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科专业一体化 促进专业人才培养

2021-02-04 07:49林菲蒋红雨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文科人才培养

林菲 蒋红雨

摘    要: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拥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级“双万”专业建设单位。多年来,哲学学院立足学科专业一体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将以学生、学科和专业整体建设为根本,回应“新文科宣言”的建设任务,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哲学人才创新培养模式。

关键词:新文科;学科专业一体化;哲学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3-0006-02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哲学专业作为实施“拔尖计划”2.0版的基础学科之一,如何与时代要求相应,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使哲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并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是当前高校哲学专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黑龙江大学哲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2020年获批国家级“双万”专业建设单位。哲学学院拥有哲学博士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B+的佳绩,目前已入选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单位。长期以来,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具有高等级专业与高规格学科的建设优势,立足学科专业一体化,通过高等级专业与高规格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以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助推拔尖人才培养,以多向度熏陶助推“三全”育人,以学科与专业的动态互促实现持续改进、动态发展。形成了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科、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取得的积极成效。本文以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的人才培养实践为例,从学科与专业建设一体化角度对黑龙江大学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回顾和展望。

一、以学术研究助推人才培养

学科和专业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1]。学科强调的是处于同一研究领域的学术共同体所具有的知识体系和活动规则,专业强调的是面向社会的人才培养所形成的课程组织体系。高水平的专业需要高水平的课程,必然需要将学科建设的成果应用到課程建设也就是专业建设中,因此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结合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功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2]。

在高校中,学术研究主体和专业育人主体都指向处于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教师将自身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作为研究—教学型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一半以上专任教师为正教授,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团队、中国哲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2个,这为研究型、创新性哲学拔尖理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为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方面,通过鼓励教师访学、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以及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到访讲学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把个体发展与团队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的融合,建立了“教师个人—教研室—学院—学校”四个层面的互动机制,并以课程和教学团队为基础、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建具有优良的学术传统、稳定的学术方向、明确的研究范式的教学共同体和科研共同体。

经过多年探索,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为核心示范,有机衔接哲学史、哲学原著、哲学专题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实行以教师科研专长为基础的“名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团队分段授课制度,每位教师都在同一课程体系和内容下讲授自己最为熟悉和专业的部分,即尽可能按照课程自身的体系把课程合理的分解开,再结合每位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分别安排相应课程,以保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把学科前沿知识和个人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以高水平科研带动教材建设,学院专任教师作为首席专家主编“马工程”教材2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

为提高人才培养成效,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建立了全员制、交互式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制度,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的研究生导师担任本科生的学业导师和科研导师,学生担任助研或助教,教师通过课题引导学生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以此为引领,全过程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同时,学院根据专业特色、热点理论问题、学院教师的部分科研课题等,设立创新实践课题,配合国家、省教育厅及学校的各级各类创新实践课题立项,鼓励、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团队,自主申报,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科技创新。学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掌握科研方法、了解科研规律、接触科研前沿,进而培养科研能力并能够开展科研活动,产出科研成果,实现基础学科拔尖科研人才储备,近5年来本科学生已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二、多向度熏陶促成“三全”育人

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方式[3]。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优势,做好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推动培养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

学院拥有哲学博士后流动站、 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现已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文化哲学、管理哲学及科学技术哲学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文化哲学、管理哲学及哲学一级1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培育)。这些二级学科不但从知识内容层面,而且从思维方式层面为三全育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自身的科研优势,黑龙江大學哲学学院以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成果带动课程思政建设,把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的讲授中,使学生在了解学术前沿的同时提升文化自信。例如,中国哲学史课程教学团队梳理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如:天理论对于中国哲学理性化与系统化的价值、格物致知论对于大同科学认识和伦理认识的积极价值、民胞物与思想的伦理共同体意蕴、六经注我对文化主体意识的肯定等,结合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效果。

通过编写、引进和使用“马工程”教材和其他优秀教材,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铸魂、以中外优秀哲学文化传统铺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成为融爱智·致用·批判·创新为一体、能够前瞻世界格局变化、胜任新时代要求,具有家国情怀、世界意识和理论前瞻的哲学拔尖人才。依托爱智论坛、明德读书会等学术社团,引导学生开展自发的读书会和专题讲座活动,以个性化培养和自主性学习为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培养学生专业原著与通识原著的综合人文素养提供活动平台。此外,学院鼓励教师结合科研兴趣和研究方向,开设哲学类通识课程,在专业学生培养的基础上辐射全校,开设经典导读类、专题应用类、国学概论、国学专题和国学经典类全校通识选修课60余门,受到广泛好评。

三、学科、专业互动实现持续改进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的,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己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针对性策略[4]。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始终面向社会需

要、紧握时代发展脉搏,不断调整专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以内涵式发展为基本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的基础作用和科研的先导作用,有效促进哲学专业基础理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哲学专业创立之初至今,黑龙江大学哲学人根据时代的需要,遵循哲学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从建系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国内学科建设整体趋向的影响,哲学专业建设缺乏学科建设的有利支撑,但是黑大哲学人在教学探索中自觉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内容,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伦理思想通史》等教材,起到了以学术研究成果助推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哲学学科相继获批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中国哲学博士点、外国哲学博士点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专业相继获批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双万”专业建设单位。以学科建设为基础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文化哲学四个主干支撑学科,凝聚了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两个研究方向,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内涵支撑。从专业建设出发,聚焦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立足科学研究、面向社会服务、推进文化传承,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学术探索的方向和理论出场的路向。

教育部“新文科”专业建设战略的实施,对哲学专业人才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力促哲学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进行创新性的变革。针对“新文科宣言”所提出的六项基本任务,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与专业高起点互融、互促的优势,持续推进哲学专业人才模式创新性改革。在价值引领方面,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的研究优势,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导,抵御各种西方不良思潮的侵入。在专业优化方面,发挥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等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联系紧密的优势,不断优化哲学专业的专业结构,推动新兴文科专业建设。在课程建设方面,发挥已有“马工程”教材建设经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最终形成以育人、育才为中心,具有时代意识、世界效应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小芳.本科院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路[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2):58—64,100—101.

[2]王晛,杨佳丽.关于大学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335—336.

[3]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0-12-10].http://www.gov.cn/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4]姜暖,蔡鹏,王超,等.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37):247—248.

编辑∕李梦迪

作者简介:林菲(198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环境科学史。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流学科背景下的一流哲学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SJGY20190525);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备案课题“哲学理论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模式研究”(GJC1215120)

猜你喜欢
新文科人才培养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