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文明之根,其内涵非常广泛,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包含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诸子百家到哲学文学,从琴棋书画到音乐戏剧,传统医学、神话传说、古玩器具等多个方面。其中核心部分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注入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为历史发展贡献力量,为国家振兴、民族兴旺发挥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不足。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的成长过程在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通过网络平台等社交媒体大量吸收、学习以及接触了来自不同国家领域的文化,因此对传统文化认同感较弱。另外,各个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思政工作的结合不够,因此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认同感不足。
(二)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发展不平衡。高校党员发展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党员发展中会把很多精力放在资料的整理以及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在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上有所不足。很多时候关注于如何把资料整理好,内容填写完整、流程规范。在对发展党员工作熟悉之后,应该更加关注党员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对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进行教育、谈话,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取向党组织靠拢,对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也很重要。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非常重要。党建工作归根结底是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党员发展的形式下推动大学生思想进步这一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形式,丰富党员活动的形式、落实三会一课内容,让党课丰富生动起来。
(三)高校人才培养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够重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大多关注于专业课的设置,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关注上稍有不足。在学生培养中除了课程培养还有活动育人,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活动,把活动架构到党员发展培养和教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上存在一定疏漏,可以利用党员培养教育进行弥补。在对党员进行培养教育时除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党史教育还可以加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以及系统部署,将其真正融入高校教育培养方案之中。提高其对广大青年的影响力、感染力。
(一)对党员培养产生积极影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为大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的重要一个环节,会对党员培养产生积极意义,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助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国家富强、文明贡献力量。利用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进行弘扬与继承,也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中迅速发展和传扬。
(二)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提升大学生素养。受到当今国际社会思想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影响,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引导必须更新转变方式方法,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建设、党员培养,要与时代接轨,更要引入传统文化。做成一条历史的知识轨道,从古至今,不变的是轨道上承载的中华精神。因此需要把党史教育、党员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体系。利用文化浸润大学生的思想可以帮助大学生抵制来自低俗落后物质化思想的侵害,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成长。
(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先决条件。马克思主义要想更好地中国化,被更多的青年人接受,就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这一文化内涵和思想基础进行融合发展。高校进行党建工作就要宣传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和党的接班人,大学生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中国化的程度。必须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推动新中国向前发展。
(二)把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大学生党建相结合,有利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大学生接收到更多来自全世界的文化和经济冲击,一些国家利用网络、大数据对当前的大学生进行文化洗礼,歪曲历史事实,传播糟粕思想,会对少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大学生产生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属于我们的文化,大学生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明白我们上下五千年历史中的文化精髓,可以了解属于我们的真实的文化历史,有利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心的树立,更有利于大学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血液灵魂,带入社会,从而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三)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处于形成时期,通过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党建工作中来,加强对已经提交入党申请书同学的思想教育,丰富对积极分子的培养内容,优化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思想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不二之选。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三观,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党员,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课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入支部积极分子党课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智慧职教平台,创建网络课堂,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丰富党课学习内容,把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党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邀请传统文化专业教师为学生开展爱党爱国专题教育,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党员培养相结合。
(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校园文化活动。支部利用活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养,在活动中组织观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在电影中组织学生积极分子和党员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提升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学生支部联合开展经典诵读比赛,鼓励学生品读经典、品味经典,在朗诵中体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理韵味与人生态度,通过诵读经典,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培养合格党员贡献力量。
鼓励支部积极分子与学生党员积极参加校园国风游园会,通过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和互动,促进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和传承传统技艺。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网络阵地。运用适合大学生心理和话语系统的语言和载体,学生党支部利用抖音、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通过鼓励学生自发性拍视频、编辑文稿的形式,弘扬传统节日、渲染传统节日气氛,带动大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民俗文化的了解和重视,传统文化类的短视频和动漫作品,通过活泼形式宣传传统文化。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志愿服务。以专业、兴趣为依托组建团队,在校园、社区开展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活动。以医学护理系学生党支部为例,充分利用学生专业特点进行爱心义诊志愿服务活动,在义诊中护理专业学生党员通过亲切周到的基础义诊,弘扬爱老孝亲的优秀传统品德,药学专业学生党员进行中医药文化宣讲,康复专业学生党员进行中医康复理疗的服务与宣传等。在志愿活动中体现党员先进性更宣传、弘扬了传统文化,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五)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员社会实践。学生党支部长期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暑期都会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党支部可以组织本支部学生党员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三下乡调研活动,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发源、传承的历史,感悟中华民族蕴含的生生不息的力量。
同时党支部可以把传统文化融入本专业的特色,将爱心、专业与文化相结合。以笔者所在医学护理系为例,积极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组成“红十字爱心志愿服务队”,每周到学校周边社区进行爱心义诊活动。活动志愿者大多数来自于学生支部的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活动次数也成为了本支部积极分子发展与评选的重要参考内容。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可以量化学生表现,比如学生已经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在一年的考查期内,学生需要参加20次志愿活动,其中爱心义诊活动不少于10次,其他的可以是听报告、招生宣传等临时性需要时召集的志愿活动,每次活动可以积分,设置满分值。等到一年期满,学生自己准备材料,符合条件的同学进行申请,然后进行评审。这个过程中加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要求,比如,必须读完几本传统文化的书籍。这样就不再靠经验主义来决定评选谁为发展对象。当然志愿服务只是其中一个小项目,还可以纳入这一年中的考试成绩、担任的班级和系部职务、辅导员打分评价、培养人打分评价等。把活动量化起来,这样把传统文化与党建的结合落到实处。
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是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孔子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林则徐写下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二是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一文化理念,对大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很有帮助,因为他体现了尚中贵和的包容精神。什么是和?和就是和谐统一,交响乐是和,团队协作是和,班级活动更是和;什么是同?同就是单一、单调,一种味道、一种声音、一种意见。可以说,和则生,同则灭。和而不同,方为佳选。三是要创造性地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形式和载体,选择恰当的方法和路径,提升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感染力、渗透力、渗入力,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政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的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