载体。其中,办好纪念仪式便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载体。纪念仪式是为纪念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举办的仪式,包括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日、抗美援朝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点举办纪念活动。纪念仪式的开展能够普及历史知识,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背景、代表性历史故事、典型历史人物以及蕴含的深层次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等,能够使人们在具体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中正确认识和感受历史。一方面,纪念仪式具有规范性、庄严性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能有力回击历史虚无主义娱乐历史、戏说历史的行为;另一方面,纪念仪式具有象征性、主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容易让人们融入其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感受浓厚的历史氛围,从仪式中激发和凝聚民族情感,击溃历史虚无主义妄图分散人心的阴谋。因此,要办好纪念仪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作用,使人们在周期性重复的纪念仪式中正确认识历史,揭开历史虚无主义的虚伪面纱,使受众明晰把握纪念仪式所宣介的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让受众“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使人们能够达到历史知识清楚掌握、历史意义印象深刻、民族情感油然而生,从而抵御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五)丰富表达方式,创作高质量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观念,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影响力。因此,必须丰富表达方式,不断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要在文艺作品中客观真实地体现、富有情感地叙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伟大领袖、革命烈士、英雄模范的故事,使人们能够从文艺作品中感受历史事件的震撼和历史人物的魅力。例如,近年来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如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建党伟业》、电视剧《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综艺《故事里的中国》、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等,通过多种形式演绎历史中的经典片段,再现历史故事及历史人物背后的情感力量,是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艺阵地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决拒绝粗糙的、迂腐的、夹带历史虚无主义毒害的文艺作品,创作出众多人民喜闻乐见、制作精良、富有营养、启人深思的高质量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让观众能在文艺作品中感悟历史、学习英雄、启迪思想、温润心灵。
(六)完善技术平台建设,加强监督管理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除了要做好宣传引领工作,还要完善技术平台建设,加强监督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技术监管的作用,利用智能技术细化网络中有关历史虚无主义关键词、图片、视频的样本筛选,完善过滤系统,做到“能够及时鉴别历史虚无主义网络话语变体,及时捕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踪迹”〔10〕,对有害内容进行拦截。同时,加强人工审核,织密过滤网。其次,要加强对网络社区的整改力度,敦促网络社区将常态整治与历史虚无主义专项整治紧密结合起来,要严格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对含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歪曲历史、诋毁革命领袖和英雄烈士的违规内容及账号进行严肃清理。再次,要推进监督举报平台建设。比如,为营造建党百年良好舆论氛围,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河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官网开设了“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专项受理公众举报。地方政府与网络社区应积极推进监督举报平台建设,设置举报历史虚无主义信息的专区,充分利用举报电话、举报网址、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电脑客户端等多种方式,消除历史虚无主义信息。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调动人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坚决清理历史虚无主义。
(七)健全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法律不能缺位,要用好法律这一重要武器。比如,在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侵害英雄烈士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是为加强对英雄烈士的保护而制定的法律,规定要维护英雄烈士的尊严和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正式入刑,并将罪名定为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法立,有犯而必施。上述法律法规能够有效制约和惩治历史虚无主义者侮辱、诽谤英烈的恶劣行为。要坚决织紧法治的约束网,完善打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法治体系,提高打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法治能力,推进打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法治进程,增强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用好、宣传好、完善好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把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运用法律的武器警示、查处、惩罚虚无历史的无耻行径,坚决痛击历史虚无主义。
〔参 考 文 献〕
〔1〕杨中华.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J〕.红旗文稿,2021(08):39-4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4〕习近平.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9-03(02).
〔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76.
〔6〕张有奎.三种类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及其批判〔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 (01):152-156.
〔7〕李大钊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7.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2-03).http://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4/202102/t20210203_71364.htm.
〔9〕崇尚英雄、緬怀先烈,习近平这十句话必须铭记〔EB/OL〕.(2018-05-2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xxjxs/2018-05/21/c_1122860423.htm.
〔10〕叶玉华,叶飞霞.消解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影响的应对策略〔J〕.管理观察,2019(21):99-101.
责任编辑 梁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