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婷
(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健康发展是世间各种存在的第一财富,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组织中的一种存在,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呈现出良好的状态。2016年新学期,全国2000余所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根据对130所高校的调研,2016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蓝皮书及学情报告指出,2016年内近8成受访院校出台了多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激励政策和文件,超过70%的高校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改革,93.8%的高校、超过25万学生参与到了“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多项创新创业大赛中。[1]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指出截至2018年底,452所高校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达30.49万人次。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不俗的成绩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成长过程中问题与困扰,如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创业教育开放性不足、创业教育发展不平衡、重视量化指标忽视精神培养等问题。[2]如何评判创业教育发展的健康程度,建立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判别准则意义深远。
对于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创业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各类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体,作为教育领域的组成部分,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及健康评价不仅有教育健康发展评价的共性,也有其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其存在健康的内在属性与发展的外在要求。健康是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资本也是对其自身全面的监测、评估与预警,具体包括“身体”“精神”“社会”。“身体”是创业教育的硬性要素与基本存在载体;“精神”是创业教育的软性要素与核心支架;“社会”是创业教育的检验要素与发展价值。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本身蕴含要素的聚合,而且也需要发挥包括“精神”“社会”要素网络的1+1>2的协同力量。
“身体”可以独立完整存在,创业教育是一个存在单元,包括专门师资、多类课程、竞赛活动等各类实体,是一系列要素组合的存在元,是个体创业知识获得的主要途径,是联通“精神”与“社会”的管道与媒介。“精神”是播撒创新创业的种子元,是从单纯的知识获得到对创新创业自我主动认知并进一步融入到一切正在做的“事业”中。种子元不仅包括个体对创新创业态度、精神的秉习,也包括组织如何通过软性支持来构成个体创新创业认知网络的一部分,如文化氛围塑造、制度激励等。“社会”是关乎环境、个体的各类交互,是“人-创业教育-环境”“环境-创业教育-人”的由内而外与由外而内的交互影响。创业教育离不开实践,一方面在其存在元与种子元两个基本元的融合下,通过交互元的衔接形成生态性立体性创业教育系统,这是健康创业教育的基本架构也是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交互元是存在元与种子元创造与贡献的阵地,是创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土壤。在整个创业教育网络中,三元是协同互动、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转化,为个体、组织、社会的动态联结提供了保证,也为深化个体创新创业精神提供了可能。
图1 创业教育三元健康网络
理清创业教育健康的判别准则,是做好新形势下创业教育统战工作、评估工作的重要认知前提。设计“输入-输出-产出”的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模型是较为容易让人理解现实创新世界的一种可取路径。[3]创业教育在输入、输出、产出三个环节上的表现是衡量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
201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并呼吁各国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7年10月18日,习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到创新60次,创业6次。创新和创业可以被看作是持续的和互补的过程。创业使创新得以蓬勃发展,并实现其经济和社会价值。[4]而创业教育是实现创新创业的重要抓手,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挖掘高校潜在能量、实现高校组织内外部能量连接的开发器。我国创业教育在短期内实现的成效与国家、高校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财力密不可分。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6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指出,九成左右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活动有一定促进作用;高校创业教育正向促进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5]
知识是人类文明的基石,从知识的创造、储存、传播再到应用是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随着知识的流动,知识的应用成果将又成为知识创造的来源。一直以来,知识的每一个环节被赋予独立的价值,整个知识体系是各种独立价值的知识环节聚集而成的混合链而不是线性流畅的整条链。作为打通知识内部体系的重要着力点,创业教育成为知识的转换器。一方面,个体所拥有的知识通过创业教育具有被转化、加速实际应用的延展性。另一方面,个体在创业教育所提供的创新激发、多学科交叉思想碰撞的环境条件下,创新创业的精神融入个体内在,成为创造力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点。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与劳动力市场的深刻变革呼呼创业教育对社会服务的产出。“产出即是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的相关结果与影响力,如国家财富、企业“井喷式”增长、岗位创造、吸引外资等。”[3]鉴于创业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创业具有时间滞后性,“创业教育影响力的很多指标,如创业数、生涯满意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等,往往不能在创业教育项目开展期间或者结束之后立刻进行测评。”[6]创业教育对社会的服务产出具有点线面的扩散效应,需要从短期、中期、长期的纵向深处发展去把握与理解。
当前创业教育理论界尚没有形成关于创业教育健康评价模型,与之相关的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创业教育评价指标的建构以及散见的创业教育调查。而国外比较常见的是以创业项目为基准进行创业教育过程性与影响力评价。
基于主体层面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徐小洲、梅伟惠指出大学生创业技能要素具有层次结构,并由此构建大学生创业技能要素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底部是创业基础技能,包括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力。模型顶部是创业操作技能,包括机会技能、资源整合技能、创业管理技能以及专业技能。[2]葛红军从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9个二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7]李国平等以教师能力、教学环节、教学效果为二级指标,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8]舒福灵等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应包括创业教学、创业实践、创业氛围、基础平台建设和培养效果。[9]范文翔利用AHP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模型,其中一级指标分别是激励支持、动机意愿、资源配置、能力水平、重视程度、师资配备和实施方式。[10]冯艳飞、童晓玲以政府、学校、社会、学生四个主体为一级指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11]
基于系统观的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谢志远、刘巍伟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包含5 个二级指标(学生、师资队伍、教学环节、学校总体环境、社会效益),19 个三级指标的创业教育指标的创业教育质量通用评价体系。[12]万建香以学生、教师、学校环境、创业平台、学校名气、社会服务为二级指标,并在准则层建立了相应的30个子指标。[13]吕贵兴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学生、创业与教学、课程、学校声誉、学校创业环境等五个方面为二级指标。[14]朱国奉等从学生素质、师资背景、创业环境、创业课程体系、创业绩效反馈、创业教育成本六个一级指标构建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及相关权重。[15]
基于过程与能力的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高桂娟、李丽红从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与创业能力两个维度构建了创业教育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16]葛莉建立了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集高校创业教育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于一体,形成了创业环境基础能力、创业资源配置能力、创业过程行动能力、创业成果绩效能力等四个主指标。[17]束方银以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构建了基于大学生创业意向考察的创业教育系统化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18]
根据对前人创业教育评价指标的统计,无论是基于主体层面、系统观角度还是基于过程与能力的视角,创业教育的评价都是对创业教育存在元、种子元、交互元三个属性不同程度的反映。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创业教育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概念层、维度层、指标层。“构建指标(指标体系)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从抽象的概念到具体的观察的过程。因此,构建指标的一个基本逻辑可以用概念——维度(准则)——指标这一思维逻辑图来表示。”[19]
创业教育健康程度是在“三个健康”的判别准则下衡量创业教育健康状态的指标,根据创业教育存在元、种子元、交互元三元网络概念层到维度层的分解下呈现出的健康状态,共分为强壮、健康、亚健康、健康透支状态。具体创业教育健康维度与指标层如下表所示。
表1 创业教育健康维度与指标层构建
概念层维度层指标层创业教育种子元创业文化理念与目标定位;创业榜样;社团参与。创业认知创新意识;审慎性思维;创业态度与精神;创业激情;梦想情怀。激励支持校内政策制度;创业基金;院系参与力度。创业教育交互元政策支持政府部门政策;社会组织机构支持措施;家庭教育及理解支持。人力支持校友贡献及流动;政府部门人员流动;企业人员流动。财力支持政府经费投入占比总教育经费投入;风险资本;天使网络。组织支持校外实践基地数量及运用率;政府管理机构创业教育三元健康网络输入:多元主体能量开发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创业教育相关学科国内影响力;学生职业生涯追踪及就业资源互动;社会培训及咨询;创业项目实效;技术转让。强壮健康亚健康健康透支输出:知识转换产出:社会服务
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就业与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之一。通过从创业教育全局及其三元协调性的健康视角对创业教育管理的理念,将创业教育的健康体检、评估与发展由个别院校普及到群体院校。由单纯的数值定量评估到多维度的纵深发展性体检,从而为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干预方向,“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