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网络时代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2018-01-26 11:38方园牛丽敏赵倩
黄河之声 2018年18期
关键词:泗州戏微信文化

方园 牛丽敏 赵倩

(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泗州戏也被业界人士称为“拉魂腔”,作为安徽省著名汉族戏曲剧种的代表,泗州戏因为其独特的魅力,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在皖北和附近地区流传已久,享有盛名。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应该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他们血肉相连,泗州戏也不例外。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泗州戏体现了皖北地区广大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习俗,具有强烈的区域地域文化特征。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新技术的冲击,传统泗州戏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逐渐下跌,远观未来,泗州戏应该何去何从,已经引起了广大业内人士的深入思考。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习、工作、休闲、娱乐等都受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的冲击,尤其自“三网融合”以来,电脑和手机客户端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泗州戏的发展和传承也不例外,仅仅依靠传统传播方式来进行泗州戏文化的传承,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与时代接轨,合理有效的运用新技术来促进泗州戏文化的发展。

一、泗州戏的起源与发展

提到安徽,世人就会想到黄梅戏,但是安徽不仅仅有黄梅戏,更有以泗州戏、傩戏等为代表的地方戏剧。其中泗州戏是安徽皖北地区代表性的地方性戏曲,泗州戏发展历史悠久,在皖北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孕育于淮河两岸,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深受当地和附近地区人们的喜爱。任何戏曲在发展之初都不是孤立发展的,泗州戏也不例外,泗州戏在发展之初和山东的柳琴戏、江苏的淮海戏出自同一门派,唱腔和旋律都有相似之处。后期随着泗州戏的不断发展和兴盛,再加上其主要的活动地点在宿州市泗县附近,因而世人将其命名为“泗州戏”。

众所周知,文化在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近几十年来,国家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也在逐渐加大。泗州戏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早在2006年5月20日就已经通过国务院的批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安徽省在为泗州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中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泗州戏特色,其文中写到:“泗州戏旧称拉魂腔,起源于江苏海州,即今江苏省东海县,流行于陕北一带,在民间小调和花鼓灯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为安徽省四大剧种(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庐剧)之一,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1]然而,近年来,各种文化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泗州戏的发展也不例外,受到了各种文化潮流的冲击,呈现出衰退现象。

二、泗州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泗州戏不断由农村走向城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次一次接受生活的洗礼,一次次迎接蜕变,不断发展完善自身。但是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生活节奏的加快,物欲横流的社会现状,艺术欣赏的多元化,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形式层出不穷,泗州戏已经不复往日的光鲜风采。

作为地方戏曲,泗州戏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坎坷。现今的泗州戏在受到诸多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下,发展举步维艰。泗州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机制的缺失,泗州戏文化继承断层

众所周知,泗州戏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其能够源远流长的发展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就像一种很古老的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一样,必须为其极具特色的语言发展培养其继承人,使其逐渐发展弘扬远大,泗州戏亦是如此。泗州戏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在相关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有待提高,并没有形成完备的发展体系和规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我国现在戏曲发展并没有建设专业的音乐学院来进行专业的泗州戏的完善系统的教学,泗州戏专业知识的教育缺失,导致泗州戏文化创作的不利地位,从而加剧泗州戏音乐人才的缺失;另一方面,国家和政府对泗州戏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法律、经济等不同方面的支持,使泗州戏在人们群众生活中的影响力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波澜,人们对泗州戏的了解并不是很深。任何一种文化缺少了年轻血液的注入,都不会发展的长久。

(二)泗州戏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艺术”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现如今听泗州戏的观众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年轻观众所占比例较少,使泗州戏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艺术”。分析导致这一方面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点:第一,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互联网的普及,观众越来越多的从互联网上获取休闲方式,这些途径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彩,进入门槛相对更低的获取模式;第二,一些地方政府和组织团体为了能够追求政绩的考核,开始批量化、公式化生产大量泗州戏曲目,然而却逐渐脱离人民群众,从而致使一些观众的流失。

(三)泗州戏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呈现出“衰退”趋势

“泗州戏的现代困境首先体现在传统剧目的活力丧失,演出市场极度萎缩甚至是逐渐消失。这不仅是由于戏剧本身的发展空间愈发狭小,同时也是由于传统文化在新型社会中的‘话语权’被削弱。”[2]自从上个世纪后半期,泗州戏文化逐渐进入“衰退”趋势,表现为:首先,泗州戏的演出的时间逐渐缩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日程安排的越来越满,很难再找出充足的时间来欣赏泗州戏的文化内涵;另外,泗州戏文化创作的数量在大幅度减少,之前泗州戏能够被世人所耳熟能详的曲目众多,而经历多年的发展,泗州戏所能够让人们知道的还是有限的。

三、泗州戏网络传播策略

(一)泗州戏文化宣传网站

建设泗州戏文化宣传网站是泗州戏网络传播策略之一。网站的战略定位就是以展示、推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泗州戏为内核,以传承、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为己任。

网站采用的是B2C电子商务模式,利用该网站将有关泗州戏的各种资讯呈现在广大网民朋友的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泗州戏文化。网站结构主要包括:首页、网站简介、文化宣传站点以及其他有关泗州戏方面的内容。

1.首页

对于整个网站而言,首页是最先考虑的。首页制作得好,会吸引许多潜在的客户。在网站的首页上,有关于泗州戏的图片陈列和文字介绍,以及一些重要的消息和链接。

①戏迷登陆:戏迷朋友注册,加强管理。

②友情链接:友情链接的作用可以让更多的网民来浏览自己的网站,增加浏览量,从而增多潜在客户。

③与我联系:为戏迷朋友提供及时服务,弘扬泗州戏文化。

2.网站简介

按照网站的经营目标,简略介绍网站的文化、相关动态、与我联系等。

①网站文化:介绍站点文化及泗州戏文化的起源发展。

②相关咨讯:提供最新的泗州戏文化新闻导读。

③与我联系:相关工作人员的电话及地址,QQ或EMAIL等联系方式在此栏中可以看到。

3.作为一个文化宣传站点,泗州戏文化展示是非常重要的。

①基本介绍:对泗州戏的基本介绍,使浏览者了解泗州戏的内涵、外延等。

②相关动态:网站对一些发表个人的看法进行整理,通过一个主题进行发表,使戏迷朋友之间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讨论,寻找话题。

③精彩留言:与网友进行互动,挑选精彩评论进行发表。

4.其他

①泗州戏的艺术特色。泗州戏的角色主要分大生、老生、二头、小头、丑等几类,带有明快活泼、质朴爽朗、刚劲泼辣的特点,充满浓郁的皖北乡土气息。

②泗州戏的传承价值。泗州戏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早在2006年5月20日就已经通过国务院的批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③泗州戏名家。李宝凤、孙凤华等名家的资料介绍以及相关表演视频。

(二)微信公众号

据2016年微信公布数据显示,现有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动用户,新兴的微信公众平台1000万个其中61%的用户有浏览微信公众号的习惯。[3]微信公众号作为网络时代用户接入信息的主要平台,以其多媒体信息推送、互动方便快捷等优势,受到普遍青睐。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泗州戏传承、传播,是当前泗州戏网络传播的重要举措。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多样化,互动服务,多媒体信息推送以及即时性、精准传播等特征,使得它在当今社会中,成为了泗州戏文化传播载体的较好选择。一方面,泗州戏通过电子媒介的传播,跨越时空的限制,极大地普及了泗州戏艺术;另一方面,订阅号等新的艺术形态的产生,又极大地发展和丰富了传统泗州戏文化。当前关于泗州戏的微信公众号寥寥无几,传播形式单一,知名度不高,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亟待重视。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今天,泗州戏愈来愈需要依靠一种有用的载体来传布信息,扩大影响力,为更多人所接受。微信公众号这一载体很好地实现了泗州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可行性,使之在当今社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三)虚拟博物馆

虚拟博物馆(Virtual museum)或数字博物馆(Digital museum),是以博物馆为主题,结合电脑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展示平台。建立虚拟的泗州戏博物馆可以将传统的泗州戏文化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弘扬传统泗州戏艺术,扩大泗州戏的影响范围,唤起人们对泗州戏的注意。传统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以传者为中心,参观者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而虚拟博物馆可以填补实体博物馆的不足,确立观众的导向思维,以观众为主体,观众处于主动选择地位,加强观众体验性的强化延伸。

数字虚拟技术已经成为博物馆陈列展示提升服务和延伸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借助高科技(3D数字技术、多媒体、虚拟技术)等技术,增加观众互动体验环节,使观众得到独特的文化享受的同时,增强了趣味性。通过对虚拟博物馆文化展示和服务方式的探索,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泗州戏文化。进入虚拟博物馆后,通过数字平台,关于泗州戏的每一件文物、每一段历史,都能清晰呈现。人们可以通过网站、公众号或直接扫描二维码等多种渠道随时进入,进行一次泗州戏文化的精神之旅。

四、“互联网+泗州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方法

在网络发展极速便捷的当今社会,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给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许多或隐或暗的冲击,作为人们休闲文化的一种,泗州戏也毫不例外。在以“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为代表的冲击下,泗州戏正面临着传承、发展和繁荣的十字路口。以“三网融合”为代表的互联网能够给泗州戏的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同时,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也要警惕和避免以下问题:

泗州戏融合新兴技术发展的步伐应该更加扎实稳固,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泗州戏的现代化应通过专业戏曲网站、微信和虚拟博物馆等途径大力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通过互联网的发展,促进泗州戏不断被更多人的所喜爱。

泗州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该“不忘初心”,只有这样才能“方得始终”。在借助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不应该忘记传承泗州戏曲艺术文化、培养戏曲文化、弘扬泗州戏文化,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将文化资源完全沦落为商人获取经济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应该学习和借鉴其他地方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发展模式。

五、结语

近年来,泗州戏的发展受到了各种文化潮流的冲击,呈现出衰退现象,怎样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是泗州戏长远发展不可避免的挑战。芬兰著名学者劳里·航柯说:“把活生生的民间文学保持在它的某一自然状态使之不发生变化的企图从一开始便注定要失败。”[4]戏曲创作来源于生活,因此在当代泗州戏创作中,应该不断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互联网和电脑的不断普及,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正是宣传弘扬泗州戏的一条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逐渐忘记传统技艺,忽视了传统戏曲文化——泗州戏带给人们的精神熏陶。当代大学生有义务挖掘、宣传和弘扬泗州戏,使泗州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经久不衰。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泗州戏发展和传播媒介的多元化联系密切,泗州戏的发展需要借助传播媒介的力量,依靠网络的力量来扩大影响。

猜你喜欢
泗州戏微信文化
安徽泗州戏唱腔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
论微时代背景下泗州戏的传承与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泗县探索
论基础教育对泗州戏的传承
谁远谁近?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