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文 博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6)
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是地铁线路中常用的道岔型号,多用于正线及折返线。该型号道岔前长一般为13 m左右,后长为15 m左右,全长在27 m~30 m之间;尖轨采用60AT1钢轨制造,跟端设置弹性可弯段,转辙器设置两个牵引点;辙叉多采用固定型高锰钢辙叉。道岔轨下基础为混凝土整体道床或碎石道床,为适应无缝线路的要求,岔内多采用冻结接头,并在尖轨跟端与基本轨之间设置限位器以传递温度力。
本文以某地铁用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为例,分别计算道岔轨下基础为碎石道床和整体道床的情况下,限位器间隙为7 mm和10 mm时的道岔温度力及位移随轨温变化情况,为地铁用60 kg/m钢轨9号无缝道岔的设计提供参考。
某地铁用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前长12.57 m,后长15.73 m,全长28.3 m,导曲线半径200 m;尖轨长10.684 m,跟端采用限位器式传力机构,辙叉为高锰钢整铸辙叉;道岔采用Ⅱ型弹条扣件,轨下基础有混凝土整体和碎石道床两种。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的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钢轨的弹性模量为2.1×1011Pa,泊松比0.3,线膨胀系数11.8×10-6/℃;混凝土岔枕的弹性模量为34.5×109Pa;钢轨和岔枕采用Beam188单元模拟,扣件、道床阻力、限位器均采用Combin39单元模拟,为充分消除边界效应的影响,道岔模型前后各加长50 m。
在建模及计算时,道岔区Ⅱ弹条扣件的纵向阻力特性按表1取值[1]。由于区间线路和道岔扣件系统的轨下部分刚度不同,从而导致相同类型的扣件产生不同的纵向阻力,道岔两端普通无缝线路部分扣件纵向阻力特性,当钢轨位移小于2 mm时取20 kN/mm,当钢轨位移大于2 mm时,钢轨和轨枕之间发生滑动,阻力不再变化[2]。
表1 道岔扣件纵向阻力
碎石道床的纵向阻力特性按表2取值,整体道床的纵向阻力视为无穷大。
表2 道床纵向阻力
限位器的纵向阻力特性按表3取值[3],表3中相对位移是指限位器子块和母块接触后基本轨与尖轨的相对位移,在此之前限位器的阻力为零。
表3 限位器阻力特性
对建立的60 kg/m钢轨9号地铁无缝道岔模型,分别计算轨下基础为碎石道床和混凝土整体道床,限位器间隙为7 mm和10 mm时,不同轨温变化条件下,道岔基本轨最大温度力、尖轨尖端位移、限位器间隙变化及温度力等无缝道岔参数。
当轨下基础为碎石道床时,计算限位器间隙分别为7 mm和10 mm时,在不同轨温变化量下,基本轨内部最大温度力如图2所示,尖轨尖端位移、限位器间隙变化如图3所示,限位器所受温度力如图4所示。图3中限位器间隙大于7 mm或10 mm后的数值表示限位器处尖轨与基本轨之间的相对位移。
根据计算结果,在轨下基础为碎石道床的情况下,限位器设计间隙为7 mm时,限位器子母块在轨温变化量为40 ℃时相互接触;设计间隙为10 mm时,子母块在轨温变化量为50 ℃时相互接触。在轨温变化量为40 ℃之前,两者基本轨最大温度力、尖轨尖端位移一致。在限位器子母块接触前,基本轨内最大温度力、尖轨尖端位移、限位器间隙随轨温变化的趋势基本呈线性,当限位器子母块接触后呈非线性变化。随着轨温变化量的增加,限位器间隙为7 mm时 的道岔基本轨内最大温度力、限位器所受温度力均比限位器间隙为10 mm时的大,尖轨尖端位移和限位器处尖、基轨相对位移则相对较小。
轨下基础为整体道床的情况下,限位器间隙分别为7 mm和10 mm时,基本轨内部最大温度力,尖轨尖端位移、限位器间隙变化,限位器所受温度力如图5~图7所示。
由图5~图7可以看出,当轨下基础为整体道床时,不同限位器间隙下,基本轨最大温度力、尖轨尖端位移、限位器间隙变化、限位器温度力随轨温变化的规律与碎石道床时一致。
与碎石道床的计算结果相比,限位器间隙7 mm时,子母块在轨温变化量为45 ℃时相互接触;间隙10 mm时,在轨温变化量为60 ℃时相互接触。同时,各计算值均小于碎石道床的情况。这是因为整体道床比较稳定,计算时忽略了道床的纵向变形,道岔在轨温变化时,钢轨伸缩不会带动道床产生位移,相对碎石道床,钢轨伸缩时不需要克服道床阻力带动岔枕移动,仅需克服扣件系统的纵向阻力。因此,基本轨内最大温度力、尖轨尖端位移、限位器间隙及温度力均比碎石道床时的计算结果小。
1)以尖轨尖端位移作为限制条件时,采用7 mm间隙的限位器与10 mm间隙限位器相比,能适应更大的轨温变化幅度,但同时,道岔基本轨、限位器所受温度力相对增大,在应用于碎石道床时,需考虑辙跟部位较大的温度力对道岔稳定性的影响[4]。
2)在转换设备适应尖轨伸缩量允许的条件下,采用10 mm间隙的限位器具有较小的温度力,安全性较高。
3)在道岔轨下基础为整体道床的情况下,采用7 mm和10 mm间隙的限位器,均比轨下基轨为碎石道床能够适应更大的轨温变化幅度。
4)限位器间隙的选择还应考虑限位器子母块相接处时的轨温变化幅度,综合考虑本文计算的限位器子母块接触时的轨温变化幅度,对于碎石道床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当轨温变化幅度小于100 ℃时,宜采用7 mm间隙限位器,大于100 ℃时,宜采用10 mm间隙限位器;对于整体道床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轨温变化幅度在120 ℃以下,宜采用7 mm间隙限位器,120 ℃以上宜采用10 mm间隙限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