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兵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要坚持“八个相统一”,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基本遵循。其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所在。这一论断明确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及其相互关系,对于解决思政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明确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角色定位。
“主导性即规定性和指向性,也就是在诸多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中,有一种事物或现象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起着指导、引领的作用。”[2]在思政课中,教师的主导性包括真、善、美三个尺度。真即合规律性,教师要有合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素养,才能以真理的力量来满足学生求知与发展的需要;善即合目的性,教师既应当忠于职守,实现服务于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教育目标,又应当注意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目的;美即合感受性,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审美因素,使学生以欣赏的眼光去体悟人类的道德智慧与道德人格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另一方面是思政课教师应当具有“庖丁解牛”一般的娴熟技巧,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成为一种教育艺术,具有成为审美对象的本质特征。
学生的主体性是其自觉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自主调节行为,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丰富社会道德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首先,能动性是与被动性相对的,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表现为积极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而不是将自己置于客体的位置,被动、机械地接受单向度的灌输。其次,自主性意味着学生将自己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自觉加强对自身主观世界的改造与构建,以求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最后,创新是富于灵感的劳动,是人体力与脑力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创新性体现为他基于原有的知识,将在思政课中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总结出新观点、新知识,推动思政课相关理论的创新;同时也表现为学生通过理论与自身实际相结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从旧“我”到新“我”的自我创新。
思政课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向互动活动,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主要有两方面表现。
一是民主平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要求是平等的;接受信息的机会也是平等的。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网络成为学生的第一信息源,在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与数量方面都不亚于教师,使教师逐渐失去了获得信息资源的垄断权与优先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应当是平等的对话、理解关系,而不能将学生置于被动、依附的地位。
二是双向互动。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一种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单向关系,而应当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教师是学生知识、行为、信念的教导者与指引者,同时也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向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不仅要向教师学习,也会以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去影响教师,而不是空着脑袋接受单向灌输。因此,双方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相长的关系。
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任何淡化教师主导性或学生主体性,或者将主导性与主体性相割裂的倾向都是错误的。教师的主导性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基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教师主导性的出发点与归宿,两者互为条件,辩证统一于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
在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由于教师自身发展受限、学生内在动力不足导致主导性或主体性难以发挥,片面强调主导性或主体性走向异化的现实问题。
当前一些思政课教师自身发展受限,使得教师无法与学生同频共振,主导性难以发挥。一是知识不足。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传统经验型的思政课教师的知识已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受教育者,突出表现为知识储备的不足与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狭窄,难以在教学内容上发挥主导性。二是精力分散。囿于科研压力或其他教学琐事,使得教师无暇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编排与准备,使“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无法真正贯彻落实。三是职业倦怠。发挥学生主体性需要通过交流互动完成,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十分轻松地就能完成教学,而是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设计更多的谈话、研讨、实践环节;同时要注意加强对课堂的把控,不能走向放任型课堂。而部分教师已经产生职业倦怠,不愿更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形式,难以在教学活动上发挥主导性。
思政课的教学能否切实有效,思政课能否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从思政课的教学实际来看,依然存在着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导致主体性不足的状况。一是学习目的功利化。部分学生只是将思政课视为一种外在的政治任务,或者是单纯为了通过考试、获取学分而上课,他们并不是出于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需要,而是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缺乏真正的内在学习动力。二是学习态度消极化。有些学生对思政课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思政课并无大的意义与价值,导致学习态度逐渐消极,对于学习任务只是简单应付,在课堂上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有些甚至会对思政课产生反感和抵触的心理。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与教师产生互动,无法充分发挥主体性。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忽视了学生在自身品德发展中的主体性,由教师主导走向了“教师中心”,导致学生逐渐客体化。首先是教育理念绝对化。他们认为教师对教学有绝对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掌握者,学生则被作为接受教育的客体和知识的“容器”,从而使得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学生的主体性被压制。其次是教学目标的单一化。偏重于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只单纯地涉及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而不是整体精神构建,没有真正触及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利于主体精神的培养。最后是教学过程静态化。在我国的思政课中,依然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单向度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支配力与权威性,学生只能消极依赖与服从,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因而使得学生逐渐客体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主导”的观念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出现了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的现象。但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有一定界限的,一旦超出了界限,就容易导致主体性泛化。一是互动交流形式化。教师应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与教学方向的引导者,但是有部分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至于淡化、矮化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缺乏价值引导。这种情况下的课堂研讨常常浮于表面,看似热闹但实际收效甚微,只有主体性之“形”而无主体性之“神”。二是课堂教学娱乐化。思政课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和内在精神感召力,才能铸魂育人,使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内容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学形式上,大量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视频与案例。但是这种简单的迎合只能满足学生的感官体验,缺乏理论深度与育人实效,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作用。
思政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是教师与学生实现同频共振、教学相长的应然要求。因此不仅要在理论上厘清认识,更要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基本路径。通过把握“双力”作用,注重“两要”关系,构建“双向”模式,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两力”即教师内在能力以及外在张力,是影响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基础因素。内在能力即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道德素养与专业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使学生少走弯路。外在张力即平衡好发挥主导性和尊重学生主体性之间的张力,要求教师要在思政课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而非权威型或放任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内在能力不足会影响主导性的发挥,教师的外在张力失衡则会影响思政课的实效性。
因此,教师一方面应当增强自身的内在能力。一是要提升专业素养。林崇德教授认为“学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因为教师的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3]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积极自修来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二是要坚定使命意识。教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只有教师有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才可能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才能激发自我提升的意愿。另一方面,教师要平衡好发挥主导性与尊重主体性之间的张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来看待,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氛围,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积极探索,为学生创建民主型的课堂。同时也要把控好开放式课堂的尺度,要保证课堂讨论方向的正确性,对于正确的言论予以鼓励,对于偏题跑题的言论予以引导,对于错误的言论予以纠正,切实增加课堂互动的实效性。
学生是思政课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关键因素,注重“两要”关系(即思政课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要”,同时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教师如果没有很好地研究学生的需要与特点,无法有效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其课堂必然会遭受冷落;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没有对思政课形成正确的认识,认为这门课既不为自身所需要也不重要,那么即使教师讲得再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学生也不可能内化于心,更难以外化于行。
首先,教师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杜威说过:“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认同。”[4]皮亚杰也说过:“如果儿童对他做的事情是有兴趣的,他就能够努力做到他的耐心的极限。”[5]因此,教师必须下功夫研究学生的需要与特点,对他们需要什么、爱好什么、为何需要、怎样喜好等,以及如何满足需要、激发其爱好要有明确的把握,据此制定切实的教育目标,选择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内容,更新自身的教育方法,并通过一些合乎学生道德发展实际的活动,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思政课在自身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思政课的价值与功能就在于它能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规范调控行为,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作用,才能自觉接受这种先进、科学的思想的指导,并将理论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推动自我完善与发展。
双向互动模式是以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共生的关系,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存在霸权地位。教师主导和影响着学生,学生也主动作用于教师,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师与生教学相长需要双方通过有效互动来实现,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构建双向互动模式。首先是问题互动法。学源于思,思源于惑。问题互动法的要义一方面在于教师通过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或是通过提问使学生发现自身在概念或结论上的不合理之处,从而纠正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促进了教师的反思。师生围绕问题交流,有利于共同提高。其次是对话互动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将平等、尊重等观念引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都不把对方看作被动的接受对象,而是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种平等对话式的教学包含着反思性与互动性的因素,师与生共同从事着精神、价值方面的重构,并达成相互间的积极影响与理解。两者虽然有不同的“视界”,但这并不是相互理解的障碍,当教师的视界与学生的视界相遇交融时,就形成了新的理解。在这种理解与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心与心交流,思想与思想碰撞,相互激励与促进,实现教学相长。
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进程中必须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不能放弃教师作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引导者的重要使命;同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动力。从而形成教与学的同质合力,师与生的教学相长,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