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问题研究

2021-01-29 00:07民建上海市委课题组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参政党参政议政党派

民建上海市委课题组

(民建上海市委会,上海2000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对民主党派政治属性的高度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多党合作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民主党派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这些论述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参政党推进深化政治交接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自1997年,费孝通等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正式提出 “政治交接”这一重要历史课题,政治交接始终成为民主党派换届的重要内容,与换届工作同步进行,并在完成换届人事更替后继续深化[1]。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政治立场、政治理念、政治态度、政治纲领和优良传统等代代相传的动态过程,具有方向性、长期性、阶段性和系统性等基本特征[2]。2016年11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在广西调研时强调:要把政治交接贯穿于履行职能作用各方面,贯穿于参政党建设各领域,贯穿于民主党派组织换届全过程,确保政治交接看得见、摸得着、见成效。民主党派顺利完成和持续推进政治交接,涉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等参政党建设的方方面面。

不同的时代,政治交接各有侧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民主党派的深化政治交接,重点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长期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形成的政治信念、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关键是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发展道路[3]。

(一)工作难点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党派成员思想观念的多样性、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基层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党派成员对党派章程、历史和优良传统学习不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参政党性质等理解不深,甚至存在模糊认识等问题。持续深化政治交接,是民主党派继往开来的重要政治任务,因此,民主党派持续推进深化政治交接,首先要从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入手,教育引导成员继承发扬党派优良传统,担负起新时代参政党的历史使命。

民主党派需要通过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的释疑解惑,引导民主党派成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真正从思想上扩大共识[4]。围绕深化政治交接的民主党派思想建设是一个连续和长期的过程,民主党派需要经常性组织成员参与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实践活动等政治思想教育,实现民主党派对成员的政治引领,巩固共识,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推动政治交接不断深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二)对策建议

1.不断创新主题教育活动

注重主题教育、专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的有机融合。根据党派特色、党派成员的职业和年龄特点,紧扣活动主题,创新使用新技术、新平台和新载体,并注重多种活动形式的复合使用,增强学习效果。例如,书籍、印刷品、历史陈列展示场馆具备信息容量大的优点,但活动缺少互动性和参与性。徒步定向活动、辩论会、讨论会、演讲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参与性强,但信息的容量有限。

2.深入挖掘党派优良传统

在深化政治交接中,伴随着党派事业的发展,党派优良传统在传承中得到丰富,在创新中得到发展。新时代,要深入挖掘这座精神宝库,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作用。各民主党派先贤满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同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一路同行,肝胆相照,舍家保国、服务社会,造福民众。进一步挖掘整理先贤事迹和党派历史,以多种形式来展现,包括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参观民主党派先贤的历史陈列场馆、举办关于民主党派先贤的研讨活动、民主党派的表彰总结活动中设立以先贤命名的奖项、组织民主党派成员编排和收看以民主党派先贤为主角的剧作等等。

3.健全完善学习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培训制度,努力建设学习型参政党。从党派成员的角度,分别针对领导干部、骨干成员、党 (会)务工作者、新成员制定培训计划,增强培训学习的针对性;从党派开展工作的角度,分别结合思想宣传、参政议政、组织发展、社会服务具体工作制定培训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性。

4.与时俱进落实分类引导

定期开展党派成员思想状况调查,深入分析不同领域成员的特点需求,充分利用党派平台资源,为不同类型、不同领域成员提供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履职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提高觉悟。

5.着力增强基层组织和成员的政治意识、政党意识

民主党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教育党派成员把加入民主党派作为政治生命的起点,增强基层组织活动的政治性,强化基层组织和党派成员的组织观念和参政党意识[5]。通过领导班子联系下级组织、机关分工联系支部的制度,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困难,及时了解成员所思所想所惑所求,既解决思想问题,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基层组织生活形式和方法,提升吸引力、感召力,增进成员的归属感,增强民主党派的凝聚力。

6.构建大宣传格局

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舆论宣传新形式和新载体。建好、管好、用好网络新媒体,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加强与社会主流新闻单位的联系,拓展宣传渠道,树立民主党派社会形象。整合宣传资源,构建大宣传格局,动员各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代表性人士、专家学者积极正面发声,讲好中国故事、多党合作故事;鼓励基层组织在已有活动形式基础上重组合、再创作,例如,大型的专题纪录片可以分成更利于传播的短视频在微信平台上进行连续推送;朗诵会、书画展和演讲比赛的声音和影像也可以记录整理后成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生动素材。

二、推进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有赖于参政议政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发展,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民主党派人才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参政议政的水平和高度。健全的工作制度是切实提高参政议政工作成效的根本保障,对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参政党的履职行为具有政治性和组织性,而不是以专家学者个人身份对经济形势发表的看法和观点。注重发挥民主党派的整体作用是各党派长期参政议政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一)工作难点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参政党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的难点是有一个矛盾难以解决。这个矛盾是对履职的专业化要求与调研准备时间业余化的冲突。具体为,调研任务的专业化要求和参政议政目标的实现与成员参与调研活动的业余化之间存在矛盾。民主党派中央及各级地方组织在参政议政方面的要求是规范和严肃的,往往时间紧任务重。但是,除了民主党派组织内的专职工作人员之外,民主党派的普通成员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自愿性地参与调研活动和其他相关参政议政活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任务的正规化与成员参与靠自愿是不相匹配的。同时,参政党在不同省级组织之间参政议政能力不平衡的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整体的参政能力的发挥。

(二)对策建议

1.强化民主党派内部机构之间的力量整合

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方面一般设置四类机构,例如调研部、专委会、内设的研究中心,以及与外部学术机构或企业组织联合组建的合作式研究中心。在实践中,这四种组织机构各自相对独立发挥其智库性质的功能,但整体上缺乏协同,没有在一个统一的智库运作框架体系内开展工作,因此其智力资源未得到充分整合利用。

建议各民主党派在内部设立实体性的研究机构。例如,各民主党派设立民主党派中央研究院。具有相对稳定、运作规范的实体性研究机构是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确立的新型智库的首要标准。设立民主党派中央研究院和各省级组织分院,可以使之成为统一支撑民主党派智库运行的实体性研究机构。研究院的秘书处职能由民主党派中央和省级组织的调研部承担。民主党派的省级以下组织不再设立分院,根据情况设立民主党派中央研究院省级分院下辖的特色主题的研究中心。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由民主党派成员中取得一定参政议政成果的专家组成。通过这种实体性机构设计,理顺和整合调研部门和专委会等机构的智库功能。

2.转化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方面的两类优势智库资源

具有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是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确立的新型智库的操作性标准,是智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系列品牌论坛、系列品牌指数和调查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和部分地方组织的两大类优势智库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转化为民主党派智库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的“四梁八柱”:一是转化民主党派内的品牌论坛为智库的交流工作平台,二是转化民主党派内的品牌调研和指数研究为智库的年度代表性成果。

在把各民主党派品牌论坛转为其智库交流工作平台方面,品牌论坛可以把智库建设工作贯穿到全年,定期向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地方各级党组织和地方政府提供高质量的政策建议。各民主党派中央研究院和各省级分院,全年围绕各自的品牌论坛展开系列调研和专报撰写工作,论坛前后形成系列决策咨询专报,论坛召开后发布论坛共识并整理成综合性的内参专报。

在转化民主党派内的品牌调研和指数研究为智库的年度代表性成果方面,民主党派中央和部分省级组织现有的品牌调查和相关指数编制工作已经具备了参政党智库所需的 “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的雏形。可以依托现有的品牌调查和品牌指数,进一步丰富、提炼和提高,形成民主党派中央研究院和各省级分院的智库工作抓手。

3.深入挖掘民主党派现有主题调查的智库功能

开展调查和推出品牌指数是民主党派相关组织在特定主题范围内展开大规模调查,进而形成智库报告的模式。例如,民建上海市委近年来的 “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指数”和 “上海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报告”不仅成为 “上海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标志性智库产品,也是其参政党智库发挥 “调查”功能的一个例子。这类调查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参政党智库作为系统性整体的广泛资源支撑,无法形成更综合性和系列性的智库产品,同时缺乏跨省间同类调查的合作和数据分享。如果要深入挖掘民主党派现有主题调查的智库功能,就需要把这些工作纳入到民主党派智库运作的整体系统中来。

4.把塑造参政议政的领域特色作为民主党派发挥职能的重要方向

各民主党派尽管在组成方面存在差异,但在具体的参政议政履职方面存在明显的趋同化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民主党派的组织特色,影响了各自民主党派的代表性。在新时代加强协商民主的背景下,认识和探索如何保持民主党派的自身界别特色、发挥民主党派特色鲜明的智库作用,对我国现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重要意义。有效推进民主党派智库建设,是塑造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参政特色的一个契机。通过参政党智库建设,可以明确并夯实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方面的特色差异。各民主党派要有意识地培育和保持自身在参政议政领域方面的特色,确立一些具有各自民主党派标志性和代表性的特色参政议政领域和主题。

三、推进参政党民主监督能力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加强对重大改革举措、重要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和重要约束性指标等的监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的重点领域。根据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要建立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具体的方式是提出意见、批评和建议。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监督需要把握两点:第一,监督是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通力合作性质的监督;第二,监督是为了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参政性质的监督。第一点揭示了监督的政治属性;第二点揭示了监督的操作属性,侧重于对执政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方面的监督[7]。

(一)工作难点

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实效,要始终把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着重在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规定、提升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具体而言,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的难点有三个:一是要进一步提升中共领导干部接受民主监督的自觉意识;二是要进一步切实贯彻落实民主监督的制度规定;三是要进一步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8]。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角度说,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意识和能力也是推进参政党民主监督能力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二)对策建议

1.以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和保障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能力的提升

通过加强民主党派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和保障民主监督能力的提升,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和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增强对多党合作制度特色、优势的内在认同。只有深刻领悟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才能为做好民主监督工作提供思想上的保障。二是教育和引导民主党派成员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性质定位的理解。只有在思想上明晰这种定位,才能确保民主监督工作在有序合理的边界之内。三是要增强民主党派成员民主监督的责任意识。要强化民主党派成员在民主监督工作中的使命担当,要做到敢谏言、谏真言。

2.以民主党派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为依托,提高民主监督胜任力

一是要充分依托民主党派各自的特色。在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和挖掘各民主党派的特色和资源,发挥出民主党派的界别优势,在民主监督方面以独特视角提出具有党派特点的解决方案。二是在坚持民主党派特点方面,通过强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能力强、敢言善言、胜任民主监督重任的队伍。强化在民主监督工作中的代表性人士队伍建设与鼓励民主党派成员广泛参与民主监督并不矛盾:强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可以在需要民主监督工作出成果的时候能够高效率地提出代表党派的监督报告,民主党派成员的广泛参与则是提高整体民主监督效能的基础。

3.针对专题调研环节,培育有效整合资源及强化成果运用的成熟模式

一是要从调研选题、调研方式、整合资源、成果运用等多方面建设民主监督能力体系,提高民主监督的动员组织能力。二是做好把参政议政的能力向民主监督能力转化。参政议政强调的是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而民主监督强调发现短板和提出补短板的建议,这两项工作在最终结果上有类似的地方,都是以意见或建议为重点。三是及时总结在历次专项监督工作中的经验,及时寻找自身在专项监督工作中的短板,切实有效地提升民主监督能力,为后续新的专项监督任务做好能力准备。四是以民主党派的智库建设为民主监督工作提供数据和资源方面的保障平台。

四、推进参政党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能力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协商能力是参政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是 “五种能力”的综合体现[9]。

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和政治协商能力是参政党持续发挥作用的能力保证。而其中,政治协商能力又是对参政党深化政治交接工作、参政议政能力和民主监督能力的升华,也是检验。政治协商能力是参政党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综合体现。

(一)工作难点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推进参政党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能力建设的难点是:政治协商重视代表参政党的主张和观点,而参政党在集体主张和观点的产生机制方面还亟待培育、发展和成熟。各民主党派要妥善处理好党派内代表性人物的观点和主张与民主党派集体观点之间的关系。

(二)对策建议

1.为支持政治协商设计专门的组织结构

可以内设智库性质的专职机构或者专门分工的方式,长期动态结合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重大问题等政党协商事项,进行预研预判,随时对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等需要党派集体主张、观点和建议提供智力支撑。参政党的智库建设要面向政治协商。

中共中央印发的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要求就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重大问题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就重要人事安排在酝酿阶段召开人事协商座谈会,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协商座谈会,沟通思想、交换意见、通报重要情况。这就要求参政党要具备及时掌握国家重要方针政策、重大问题动态的能力和提前在智力资源上有所“预备”。

2.制定政党协商和政治协商中的集体观点和提案的产生机制

参政党的政治协商能力提升需要对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内部合作能力等进行整合,让代表参政党的观点和主张的产生过程更加科学和规范,并且严格控制在讲政治讲大局的边界之内。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要求完善民主党派中央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制度。民主党派中央每年以调研报告、建议等形式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就要求民主党派能够用有力的机制来保证及时提交有价值的建议。

3.参政党在一些特定领域展开常态化走访和调研

确保参加政治协商的党派特点和独特视角,要在特定的专门领域有 “四梁八柱”,这是及时响应协商需要的根基。各个民主党派都有其相对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发挥民主党派各自特点的具体工作抓手就需要民主党派各级领导动态掌握党派成员的所思所想,及时了解党派内部代表性人物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常态化走访和调研党派成员所在单位,了解特定领域的现实问题是确保参政党进行有观点的协商和有特色的协商的基础。

五、关于新时代支持参政党更好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

2017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感谢信中提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衷共济、并肩奋斗,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战略方针。在新时代,我们将更加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定不移支持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把多党合作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工作难点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首先,各民主党派在深化政治交接实践活动中的 “资源禀赋”是不均等的。例如,有的民主党派确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很多,有的民主党派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数量就很少;有的陈列馆和展示馆硬件优良、管理有序,而有的陈列馆则比较简陋和缺少有效的管理。第二,各民主党派成员包括其中的代表性人士,都是在本职工作之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参政议政活动,与之相应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第三,目前各民主党派受各级党委委托开展的协商式民主监督是由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工作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调研基础上提出监督建议,难以真正发现监督主题领域的 “短板”。第四,各民主党派在政协协商中的党派提案备受重视,但鼓励各党派深耕集体提案的激励机制仍然不足。

(二)对策建议

1.支持民主党派挖掘党派历史,丰富深化政治交接主题教育的载体和工具

让民主党派成员继承党派先贤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优良传统是深化政治交接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表明,以民主党派先贤的事迹为主体内容的专题片、剧作和展示等内容,是增加民主党派成员身份认同感的有效工具。

建议统战领域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挖掘和创作涉及民主党派先贤的文化作品,专款专项支持民主党派先贤的历史遗迹修复和保护。不断丰富各民主党派深化政治交接工作的载体和工具。

2.探索建立支持民主党派代表性人士履职的组织机制

目前民主党派代表性人士在参加各民主党派组织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活动的时候,需要向所在单位请事假获得批准后才能参加民主党派的履职活动。为了把民主党派正常履职活动的 “正当性”自然延伸到民主党派成员的参与活动中,建议各级党组织把所在单位的民主党派成员参加参政党的履职活动视为正常的具有政治意义的正式工作活动,并探索建立正式的制度支持民主党派成员参加所在民主党派的履职工作。

3.扩大各民主党派成员参与民主监督工作的参与度

民主党派在接受中共各级组织委托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的过程中,参与度可以扩大到民主党派各基层组织,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动员其成员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民主监督工作中,从而形成党派整体的“合力”,有效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这需要基层党组织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与民主监督工作提供资源和机制上的保障。

4.在各级政协开展好提案评选工作,激励民主党派提高提案质量

2018年10月11日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第5次主任会议暨第2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提高提案质量的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提案质量评价机制并开展年度好提案评选。建议各地各级政协参照全国政协的做法,开展好提案评选工作,以正向激励的方式鼓励各民主党派通过扎实的调研提出高质量的提案。加大对民主党派集体提案的宣传力度,同时鼓励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对集体提案的执笔者和其他形式贡献者的表彰力度。

猜你喜欢
参政党参政议政党派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发挥参政党作用 凝心聚力奋斗新征程
党派我来的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大数据运用于参政党民主监督初探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三大特别政党
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问题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