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洁
(绍兴文理学院 元培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具有社会主义新时代特色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主张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通过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
文化自觉最早由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1]。在一定社会语境中的人需要对自身的文化有着清醒的认识,才能在既有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造。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文化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肯定和坚守[3]。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保障[4]。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实现民族自强、国家繁荣的内在需求。
口译课程是面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集英汉语言应用能力和口译技能实践于一体的综合能力课程。口译课通过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和双语转换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018年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外语类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外国语言知识,而且还要熟悉中国文化知识。口译工作者在进行双语转换的同时,也要翻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口译质量不仅仅取决于译员英汉双语应用的熟练程度,而且还取决于译员是否具有深厚的中外文化积淀。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口译教师思想政治意识不足,课堂教学过于侧重语言技能的操练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知识的融入,导致语言学习和中国文化割裂开来,也就无法培养出能够肩负起弘扬中国文化使命的译员。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赵本刚[5]、王艳玲[6]、罗玲[7]、刘丽华[8]等学者对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文化失语现象[9]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缺少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可,缺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差,现状堪忧。在英语课堂上,很多学生谈及西方文化时可以连句成章,在谈及中国文化时却只知道中国有这个文化,却讲不清道不明,更不用说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表达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这种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造成了中国文化无法走出国门,更无法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课程思政的理念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思政要素和口译知识的传授有机融合形成的协同效应,可以在提高学生口译能力的同时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只有学生熟知中国文化,知道它的来历、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才能在口译实践中不卑不亢,呈现出最好的口译成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口译课程需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课程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做出改革。
要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口译人才,首先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大纲,把“德育”目标融入口译教学目标,融口译技巧、能力和素质为一体,才能培养出既懂语言又懂文化的口译人才。我们需要在“文化强国”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指导下,规划口译教学总目标——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认同并热爱中国文化并能主动传播中国文化、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能够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口译人才。作为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口译教学不仅要从知识和能力方面训练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情感和价值目标维度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德才兼备、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口译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渠道地提高自己的思政意识,培植自身的本民族文化素养,把中国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教师自身的文化根基深厚,才能潜移默化地起到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才能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价值引领,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思政要素的融入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如春风化雨一样恰到好处,于无声处自然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更能落入学生的心田,起到引领作用。
课堂是实施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好的课堂要依托好的教学设计,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10]。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探索思政和语言技能相融合的路径。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特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前学生通过慕课或者微课学习理论技能知识;课中通过个人、配对、小组活动内化知识;课后线上或者线下作业巩固拓展知识。教师在这三个阶段都可以进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特别是课中和课后的训练材料,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符合某个思政主题的内容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另外,可以建立学习者社区,针对某一个主题鼓励学生搜集相关热点话题的文章,通过大量有关中国文化的阅读、讨论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对某个特定的中国文化主题形成系统化理解,从而在做好译前准备的同时,积累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和表达方式。这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手段结合翻转课堂的使用在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同时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实现了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目标。
1.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口译教学内容需要从教材内容、慕课或者微课视频、教师搜集的材料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整合。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章节选取能够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文化的内容,挖掘提炼其中的思政内容,从而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在选取慕课内容或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操纵”教学材料,适当向中国文化倾斜。
除教材内容和慕课或者微课外,教师要有机融入时代性、热点性材料,让学生有代入感,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口译学习并不是脱离实际生活,而是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更接地气”。例如,在讲解数字口译技巧时,笔者使用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发展回顾部分、中国国庆期间和双“十一”购物节网购消费数据以及中国节假日春运的盛况。学生置身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中,见证或者亲历了这些热门事件,容易引发共鸣,激发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同时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口译主题模块训练阶段,教师要善于挖掘各个主题模块的思政元素,适时融入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多模态资料,立体化教学内容,从而触发学生母语文化的正迁移,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例如,在科技模块引入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材料,译前准备阶段给学生布置任务用英语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屈原以及他的长诗《天问》,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所进行的太空探索任务;在“一带一路”模块中,学生探索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当代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从而让学生知道文化的来处、发展轨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和灿烂。对教学内容进行追本溯源、寻根问底可以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维度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加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增加“本地文化”主题口译
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口译课程需要融合地方特色,突出产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地方经济。笔者所在院校位于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绍兴,是民营经济最具有活力的城市之一,进出口贸易总额位居全国前列,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在当前绍兴积极发展、深化同东盟的经贸往来,大力推进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口译课程增加“越文化”的口译实践非常必要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口译课程内容体系中。例如,数字口译训练、经贸专题可以使用绍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旅游口译选材众多,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例如,著名的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名人介绍等。此外,绍兴独具特色的纺织文化、酒文化、书法文化、戏剧文化等都可以作为口译训练材料使用。口译跟地方文化挂钩后,学生能够感知到口译课程跟职业发展接轨了,学校学习的知识可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转变成实际工作能力。在绍兴举办重要活动时,例如,绍兴纺博会、绍兴—东盟经贸合作论坛等,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口译实践,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本专业毕业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进入本地外贸领域工作,对绍兴文化耳熟能详并且能够流畅口译也是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3.构建中国文化英译语块语料库
语块是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生成的语言单位,语块进而生成连贯的语篇。Becker认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不是词汇,而是固定或者半固定的语块[11]。语块教学法提倡把语块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因为语块使用时不需要额外分配注意力去考虑语法结构,从而缩短了从理解到产出语言信息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语言输出的正确性和流畅性[12]。口译是从源语言到目的语的语言转换过程,掌握大量的语块可以帮助译者在目的语理解和输出阶段直接整体提取对应的固定或者是半固定化的句子结构或者词组,节约认知资源,缩短解码和编码过程。
学生在进行汉英口译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涉及中国特色文化元素时不知如何表达,例如,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一国两制”等;中国民俗文化特有的“对联”“四合院”等。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口译能力的提高,也无益于文化自信的培养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因而建立中国文化英译语块语料库非常有必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根据口译主题模块从中国官方英文媒体例如《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中国外交部网站等搜集、提取、整理语块,逐步构建中国文化英译的语块语料库。在进行译前准备时学生可以根据主题内容查阅语块,进行语言和思维上的准备;在译后反思阶段可以作为参照反思自己的口译是否符合表达习惯。这种母语文化的归纳和总结不仅可以直接辅助学生产出更流畅、更准确的英语,而且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激励师生创造出更多规范化的中国英语,为加速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做出贡献。此外,四字成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师生进行汇总,从而在英语汉译时达到兼顾简洁和优美的目标。
4.打造口译第二课堂
此外,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译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把思政教育进一步融入学习,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的重要渠道。通过举办热点话题口译比赛,鼓励学生了解时事特别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事件,例如,中国的登月计划、中国在扶贫攻坚战中所作出的成就等;根据口译模块确定主题活动月,例如“一带一路”倡议主题、“绍兴黄酒文化”主题等;“中华故事”演讲比赛可以让学生讲述历史文化故事或者是不同时期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从而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在实践中加强文化的口译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自己的中国文化认知,双重的“获得感”可以让学生在技能学习中增加中国文化认同感,从而主动地去学习、传播中国文化。
口译课应该摒弃过去单一的考核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估和结果性评估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教学平台的使用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使得这种评估方式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评价主体上,除了教师评价外,还要加入机评、互评、自评、小组评价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思政元素的考核也应该纳入综合考评中。评价过程中除了对口译技能进行检测外,还要考察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通过课堂中增加中国文化口译抢答、小测验、线上观察学习社区中学生对中国文化讨论的参与度和知晓程度、第二课堂中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以及举办中国文化主题口译比赛等多种渠道提高中国文化融入度。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从而在加强口译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本研究从长期的口译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提升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中加入思政目标可以使教和学的方向更加明确,更符合全方位育人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上进行重构优化后引入热点、时事材料以及中国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触发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口译教学需要结合本地实际需求,充分挖掘本地文化中的地方特色,形成一个教学主题,这样学生在口译实践中可以学以致用,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基础。构建小型的中国文化口译语块语料库可以在译前准备阶段和译后反思阶段很好地服务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译产出的复杂度和准确度。学生在教学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中充分接触中国文化、感知中国文化有助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逐渐生成和内化。此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融合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果。
口译课程强调中国文化的输入能够帮助学生强化民族身份认同,培养学生在真实口译语境中的母语文化表达能力,从而在对外交流中让世界了解中国,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口译课堂完全是中国文化导向。真正的文化自信是热爱、熟知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西方的先进文化兼容并蓄,这样才能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接纳性。因为口译是双语转换的过程,学生在中西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更深刻地感知中国文化,培养自己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只有知己知彼、学贯东西才能在对外文化的交流中展现出最大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但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平衡中西文化的比重,本研究还未深入探索,此外,本研究虽然是从教学实践中得出,尚未进一步进行实证研究,因而缺少数据支撑,这些将是笔者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