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杰
(中山市广济医院外二科 中山 528427)
急性阑尾炎是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生的急性病变,诊疗中儿童、青壮年、老年人群等均有发生,本病主要以突发的剧烈右腹部疼痛,伴体温升高为常见症状,同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不适症状[1],起病急骤且病情进展迅速,而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能够快速解除病灶,且近年来伴随微创技术的发展,临床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术式也向微创化、安全化发展[2]。临床诊疗中发现,部分患者如老年人、儿童等,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加之手术会在一定程度诱发机体应激反应,增加了围术期并发症的风险,切口感染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类型,轻症感染患者以切口部位皮肤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一般开展抗菌药物给药后能够有效控制病情,而也有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局部软组织坏死,甚至诱发全身性感染[3~4],将直接影响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而明确诊疗中急性阑尾炎微创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开展病原学分析,能够为临床防控及早期干预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本文主要结合部分临床资料进行具体分析。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20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急性阑尾炎微创手术治疗并发术后切口感染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该37例患者纳入感染组,同时将同期我院收治的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且未发生新发感染的37例患者纳入未感染组。纳入标准:符合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5],且既往无阑尾炎病史;临床资料完整者;发病后6h内入院,且我院为首诊医院;均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者;经由我院系统化治疗后顺利好转出院者。排除标准:诊疗配合度较差者;自行要求离院或转院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免疫功能障碍者;合并血液系统病变者;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类型感染者;长期接受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等干预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女性;临床治疗无法耐受者。
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与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慢性病合并症、手术用时、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情况等,以明确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在开展针对性抗菌药物治疗前,在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的基础上,采集感染组患者切口分泌物,采集两份样本,采集样本前需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对切口表面进行清洁,取深部分泌物或病损组织,送入实验室进行病原学分析,两份样本分别进行病原菌种类检测、纯化培养后开展全自动生物鉴定。
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年龄、慢性病合并症、手术用时、抗生素预防给药、留置引流管、阑尾穿孔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与治疗情况等比较[n(%)]
年龄(儿童或老年人)、合并慢性病、未开展抗生素预防、留置引流管等是急性阑尾炎微创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急性阑尾炎微创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组37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中,病原菌检测中共培养出43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构成比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P<0.05),见表3。
表3 感染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株 %)
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在确诊后立即实施针对性治疗,而保守控制效果往往欠佳,且复发风险较高,故而诊疗中针对本病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早期手术。微创手术应用于本病患者中始于1983年,也是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微创术式、开放术式治疗争论的开端,而伴随多年的临床实践,微创术式的优势逐渐突出,能够有效减轻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期较短,更易为患者接受与认可[6~7]。廖芝伟等[8]分析了开放术式与微创术式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结果显示两种术式的手术部位感染率相当,即微创术式并不能有效降低手术部位感染即手术切口感染的风险。而笔者临床诊疗中也发现,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但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故而此次研究纳入了部分发生切口感染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危险因素分析中发现,发生切口感染及未发生感染的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指数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年龄、慢性病合并症、手术用时、抗生素预防给药、留置引流管、阑尾穿孔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龄(儿童或老年人)、合并慢性病、未开展抗生素预防、留置引流管等是急性阑尾炎微创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此次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即研究样本量较少,易存在一定的疏漏,且纳入的是发病时间在6h以内的病例,已有较多的研究发现,病程越长的患者,尤其是病程超24h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升高,同时本次研究未对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进行分类分析,合并阑尾穿孔、坏疽等非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会显著高于单纯性阑尾炎,这是被广泛认可的危险因素之一,诊疗工作中须予以关注,同时也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纳入更多的研究对象,以进一步提升此类研究的切实性与有效性。
本次研究也分析了发生切口感染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原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本组37例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中,病原菌检测中共培养出43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构成比为74.42%,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P<0.05)。有研究[9]分析了324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感染最为常见,占比达65.83%,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感染也有发生,但占比不足10%。与本次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年龄(儿童或老年人)、合并慢性病、未开展抗生素预防、留置引流管等是急性阑尾炎微创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而革兰阴性菌感染最为常见,诊疗中须明确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同时实施预见性干预,以进一步提升微创手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