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海风阵阵愁煞人》演唱中的“声”与“情”

2021-02-07 10:17谭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7期
关键词:民族歌剧情感共鸣

摘要:歌剧《红珊瑚》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中国经典民族歌剧之一。《海风阵阵愁煞人》是歌剧中女主人公的一段结合了河南民间戏曲音乐元素、富有戏曲韵味的咏叹调。作为一位声乐学习者,通过对民族歌剧及《珊瑚颂》背景进行了解,以《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为主线,探讨演唱中的“声”和“情”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演唱者与听众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民族歌剧;“声”与“情”;情感共鸣

(一)中国民族歌剧

20世纪四十年代,秧歌剧的产生掀起了我国歌剧创作的第一次高潮。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白毛女》成为我国歌剧史上得里程碑。这部歌剧为我国民族歌剧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被誉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奠基石。此后,催生了《刘胡兰》等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歌剧,对后世的民族歌剧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中国立后,民族歌剧得到了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验,陆续涌现出《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等优秀民族歌剧。

(二)民族歌剧《红珊瑚》的创作背景及简介

《红珊瑚》由王锡仁、胡士平作曲,赵忠等人作词编剧。它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矛盾,是中国歌剧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民族歌剧。1960至1962年间中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最艰难的时期,人民群众需要振作起来打起精神。歌剧《红珊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以戏曲和民歌的艺术形式为主要创作手法,是一部典型的民族歌剧作品。 《海风阵阵愁煞人》是剧中珊妹的一段咏叹调,也是此歌剧的经典唱段。音乐跌宕起伏,与女主人公珊妹的内心变化相辅相成。在歌剧中占有重要地位,更是我国民族歌剧咏叹调中的精品。

(三)演唱中的“声”

1.呼吸的运用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发声的支持力。熟练的呼吸运用至关重要,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与跌宕起伏的剧情,都需要演唱者有很好的气息支撑,高音不能喊,低音不能虚。在初学《海风阵阵愁煞人》这首歌曲时,因为歌曲一开头的第一句散板“海风”的“风”字拖腔延长,笔者也常常会因为想为长句做吸气准备,往往适得其反,还没唱身体已经吸僵住了,尤其感觉胸部发硬。后面经过长期的训练,在演唱中不断地练习达到自然的效果,慢慢加深了体会,从而运用到舞台演唱中。气息就好比风筝的线,要想声音又高又远,气息这根线必须牢牢握在手中。中国作品在语言上本身与西方歌剧有很大区别,但气息的要求却是一致的,西方歌剧我们听得最多的是连贯“Legato”我理解的更多的是指气息的连贯流动,例如:第一句中“阵阵”两个字要唱出有一唱一顿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的气息在呼的过程中就不能随字一样断开,气息一定是稳稳地连着。在整首作品中所有的长音拖腔,都是很考验我们呼气时腰腹四周肌肉的控制力,尤其是一字多音,如:第一句中的“哪”和中间部分“渔家苦难几时尽”中的“难”和“尽”等等。

2.声带和共鸣的运用

声带是发声体,是音源。气息和声带就似拉琴的弓和琴弦的关系二者配合得好才会发出美的声音。声带真假声恰当结合才能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情感,具体要根据作品和音高的不同调整真假声的比例。歌曲中6-7小节“不怜打渔的人”“人”和16-17小节中“回家门”的“门”此时我们因真声多的混声状态完成字尾旋律的演唱。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就有很长一段时间练习《海风阵阵愁煞人》中的长难句时,经常因不能正常的拉紧声带,要么就只拉紧声带下方产生压喉,声音窝在口腔里面,发闷,要么躲声带导致发虚,气息没有很好的搭是声带而漏气。

歌声源于声带,歌唱训练还要把声带产生的基音通过气息送到不同的共鸣腔体,以达到明亮持久有穿透力,也使声音更加圆润美化。笔者在刚开唱《海风阵阵愁煞人》中的高音和低音部分就需要不断调整共鸣腔体的运用,从而达到高音高位置明亮,低声饱满有控制。

3.语言艺术

歌唱是语言的艺术,清晰的咬字吐字,是表达作品内容的关键。例如歌曲中“人辰辙”较多,如“人”“门”必须归韵到“en”,“中东辙”的有“风”“整”归到“ong、eng”等。还有不同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根据声母发生部位的同可分五声(唇齿舌牙喉),每个字发声是口型的变化又有开齐合撮是(四呼)之分。我们民族,戏曲、曲艺唱法中对咬字吐字尤为重视,字头要有“口力”“劲头”,犹如大猫叼小猫一样,既掉不了也咬不伤。字腹饱满圆润,字尾必须交代清楚。例如“杀鱼霸,救穷人”咬字轻快,干净利落。没有清晰语音言支撑,呼吸,共鸣再好亦无用。中国民族歌剧演唱以汉语为基础,汉语是方块字,不能简单的将西方的语言方式套用在我们的汉语上面。试想一下,那样必定会洋不洋,土不土,变成听众心中的“四不像”。

(四)演唱中的“情”

声情并茂,以情带声,在作品演唱中“声”与“情”互为依靠,同等重要,在笔者学习的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声音”和“情感”就像两粒“种子”,在我们声乐启蒙和平时的练声、唱小作品是就应同时播种在我们心里。很多人会讲:声音第一位,“情感”第二位,我们要先解决声音技术问题再谈情感处理。这种说法笔者认为太片面,这也是我们至今为止,会听到舞台上有些歌唱家声音技术的确很厉害,但唱什么作品都给人“寡淡无味”的原因所在。在初次练唱《海风阵阵愁煞人》时,里面的高音部分我总是很难完成,总感觉唱不上去,觉得气息、位置不够,但是我的声乐老师当时告诉了我很重要的四个字“以情带声”,我们在初学的某个阶段,当我们的声乐技术还无法完全支撑起有些高音时,我们试着学会将意识转化到情感上,通过情感的带入使自己忘掉让自己心生恐惧的高音,通过饱满的情感自然破解技术的难点和不足。当然,想要做到真正的“声情并茂”,就必须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刻意的加以练习。好的乐感恰恰就是不断反复刻意联系的结果。哪怕是简单的练声曲,如果你能带上眼神,带上动作,眼里有畫面的感觉或喜或悲的演唱,那就不会待到用时方恨少。“未成曲调先有情”当我们在训练呼吸,发声和共鸣是一定不能简单的将情感表现从中剥离出来,因为歌唱艺术是声音的艺术,同时更是传递情感的艺术,做到声中有情,情中有声,有血有肉的演唱。“情”是歌唱的灵魂,传递作品情感,与观众达到情感共鸣是声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情为声所托,声为情所系。

结语: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当下的年轻学者应该深入学习我们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研究我们民族声乐及语言的特点,借鉴西洋的科学的发声,洋为中用,从而形成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演唱。当我们每个演唱者真正做到从作品出发从内心的真是情感出发,我们才能摆脱老百姓眼中没有情感的“发声机器”的形象。声音技巧与情感表达完美结合,真正做到“唱者有情,听者为之动”。

参考文献:

[1]李晋玮、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2.

[2]吴静.现代声乐理论与教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刘崇义.民族民间声乐的吐字与辙韵[J].

[4]邢延清.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研究[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1.

[5]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6]王春萌.谈民族歌剧的演唱——以歌剧《红珊瑚》选曲《海风阵阵愁煞人》为例[J].音乐作,2012,04:186-187]李小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谭望,女,1985年5月,湖南长沙,硕士,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

猜你喜欢
民族歌剧情感共鸣
谈中国民族歌剧的独特魅力
民族歌剧创作的往日辉煌与现实危机
新时期下民族歌剧发展思考和建议
情理和谐 成长相伴
如何通过朗读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歌剧与声乐教学的互动性研究
消费热潮下新都市电影的审思
论治愈系插画的精神传达
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