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帅
摘要:信息技术的教育起着培养学生技术和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农村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和鼓励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困生 自主学习 能力 方法
信息技术的教育起着培养学生技术和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作用。作为被教育对象,能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对其社会生活和工作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和鼓励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而从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综合考虑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针对现在学生的特点和教育环境等,笔者认为当今的教学应采用信息化的模式。实施信息化教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实现人的才能和行为的最佳发展,特别对于学困生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加快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步伐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際生活中。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应的信息素养。
1.加强自身教学能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也要求教师能够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强化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实时关注并学习信息技术前沿知识,这样才能胜任跟随时代进步的教学工作。例如,实际课堂教学中对于课件的制作,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会制作简单的课件,而且要能够捕捉出课件辅助教学中比较经典的难忘瞬间,并作为典范来进行推广,提高学生课堂的专注力,让学生能够在课件辅助学习中,全身心投入,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相反,如果教师本身对于课件制作只是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那就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2.优化信息技术学科管理,创设良好教学氛围。信息技术学科在农村学校一度被边缘化,在我们国家以考试为主要竞争方式的制度下,学校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这门非中、高考学科,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分配和教学材料的分配都欠合理,该学科的管理优化迫在眉睫。面对现状,笔者认为,首先,学校和教师要能够给予高度的重视,使信息技术学科的各种分配做到合理并优化,如学校要增加投入,确保生机比达到1∶1,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轻松舒适的课堂环境;其次,要保证学校网络流畅,现在很多学校光纤未及时升级,网速慢,教师和学生的网上学习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教学无法顺畅进行。因此,学校要优化管理,以此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科学运用课堂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动力。新形势下,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课堂评价语的重要性,总是离不开“不错”“很好”等一些平淡无奇的评语,没有新意。还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优秀表现视若无睹,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作为新时代教师,要充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从学习方法、内容、状态、素养、情感、思维方式等多个维度进行课堂评价。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化媒体即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给予有效评价,以此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二、在信息化环境下培养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之中,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的氛围,丰富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1.采用信息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更富有自觉性和主动性。由于现在的教材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期间兴趣经常不足。在教学期间利用信息技术来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能够有效地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展。
2.采用信息化教学,增进学困生的知识沟通与交流。不同学生个体差异十分显著,所以要想真正有效发挥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期间还可以结合不同性格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以此来为学生提供能够专门进行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从而有效地增进学生与课本、教师、同伴的互动,提升教学的效果。具体而言,假设学生课前预习或者是课后复习期间遇到困难,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有效深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为学生讲解某一知识点或问题,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
3.采用信息化教学,发散学困生的思维。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互关联,能够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能够主动地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同时能使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具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本来就是由多单元与多章节构成的,整个教学体系十分复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习了后面的就忘记了前面的现象,从而无法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构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将一些较为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学生自然就能够在观看视频中有效回顾之前学习的知识,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视频演示和网页展示,将复杂的知识点展示出来,演示各知识体系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考和学习中来。
4.采用信息化手段,拓展作业形式,减轻学困生的负担。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还应结合学困生的认知特点、性格特点等展开。当下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往往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较多,形式比较单一,对于学困生而言,必将影响学生的作业完成进度和质量,使学困生“困上加困”。课上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搜集随堂训练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根据学生缺差情况再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练习,切忌作业布置一刀切。这里要根据学生层次推送不同的作业,让优生获得更大进步空间的同时,让学困生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这样更有利于学困生成绩的提高,使其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总之,信息技术的利用不仅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知识体系的演示、重难点的突破,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现代化教育教学课堂上获得知识与能力。但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其在教学中的弊端,只有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才能真正让信息技术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燕.浅谈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6).
[2]陈文安.浅析因特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2015(03).
[3]阮荣德.谈农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