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磊,张 兰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曲靖 655000)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医学院校的立身之本。医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决定了医学教育承担的使命和责任,体现了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医学教育不仅让医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更需要让医学生的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医学院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充分挖掘和发挥医学发展历史、文化和实践中的思政育人元素,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医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构建医学院校在育人目标上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在育人理念上实现“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相统一、在育人价值上实现“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相统一、在育人机制上实现“德技并修和工学结合”相统一的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既是高质量育人的需要,也是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回应。
针对医学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水平,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课程思政体系,需要通过医学发展史、医学文化、医学创新实践及典型医学案例中的感人事例等充分挖掘医学文化与课程思政的“融点”,实现医学文化与课程思政的相互贯通。
医学是最古老、最基本的科学,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诠释了整个恢弘壮阔的医学发展历程,包含了人类医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其中,这也涵盖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过程中医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中国医学对世界医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教师在介绍医学发展历程与发展前景时,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医学发展史中蕴藏的丰富的思政内容,并通过与医学生分享健康中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互联网+”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而激发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发医学生对于医学发展进程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现代性与历史性、国际性与民族性等问题的辩证思考,引导医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与实现民族振兴有机融合,在围绕医学发展史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对于医学教育,“立德”更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医学这一特殊的学科,同时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人文精神越发显得弥足珍贵。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整体办学理念仍然侧重于基础医学知识理论的传授,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不足,医学专业课程中发掘思政育人理念淡薄等。而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未来的医疗卫生人员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医疗卫生事业人才的需要。通过在课程思政中融入世代相传的医学家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成就、将人类医学人文遗产发扬光大,有利于培养扎根中国边疆、服务基层、具有精湛医术、健全人格和崇高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医学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充分明晰“需求侧”问题,调整“供给侧”结构,完善工作评价激励机制,以“思政课程”为基点,以多元课程体系为载体,以“需求侧”和“供给侧”为依托,以体验式德育实践模式与综合评价体系为保障,确保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打造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金课。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为医学院校创建课程思政金课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平台。作为培养扎根基层、应用型大健康人才的边疆医学院校,探索以“青春健康”理念为目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医学人文素养公共课程、医学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青春健康”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推动大健康教育与大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探索以“青春健康”助力建设“人民健康”的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医学院校具有医学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主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卫生健康人才。要培养具有高尚医德、技能娴熟的医学生,未来能够在卫生健康事业中担当大任,就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医学院校立德树人中的关键性作用,始终以“三个坚持”为抓手。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从用人需求与能力匹配问题、教师热情与实施效果问题、学生困惑与健康成长问题等方面,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破解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二是坚持实践育人,针对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结合医学教育与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加大社会实践力度,将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充分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从而增强育人实效。三是坚持专业融合,医学院校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是探索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提升医学院校育人效果。
2.医学人文素养公共课程
医学人文素养公共课程是优化医学生知识结构,诠释医者情怀,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人文素质是医学的灵魂,也是现代医疗技术的灵魂。为了能够有效适应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医学院校需要把握好医学人文素养公共课程建设的“三个着眼点”。一是着眼于构建医学院校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形成系统化、特色化的培养体系,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规划,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课程体系。二是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行为,知识可以在课堂上传授,但人文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外在实践,需要通过长期的特定实践,才能够逐渐形成稳定的职业习惯和行为准则。三是着眼于思政与人文的力量融合,思政课与医学人文素养课具有内在统一性,本质上都是指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医学院校要探索“思政课”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医学专业课程
通过应用人机工程原理,城南污水厂工程安全防范控制措施更加注重人性化,提高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舒适感,施工安全和进度等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主要采用的是以学科为基础,以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为主的课程模式。医学基础和医学专业课程是构筑医学生基本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医学生的医疗卫生工作基本素质的核心课程,在医学院校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鉴于医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医学院校推进“课程思政”要突破“三个难点”。一是转变观念。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说,医学的专业性较强,课程内容非常聚焦,医学专业教师在讲授医学理论过程中,恰当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首先需要专业教师不断转变观念,增强育人的理念,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全校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文化氛围。二是团队建设。建设课程思政创新团队是提高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支持,鼓励和推动医学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密切配合,形成课程建设合力,共同提炼医学专业课程中隐含的思政内容。三是实施方法。如何将隐含的思政内容适量恰当的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这需要具有创新的设计思维,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不同于其他类型、其他专业的高校,需要立足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医学院校办学实际,坚持问题和目标双导向,从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供给侧、需求侧出发,探索课程思政的供给侧、需求侧改革,推动医学院校特色化发展,是当前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加强对课程思政的“需求侧”和“供给侧”研究,明确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方向,在国家全面推进“三全育人”背景下,医学院校需要认真研判其课程思政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差距,一是在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国家、社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需要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做什么?二是当前医学院校为课程思政建设做了什么?通过调查把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供给现状,从政策供给、要素供给、服务供给等方面分析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发展方向,总结经验和明晰协同育人路径。
鉴于此,医学院校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搭建青春健康成长服务平台。通过优质资源共享,实现育人融合互补,提升立德树人教育效果。一是依托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医学院校建设,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标准为导向,构建医学人文研究中心,整合学校优质资源,创新拓展青春健康成长实施方案。二是依托医学院校的医学与健康教育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具有教育教学、科普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特色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以“医学与健康教育中心(生命科学馆)”为依托,挖掘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独特元素,让医学生在直观了解人体科学知识的同时认识生命,从而激发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在认识生命和探究科学的同时,培育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举办科普讲解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等,加强学校科普队伍建设,发挥科普辐射带动作用,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医学教育、思政教育、人文教育和社会实践的高度融合,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
边疆地区医学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基层卫生健康人才,针对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凝练自身特色,探索体验式德育实践模式与综合评价体系,从“三个维度”进行铺展。一是顶层设计,医学院校基于目标导向,加强体验式德育实践模式的构建,创新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体验式德育实践为特色的全方位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形成全校课程思政建设一盘棋。二是平台搭建,医学院校应结合学情、校情实际状况,积极搭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三向联动的全方位实践平台,坚持校内课内实践为主,重视校外课外课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展线上实践平台牢牢掌握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三是路径探索,通过发挥全员力量,建立“一二三课堂分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细化分类分层培养模式,鼓励医学生通过参加实验教学、社会服务、创新实践、科研实践、实习实训、创业就业等实践内容,全面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切实贯彻“三全育人”教育工作理念。
同时,医学院校应积极构建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多元化、针对化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医学院校学生实践的评价指标体系,组建校内教师、院企带教老师、同学同事同行等多元评价主体,对医学生实践的目标任务、道德准则、职业素养、业务技能等开展综合评价,打造校院企社共建模式,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培养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促进新时代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赋予“三全育人”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医学院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精神,关键在于秉持“三全育人”理念,探索“立德树人”的重要机制和举措,形成“大思政”格局。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三向联动建设系统,形成“一心双环三联动”的课程思政工作格局,做实做好医学生思政教育。
“一心”即新时代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性、整体性、时代性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协同创新的理念,形成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准则,构建医学院校思政教育育人共同体。
一是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性做到“三全育人”多领域的协同创新。高校加强与家庭、社会等多领域的合作育人创新,构建教育、培养、管理、服务和发展“五位一体”的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把握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环境、实践、服务中去,调动与促进医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二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整体性做到“三全育人”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引领、素质为重”的理念,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等多学科协同育人创新。将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多元化系统性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支持医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医学生综合素养。
三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时代性做到“三全育人”多维度的协同创新。高校通过整合制度、队伍、文化、宣传、教育、群团组织等多种力量,形成新时期育人的合力。大力推进医学院校改革创新,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明确育人工作职责和任务。统一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富有责任、满足需要”的“三全育人”教职工队伍。不断探索和把握新时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主动适应医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新要求。
“双环”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有效融合提升效果。“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二者在目标、内容、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结合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际,正确处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价值本质,最大限度的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增强思政育人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这是“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一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政课程”着重解决的是大学生知、信、行的教育目标。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把思想、道德、法治等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大学生接受知识,通过思考转化成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形成长期坚守的信念,在理想信念引领下,逐步形成积极进取的实践行为。
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举措。[3]医学院校专业课程开设门类多、教学周期不足、师生人数众多,通过合理有效设计,引导广大专业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各个环节,推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效融合。
“三联动”即构建校内与校外联动育人、课内与课外联动育人、线上与线下联动育人的工作格局。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系统化工程,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路径,提升医学生整体素养,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一代又一代卫生健康事业人才。依据整体构建医学院校“三全育人”体系的培养理念,探索构建“内外联动、上下互补”的培养新模式。
一是校内与校外联动育人。作为承担卫生健康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境因素,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医学院校充分整合校内校外两种资源,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整合联动,有效推进医学生成长成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形成整体化的医学生成长育人环境。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二者协同育人,为医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同时,充分利用医学生在医院及企业的实习实训机会,积极创设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品牌,为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二是课内与课外联动育人。医学生的培养,更多体现的是医学生在生活与工作中的人文素养,突出体现的是实践性,通过整合发挥主渠道作用的课内教育与发挥拓展功能的课外教育,促进医学生专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工作的有效结合。其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发挥课内教育的主渠道作用。[4]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课内教育这一主渠道,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基本的思想道德素养,着重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激发担当意识和创新理念,弘扬奉献精神和诚信品格。其二,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拓展第二课堂内容与形式。[5]医学院校需要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教育活动,努力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尤其是鼓励更多的医学生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在参与社会问题调查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促使医学生将学习和服务相结合,使课外实践与课堂学习有效结合,形成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体系。
三是线上与线下联动育人。伴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将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手段,这就决定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共存互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无论是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都普遍存在着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互相取代,而应当彼此共存,取长补短。一方面,线上教育发展要以线下教育课程内容为基础,发挥其突破时空、技术等优势;[6]另一方面,线下教育发挥着推动人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线上教育侧重于提供工具与资源,二者需要创新融合方式实现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