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然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饱含着浓厚地域色彩的泗州戏艺术,整体风格表现较为平实质朴,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风民俗,延续着文化血脉,是一种无形文化资产。从业者和艺术名伶将其毫无保留地展示和传承给大众,寄予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泗州戏艺术作为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不应仅存于老一辈人的记忆里,若要持久赓续,则需要依存传承人群体的关爱保护与代代传承。通过多元化的媒介和新科技手段让不同年龄和地域的受众不仅从视听层面上深切地感受它蓬勃的生命力与璀璨光彩,还要持续不断地创造属于“非遗”本身的附加值,才能更长远地延续下去。
泗州戏是由一种近似说唱的通俗戏剧形式衍生而来,内容主要是敲板演唱些民间生活琐事,配以柳叶琴伴奏。随后演唱队伍由二人搭档日渐发展成十来人的小戏班,唱腔念白既有北方戏曲的激昂慷慨,又有南方戏曲的温柔舒缓。1920年前后,泗州戏小戏班正式登台演唱,在安徽淮北、淮南地区较为盛行,并流传于江苏北部及山东南部等地,大量吸收一些民间舞蹈的表演样式,表演形态较为关注流畅的动作走位和韵律、拿捏到位的面部表情、轻松自然的舞蹈气息等,有的以集体性舞蹈为主,用于欢庆热烈场面,现场氛围奔放而红火;有的歌舞小戏表演人数较少,将舞蹈、音乐、诗歌三者紧密结合呈现,抑或穿插一些通俗易懂的简单剧情;有的只舞不唱,仅以乐器伴奏渲染气氛,为舞蹈、舞台动作做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诞生了多个泗州戏专业团体和剧团,20世纪50年代,宿州市泗州戏剧团带着一批优秀的传统剧目进京汇报演出,而后赴多个城市流动展演,斩获多项殊荣。随后艺术活动愈发频繁,发展日趋成熟。自2006年至今,宿州市泗县时常举办一些泗州戏戏曲名家演唱会、大戏展演、小戏调演、中小学生泗州戏唱段大赛等,创排了音乐舞蹈快板等一批文艺精品,硕果累累。2017年由泗县文化馆创作的舞蹈《泗州戏韵》赴京演出,以泗州戏的基本身眼手法为基础结合现代舞蹈形式进行编排,从全国众多的歌舞节目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穿行在泗县的城市乡村、大街小巷,不难发现人们时常聚集在一起,或拉或唱,自我展示,娱乐他人,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让大众真切地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内在价值。
当下5G网络的传输速度比4G快10倍,且时延仅为4G的十分之一,5G网络下的4K直播每一帧画面间隔约为0.02秒,画质流畅、清晰。2019年5月,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直播演出采用“5G+4K”技术,实现了超远距离影像实时交互传输,对实时交互视频编解码和网络低延迟做了大量优化,为现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云VR体验。同年10月,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嘉兴市首批非遗剪纸项目传承人在5G信号和8K摄像机的记录下进行手工创作,观者肉眼贴近实时展现在8K超清电视上的传承人雕刻的每一个细节。与4K相比,8K不仅突破性地将观看视野提升2~3倍,它的超高清分辨率颇为接近人眼观察世界时的真实视野。2020年2月深圳鼠年春晚加入“5G+8K”技术的应用。《海派百工》系列微纪录片运用8K技术拍摄沪上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生活故事,以独特的影像艺术语言记录传统工艺匠人“一生择一事”的专注,画面传输极为细腻流畅。
传统的泗州戏艺术主要以音、视频的形式存储,存在观影模式单一、传播渠道匮乏、传输速度延迟、画质不够高清等问题,普及方面有些失语、存在感不强。目前5G的逐步覆盖,低延时“秒传”已成为常态,优势无须赘述,它的高效传输给泗州戏艺术高质量广泛传播带来新的契机,提供更大的可塑性,大众可在自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品鉴艺术作品,让“移动鉴赏”成为新趋势。本着“‘4K先行、兼顾8K’总体技术路线”[1],能直观地让泗州戏触手可及,视频画面传输迅速,影像栩栩如生,富有温度与质感。
2014年习近平在《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2]媒介融合并非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移植到新的平台上,更非各平台内容相互割裂,而是全平台集中采集、处理,并保持内容与技术的协调。泗州戏艺术不仅在电视、电影院、手机端等同步呈现,还适时在主流社交平台、资讯类网站、音频电台、社区门户等渠道进行融合报道,让大众自行开启“云游非遗模式”。
工信部2018年12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丰富融合虚拟现实体验的内容供应,推动现有数字内容向虚拟现实内容的移植,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升级需求”[3],并明确了VR、AR技术的“国策”战略地位。当下VR、AR技术渗透在各行各业,例如教育、设计、医学、游戏、娱乐等,为大众带来了便利和乐趣。VR技术在设计、营销、教育、培训等领域的需求一直在逐年增长,能为观者带来虚拟的感官体验,与影视中的世界有深刻的交互体验,亦能自发性地代入或成为演员本身。AR技术则通过屏幕或头戴式显示设备将计算机图像叠加到用户的真实世界视图上,实现“增强”现实的目的。早期的虚拟现实系统强调图像的高分辨率,牺牲响应速度所带来的虚拟现实体验不尽如人意。“虚拟现实必须紧密配合对用户的动作和所在位置的感应,让观看者能够引发图像的变化,而不是完全由机器来控制。重要的莫过于计算机能跟踪头部的转动并能回应它的快速变化。图像更新的速度实际上比分辨率更为重要”[4]。4G时代的VR和AR由于网速的限制,在体验时往往会感到些许头晕和目眩,很大程度是因为网络延迟导致的,人类的运动神经系统非常敏锐,即使最轻微的反应迟钝也会破坏整个感官经验。5G因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低时延等特点,能让VR、AR在移动终端的时延降到最低,有效地减轻眩晕感,将5G的特性与VR和AR技术结合,在感受、捕捉和诠释艺术中,让大众获得前所未有得更为畅爽的体验和深度沉浸感。
近些年VR、AR数字化的应用场景已于一二线城市的数字博物馆、诸多景区、观光社等场所得到普及和升级迭代,为大众出行的各个环节提供本性化、多元化、品质化的体验,用户接受度极高。建设泗州戏数字博物馆可将博物馆传统、被动的展陈形式转变为主动探索、求知的展现形式,加强了游览博物馆的体验娱乐性。建立舞蹈全息影像剧场,通过全息影像的光影特效,让观众无须佩戴任何设备,就能与真人一般大小的虚拟演员一同学习泗州戏的舞蹈,并同步开发AR泗州戏服饰试衣间、舞蹈道具等多款非遗互动产品,可适时推行走进校园、社区、商场、景区等地。
从传统观影到移动鉴赏,从深度沉浸到多维体验,借助多媒介的融合与高科技的力量让泗州戏变得“时髦”起来,成为发展“变道超车”的新动力,如何与传播媒介共生、共情、共通则需要持续去探索与蓄力,让传承并不止步于视听层面,并以更多元的方式走向市场。
随着动作捕捉成本的降低与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升级,动捕技术在虚拟现实中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多,帮助VR设备在大空间范围内识别人的动作行为,并将其行为准确地复制到虚拟世界中。创建泗州戏的三维影像和交互需求促进了虚拟现实与动捕方案的结合。使用Autodesk的Send to功能,将三维动画软件Maya中的人物角色传递到MotionBuilder,然后将Motionbuilder中带骨骼的模型Character角色化,保存成FBX文件,从Assets Browser面板中,将Kinect 1.0插件拖拽到场景中,然后分别执行Create Model Binding(创建模型绑定)、Online(激活Kinect驱动)、Character Path(指定先前保存的FBX文件路径)、SetUp Recording(导入并设置FBX文件)、Calibration(校对T-pose初始姿态)。此时,在Kinect镜头前,目标角色的肢体行为即可驱动数字角色,并配合动画帧记录按钮实时捕捉动作信息。在此过程中对于一些复杂动作的捕捉若产生明显的数据错误,则需要进行手动矫正与更改。
虽然与泗州戏相关的一些新媒体主流社交平台早已被开通,却疏于打理,传递的信息量寥寥、乏善可陈且更新频率不高。目前借用传统媒体进行非遗传播,存在转型抑或是消亡的困境,在如今更新迭代的新媒体行业中,陷入颓势的传统媒体需要抓住时机,开拓更为时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将原有平台积累的用户转移到新平台上,同时内容的生产与呈现既要保有自身特色,又要添加和开发适应于时代的内容,这是保持活力和聚拢受众的重要因素。
通过线上传播千家万户,树立融合传播理念,共享非遗影像素材,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目标,让传播半径和形式得到了真正的拓宽和变革。早前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老一辈传承人与互联网接触甚少,当下可邀请传承人和大师们走进直播间,进行线上开讲和连线教学,拍摄、录制、剪辑相关的微视频、微访谈等。将非遗传承从以往单方面的普及宣传,转变为大众的自发参与。同时联动平台内的优质用户,在分享非遗故事的过程中,让更多传承人以年轻化的方式传播出去。再根据线上互动情况和话题阅读量,设立线下主创见面会、赏析会等活动,进一步加深不同受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适当构筑、衍生一些供用户“移动鉴赏”的艺术交流板块,开发泗州戏小程序,将用户反馈的具有参考性的内容进行合理加工和艺术化提炼,可作为辅助资源用以泗州戏艺术的再创作。
泗州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要以更易于辨识和获取有质量的非遗艺术途径为目的,让大众体验艺术与科技的创新融合。当然,这些多元发展、探索与奋进的过程需要持续性倾注心力,泗州戏艺术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5G网络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加持和赋能将让泗州戏艺术借势东风,扬帆启航,加速发展,焕发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
搭载5G快车的泗州戏艺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在传承和发展中“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整合优势”[5],以及最新的数字技术加持,实现传承和传播的双轮驱动,大众能在5G的快车道上全面享受数字时代发展所带来的艺术文化红利。坚定建立文化自信与非遗艺术传承理念,弘扬非遗保护、传承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至此前景可待,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