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引入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激发,并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可以促进数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模式
一、 引言
数学这门学科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学习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为了能更好地顺应教育的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颠覆传统教育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内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 充分预习,提升兴趣
小学时期的学生对于一切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兴趣为重要的学习支柱,并且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对其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前提条件。课前预习对于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有着促进作用,是能够帮助学生激发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为了更好地达到效果,教师需要将数形结合的方式与课前预习这一环节进行更好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能感知到数学的学科魅力,刺激学生的兴趣形成,同时还能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所提升,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提高参与度,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例如,在进行千克与克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在对相关课题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的情况下,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结合,对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利用,再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更好地进行学习。数学的学习相对来说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知识内容,形成自己的认识,促进了深度学习。
三、 数形结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概念
在小学数学的教材中,有部分的概念是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义的,而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为主要的出发点,最大限度上采用具有直观并且形象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去对这样的知识进行理解。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就需要进行创新教学,将一些较为抽象或者是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转变成具体的事物,学生对于这样具体的事物可以进行更好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此进行深入掌握,能够把握相关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如,在进行加法这一内容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相关图像进行观察,初步建立对于加法的相关概念,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将展示图片的意思表达出来,学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初步概念,然后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进行不断的强化,最后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这样的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对加法的定义能够进行更好的理解,并且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相关概念,再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生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
(二)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有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是有关于计算的问题,计算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计算教学的实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对此数形结合的方式就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在进行这一项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有效的引入,将具有抽象化的计算转变成具有具体化的内容,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较为直观地去理解算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计算,深入地对相关计算方法进行掌握,形成正确且清晰的计算思路。
例如,在进行分数加分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对课堂情境进行创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分数的课堂情境创设为分蛋糕,并且使用图形进行展示,让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分数的相关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这样学生之间能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且将自己画出来的图形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对分数的相关概念进行更好的理解。这样的方式就是将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能够联想到相关的图像,看到图像也能想到算式,有助于学生对算理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掌握数形结合的方式。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对这样的方式进行合理的使用,学生学习数学就不再成为难事,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
(三)有助于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的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相关难题。在进行数量教学的时候,能使得其中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直观,也是对相关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注意将二者之间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行实际观察,以问题的具体情形为主要的依据,将数量关系的相关问题转化成有关于图形的问题,这样可以将难度降低,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学生也更加愿意进行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以后,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主动性也能被激发,学生更愿意参与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高,学生能接受的知识量也就会相对增加,其思维能力也能被有效地提高。
例如,在进行植树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先对相关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在进行课堂导入之后,展示相关例题。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读以后,进行列式,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让学生之间进行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进行列式,并采用相关的方法进行验证。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汇报的时候,有一些学生是通过图形来进行展示的,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并且进行验证。而大部分学生是使用线段的方式将相关的知识进行展示,大家都能对自己的算式进行验证。使用图形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这样的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将文字信息图形化,学生可以对实际问题与算式之间、数量分析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理解,并且能够将其进行联系,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有助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被更好地培养,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理解,可以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激发出来,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会被不断地加强,进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以及数学素质的培养。
(四)有助于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
学生在对数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对相关知识进行接受和积累的过程,也是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使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能对其中的数学规律进行更好的探索,理解以及思考,这样的思维方法,也是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将数与形之间进行合理的转化,学生能对相关知识进行直观的描述,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较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很多能力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不能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这样的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现状,需要根据新时代新要求做出整改。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对相关的教学手段进行不断创新,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学生对于一些数学难题的理解程度也会加深,进而学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还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能力,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学生在适宜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其学习效率也能被充分提升,课堂质量随之提高。
例如,在进行数学思考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先将例题展示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对此进行探究,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也是可以的。很多同学在教师的指令下发以后,会经过短暂的思考,直接使用纸和笔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在进行集体交流之后,往往会出现很多答案,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因势利导,先从最简单的地方进行,并且逐渐地增加难度。在进行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积极的探讨,并且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借助图像的直观性,学生能更好地观察到其中的规律,并且这样的方式也能将难度有效降低,学生可以更直观清晰地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理解加深学生才能对其进行更好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图形中往往会伴随着数量关系的存在,尤其是一些比较复杂的几何体,其是能够通过简单的数量关系对其进行表示,也可以使用代数的运算进行,可以将几何图形学习的难度降低。学生在进行这样的学习的时候,难度也就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便于理解。将其表示为简单的数量关系,学生的相关知识也能获取到更多,简单来说就是以数解形。这样的方式,将图形与数字之间进行转化,难度被有效降低,学生对其可以更好地进行理解,有助于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学生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多的锻炼。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相关的教具,让学生先自行观察,对长方体的特点进行深入了解,包括长方体的边、角、棱、点等,这样能形成一种表象;然后教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在教室中寻找其中的相关的长方体物品,并且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最后教师再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谈论,对使用的观察方法进行讨论,得出棱的数量。学生在这样活动中,通过对实际的物体进行感知,可以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更好的理解,对其进行深入观察以后,学生能更好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学生对于这样的知识的深度感知能力会逐渐增加,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容易形成,学生的空间能力对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形成立体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学生对几何进行学习的时候,能起到很重要的帮助作用,并且学生的能力也会因此得到提高。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符合现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四、 结语
总之,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数形结合方式的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对一些具有抽象化的知识进行更好的理解,并且能够顺利进行学习,学生的自信心能够有效地提高,并且逐渐地形成内驱力,使学生能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这样的方式用于对学生的培养、智力的开发,教师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将数形结合的方式有效地与教材进行融合,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兴文.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模式的应用[A].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C]∥2019.
[2]冉兴寿.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教学模式的应用[A].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C]∥2019.
[3]梁滟.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文理导航,2020(11).
[4]陈丽玲.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导学,2019(28).
[5]杨洁华.深度学习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學,2020(5).
作者简介:张烽,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