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 言
作为学生,最重要的规划就是学业规划。
从上高中的那一刻开始,就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想考哪所大学?高中这三年你要怎么合理利用时间,才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具体的可行性操作方案是什么?
有人说:“我也不知道想考哪里,走一步看一步吧,看看能学到什么程度再说,把目标定太高也不现实啊!”
其实不然,有目标的人生更值得奋斗,有终点的目的地更容易到达。
把目标定得高一点,即使最终没有实现,那也会有一个不错的保底选择。相反,如果一开始就说自己不行,那么最终只会碌碌无为,始终无法突破自己。
高中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其实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有远见的同学,会首先确定自己的理想大学和学习方向,然后把远期的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再以学期为单位一点点去努力实现。
比如,高一上学期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在这半年里,你要做的是适应高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是自我发掘的时期——发现自己的潜力,找到自己的节奏,并且稳定地适应这种节奏。
高一下学期的时候,你要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无论是总结数学错题,还是背英语单词;无论是文科的理解和背诵,还是理科基础训练和逻辑培养,都要掌握好学习方法。
你的每一次预习、复习、练习和总结,都应该形成规律,甚至是某种肌肉记忆,然后持续践行这种习惯。
再比如,高二是你稳扎稳打、飞速提升的一年,更是认清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能力兴趣的一年。问问自己,是要参加强基计划的考试,还是出国留学,或是有其他专业方向的安排?
在前两年做好准备,然后在高三冲刺加速,查缺补漏。如果觉得还不够明确,可以把每个学期的目标拆分成更小的,比如一个月、一个星期等。你的目标拆分得越清晰,你能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决定目标大学时,其实离不开专业的选择。而专业选择则直接跟我们未来的职业规划相关联。
我认识很多同学,临近高考,甚至马上要填志愿了,还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一问,他们的回答是“什么都行啊”“我也不知道”“随便吧”。
有很多人整个高中阶段都没有目标,别人说学这个能赚钱就准备学这个,老师、家长说学那个好就学那个,实则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
然后,有人在高考后根据分数随便选择一所大学。等到读了大学才开始后悔:“哎呀,我当初为什么没学某某专业啊!”
随着高考的改革,我们每个同学在高中开始阶段就应想好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未来打算从事什么工作。
好的专业规划,会直接影响你的职业规划。
首先你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明确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同时理智看待自己的缺点。你可以仔细想想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是喜欢研究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还是对文学、艺术感兴趣?是喜欢与人打交道,还是喜欢默默搞创作?
除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做擅长的事情,我们会事半功倍;而做不擅长的事情,常常会消耗我们的自信和热情。
假装很努力没有用,在错误的道路上用力奔跑只会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远。选择适合自己的赛道,而不是硬逼自己去参与别人的长跑。真正的专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然后把它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有多少人认真地问过自己这些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想过怎样的人生?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有些人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一步步为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另有些人,直到二三十岁,仍然迷茫焦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而在所有的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是人生规划。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向东说:“学生不只要被动完成学校和教师规定好的学业任务,更需要思考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目的乃至人生追求、生涯理想。”
是的,我们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
想做飞行员,那就努力学习天文和物理,好好锻炼身体;想出国留学,那就提前考好托福或雅思,多参加各种竞赛或夏令营等活动;想学艺术,就从小打好基础,花更多时间学习专业课;想考名校,那么从高一开始就要以名校为目标,拼命努力。
对自己要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做好时间管理,把目标拆分,把计划做得越细越好,养成自律和努力的习惯;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才能走得稳、行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