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利用隐喻理论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对策探究

2021-01-28 09:02:29王金霞
考试周刊 2021年102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摘 要: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方式,如果初中英语教师能够在开展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隐喻理论,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化意识和素养。文章将结合隐喻理论的内容和中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概括开展高质量英语阅读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隐喻理论;文化意识

一、 引言

初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了文化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四个方面。中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并没有认识到文化意识培养工作的深远意义。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将大部分时间花在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习方面,并没有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词汇和语篇的文化内涵。

二、 隐喻理论的简要概述

隐喻的意思是由此及彼,应用隐喻会涉及两种事物,基于两种事物的某一个共同点而将其中一个事物的名称应用于另一个事物。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英语中的隐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莱考夫和约翰逊经过长期的研究后,提出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应当属于不同的活动,并且隐喻应当只关系到事物部分的特征。

隐喻理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成分,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各个区域对于事物和文化的认识,因此,每个文化中的隐喻应用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和英美国家的人民在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认知等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不同,导致了汉语和英语的隐喻也存在明显不同。隐喻的应用能够使不同文化现象之间形成联系,教师如果能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融合隐喻理论,学生将能够在正确的引导下,深刻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思维文化差异,其自身的语言文化知识和文化意识都能够得到极大地丰富和提升。

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是紧密相连和相互影响的,因为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在接收着语言文化。学生还可以在阅读体验过程中感受到隐喻的真正含义,因为隐喻是表现文化内容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深深植入于文化内涵之中。隐喻是了解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个透视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借助隐喻理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十分正确的方向。英语对学生而言是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且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能够使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开展英语阅读课堂能够使学生接触到更加多样的英语文化和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隐喻在英语阅读材料中是十分常见的,而且在初中英语教材中也有许多文章和阅读语篇包含了丰富的隐喻内涵。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对学生和教师而言都是十分珍贵的学习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的阅读语篇,将能够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使英语阅读课堂更加有趣和有效。

三、 隐喻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将结合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具体内容,对隐喻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方面总结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一)深入分析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课堂之前必须对课本的内容深入且详细的分析,对其中蕴含的隐喻进行总结,确保能够充分发挥英语教材的价值和作用。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词汇、阅读材料中都包含了大量的隐喻,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整体文化内涵和素养,教师可以在学科会议上共同探讨阅读教学的内容和主要流程,确保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基于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学情

初中英语教师在选择阅读课堂材料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后期,在此阶段学生具有较高的思维活动能力,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都呈现出了不断增长的良好趋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更加充分和全面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相同和相似之处,并且热衷于深入了解西方文化。初中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语文和英语课程学习后,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隐喻规律,为学习英语隐喻打造了良好的基礎。因此英语教师可以先从词汇隐喻的使用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英、汉语中词汇隐喻使用的不同之处。

(三)制订明确的初中阅读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教师还应当根据阅读课堂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让学生能够掌握某类英语习语的正确含义和表达方式,通过思考能够大致总结出中国和西方文化在某一相似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开展合理的初中阅读教学流程

初中阅读教学和教学流程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教师应当结合教学主要内容和目标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在阅读之前需要充分地激活学生的认知模式,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材料的文化内涵。以下将详细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环节。

1. 读前环节激活认知模式

教师可以在开展阅读教学的之前组织小组的头脑风暴活动,头脑风暴可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和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设计出合适的讨论话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该话题进行深度的交流。学生的思维可以在头脑风暴中得到最大化的开拓,而且以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可以结合原有的背景知识进行深入的思索,并且在脑海中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合理的连线。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丰富汉语隐喻和话题相关的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的阻碍就越小。例如狗的概念能够充分地体现出隐喻内涵,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简要总结出中文中关于狗的词语,学生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举出狗眼看人低、狼心狗肺等等常见的词语。而且学生一提到“狗”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贬义的隐喻,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并没有全面地总结出狗的特点,因此关于狗的可爱、忠诚等性格特征并没有得到体现。

然后教师还可以进行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文本内涵。在中国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插图,插图中往往包含着与阅读材料有关的信息。而且初中学生往往具有思维活跃和性格活泼的特点,有趣的插图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其学习兴趣。而且插图还能够激发学生联想到所学的旧知识,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可以充分结合插图进行文本的阅读,很有可能得到出乎意料的阅读效果。教师也可以借助PPT向学生展示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插画,引导学生共同的理解插画的隐喻含义。例如某一幅插画中展现的是一只狗叼着一支玫瑰花,想要将它献给一位少女。教师可以以该插画为典型例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英文隐喻。中国传统文化中玫瑰和少女都只有十分美好的含义,把少女比作一朵盛开的花是十分常见的隐喻,但是如果学生生硬地迁移狗常见的凶恶和贪婪的特点,就与该插图的隐喻概念相违背。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狗(dog)、玫瑰花(rose)和少女(young girl)所构成的插画表达了怎样的隐喻概念?学生会基于对插图的整体感受和材料的内容总结出,插花中的狗是友好的形象,并且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得出狗是人类的朋友这一隐喻概念。

2. 读中环节深刻理解材料内容

读中环节的质量将会极大地影响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和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效果,学生在此过程中会结合已有的认知模式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理解,教师则需要充分结合隐喻理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使其文化意识和内涵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明显提升。

首先教师需要提醒学生重视阅读材料的标题,标题往往能够高度浓缩地体现出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或者主题。新课标中对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的要求是能够很准确地概括出阅读材料的主题和情节。为了使学生能够具备理解故事情节和预测情节发展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标题入手进行阅读,并且结合标题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作业模式和阅读能力能够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四个阅读文本的标题,让学生通过浏览迅速地掌握材料的主要内容,而后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最能够高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贴合主题的标题。该训练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概括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和文章理解能力。

其次初中英语教师还需要重点关注阅读材料中词汇的含义,遵循由同到异和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使学生能够逐渐认识到中英文化隐喻的相同点和差异。虽然英汉语言在文化背景和内涵方面具有诸多的不同,但是因为人类在生活经验、生理构造和感受等方面又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英汉隐喻在某方面是一致的。例如“rose”在中西方文化中都代表着美好的爱情或者女性的美丽。词汇中也包含着丰富的隐喻,如果教师能够充分挖掘词汇的隐喻含义,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探析词汇的多样含义,学生的词汇表达能力和词汇隐喻的判断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而且apple(苹果)、bamboo(竹子)、tiger(老虎)等等单词都具有一定的隐喻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常见单词的隐喻进行深入的思考。

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其对隐喻的理解更加全面和科学。英语和汉语的隐喻有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对两种语言隐喻的比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两种文化的差异和隐喻含义的不同。例如当教师让学生举例关于狗的词语时,词语中狗往往隐喻着坏人和坏事,如果将狗的词语映射到人则具有鄙视的情感色彩。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狗往往被认为是人最忠诚的朋友,因此在某些词语中dog(狗)具有忠诚、友好等褒义的情感色彩。再比如当学生在提到龙的时候,往往可以联想到龙是吉祥、幸运和权利的象征,但是西方文化中龙被认为是邪恶的象征,龙隐喻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典型例子之一。

(五)重視文化的引入

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英语隐喻和有效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文化的引入和介绍。在学习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词组时,就可以适当地引入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当学生接触到新的英语习语时,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专业词典进一步了解词汇的来源和含有的隐喻含义。例如学生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经常会接触到关于基督教的内容,“shepherd”“son of man”的意思都是耶稣。因为学生会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所以很有可能并不了解基督教的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与基督教相关的英语知识,使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和英语文化更加开阔和丰富。具有明显西方国家特点的文化都比较适合作为补充知识。

四、 结语

现如今中国许多初中英语教师都已经认识到了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价值,因此需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前的头脑风暴和插图理解环节,阅读过程中的标题选择和词汇含义解释环节深刻认识到中英文化的差距,对中文和英语隐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其自身的英语文化素养和意识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显著的提升。教师应当更加充分地挖掘教材中包含的隐喻概念,仔细设计阅读教学的内容和主要流程,有效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孟路路.浅谈隐喻理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36):91-92.

[2]吴殿龙,胡振伟.隐喻理论下的英语文化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51-52.

[3]苏丽.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应用[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王金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太平中学。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
基于文本框架的英语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38:30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