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东
(阜阳市社会主义学院,阜阳236115)
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1]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围绕“大统战”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论断、新观点,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战理论。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思维,总的来说,包括政治共识上的大统战、战略地位上的大统战、工作格局上的大统战、工作举措上的大统战等方面,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大统战作出如此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新时代做好统战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大统战思维,对于我们全面掌握党的十八大以来统战理论的创新成果、认识统战规律、掌握统战方法、进而提升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找到 “最大公约数”。“凝聚共识很重要,思想认识不统一时要找最大公约数。”[2]“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3]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以最大公约数的思想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聚合众力、融合众智。
“最大公约数”原本是一个数学术语,被习近平总书记引入到统战工作理念中,可引申为 “求大同”,即面对利益格局多元、价值取向多样的复杂局面,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不同个人之间所拥有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奋斗目标以及利益诉求等。简而言之,就是大家所共同拥有、共同认同的东西。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就是寻求利益共同点和共同价值观的过程,就是统战工作所讲的 “求大同”的过程。不同群体能找到的公约数越大,说明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就越多,团结合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程度也就越深。由此可见,大统战思维要求在共同价值、共同目标、共同利益的引领下,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最强的凝聚力,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4]13。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的新思想,进一步拓展了统战成员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参与,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有力出力,有智出智,守望相助,携手共进。统战工作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通过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开展统战工作的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逐步提出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遵循。统战工作也不例外,“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5]。以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不仅符合党领导的统战重要法宝作用的内在要求,也符合统战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的。今天,我们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6]这一重大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也为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治共识和实践前提。统战工作的开展要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履职尽责,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基础工程。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新的概括,即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41-42
统战工作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统战工作的战略性地位。“统一战线的本质要求就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的问题,这是我们党必须花大心思下大气力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8]为提升统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2015年5月,中央发布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这是我党关于统战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2020年12月,这部法规又根据形势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修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对新时代统战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战略性安排。表明了统战工作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提高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地位。《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重要法宝论”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了统战工作新的时代内涵,把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提高到了治国理政的战略地位。表明了新时代做好统战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装饰品”,而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
会议规格由部委层面上升到中央层面。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首次将会议名称由之前的 “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改为 “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会议名称尽管仅有两字之差,但对统战工作来说却意味着我们党已将统战工作提升到了中央层面来布局、来谋划。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领导小组涵盖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全国政协、有关群团等18家成员单位。负责对统战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进行研究、协调、指导以及督促检查等。这一从顶层设计出发出台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了党中央对统战工作进行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此后,各省市都结合实际设立了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统战工作领导小组这一协调、议事机构的设立,有利于统战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协调、研究配合,最大限度增强了统战工作合力。
统战部长由各级党委常委来担任或兼任。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春兰兼任中央统战部部长。2015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兼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这在我党统战人事安排历史上实属少见。同时,《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对省、市、县三级统战部部长的人事安排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省、市两级党委统战部部长一般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县级党委统战部部长由同级党委常委担任或者兼任,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按照同级党委部门正职领导干部配备。”统战工作领导力量的配备直接影响统战工作的范围和最终效果。如果领导级别过低,那么在政策制定时则会出现话语权不足的情况,政策执行时也会出现以被动执行为主,导致出现在解决重大问题时协调有余、统筹牵头不足。统战部长由各级党委常委来担任或兼任,加强了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统战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促进了统战工作的全面开展,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战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我党把统战工作放到了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放到了各级党委工作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
构建各担其责、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新型“五大关系”。“五大关系”包括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等五个方面。“五大关系”涵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一起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五大关系”的状况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对促进 “五大关系”和谐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促进 “五大关系”和谐的实质是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利益。统一战线要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好 “五大关系”中出现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等 “五大关系”的和谐,努力构建各担其责、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新型 “五大关系”。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合作交流的密切程度也越来越强,各国之间需要面对的共性问题也越来越多。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诸如保护主义、环境污染、网络安全、领土纠纷、恐怖主义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越来越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越来越需要各国树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理念,将本国发展放在世界各国发展和全人类共同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这些共性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57-58
最大限度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规定:“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无党派人士可以参照民主党派履行职能。”[9]关于参政议政,习近平希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在深入开展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求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积极引导所联系的广大成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贡献”[10]。关于民主监督,习近平希望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建诤言、作批评,帮助中国共产党查找、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克服工作中的不足。同时要求中共各级党委要主动接受、真心欢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关于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习近平指出:“搞好政党协商,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努力。民主党派在提高政党协商水平中担负着重要责任,但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首要责任,因为我们是执政党,应该更加自觉地做到虚怀若谷、集思广益。”[5]“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开阔的胸襟、平等的心态、民主的作风广纳群言、广集众智,丰富协商民主形式,增强民主协商实效,为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11]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搞统一战线就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12]3042015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将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青一代等 “新三类人”作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重点团结的新对象。《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将 “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者”纳入联盟范围,即 “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联盟”[9]。同时,还将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华侨、归侨及侨眷,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等12类人员纳入统战工作范围。
统战工作领域实现了新突破。长期以来,我们的统战工作偏重于政治领域,对社会公共领域关注较少。大统战广泛地深入到党和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祖国统一等各个领域,深入到党和国家工作、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4]39《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也明确规定:“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统战工作中的 “一致性”是指统战内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共同的利益追求。“多样性”指统战成员共同价值、共同利益之外的各自所追求的价值和利益,即多样的思想及多元的利益。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关键在于求同存异。要尽量找到最大的共同利益,不断增进一致性,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还要正视和尊重各成员各自的利益诉求,承认成员彼此之间的差异性,“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13]。
立足当前统战工作实际,对统战理论进行了新的发展。如:将统战的法宝作用提高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将 “同心实践”发展成包括 “思想、目标和行动”等方面的统一整体,明确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党外人士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政策。这些新论断明确了开展统战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统战工作是一门科学。”[14]我们党的统战工作经过近百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统战工作经验和方式方法,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统战思想和统战理论体系。具体包括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统一战线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的运动形态、统一战线的制度保障、领袖人物的统战思想以及统战工作相关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结合当前统战工作实际,对这些理论进一步加以概括、提升和发展,不断扩展统战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另外,还通过各类统战刊物、报纸、广播及各类新兴媒体等,利用一切机会向党内外干部群众宣传各类统战理论、方针政策等,从而科学把握统战工作规律,进而为推动新形势下统战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必须善于联谊交友。”[12]303-304“三个必须”是长期统战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统一战线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党的领导这一根本问题上,不能有任何认识上的偏差、思想上的疏忽、立场上的动摇。
其次,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一致性”和 “多样性”的关系就是 “同”和 “异”的关系。“关键是坚持求同存异。要不断增进一致性,巩固统一战线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13]
第三,必须善于联谊交友。这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也是统战工作的领导艺术。“统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就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12]304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重视联谊交友工作,掌握联谊交友艺术,真正结交一批与我们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党外代表人士。
“统战工作是全党的工作,必须全党重视,大家共同来做……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1]这就意味着统战工作不仅仅是统战部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党的工作,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最大限度整合所有统战工作力量,形成统战工作合力。
统战工作是各级党委必须做好的分内事。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对统战工作的领导责任,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内容,纳入宣传工作计划,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重要教学内容。各级党委 (党组)主要负责人为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亲自抓统战工作。各级党委 (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统战政策法规,带头参加统战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
统战部门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全党做统战工作,并不意味着统战部门的任务变轻了,而是更加艰巨、繁重了。统战部门作为党委主管统战工作的职能部门,着眼于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切实承担起了解情况、掌握政策、协调关系、安排人事、增进共识、加强团结等职责,切实担负起统战工作牵头作用。统战部门牵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统战系统内部牵头,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二是各有关方面协调牵头,当前参与统战工作的部门越来越多,统战部门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过自身的牵头、协调,最大限度整合党内外所有统战力量。
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统战工作。随着统战工作日趋社会化,统战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等也日趋扩大,工作任务也日趋复杂和繁重,单纯的统战部门愈来愈难以独立承担所有工作任务,必须由有关方面共同来做。各有关部门要在统战部门的协调下,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覆盖全社会的统战工作网络。
形成系统配套、体系完整、有效管用的统战工作体制机制。具体包括党委领导机制、统战协调机制、各部门参与机制、重点工作机制以及有关的保障机制等等。通过构建系统配套、体系完整、有效管用的统战工作体制机制,确保统战工作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
党委领导机制。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是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和统战工作的核心问题和根本原则。把统战工作与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廉政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各级党委 (党组)主要负责人为统战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做到 “四个纳入”“三个带头”。
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机制。例如,建立和完善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由统战部牵头、党政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群团组织参与的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各单位举行会议,一起交流情况,了解统战工作动向和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制定具体措施并解决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多向互动的工作态势和工作合力。
各部门参与机制。统一战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统战成员分布在各个地区、部门和单位,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统战部门单打独斗很难取得很好的成效,必须由有关方面共同来做。各统战部门要根据统战工作目标指向、工作重点,结合各单位工作职责,分解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界定各单位的工作责任,督促各有关单位做好统战工作。切实解决统一战线不统一的问题,形成全党重视统战工作、全社会参与统战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