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华
池州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迈入智慧社会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社会形态,智慧社会促使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1]。历史经验表明,技术的每一次革新和升级换代,无一例外都会给社会就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智慧社会的来临给当今大学生就业沟通带来新的挑战,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沟通中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为了迅速提升大学生就业沟通的有效度,最大限度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他们顺利实现就业,对智慧社会中大学生就业沟通呈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找出解决的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查询发现,对智慧社会和大学生就业沟通单独进行的研究十分丰富,但把智慧社会和大学生就业沟通结合起来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智慧社会大学生就业沟通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2]。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每天都产生海量的云信息,其中就包含了数量极为庞大的就业信息。这些日益增长的就业信息,纷繁芜杂,真伪难辨。大学生要从中筛选出针对性强的有效就业信息的难度与日俱增。智慧社会的云信息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就业视线,让他们面临如何有效选择就业信息的压力,这种选择性压力甚至让大学生们难以适从,从开始搜集就业沟通信息时就产生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焦躁心理,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沟通的顺利实现是不利的。大学生借助智慧社会的相关技术进行关键信息的筛选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智慧社会产生了诸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且这些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人工智能会带来较强的替代效应[3]。随着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利用,人工智能将在众多领域完成对普通工人的替代:导游机器人可以替代现在的人工导游;扫地机器人可以替代清洁工人;物流机器人可以替代仓储员;无人驾驶机器人可以替代司机;播音机器人可以替代主持人;教学机器人可以替代教师;等等,不一而足。智慧社会的新技术正在以螺旋上升的加速度不断压缩着大学生的就业机会。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加快,大学生数量正以一定的比例逐年增长,大学毕业生数量也同样在以一定比例逐年增长。一边是逐年递增的大学生就业人口,另一边是快速发展的智慧技术对劳动力的挤压,这一正一反的叠加效应无疑会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强就业能力培养,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以及用人单位多方联动,统筹推进[4]。智慧社会中的政府、高校、用人单位要善于利用智慧技术的工具价值,齐心协力,竭尽所能,最大限度地消解智慧技术挤压就业机会带来的压力。
随着就业市场上供给的大学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买方市场逐渐形成。就业买方市场中,学校类型和学校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在就业分层中所处的地位,这一点可以从目前“985”“211”等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优势地位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相对弱势地位得到印证。智慧社会时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往往会运用大数据分析报告来作为招聘人才的重要参考。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985”“211”高校毕业生越来越抢手,就业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在就业分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并不断固化;反之,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增长,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在就业分层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且同样被不断固化。也就是说,智慧社会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正不断固化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层。从比例来看,“985”“211”高校毕业生毕竟只占极小比例,这种少数大学毕业生占据大多数就业资源的“倒金字塔”就业结构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顺利展开。智慧社会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学生的就业分层的固化带来的影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沟通能力是就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传统社会中,就业沟通信息相对匮乏且渠道不畅。由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直接面对面的就业沟通频次较少,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沟通中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大学生因信息不足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难以招到合适的毕业生,换句话说,就业沟通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就业沟通上的错位,进而导致了“双输”的不利结果。智慧社会是“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大爆炸”共生的时代。进入智慧社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早已翻篇而过,不再是问题,但不得不说又滋生了新的问题,这就是信息爆炸带来的信息选择问题。智慧社会就业信息纷繁芜杂,层出不穷,大学生要在这纷繁芜杂的就业信息中筛选有效的就业信息,获取有效的就业数据的难度与日俱增,就业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渐被就业沟通中的信息爆炸的信息选择问题所取代。
在传统社会中,大学生的就业沟通更多是与用人单位直接接触的面对面沟通形式,用人单位或者发布招聘信息让大学毕业生直接到单位参加面试,或者到高校所在地组织专场招聘会与大学毕业生展开面对面的双选,无论基于哪种形式,都属于面对面的直接就业沟通。直接就业沟通的“可接触性”可以增强大学生就业沟通的熟悉感和信任度。进入智慧社会,由于“互联网+”和“5G”通信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用人单位可以足不出户运用视频通话的形式与大学毕业生展开就业沟通。视频沟通方式表面看也是一种直接沟通的形式,深度分析其实不然,技术再先进的视频沟通和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沟通功能还是有差异的,不能简单画等号,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还属于间接沟通的形式。视频沟通虽具有可视性,但它的“非直接接触性”往往难以让大学生增强就业沟通的信任度,甚至会不断削弱其信任度,最终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沟通有效性的实现。也就是说,智慧社会从就业沟通的直接沟通转变为间接沟通的沟通形式问题也是新问题之一。
传统社会中,大学生要顺利实现就业,在就业沟通中必须采取主动,在通过有限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后往往会主动上门与用人单位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就业沟通,一般来说,除非特别优秀,大学生就业很难一蹴而就,往往都要经过几次甚至十数次的交流沟通才能完成就业沟通,顺利实现就业。整体“就业难”的就业压力迫使大学生不得不主动展开就业沟通,也就是说大学生在就业沟通的主动性十分明显。进入智慧社会,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一方面大学生会被推送到大量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可以利用“5G”视频通话技术频繁地与大学生展开就业沟通,一些迫切用人的单位表现得尤甚。这种通过视频通话的就业沟通,少数几次大学生可能还愿意展开,次数多了,大学生从心理上也会产生一定的厌倦情绪,大学生的就业沟通逐渐从愿意主动沟通演变为不太愿意甚至不愿意的被动沟通。很显然,智慧社会大学生从就业主动沟通到被动沟通的沟通意愿问题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之一。
面对智慧社会存在的就业沟通问题,只有迎难而上,正视它们,才能更好地加以解决。为了缓解“就业难”现象,智慧社会给大学毕业生带来的就业沟通的新问题必须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正是有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分析与提取,就业才得以“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大数据技术为智慧就业提供“灵魂”[6]。日益发展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大学生对就业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同时对就业信息的关键数据进行有效筛选,从而帮助大学生在纷繁芜杂的就业信息中找出针对性强且有效性高的关键信息,从而让大学生在就业沟通过程中不走或少走弯路,在就业信息沟通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简单来说,智慧社会借助大数据技术的云分析和云计算,可以减少不必要就业信息的干扰,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沟通信息的针对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沟通中的信息选择问题。
无论大学生主观上有多么抗拒就业的间接沟通形式,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就业直接人际沟通形式将被“5G”视频通话等“人+机器”的人机间接沟通形式所取代。尤其是当下,新冠疫情的不利影响使得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优先采用视频沟通等非接触的间接沟通的形式,这样的沟通形式,一方面使双方的健康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较大地节约企业招聘成本。现今的大学生基本上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网络大体上都比较熟悉,对网络的亲和性相对来说大于抗拒性。高校和就业指导老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时,可以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作为就业沟通的一种有效工具,让大学生愿意接受“5G”视频沟通等间接沟通形式,至少在就业沟通中不抗拒间接沟通。总的来说,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提升大学生对间接沟通的适应性,从而一定程度解决大学生就业沟通中的沟通形式问题。
大学生要顺利实现就业,必须在就业过程中不断提升就业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人际沟通的有效性是指沟通活动对于沟通目的达成程度。对大学生而言,进行就业人际沟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就业,因此,取得就业的人际沟通行为就是有效的人际沟通行为,反之则是无效沟通[7]。那大学毕业生究竟如何来实现有效的就业沟通呢?可以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沟通的有效性。借助智慧社会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对大学生的一些常规重复性问题进行预先设定,用人单位不需要直接与大学生交流就能够获得这些基本信息,而是到涉及关键性信息的时候才与大学毕业生展开为时不长的视频沟通。也就是说,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升大学生就业沟通的有效性,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沟通中的沟通效果问题。
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之一,是大学生参与社会成功就业不可或缺的法宝之一,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能力之一[8]。智慧社会的技术对大学生就业人际沟通是一把“双刃剑”。智慧社会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一定程度解决从就业沟通信息不对称发展为信息爆炸的信息选择问题,提升就业信息沟通的针对性;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一定程度解决从就业沟通的直接沟通转变为间接沟通的沟通形式问题,提升大学生对就业沟通的适应性;可以借助人工技能技术一定程度解决从就业主动沟通到被动沟通的沟通意愿问题,提升就业沟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