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鑫
随着教育的日益普及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等原因,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迎接就业竞争压力大和就业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而且要迎接个体之间进行内卷的强大危机感,为打破这种困境,人们日益将焦点聚集到职业规划教育上来,他们发现通过高校向大学生进行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中具有明确的目标与规划,而且可以使其对自我的认知了如观火,但如何解决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发展滞后、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欠缺的问题,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学生易受传统思维模式禁锢。思维模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牵引线,科学的思维方法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直觉式”的思维模式,此模式不仅会使学生在实践或具体规划中的行为缺乏科学性,仅依靠自我直觉来指导实践;还会使其在具体的实践中忽视规划的重要性;更会影响学生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始终相信直觉第一,进而产生厌学心理、懈怠心理及拖延心理等,不愿思考。
(二)家庭经济状况制约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目前,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居于中下水平,而在职业规划中,良好的经济状况是学生开展职业规划的必要条件,在经济条件约束下,学生所制定的职业规划会与实际执行的职业规划有所出入,同时使学生拘泥于现状,其制定的职业规划会缺乏奋进性。因此,家庭经济状况是制约学生制定职业规划的重要因素。
(三)职业规划教育在实践领域渗透不足。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经不断发展,其在理论领域成就颇丰,但就实践领域而言仍需加以改进。目前,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仍倚重于理论,高校普遍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认识不足,仅将职业规划教育作为学生取得学分的有效通道,教师的主要目标即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学生则以考试达标为最终目的;另外由于职业规划教育属于理论与实践内容兼容的学科,进行理论层面研究的难度要略低于实践层面,而且我国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已经拥有了相对完备的理论基础,所以研究人员的学术研究普遍倾向于理论研究,对于实践层面的研究较少。
(四)高校缺乏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的意识。师资队伍是各高校在发展中的关键所在,是各高校所强调的重点,也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然而,我国高校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普遍缺乏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的意识,原因主要:一是高校为使本校的师资队伍效用最大化,会将整体教师的教学重点集中于专业课与重要的公共课,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进行,大都选择缺乏教学经验的新老师;二是由于职业规划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普遍缺乏重视,对其作用也认知不足,使得高校往往忽视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对于职业规划发展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目前高校缺乏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的意识,而这恰恰是促使职业规划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
(五)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尚未充分凸显。职业规划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断断续续,且现在仍未成熟,人们普遍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认知不足,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性的理解也不如其它学科理解的全面,政府对于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的支持欠缺是主要原因,即对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认知不清。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作用包括:一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探索出符合自身的最佳职业路径;二是使高校本身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师资力量更加专业化,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以此提升高校的内在竞争力;三是为国家创造更多知识型、战略型人才,促进国家发展与繁荣。
(一)职业规划教育理论研究多,实践活动少。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高校已经拥有了相对完备的知识体系,所发行的学术著作也颇多,但是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活动仍涉猎不足,具体体现在:一是我国高校在职业规划教育的课堂中普遍采用“大漫灌”的模式,以理论输出为主,忽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二是高校及政府对学生所提供的有关职业规划的实践平台较少,使得高校学生缺乏提升其实践能力的基石;三是高校学生普遍对于职业规划教育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认真投入到实践中去。
(二)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科学的职业规划则是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指南针,但在应试教育以及毕业包分配等传统思想的灌输下,学生们对职业规划教育的了解微乎其微,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清晰的自我认知,在职业准备和沟通能力以及针对性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上尚有不足。职业规划意识缺失,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道路发展中缺乏目标与动力,没有目标的指引便如无舵之船,飘摇不定;另外产生自我认知不清,使学生缺乏针对本身特点所制订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无法针对自身的优缺点进行充分利用或改正。
(三)高校之间职业规划教育发展不均衡。高校是实施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平台,但由于各高校之间的显著差异性使得其职业规划教育发展处于较不均衡的状态。一是高校之间的社会地位不同,在教育领域地位相对较高的高校其各方面的发展会较全面,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程度也会优于相对排名靠后的高校;二是政府对于各高校的政策倾斜程度不一,在具备良好政策支持下的高校,其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无疑会相对良好。
(四)高校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储备是高校开展教育的必要前提,强大且专业的师资队伍是高校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但我国高校普遍在职业规划教育方面投入的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一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对职业规划教育的讲授大抵采用“流水型”的授课方法,对学生的引导和互动性不强,不能使学生产生高效有趣的课堂体验,对学生的教育缺乏专业性与针对性;二是由于师资力量的紧张,担任职业规划教育的老师大多为辅导员等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素养的教师,这些教师虽具有有关职业规划教育的一定理论知识,但并不是职业规划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员。
(五)政府对于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的支持欠缺。政府在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中处于辅助地位,强有效的政府支持无疑将成为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的推动剂,但目前我国政府对于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的支持尚有欠缺:一是缺乏引导、鼓励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的指向型文件及政策或措施,未能使各个高校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中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使高校在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时没有引路人;二是缺乏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所提供的平台,使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实践时无所依托。综上,为使我国的职业规划教育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前进,逐步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需重视政府对于推动职业规划发展的重要性。
(一)学生应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努力提升自身软硬实力。学生作为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接受者,其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如何尤为重要,要想切实地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需要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一是学生个体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及时确立贴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充分重视职业规划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教育,做好相应的职业准备;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具备良好的职业规划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的职业规划能力;三是学生应注重职业道德观的培养,在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的指引下展开自己的职业道路。
(二)注重实践能力,多途径探索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方式。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实践结果,可折射出其对于职业规划教育的掌握程度如何,为此高校须探寻有关职业规划教育的最佳方式,其可通过以下途径:一是深入推动培训实践的展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培训实践使学生在接受正规、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的理论知识后,根据统一的安排进行实践活动;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式授课手段,形成良好的职业规划教育学习氛围,面对“互联网+”的大背景,学校可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式授课手段,逐步采用网络授课等方式提高职业规划教育课时所占比重。
(三)重视师资培养,打造专业化专门化的师资队伍。一直以来,师资力量都是高校发展的关键,在职业规划教育领域中,打造专业化专门化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为此高校首先可面向教师,定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专家讲座,使教师及时掌握有关职业规划的前沿知识;其次可出台奖励措施,提高教师参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积极性,增强教师队伍;此外可督促相关教师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学术研究,确保其对职业规划教育的专业性。
(四)促进政校结合,推动政府相关鼓励政策的下达。在教育领域中,政府与高校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方面通过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可以向政府及国家输送高精尖人才,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高校的发展,而且政府所下达的对于各高校的专属性文件及鼓励政策,将是高校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二十一世纪,我们更应切实促进政校结合,使政府在与高校交流的过程中了解高校在发展职业规划教育中的问题,针对性地给予措施及政策支持,以此帮扶、推动高校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
本研究以我国教育变革与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高素质人才需求为背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着眼点,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为主题,综合考量大学生、高校及政府多重主体,为新时代大学生提升职业规划能力提出确切措施,助推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