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娟 兰智 赵园
肺癌是起源于腺体、气管及支气管黏膜等的肺部恶性肿瘤。肺癌早期干预治疗预后效果较好,但由于化疗及癌症恶病质等原因,患者往往在治疗过程中伴随癌因性疲乏状态[1]。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可指导患者摆脱不良情绪,但患者依从性不高,影响整体治疗[2]。研究[3]表明,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于肺癌化疗患者可放松骨骼肌,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调节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肺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29例肺癌化疗患者,依据干预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男35例,女29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2.65±9.73)岁;病程4~25个月,平均病程(12.31±6.25)个月;化疗周期2~6次,平均化疗周期(3.52±1.47)次;小细胞癌11例,非小细胞癌53例。观察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2.46±9.51)岁;病程3~24个月,平均病程(12.43±6.17)个月;化疗周期2~6次,平均化疗周期(3.49±1.35)次;小细胞癌13例,非小细胞癌5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可比(P>0.05)。经MRI、PET-CT等检查纳入符合《早期肺癌围术期治疗专家共识》[4]肺癌诊断标准,年龄32~68岁。排除心肺功能损害、精神障碍等。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MBSR疗法。①第1周,发放宣传手册,从衣食住行引导患者冥想,并讲解MBSR疗法,训练12 min/d。②第2周,引导患者进入特定环境并行正念行走,练习12 min/d。③第3周,坐禅,练习正念呼吸,凝聚注意力体验一呼一吸,若有不适,引导患者充分感受并放松,直到不适消失。④第4周,患者互相交流25 min,并继续行MBSR疗法。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①第1天,介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并鼓励患者训练。②第2天,嘱其排空大小便,于安静环境播放轻音乐,取合适坐姿,体会一呼一吸。肌肉放松顺序为左侧肩、臂、手肌肉-右侧肩、臂、手肌肉-颈部肌肉-前额、眼睛、下颌-胸部-腰部-臀部- 左侧大小腿、脚- 右侧大小腿、脚,12~18 s收缩动作,10~20 s放松动作,重复3次。
两组均每周一集训,下午16:00 开始,训练1 h,剩余时间为个人练习,持续4周。
1.3 观察指标 癌因性疲乏状态:应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RPFS)[5]评价干预前、4周后癌因性疲乏状态。包括感觉疲乏、行为疲乏、认知疲乏和情感疲乏,总分10分,轻度疲乏为1~3分,中度疲乏为4~6分,重度疲乏为7~10分。分数越低代表疲乏越轻。于干预前、4周末用日本minato AS600型肺功能仪测两组的肺功能指标。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和用力肺活量(FVC)。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癌因性疲乏状态、肺功能、睡眠质量)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4周末感觉、行为、认知、情感疲乏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状态评分比较(±s) 单位: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P<0.05。
组别 行为疲乏 认知疲乏 情感疲乏例数 感觉疲乏干预前 4周末 干预前 4周末 干预前 4周末 干预前 4周末对照组 3.82±1.37 2.95±1.26* 4.16±1.32 3.25±1.24* 5.17±1.23 3.46±1.72*观察组 3.83±1.35 1.42±1.12* 4.15±1.34 1.62±1.13* 5.16±1.25 1.25±1.13*t值 0.041 8 7.292 0 0.042 7 7.805 7 0.045 8 8.637 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64 4.32±1.26 3.73±1.24*65 4.31±1.28 1.54±1.23*0.044 7 10.070 2>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s)
注:FVC=用力肺活量,FEV1=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百分比;与同组干预前比,*P<0.05。
组别 例数 FVC/L FEV1/L (FEV1/FVC)/%?干预前 4周末 干预前 4周末 干预前 4周末对照组 64 2.81±0.63 3.23±0.46* 2.11±0.47 2.35±0.56* 71.31±8.43 74.23±7.35*观察组 65 2.82±0.54 3.59±0.37* 2.12±0.45 2.71±0.53* 71.30±9.38 78.21±8.32*t值 0.096 8 4.901 6 0.134 4 3.750 5 0.006 4 2.877 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肺癌的临床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及胸痛等,部分患者临床多伴有骨痛。据流行病学调查[6]显示,肺癌已位居我国男性和女性癌症发病率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在女性癌症患者中,仅次于乳腺癌。肺癌化疗周期长,患者需定期入院化疗治疗,长期的抗肿瘤治疗致使患者产生疲乏心理,消极懈怠,整体治疗效果不佳[7]。MBSR疗法在缓解患者肺癌化疗的疲乏心理方面有一定疗效,但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度不高,情绪调控方面欠佳[8]。研究表明[9],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治疗癌症患者可缓解因长期治疗产生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改善疲倦消极状态,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肺癌患者化疗后常出现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冷漠等,促使患者常感到情绪低落,日常体力下降,从而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影响临床疗效,最终导致癌因性疲乏[10]。MBSR疗法加强患者专注力,刺激大脑前额叶皮层以稳定患者情绪,正视疲乏,进而改善癌因性疲乏[11]。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使全身骨骼肌系统地收缩舒张,加强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调节能力,使患者的应激水平降低,使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提高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以改善癌因性疲乏[12]。结果显示两组4周末感觉、行为、认知、情感疲乏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MBSR治疗肺癌化疗患者可改善癌因性疲乏状态。
癌症化疗虽能有效作用于肿瘤细胞,延长患者寿命,但化疗药物并不能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在其发挥抗肿瘤作用的过程中,其也能损伤机体正常组织细胞,消耗机体自身能量,导致营养不足,机体没有充足的能量及营养来进行正常呼吸节律运动,进而导致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的发生[13]。MBSR疗法刺激患者大脑皮层,调节患者焦躁不安情绪,使患者放松,调整呼吸节律以调节肺功能[14]。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通过按照一定顺序放松身体各个部位,促使患者在身体上及精神上得到放松,能在精神轻松的状态下感知身体的冷暖、松紧程度,主动掌握松弛过程,进一步诱导身体进入松弛状态,使胸部肌肉充分放松,提高胸廓运动幅度,改善肺通气质量,改善肺功能水平[15]。结果显示两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表明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MBSR治疗肺癌化疗患者可改善肺功能。
综上所述,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治疗肺癌化疗患者可通过调控全身骨骼肌收缩与舒张以改善癌因性疲乏状态,调节肺功能,疗效优于MBSR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