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文化面向世界的多元表达
——近十年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发展

2021-01-29 01:23许建华欧阳宏生
民族艺术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纪录片文化

许建华,欧阳宏生

近十年来,通过一系列政策的逐渐调控,中国纪录片走上了有史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快车道,产量和播出量逐年持续稳定增长,不断涌现出现象级、话题级的纪录片,优秀纪录片精品更是层出不穷,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各种类型的纪录片,从不同侧面,以影像的形式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文化、体现主流意识形态,汇聚成富有活力的、开放的和充满时代气息的纪录片主流文化。在 “互联网+” 时代5G、4K、AI等先进技术的助推下,纪录片的纪实性进一步提升,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开辟了更多有效的路径,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从而扩大了纪录片在国内外的传播面和影响力。

一、纪录片发展的顶层布局,夯实主流文化的传播平台

纪录片向来是传递国家声音、展示国家形象、传播民族文化、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与电视剧、综艺节目相比,纪录片的产业化发展滞后不少,我国自制的纪录片产出和播出数量都较少,纪录片远未能有效地发挥其承载时代的作用,与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战略需求极不匹配。在中央的顶层设计理念下,国家广电总局高瞻远瞩,于2010年发布了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由此发端,政策与市场成为了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两个车轮,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开始由自发无序逐步转向自觉有序,由事业发展迅速转向产业发展” 。①肖党荣:《春江水暖时不我待——新形势下推动纪录片产业发展政策思考》,《中国电视 (纪录)》2014年第12期,第52-57页。

2010年,中央新影集团成立,其集团成员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是我国唯一一家生产新闻纪录影片的专业机构,承担着党和国家重大时政活动资料的胶片拍摄及保存任务。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成为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龙头。紧接着,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也相继开办纪实频道,与上海纪实频道、湖南金鹰纪实频道一起,形成了中国纪录片产业化发展中强劲的买方市场;以生产和播出市场的成功搭建,构筑起了纪录片产业化发展各个环节的主体。

为了进一步整合纪录片的创作力量,唤起全国各级电视台纪录片创作的热情,规范纪录片的产业化标准,2011年到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又相继出台了季度推优、年度评优扶持、开通中国纪录片网、限娱令等一系列政策。2013年7月,在河南郑州成立全国100多家制作机构参与的中国纪录片制作联盟,和全国32家省级和60多家市级电视台参与的播出联盟,开播每天30分钟的 《纪录中国》栏目,这进一步整合了我国纪录片的制播力量,标志着我国纪录片制作和播出形成了抱团发展之势。这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播出环境。

二、各类型纪录片努力呈现主流文化景观

富有活力与时代感,充满 “贵族气” 的纪录片天然具有主流文化的价值品格。正如王丹彦所说: “在宏观层面上,纪录片拍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传播效果和国家文化战略安全;在微观层面上,纪录片能够提升我国影视作品的品质,培养国民科学理性的处世态度和积极健康的审美品位。”②王丹彦:《推进中国纪录片的时代创新》,《中国电视 (纪录)》2013年第10期,第40—44页。纪录片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文化战略发展的高度。近十年来,从历史文献资料到自然地貌,从国家战略到个体命运,从中华文明到现代科技成就,从时尚文化到教育医疗等各种题材纪录片,均努力从不同侧面呈现中国人民为求生存、发展,开拓进取,追求和平、安宁、富足的美好生活的主流文化内蕴。在具体表现上,各类题材则各具特色。

(一)文献纪录片:以鲜活的史料述说理想与信念

我国文献纪录片秉承 “以史为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的纪实美学原则。国家的政策、资金、资源、平台等都向文献纪录片倾斜,每逢重大革命历史纪念日和重大活动节点,从中央电视台到省级电视台都会以大投入制作相关的文献纪录片,几乎每年都有众多高品质的文献纪录片问世,高高擎起主流文化的大旗,将近百年来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奋力探索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之路,中国人民奋发有为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生动真实地呈现给世界。

纵观近十年来,文献纪录片之所以能够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因为其创作者们在史料的选择、编排、呈现、话语表达等方面都有不少创造性突破,让尘封的历史事件、冰冷的历史遗物,以独特鲜活的形式走近观众。

1.口述史的话语表达,让文献资料具有鲜活、生动的说服力。纪录片中见证者、亲历者的现身说法,是最富有说服力的史料。《英雄儿女》是一部对英雄的赞歌,该片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对百位志愿军老战士进行抢救式采访,其中年龄最大的102岁,通过他们的口述,英雄风采得以真切呈现,正如导演闫东所说: “感谢这100多位老战士,没有他们,片子不会有这样的质感;没有他们,我们不可能说清楚什么是英雄儿女。”③苗春:《以真实的力量震撼人心》,《人民日报 (海外版)》2020年10月28日。《大鲁艺》采用口述历史的创作方式,采访几十位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有关的教师、学员,甚至农民,透过他们饱含深情的追忆,真实感人地呈现 “鲁艺精神” 。《长征》《我的抗战》《奠基新中国》《永远的红军》《将改革进行到底》《红军不怕远征难》《西南联大》等都有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讲述历史。

2.情景再现,让历史再次鲜活重现。情景再现是纪录片对观众最具有吸引力的表现形式,近十来年,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手段不断创新出奇。《我们走在大路上》利用大量的历史胶片资料、三维动画、精美油画等配合实景拍摄,将70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壮丽图景一一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国家记忆——1979中美建交》中,实景搭建复原了当时中美谈判中的会议室,以真实的场景渲染了作品的气氛,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有的是让演员以表演的形式再现历史,如《东北抗联》《长征》《旗帜》《大辛亥》《南海一号》等都有让演员扮演历史人物、重现历史情景的画面。这种真人扮演、再现情景的形式,一方面产生了戏剧性的艺术效果,极易牢牢吸引住观众;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较大争议。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情景再现表现手法的运用在恪守纪录片的真实性、贴近性创作原则的同时,也为我们打开了更加宽广的视野。

3.捕捉富有生活质感的细节,让历史亲切可感。由于文献纪录片具有明显的宣传教育功能,稍不注意就会流于说教。近年来,它摒弃了画面加解说词的枯燥说教,在进行细节的呈现时,尤其善于寻找富有生活质感的细节,让情感、思想、价值观等在真实可感的生活场景中悄然流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精心剪辑和选取大量的真实历史素材片断,以细节来烘托、表现事件和人物。如:片中反复出现出兵前毛主席凝重的神情,突出表现了毛主席对出兵决策的慎重;黄草岭阻击战中断粮的志愿军啃冰雪的细节,彰显了志愿军的顽强意志;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的镐头,也似乎在诉说那段战争传奇…… 《奠基新中国》中99岁的老红军刘家祁接受采访时,双手颤抖但强忍病痛的红军坚毅形象再次重现……正是这些鲜活的细节,让历史如在眼前。

(二)时政论纪录片:以宏阔的理论视野引导社会舆论

近年来密集播出的时政论纪录片适时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收视高潮。如何让理论性、政策性、导向性很强的时政论纪录片,将深刻的理论阐释透彻,将国家政策有效传播,其在材料结构组织、叙事视野选取、内容表达上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取向。

1.以宏阔的理论视野,鞭辟入里地阐述、解惑释疑,引导社会舆论。 《公司的力量》《金砖之国》《货币》《中国面临的挑战》等时政财经类纪录片,从不同角度追根溯源,深度阐释现代金融的核心议题、中国经济崛起面临的挑战等现实问题。这类财经类时政片一经播出,立刻获得企业界、政界、知识界的广泛关注。《大转型》《大国重器》《国企备忘录》《创新中国》《中关村》等从不同角度透彻分析我国社会步入转型期,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现状如何、前景如何等关涉改革进程的深层次问题。《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 《大国外交》 《大国治道》《共筑未来》《共同命运》等更是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全球化背景下,我国 “一带一路” 倡导的格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

2.通过故事化的表达,使深刻的理论变得形象化。如:《永远在路上》《法治中国》《巡视利剑》《红色通缉》等反腐倡廉的纪录片,利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现身说法。尤其是 《红色通缉》通过红色通缉令上被抓捕、追逃回来的杨秀珠、黄玉荣等16位犯罪分子亲口叙述外逃生活及其心路历程的故事,令观众十分警醒的贪腐故事,向观众阐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布局的高度。

3.经纬交织、时空纵横的宏大叙事,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震撼力。如 《旗帜》《强军》《辉煌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运行中国》《大国治道》等,这些纪录片或围绕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拍摄,或展示威武的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历程,或呈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等,所涉及的历史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其往往进行宏大叙事,在时空纵横的历史长河中,反思历史,描绘现实,展望未来,激发起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情怀。

(三)历史文化纪录片:以淡定从容的气度彰显文化自信的主流价值观。近十年来,历史文化纪录片不断向纵深开掘,延伸出不同的亚类型,如美食文化、茶文化、文博文化、中医文化、工艺文化纪录片……不同题材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均有突出表现,而贯穿其中的主体精神,则是反映中国人民在新时代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自豪。而在具体表现形式和选材上,其往往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缓缓地浸润人心,显示出从容淡定的民族气质。

《敦煌》是一部文化内蕴丰厚的力作。学者胡智锋认为 《敦煌》是用一种不偏不倚的、欣赏的浸入方式来展现敦煌,着墨于伟大的文化成就本身,而非纠缠于意识形态的对错,显示出大国文化的包容与淡定。①张同道、莫常红、郑富权:《论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文化美学特征及其理论研究》,《中国电视》2011年第7期,第37—43页。《南宋》着力于对南宋王朝在诗词、绘画、戏曲、科学、哲学、农业技术等方面所取得巨大成就的还原,呈现了南宋人精神生活恬淡洒脱的一面。《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 《了不起的匠人》等,或以开放、包容、淡定的姿态再现悠远丰美的中华文化,或在对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坚守的记录中体现中国人执着、专注、恬静的生活方式。

在选材上,大量选取与人生存、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最有代表性的是美食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就受到国内外观众的追捧,成为现象级的作品。受其影响,一系列美食文化纪录片持续推出,如 《嘿!小面》 《一城一味》《味道新疆》《流动的盛宴》《早餐中国》《中国宴》……通过对异彩纷呈的中华美食文化的表现,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国人平和、健康、简单、知足的精神世界和执着于平淡生活的热情。《茶》《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丝路》《瓷路》《京剧》《园林》《牡丹》《本草中国》《本草中华》《中国玉文化》等,或以茶,或以丝,或以瓷器,或以戏曲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物品和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为文化中介——这类题材的纪录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易于引起观众的普遍共鸣,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反映了中国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多样的审美情趣。

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历史文化纪录片,在选材上,则截取历史的横断面,通过一个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来呈现中国历史的血脉相连、文化的绵延不绝。《楚国800年》《黄帝》《下南洋》《神秘的西夏》《我从汉朝来》《孔子》《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苏东坡》《三国的世界》《西南联大》《法医宋慈》《楚汉》等,通过王朝的兴衰更迭、著名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展示了历经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未曾消失的精神内核:坚守、包容、创新。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同样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也不是用影像对历史史实的简单翻拍,往往通过一个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符号,来观照时代精神,呼应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从而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四)现实题材纪录片:在多重主题的开掘中聚焦时代精神

2010年到2012年的现实题材纪录片倾向于拍摄新闻和文化消费的社会现实类,到2012年以央视 “活力中国” 的百部现实题材作品和上海纪实频道的 《真实25小时》栏目为标志,现实题材纪录片在题材的选择、主题的表达上发生了明显转向。2013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 “中国梦” 题材纪录片项目扶持计划。2015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出 “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 的 “双百” 纪录片拍摄计划。在政策导向的进一步加持下,关注现实百态人生,不同社会层面的纪录片均聚焦于表现新时代中国人奋斗进取、追梦不息的时代精神。

1.以平民视角,展示普通人的拼搏、进取精神。这类纪录片在记录普通人喜怒哀乐的过程中,展现其多样人生;表现了激荡的时代大潮中,普通人的人生执念。如:《大厨之舞》《追梦人》《城市梦想》等是对农民工在城市中艰辛生活的刻画;《二十岁的夏天》《中国有个暑立里》《我的藏历新年》等是描述少数民族人民积极乐观生活的; 《长寿密码》《长生语》是关于老年朋友的长寿养生文化的;《技术狂也有春天》《时尚圈》《游戏·人生》 《野生动物摄影师》 《我为汉服狂》等表现的是年轻人多彩的拼搏生活;《农妇与田》《我是老李》《挑山女人》等展示了中国农村、农民的新生活;《高考》《高三四班》《艺考匆匆》等反映了青年学生努力求学的拼搏精神;《摇摇晃晃的人间》《看海》表现残障人士对生命的珍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人生,一起汇聚反映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个体的梦想,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汇聚成伟大的 “中国梦” 。

2.以跟拍的纪实手法拍摄,使中国形象、中国精神更具信服力。采用跟拍的创作方法最大限度地摒弃了创作者的主观意图,尽量客观冷静地呈现生活的本来面貌,是当下现实题材纪录片最流行的创作手法。不少纪录片创作者不惜长时间地跟踪拍摄,以此真实地还原作品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如:《成长的秘密之小学时代》跟踪拍摄时间达6年之久,揭示了儿童成长的深层心理。《中国有个暑立里》跟踪拍摄时间更是长达10年,记录了10年的时间里,一个彝族山寨的村民因篮球而发生的生活巨变……

3.以访谈深度揭示作品主题。访谈是获取关于事件或人物的补充资料以增强纪录片真实性的创作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纪录片创作中。在现实题材纪录片中, “‘跟拍+访谈’的模式创新,推动了当下纪录片美学、观念和方法的演进,同时赋予了跟拍、访谈新的内涵。”①邵雯艳、高亚:《简析现场实录类纪录片 “跟拍+访谈” 的模式创新》,《中国电视》2019年第5期,第15—20页。《人间世》 《永不言弃》《生门》 《120的故事》 《生命缘》 《纪实72小时》 《巡逻现场实录》等纪录片中,访谈的介入,既串联情节,又补充细节,深度揭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命运等,因而在现实题材纪录片中使用得越来越多。

(五)自然地理纪录片:以中国视角呈现人类共同价值,传递中国声音

由于受到资金、技术设备等条件限制,中国自然地理类纪录片一直发展较为滞后。201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全新的栏目 《地理中国》,自此有了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常规电视栏目,由此迈开了中国自然地理类纪录片发展的较大步伐。《地理中国》 “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热爱自然、珍惜自然,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 ,正契合当今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全球共识。

其从中国视角出发,既展示中国壮美的山河、富饶的物质资源,更是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如:《大漠长河》聚焦中国 “荒漠化” 危机;《自然密码》《索日家和雪豹》《丹顶鹤》《岩羊》《文昌鱼》《河狸的故事》等揭示中国濒危物种的生存危机,以及由此带出的环境污染、水资源匮乏、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生态恶化问题;《环球同此凉热》《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阐释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第三极》讲述青藏高原人与自然的故事; 《草原:我们的故事》展现了中国辽阔的草原上,草原民族生存与草原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些纪录片以形象的画面、理性的思考、严肃的态度抒写人文情怀,直面生态破坏给人类带来的各种灾难性后果,启人深思。

其更深一层的主题则是揭示面对全球正在遭遇的、日渐威胁人类生存的生态困境,中国表现出了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责任担当。《鸟喇嘛》展示了僧人扎西桑俄为保护鸟类所做的不懈努力;《雪豹》突出了中国人民为保护雪豹这一珍稀动物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水脉》展示了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中国人的水利工程技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第三极》里农妇养护受伤的黑颈鹤;《大熊猫》中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为大熊猫回归自然而努力;《草原:我们的故事》里,面对草原沙漠化问题,中国人开始拯救行动……在应对各种生态危机的过程中,中国人民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化生态危机中的责任担当。

三、倚重技术,提升 “纪实+”

2010年,从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传递出来的信息表明,采用高清技术拍摄纪录片是进入纪录片市场的门槛。纪录片倚重技术,提升纪实性的时代来临。随着高清、3D、航拍、VR等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其丰富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段,同时对纪录片的内容制作、美学风格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拓宽记录拍摄的内容

纪录片区别于其他节目的首要特点是其纪实性,然而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内容可能因为时间久远,已经无法再现;有些内容则因为人力无法企及,也就不能准确表现,这导致纪录片的纪实性大打折扣。而现代科技却可以使消失的历史场景、历史遗迹在影像中复原,更深入、细致、精准、全面地展示事件进程与物象结构,拓宽所能记录拍摄的内容。

如:在纪录片 《颐和园》中,利用3D动画特效技术,将瓮山时期、清漪园时期的古建筑复原,再现了昔日颐和园的美丽景致。《旗帜》制作了长征路上飞夺泸定桥、长征胜利大会师等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大山的精灵》则是我国第一部利用3D技术,在自然环境中拍摄的野生动物纪录片,其将野生金丝猴在大自然中真实的生存状态,以自然的立体的效果呈现在观众眼前;《美丽中国》使用超高速摄影机,首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求偶和交配的全过程;《故宫100》用微距摄影,展示了故宫建筑的繁复与精致; 《自然的力量》运用水下摄像、红外摄影、无人机航拍等拍摄技术,使观众窥见到了许多神奇的自然景观……这些片子利用3D、高速摄影、微距摄影、航拍等技术,拓宽了记录的内容,使纪录片呈现出更多的影像奇观。

(二)提升记录内容的美感

在纪录片的发展史上,其美学追求从未停止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画面、声音制作精良成为纪录片的普遍要求。航拍、3D、高清、潜拍、多机位拍摄等技术在纪录片制作中的广泛运用,使纪录片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画面,从而产生了出人意料的视听效果。

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使用高清设备SONYF3,采用微距摄影,拍摄出的美食清晰、鲜活、逼真,极易使观众产生由视觉美感所引发的味觉触动的通感效应。 《美丽中国》使用超高速摄影机,利用超高速、延时、红外线、航空俯拍等各种技术,拍摄出大美中国的精美画面。 《如果国宝会说话》使用VR音频技术,使其鹰唳、马蹄、虎啸等各种音响呈现出逼真的立体声环绕效果。《士兵突击》采用高空航拍、潜水拍摄、军事爆破、烟雾弹等高科技拍摄手段,营造出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视听效果。 《鸟瞰中国》 《第三极》《自然的力量》《航拍中国》《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等纪录大片,更是将各种最新的现代拍摄技术娴熟地综合运用,将影像的视听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从而使之产生电影故事片般质感,激发起观众对美丽中国的赞美。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航拍中国》第二季的出现预示着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的航拍美学体系,而在影像呈现、故事呈现和艺术呈现的背后,体现了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文化自信。”①胡智锋:《〈航拍中国〉第二季:中国纪录片影像构建的一次新突破》,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culture/2019-03/12/c_1124225737.htm,发表时间2019年3月12日。

四、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

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突出强调要切实把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战略。随后央视采取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了纪录片的海外传播。国产纪录片的创作者们,通过对纪录片国际传播的题材选择、主题确立、表现手段、传播平台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探索出了一些纪录片制作的国际化模式。

(一)题材主题: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弘扬

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中,弥合文化折扣的第一步就在于题材主题的选择上,只有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熟悉的、感兴趣的、共同关心的题材和主题,因其体现了人类共同价值观,才有产生对话和交流的可能,进而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和辐射力。

因而,中国纪录片在突出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同时,还应是国际社会普遍熟悉和关心的内容。《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特色,而 “民以食为天” 的道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适价值观。《丝路》 《瓷路》《茶》等都展现了中国的特色文化元素,而在几千年世界历史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中,它们又早已为世界各地的人所熟悉。对于外国人不熟悉的中国题材,则重在挖掘其中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本草中华》《本草中国》《秘境神草》等传播神奇的中医药文化,往往在展示一味野生本草的过程中讲述一段中国故事,演绎出对亲情的呵护、对生命的珍视,乃至人与自然之关系等人类繁衍过程中的普遍情怀。中国题材、中国故事,更应立足当下真实的中国社会, “把变化中的中国介绍给世界” 。《鸟瞰中国》《航拍中国》《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等纪录片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示大美中国,展示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新面貌,传达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观。

就全球性题材来说,当今世界生态危机日益威胁到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爱护自然等与人类共同命运息息相关的话题,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近年来,我国自然类纪录片异军突起,正是契合了这样一种选题思路。《环球同此凉热》并不简单停留于对气候变暖现象知识的科学普及,而是通过科学研究,深入探索 “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这一全球性共识,并进一步启迪人们思考未来人类文明何去何从。《雪豹》《丹顶鹤》《岩羊》等则关注中国境内的濒危物种;《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更是给人类敲响了生死存亡的警钟; 《第三极》 《未至之境》《长江之恋》《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等则是站在人类未来的高度,透过中国特色的自然环境,聚焦全球生态危机。

(二)国际表达:第三者视角叙述

文化传播要想打破不同文化壁垒的隔阂,在表达方式上,传播者应保持中立的态度,站在全球立场上,心怀世界格局,秉持不偏不倚的态度,才能赢得世界各国观众普遍的心理共鸣和情感体验,文化传播才能被异域的人有效接受。引入第三者视角叙述,增加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传播策略。

《敦煌》是一部传播中华历史文化的宏大叙事作品,是彰显主流文化的力作。在片中,借助诵读外国学者斯坦因的信,使人们能够从多视角去认知历史,使作品能够从多角度去阐释文化。《公司的力量》《货币》《金砖之国》等为了保证观点的公允、立论的理性化,辗转于世界各地,采访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学等中外学者上百人,借历史观照当下。《我的中国》通过六位生活在中国的外国朋友讲述他们对中国春节的生活体验,展示新时代中国人的追梦精神。《做客中国》邀请三位美国主持人深入中国农村生活,参与见证,描绘中国精准扶贫的成就。这样一种创作态度,恰恰反映了 “用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去重新思考世界,从古代中国到世界大事,这是文化自信的一种标志,中国的纪录片也因此形成从容大气的文化风度和兼容并包的国际视野。”①张同道、莫常红、郑富权:《论2010年中国纪录片的文化美学特征及其理论研究》,《中国电视》2011年第7期,第37—43页。这些纪录片以第三者视角与传播者视角一起来审视历史,形成全球性立场,使立论更具说服力。

(三)传播路径:加强国际合作

2010年,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海外纪录片销售金额在国际节目销售金额中占比6%左右,并且大多数是出售资源,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相当微弱。中国纪录片应如何打开国际市场?如何形成畅通的销售渠道,进而在国际传播中真正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加强国际合作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进行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经过十来年的摸索,中国纪录片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模式。

1.与国际一流电视机构联合摄制。如央视纪录频道与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美国野生救援协会联合摄制 《野性的终结》;与美国史密森频道、南非Earth Touch公司联合摄制《极速猎杀》;《色彩中国》由五洲传播中心与新西兰Making Movies制作公司联合制作,在德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家播出。通过这种模式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和制作技术、国际化的表达方式,中国自然类纪录片质量明显提升。

2.与国际知名电视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形成制播一体的国际传播通道。央视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摄制的 《秘境中国之天坑》在全球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与英国联合摄制的 《生命的奇迹》 《改变地球的一代人》《非洲》,通过NGC、BBC的海外主流电视渠道销售播出。《华彩中国》栏目是五洲传播中心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项目,在全球共41个频道播出,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3亿用户可以收看到……

3.与社交媒体、国际网站合作。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制作精良、内容深刻的 《1937南京记忆》《靖国神社》在日本的最大视频网站Niconico播出。《做客中国》由五洲传播中心、国家地理频道等联合制作,相继在中外电视台和网络平台播出。

4.积极筹办和参与电视节、纪录片节和各种营销活动,打造中国品牌。在第50届法国戛纳春季电视节上,纪录频道精心推出的《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货币》《金砖之国》 《南海一号》等分别与美国、约旦和拉美地区签订了发行和播出协议。在欧洲最大的纪录片节第24届法国国际阳光纪录片节上,纪录频道推出10部原创纪录片。2018年,五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67家成员组成 “一带一路” 媒体传播联盟,其中25家电视台播出 《丝路时间》。这些活动推动纪录片参与国际交流与传播,提高了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五、融媒体打开了电视纪录片传播的新视域

从2010年以来,搜狐、爱奇艺等中国许多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纷纷在其网站上开设了纪录片频道。这一现象说明,在融媒体大潮的裹挟下,纪录片开始打破了只在电视媒体传播的传统。近年来,随着高清、5G、AI等技术的发展,更是打开了纪录片传播的广阔视域,在传播渠道开掘、传播方式采用、传播受众聚集等方面,均呈现出一些新趋势。

(一)传播渠道:多形态多元平台互动传播

融媒体为纪录片的传播带来多元平台,多样化形式。

1.电视纪录片与新媒体视频网站的合作。当前,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视频网站的合作可以说已经步入了深水区。从传统媒体早期主要是将纪录片卖给视频网站或联合出品,来扩大纪录片的影响力和增加收益,到目前随着视频网站的平台优势逐渐显露,很多网站开始推出平台方与内容方共生共享的长期分账机制,如优酷B2B2C模式。

2.纪录片与院线合作。纪录片搬上大银幕,是融媒体时代纪录片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又一渠道。《复兴之路》《我在故宫修文物》成为电视媒体与院线合作的先行者。

3.电视媒体重组、整合,打造成集电视与新媒体于一体化的整合形态。中央电视台从长远的战略发展高度出发,不断进行内部重组、整合改革。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立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与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一起建设总台5G新媒体平台。在内容上聚焦泛文艺、泛资讯、泛知识三大类,在形态上主打短视频,兼顾长视频。随着短视频应用的增长,2019年11月20日 “央视频” App正式上线,实现全台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共享,给央视短视频搭建了一个播出平台。可以预见,随着 “央视频” App应用推广深入,纪录片借助自家新媒体平台,其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扩大。

(二)传播形式:大体量和短视频两极化发展

中国纪录片早已形成了围绕一个主题、制作多集的大体量形式。近年来,为了扩大影响力,塑造品牌,更是将规模进一步扩大,从多集形态,发展到多季形态。如 《本草中国》2季、《本草中华》2季、 《人间世》2季、《舌尖上的中国》3季,《脱贫大决战》4季、《了不起的匠人》4季……逐渐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其传播影响力也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化拓展而辐射开来。

另一方面,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受众接受信息碎片化的收看心理,电视台纷纷推出微纪录片、短视频。其一般在15分钟之内,甚至有的只有1—2分钟。央视纪录频道的短视频纪录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记住乡愁》《故宫100》等被剪辑成单集几分钟的微纪录片;央视2019年开播 《秘境之眼》每天一期,每期1分40秒,其节目更加小巧灵活。在 “5G+4K+AI” 等新技术的助力下,2019年CCTV-9纪录频道改版,推出融媒体微纪录片节目15分钟的 《9视频》和5分钟的《微9视频》,打造有影响力的短纪录片。一些长纪录片在制作初期就会考虑多平台传播的方便,将节目内容分成许多有一定独立意义的单元小节,适应新媒体碎片化播放趋势,为纪录片带来更广泛的影响力。

结 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普及,给纪录片的生态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一方面,其创作手法、表现手段、风格特征等呈现多元化和融合化特色,纪实性走向泛化;另一方面,其拓宽了纪录片的传播渠道,甚至新媒体的强势传播催生出网生纪录片、网生纪录片向电视台反向输出的格局。2019年发展迅速的新媒体OTT端,在大屏优势、5G网络和AI技术的助力下,将为纪录片带来新的发展前景。不管新技术如何去影响纪录片的形态和传播,但是纪录片的本质特征记录社会的发展变迁、表达多元社会里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不变的主题。就中国纪录片来说,传播新时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塑造中国形象,这是始终需要牢牢把握的前行方向。

猜你喜欢
纪录片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谁远谁近?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