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娟,王亚汝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2)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以“仁义礼”为核心的德育思想,不仅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是现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思想源泉和资源宝库,具有特定的时代价值。探索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进行理论和方法创新、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重大课题。
孔子以“仁义礼”为核心的德育思想主要包括“仁者爱人”的君子品格、“义以为质”的个体行为、“使臣以礼”的社会规范、“有教无类”的德育原则、“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等。
在《孟子·离娄下》这本书中,明确提出“仁者爱人”这一概念。为什么要将“仁者爱人”定义为一种君子品格?在《论语·颜渊》中,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人皆有欲望,但很多人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而能够合理控制住自己欲望的人必定是品德修养较高的人,也就是君子品格。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爱护并帮助他人。能够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能够爱别人,是君子的表征之一,而小人只会爱自己。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仁,就是说话要谨慎,强调少说多做,言行一致,这也是君子行为。
孔子提出培养君子、圣人、贤人的德育目标。孔子所说的具有像“圣人”“贤人”这样高尚的品德,需要长期修养才能达到,这是高层次的人格标准。所以“君子”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理想人格的化身。[3]想要成为君子,首先,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即要有“仁爱之心”,比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是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君子行为最主要的社会规范。其次,君子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把精神需求放在首位,多读书,用科学的知识武装头脑,用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自己,用君子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行为。最后,孔子对“君子”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规范。比如:“三戒”即:戒色、戒斗、戒得;“三畏”即:怕天命、怕王公大人、怕圣人的言语;“九思”即要求学会自我反思。只有做到以上三点,方可成为君子。[4]
孔子将“仁”作为德育理念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其一,孔子将“仁”理解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其二,“仁”体现了一种博爱的思想,仁者爱人,这就要求每一个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要学会关心爱护别人。其三,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有“仁”的美德,就要学会明礼。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5]。其四,仁还体现在其言行上,仁者的语言要诚信,要以质朴的言语支配自身行动。只有做到以上四点,我们才能以心换心,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孔子强调“义”。这里的“义”是“仁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论语·学而》里,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6]这里的“义”指的道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以为”的含义是把它作为,“质”指的是根本、本体,“义以为质”指的是以义作为根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以“义”来规范自身行为,做到以礼待人、语言谦逊,态度忠诚,只有做到这样,我们才能具备完善的人格,拥有良好的个体行为。总之,就是做事情的时候,以“义”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根本,用“义”来规范自身行为。
孔子重义轻利。在《论语·里仁》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7]在孔子看来,人们在义的规范下追求利,凡遵守“义”的求利都属于正当行为。在冯友兰的人生四重境界中,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属于追求“利”、道德境界属于追求“义”、天地境界属于追求“圣”。孔子主张君子以“义”为本质,“见得思义”。也就是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就要以“义”为立身之本,自己的行为要符合应该遵循的原则。
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8]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礼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行为准则。“使臣以礼”就是上级对待下属要以礼相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是礼和仪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仪”更多指的是“仪式、仪表、仪态”。“周礼”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这是儒家倡导的处理君臣关系的原则,也是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各自应尽的义务。也就是说,帝王的胸怀、品德、气质及其思想修养、情操关乎国家兴衰,国君要有“君人之量”才能使臣以礼、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这样才能使得大臣效忠于帝王。孔子重视“礼”,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看其遵守周礼程度的高低。统治者要用周礼规范百姓的行为,才能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的状态。
“有”与无的意义相对,指的是保留。“教”指的是教育,接受教育。“类”指的是差别、分类。“有教无类”指的是不要把人分类、分等级地区别施教。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力。孔子开始创办私学,这时他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9]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突出的德育原则,它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指无论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他们的职业与智商;二是指人与人本来是有区别的:智商不一样、德行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但是可以通过教育使得那些愚蠢、德行不好、能力差的人向好的方向发展。孔子有众多学生,贤者七十二,这些人有贫有富,但孔子对他们都一视同仁。这主要包括:其一,孔子有教无类的德育思想不仅体现在贵族与平民一视同仁上,还体现在对各种类别人的一视同仁。其二,教育不应该受到地域的限制,无论哪个地方的人,只要一心求学,孔子必收其为徒。其三,教育不受年龄限制,孔子弟子的年龄参差不齐,有的比孔子小五十多岁,比如:公孙龙;有的跟孔子年纪相仿,比如:子路;颜路与颜回同是父子,又是孔子的学生。
人的智力有聪明、愚蠢、中等之分,人的性格有鲁莽、沉稳之分,人的心理状态有上进和退缩之分,人的品行有善良和恶毒之分,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个人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体现了孔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得淋漓尽致。冉有和子路问孔子:“听到鼓励的话,要立马去做吗?”孔子告诉冉有应该立马做,因为冉有性格懦弱,而告诉子路不应该立马做,因为子路性格过于刚勇。在《论语·为政》中,子游和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10]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很好地运用“因材施教”德育方法。
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我国的道德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中孔子以“仁义礼”为核心的德育思想是中华传统德育思想的宝库。在新时代,把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1];《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强调:“坚持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12]。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2)规范新建街道名称,新街道命名体现本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关于道路命名征求意见的公告》中,新增“秩成南巷”和“秩成北巷”,是因此处原有古城墙建筑“秩成门””;新增“花翎街”,因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咸丰年间被赐双眼花翎,民间称其为“陈大花翎”而取名。
“仁义礼”德育思想是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一朵奇葩,是一个具有相对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它明确了道德人格和理想信仰追求,指出了道德教育的原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方法,构建了一套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将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是继承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仁爱之德,就是对他人要关心、爱护、同情、帮助。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是“仁”最深刻的内涵。在今天的社会中尤其要倡导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而不是盛气凌人、恃强凌弱。见得思义,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在获得金钱和荣誉的时候,要时刻提醒是否符合“义”,是否手段正当。礼仪规范,是个体的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体现,是社会道德良序运行的表现。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上下一心,攻坚克难,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中国人防疫抗疫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仁义礼”的时代价值。一个用反思和仁爱构筑的组织才更有未来,一个践行“仁义礼”的社会才更有希望!
高校思政课旨在培养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德育思想体系完备、资源丰富,为维系中国传统社会运行和促进形成良好伦理秩序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思政课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宝库,与当代高校思政课在内容上有高度契合性。
在目标上,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契合。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培养君子、圣人、贤人,这是高层次的人格标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德育放在首位,故“仁义礼”也是思政课追求的重要目标。
在内容上,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是高校思政课的直接思想来源。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强调追求高尚道德人格,以家国为己任,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为高校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丰厚的道德文化土壤。高校提倡清正廉洁、正心修身、诚信文化,这与孔子的“义以为质”理念相契合。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7]提出要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这一理念与孔子“使臣以礼”的理念相契合。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8]总之,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的内容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教育有着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内容的内在契合,是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础和前提。
孔子在长期的培育“仁义礼”过程中,形成和总结了许多符合教育实际和教学规律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这对当代思政课有着直接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孔子“有教无类”的德育原则,对当代思政课有着直接的借鉴价值。教师在教授德育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有教无类”的德育原则。无论学生聪明还是愚笨、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他们一心向学,都对他们一视同仁。
孔子“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对当代思政课有着直接的借鉴价值。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兴趣、理解能力、思维水平和品德知识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德性修养上,孔子主张知行合一,就是要将自己内在的德行修养转化为外在的德行实践。教师教授给学生思政课理论,不仅给学生灌输德育思想,还要让学生将这种德育思想转化为实践。
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可以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融合三个层面将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传承和创新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的关键。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营造中国传统优良道德融入思政课的氛围。开设关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选修课和必修课,把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纳入教学计划,做好课程设计。二是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中国传统优良道德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教育与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的专项学习,掌握其思想精髓、道德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三是提高思政课教师对传统优良道德融入课程教育的积极性,配套相关的奖惩措施。四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与教师个人修养结合起来,把孔子“仁者爱人”的君子品格、“义以为质”的个体行为、“使臣以礼”的社会规范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出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教师。[13]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融入。“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任务,与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有内在契合性。立德,就是把德行教育放在首位;树人,就是通过德育来塑造人,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要创新发展孔子的德育目标,把“仁义礼”合理内核引入到现代课程中。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将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融入到高校思政课中,深入研究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内涵,剔除其糟粕,保留其精华,并进行新时代的诠释,使其不断适合和丰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第三,教学方法的借鉴和融入。孔子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学方法,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至今仍然具有借鉴价值。诸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思并重、躬行践履、慎独自律、自察反省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思政课教师要学会这些方法,并加以发扬光大,形成适应新时代的德育方法体系。
孔子“仁义礼”的目标,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仁义礼”德性修养高尚的人,并且要在实践行动上体现出来,也就是儒家一直倡导的“知行合一”,内在的修养要付诸行动上。教学实践活动,是达到“知行合一”目标的重要载体。第一,精心设计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把课堂理论和方法知识应用于实践和行动的重要环节,紧紧围绕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设计实践教学。第二,充分利用道德文化资源,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践行道德。[14]可以通过走访道德模范人物、参观道德文化景点、举办道德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孔子“仁义礼”德育思想融入到各项活动中去。第三,建立“仁义礼”实践教学基地。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因地制宜整合相关资源,创建“仁义礼”实践教育教学基地。第四,利用网络建设“仁义礼”教育教学平台,利用平台建设“仁义礼”资源教学库,利用AR、VR技术让学生亲身体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