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发展呼吁教师的情愫
——韩延明教授新著《毛泽东的教师情愫》的启示

2021-01-30 18:30张继明闫月娇
山东高等教育 2021年3期
关键词:情愫教师职业教师队伍

张继明,闫月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占据核心位置。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高质量的人民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因此,如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质增效,也就成为一个重大时代性课题。韩延明教授新著《毛泽东的教师情愫》,从文化的向度出发,寻根探脉、广辑细核,以历史的触角溯寻伟人的足迹,以深切的教育情怀、深厚的学术素养和雅美的笔触抒写了教师情愫的深刻意涵,对于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极富启示意义。

一、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重视“教师情愫”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视教育。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突出强调了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教育所具有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把我们党关于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1]“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视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9日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又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我国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为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打造了坚实的平台。

政策上的动员和指导固不可少,但要真正促进教师队伍发展,还需要广泛地建构起一种相适宜的社会文化,引导大众尊师重教,尤其是要唤醒广大人民教师热爱教育、投身教育、主动探索教育教学创新以提高立德树人质量的内在自觉。而这就需要发挥教师情愫的情感浸润和文化建构作用。情愫是一种真实而真诚的情感,它不是基于某种特殊情境而偶然生发的,而是反映着人的稳定的价值倾向性,并具有一定的认识论意义,是情感与理性融合的产物。情愫调节着人的认知方式和行为选择,一方面,理性保障这种认知和行为的方式的正确性,另一方面,情愫本身的情感性,又保证人的行为融入了热情,从而具有持续性。教师“情愫”也即对教师职业的一种真诚、积极而稳定的情感,包含着对教师的尊重、热爱与向往,而且这种积极的情感是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与认同基础之上的。一个社会的教育文化在根本意义上决定着教育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占的位置,影响着人们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而教师情愫作为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标识着整个社会的教师观乃至教育观,一个拥有广泛而深厚的教师情愫的社会,意味着这是一个尊师重教的文明社会,教师发展及其队伍建设获得了最普遍的价值认同,因而能够获得来自政府及社会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我国要建设一支与新时代教育发展相适应的高质量教师队伍,亟需进行一场深刻的以教师情愫为重要组成的教师文化建构。或许这也是韩延明教授仰屋著书,追溯和研究毛泽东的教师“情愫”的一个重要初衷。为了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出伟人的教师“情愫”,韩教授进行了大量的艰苦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在充分占有资料信息基础上成就此书,把伟人如何向往教师、尊重教师、支持教师进行了精细入微但也沉著痛快的抒写,极具细微大义、深切著白的启发性,对于当前我国在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殊的思想指向、情感带动和价值引领意义。

二、教师情愫的两个基本维度及其价值

教师的情愫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力量,既引导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履行立德树人之使命并自觉追求进步,同时也在思想上、行动上动员整个社会尊师重教。质言之,教师的情愫包含了“作为教师的情愫”和“他者的教师情愫”。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既要激发“作为教师的情愫”,又要引导形成“他者的教师情愫”,两个“教师情愫”相互促进,统一于教师队伍建设之中。

(一)作为教师的情愫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的天职就是立德树人,但教师要真正肩负起这一使命,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一,教师必须是“乐教”者,即教师应该热爱教师职业,真正以教书育人为旨趣,能够从教学中体验到快乐。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作为教师,在与青少年学生的教学交往中,学生的成长构成了其意义的源泉,教师的快乐与幸福亦由此而来。教师只有能够体验到这份职业带给自己的愉悦,才会主动地思考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建立起积极的职业认同,进一步建立或坚定职业信念,最终做到以教学为志业,将自己的生命价值与人生理想融合于立德树人的实践之中。坚定的职业信念和持续的职业幸福感,是激发和唤醒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基础。[2]从另一个角度而言,高校毕业生要从事教师职业,也应首先是一个乐教者,这要求教师教育必须重视引导受教育者理解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职业,“乐教”是准入教师职业的无形的“通行证”。韩延明教授在其著作中讲述了毛泽东与教师职业的种种“缘分”,字里行间透露出这位世纪伟人对教师职业的热切向往、对曾经作为一名教师的深切自豪和最终无缘于从事教师职业的深深遗憾,从而生动又深刻地诠释了何为“乐教”。而对于读者而言,这一幕幕、一程程的往事,如同一堂堂以“教师的情愫”为主题的课程,教人深思理解“教师”的涵义,领悟教师的价值,进而向往从教、热爱从教。可以说,今天之教师队伍建设,如何帮助教师建立或坚定职业信念、职业情感,是一个关键的工作环节。

其二,教师须是“善教”者,即教师情愫促使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教育是一门科学,教师只有秉持科学的态度、思维和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这门以人为对象的复科学中钩沉稽古,发微抉隐,探寻教育之道、教学之法,为学生成长指明进路。毛泽东尽管只有短暂的从教经历,但他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十分深刻,例如他“反对注入式教学法”,强调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主要是自己研究问题”;[3]P19教师应该将“讲义”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学,“不懂的再去课堂上问先生”,师生双方共同研讨;[3]P27避免用考试“对付”学生,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3]P26显然,毛泽东的教育教学思想跟今天尊重学生教学主体性、改变传统课堂功能、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基本教改精神,以科学评价为导向、创新课程考试或学生评价方式的评价机制改革,在根本上是相通的。正因为对教育教学规律有着深刻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在“抗大”讲授的《辩证法唯物论》深受学员欢迎,被称为“印象最深、最有教益”;[3]P18而在湖南一师附小从教时,更是创造了“四步骤教学法”,被评价为“毛君态度、教法、言语均臻于完善”;[3]P383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国文时,“学生就会像被磁石紧紧地吸引住了”。[3]P407正如韩延明教授所言,毛泽东“在三尺讲坛留下了弘文励教的足迹”,展示了他在教学过程中‘教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以趣’‘巧之以喻’的精湛教育艺术。[3]P13对于今天的教师来说,积极探索课堂教学创新,不断增强有效教学能力,是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而培养其应有的教师情愫则是教师不断探索教学的内在动力。

其三,教师对“教师”声誉的爱惜。教师要立德树人,其自身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方可授人以渔;身正,才能为人师表。毛泽东在短暂的教师生涯中,始终如一地表现出了作为“师者”应有的素养和自我追求。1917年毛泽东到湖南一师附小进行教学实习时书写的一份国文教案显示,针对只有28个字的课文,他精心准备了足足三页纸的“国文教授案”,而在备课中,他观摩任课教师课堂,查阅大量参考书籍,还拟订了教学实习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提问问题、小组讨论及课后作业等,教案设计周密、内容完整,反映了毛泽东高度重视教学,自觉追求教学质量的职业态度。[3]P381而他在长沙修业学校任教时,“他的生活仍然很艰苦,修业学校给他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元,仅够吃饭”,[3]P395但他依旧认真教学,“一丝不苟”,“乐此不彼”,[3]P388则表现出了一名教师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在湖南一师工人夜校讲历史时,毛泽东“讲历朝大势和上古事迹”,他选择从古至今的历史大事件和关键人物进行讲解,穿插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并从工人的生活、劳动和斗争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被尊称为“毛先生”,[3]P385在“抗大”讲授“辩证法唯物论”期间,毛泽东还撰写三章十六节、共6.1万字的讲授提纲,[3]P18足见毛泽东作为教师其学养是何其令人钦佩!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当他具备了爱惜和自觉维护教师荣誉的意识,才会坚持终身学习,自觉修炼德行,不断实现专业发展,以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在今天之教师队伍建设中,之所以将“师德师风”置于最重要位置,正是因为其不仅是教师持续追求和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还是确保教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的自我规训力量。

(二)他者的教师情愫

教师队伍建设的主体工程在于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实质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相应的环境支持。这里的“环境支持”既包括来自政府、社会部门的教师继续教育投入,为教师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也包括一种以尊师重教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的精神或心理支持。相对来说,良好的社会文化的建构更是促使教师“乐教”、进而走向“善教”的有效动力机制。因为文化在更深层面浸润着教师的精神世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和塑造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职业信念。[4]在建构良好的社会文化、优化教师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唤起“他者的教师情愫”是主要内容。所谓“他者的教师情愫”,也即人们普遍崇尚教师这个以培养人为中心的特殊职业,重视和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信任教师群体的专业性和道德性,积极地认同教师队伍的工作质量和社会贡献,客观而理性地认识和评价教师群体存在的某些局限,并对此表现出积极的宽容和期待,最终在行动上通过各种无形与有形的投入来支持教师发展和教育进步。在他者的教师情愫影响下,教师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支持,从而能够体验到职业的尊严,建立起积极的职业认同,其乐教之心能够得到呵护,追求善教的主动性也得到激励。基于积极的效能感、尊严感和幸福感,教师自觉践行职业理想,以追求职业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这样才能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概言之,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需要观照文化的视角,引导培育普遍的“教师情愫”。

毛泽东不仅怀有“乐教”之心、具备“善教”之能,他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人民教师的热切关心,还表明了他是一位富有教师情愫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韩延明教授在其著作中深情地讲述了伟人躬体力行、尊师重教的历史往事。1917年8月,毛泽东在给长自己三岁的师范老师黎锦熙写信道:“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自恸幼年失学,而又日愁父师。”在此他把老师比作慈母和父亲,尽显敬仰爱戴之情。[3]P35新中国成立初期,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仍心中牵挂老师徐特立,一次他邀请徐特立家中做客,坚持让老师坐上席,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贵为国之主席,仍尊师上座,深令人感怀。[3]P39毛泽东的尊师情怀还鲜明地体现在他对教师生活的关心上。1941年8月,毛泽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举办的小学教师暑期讲习班捐款四百元,慰劳小学教师;1950年9月,毛泽东看到北京一位小学教师来信反映在住房和粮米方面的“群众疾苦”,当即批示要求“此两问题确实须作适当的解决”。1972年12月,福建一小学教师李庆霖写长信给毛泽东,反映其子上山下乡插队学生生活困难,次年4月毛泽东亲笔复信李庆霖:“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3]P21-24正如韩延明教授在书中写道:“无论是在校求学时期,还是革命战争年代,抑或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始终涌动在他的血液之中。”[3]P34此外,毛泽东教师情愫还体现在他积极兴学布道上,从早期创办工人夜校,到后来在瑞金创办中国工农红军学校、马克思主义学校(中共中央党校前身),再到延安时期创办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等,[3]P415-418表现出了这位伟人尊师崇教的高瞻远瞩和博大情怀。今天我们呼吁建立起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氛围,追忆并发掘毛泽东的教育情怀和教师情愫,有着宝贵的时代价值。

三、建构教师情愫文化的方案设计

从本质上说,教师情愫是一种以教育观和教师观为中心的文化认知,其对于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有着内在激励作用,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则发挥着以尊师重教为导向的引领作用。因此,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重视教师情愫的价值,并且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构建起一种教师情愫文化,促使教师情愫有效转化为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行动,从而真正成为推动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一,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让教师过上富足的生活。教师职业以人为对象,更确切地说,是以促进人的成长为目的,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更要培养学生成为道德、情感和理智和谐发展的人。从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的美丽心灵和良好德行的工作。正因如此,“身正示范”向来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规范,而且长期以来,教师也往往是接受着更多来自道德和精神维度的要求。然而,“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教师只有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其在世俗社会中的尊严需求得到了满足,才更可能主动提高专业技术、自觉修炼和提升师德师风。一项关于中小学男教师工作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表明,关注并满足其家庭增益要求,有利于其增加工作投入。[5]可以说,教师的物质需求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而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生活支持,则是正义的。正因如此,近些年来我国教师工资收入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国家更是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2020年,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还专门开展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督导。教师情愫的形成必然包含着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超越对生活和安全的需求。而且,只有当教师职业具备了基于世俗标准的吸引力,乐教才会成为更普遍的社会心理与文化。概言之,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建构教师情愫文化,需先具备必要的物质基础。

其二,强化师德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师德师风建设方式。“德才兼备”是以立德树人为职责的教师的职业准则。因此,师德建设必然是教师队伍建设之核心要义。[6]从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实践来看,在教育法规与政策中,师德相关问题均作为核心要件;学校在教师的选拔、考核、晋职等诸环节,都将师德作为首要标准;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进行督导、考核时,师德师风建设往往是重点关注的领域;在教师管理实践案例中,师德问题常常是教师受到惩戒的主要原因。对师德标准的严格要求,一方面有利于保障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维护教师的道德形象,但另一方面值得反思的是,师德的重要性不断被强化,导致出现了道德泛化问题,当教师常常被动地接受泛化的道德评价,其职业认同、工作热情和责任感都会受到影响。这意味着,在重视师德建设的导向下,应对当前的师德建设方式进行优化,一是更加重视对教师道德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帮助教师采取更合理的道德学习和训练方式,以更好地实现道德成长;二是强化教师在道德学习和训练中的主体性和基础性,引导教师把道德发展置于专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明确自身的道德成长责任和学习意识,主动探索道德发展有效路径。教师的道德自觉是教师情愫的核心内容,其道德成长和良好的道德状况则是教师情愫的重要表现,而这需要管理者优化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由管理模式转向服务模式,由外在控制转向教师自觉和自主。

其三,尊重教师专业权,扩大教师专业自主和自我实现空间。教师从事的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专业性保证了教师工作的有效性,即能够促进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同时专业性还是教师职业产生魅力及教师获得尊严、效能感、价值感的来源。[7]因此,尊重教师的专业权,让教师能够以专业的方式从事教学和学术工作,是培育积极的教师情愫的重要前提。在现实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及作为专业的力量未得彰显,这一方面反映的是教师本身专业素养的局限性,这导致复杂的教学过程异化为工厂式的产品制造,忽略了教学和学术的复杂性;但另一方面也与当前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机制直接相关。申言之,在科层管理框架下,教师及其工作的专业性没有得到足够尊重,严密而刚性的制度体系、严格而量化的绩效考核,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专业自主权被大大束缚,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基于升学导向的管理与评价体系使得教师被迫成为“分数”的奴役,被动地放弃了专业理想。在这样一种工作和管理环境下,教师是难以真正体验到专业的价值的。因此,无论是基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还是基于教师发展的需要,教师都应回归至专业化的轨道。从管理者角度来说,就是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继续教育条件的同时,从教师工作的专业性与规律出发,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及其专业权,信任教师的专业能力,扩大教师教学和学术自主空间。在此环境下,教师将达到更多的自我实现,从而生发出充分的职业热情,逐渐成长为乐而善教的教师。

综上,新时代教育的创新发展呼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创设健康的教师发展环境,尤其是建构起适宜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的情愫是探索构建教师发展文化的一个重要视角和切入点,韩延明教授的著作《毛泽东的教师情愫》为我们打开教师情愫的大门提供了一把钥匙。韩延明教授长于笔墨文辞,学习他的著作,能够体验到阅读的通畅美感,但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名具有十余年大学校长经历、并且以教育研究为志趣的教育学博士,因此,从他的著作中我们能够采撷到关于促进教育发展、教师发展的智慧之花,对于探索教师队伍建设有着特别的启发意义。

猜你喜欢
情愫教师职业教师队伍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写意情愫缱绻心头炽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剪不断的情愫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