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1-01-28 09:02:29邵淑巧
考试周刊 2021年10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

摘 要:一切的文学创作都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抒发情感,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使文章有内容,有深度。尤其是对于刚刚接触学习生活的小学生来说,语文作文教学的活化,让他们更加透彻地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美丽的一面,提高生活体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生活实际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创新教学方式,全面渗透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展开策略

一、 引言

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开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养成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做到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一定的帮助。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通过仔细观察生活,做好作文素材积累,感受体验生活焕发写作欲望,描绘生活细节抒发生活真情实感,开展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创建生活情境开启学生想象空间,利用生活化语言修改和点评作文,落实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要求。

二、 仔细观察生活做好作文素材积累

写作灵感的源泉就是生活,是丰富写作内容的重要元素。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导致生活阅历较少,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造成学生作文内容枯燥无味、没有思想感情、总体作文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教师在日常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让学生的作文富含感情,具有深度,做到有内容可写,有故事可说,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很多学生都有谈“作文色变”这一学习现象,使得作文成为学生学习方面的短板。而且在目前阶段,这种现象还在不断扩散,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展开方向。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对作文教学方向进行转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要想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首先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学生从家庭观察到学校,从校内观察到校外,尤其是生活中的细节都要仔细观察。其次还需要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进行思考,对生活中的微小细节进行分析深入,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学生日常生活中,借给同桌一块橡皮,同桌借“我”一个格尺,这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现象。但很少有学生能够将这些生活中细节写入作文中。第一是没有观察到这一现象,缺乏观察能力,第二则是没有深入分析能力。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深入描写学生之间的友情、信用、诚信等内容,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作文的内容,可见观察能力的重要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对这世间万物进行观察。”教师在作文教学展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渗透生活化作文教学,而观察能力并不是一蹴形成的,需要在时间的积累上不断练习。

三、 感受、体验生活焕发写作欲望

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受到年龄限制,使得学生生活体验过于片面,缺乏深度,并且记忆能力较差,很难记住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焕发写作欲望,增加写作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主要靠形象思维来进行思考、记忆,情感思维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情景当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否则通过回忆来描述生活情节,会导致学生作文内容“假大空”,缺乏“真善美”。

教师要以此作为依据,在学生引用生活素材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和情境为出发点进行联想,模拟生活情境,从中体验生活,感受生活,领悟生活中的美好,全面进行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渗透,讴歌“真善美”,抨击“假大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例如,在语文《那一刻,我长大了》一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成长的概念有所认知,长大可不单单指年龄的长大,更多的则是思想上的成长。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学生成长中的录像,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展开讨論,分享学生自己的成长历程,挖掘写作思路,构建写作大纲,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文思如泉涌”。其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教材导读部分进行分析,再次巩固作文思路,思考写作细节,在作文骨干大纲中填充“血肉”,注入“灵魂”。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增强对生活的感悟,只有以真情才能够换真情,以真心才能换真心,才能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更加的感人肺腑,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四、 描绘生活细节,抒发生活真情实感

生活就是由无数的细节构成,是保障作文内容丰富详细的关键。学生在以往的写作过程中,多是对生活中的大事进行描写,却忽略对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描写,是造成学生作文“假大空”的主要原因。就像学生在描写升国旗的时候,主要对升国旗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升国旗中步骤进行了描写,却忽略对升国旗时的心理细节描写、国旗在风中飘扬的细节描写等。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细节进行描绘,锻炼学生对细节的描写能力,从而更好地将文字描写转化为情感抒发。

如何才能锻炼学生对生活细节的描绘能力呢?第一,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增加对优秀作文的赏析,或者阅读优秀素材,并要求学生做好积累工作。学生可以单独设立一个积累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累写作素材。可以是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阅读中的细节描写,作文中的优秀比喻,名人名言,甚至是词汇、成语等内容都可以进行积累。例如在语文教材《桂花雨》原文“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到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成糖糕”,通过直观的细节描写,在描述对桂花喜爱的同时还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可见细节描写作用。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不单单积累写作素材,更多的是学习如何对细节进行描写,是锻炼学生对生活细节描述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二,针对细节描写展开专项练习。例如在语文教学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一课的展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共同的观察对象。就以教师为例,让学生对教师的性格特点进行描述,或者让学生以同桌为例,展开互相描写。并且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要互相交换,结合学生自身的性格对作文内容进行评价,并准确地指出其中不足,对细节描写的能力加以巩固。

五、 开展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体驗

学生目前最大的写作问题,就是生活体验较少,导致作文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一方面是学生的年龄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缺乏生活体验的机会。在目前阶段中,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自主生活的能力,这就导致社会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多加关注,对学生健康成长进行全方位的呵护。所以,小学阶段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很少能遇见坎坷,缺少与坎坷的对比,造成学生对现在的幸福生活不以为然。所以,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体验,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

如在小学校园生活中展开的春游、运动会、各种比赛等活动,往往都是学生重点关注、重点讨论的话题,不仅学生的讨论气氛达到了最高点,就连学生的讨论欲望都要比日常学习生活要旺盛。教师要紧紧抓住机会,让学生展开写作训练。就以运动会为例,在活动结束之后让学生根据所看、所思、所想展开写作,充分利用学生的讨论欲望进行写作练习,通过以活动为媒介展开的写作效果会比日常写作效果要高得多。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创造活动。例如,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电影内容等展开读后感、观后感,都可以得到丰富生活体验的效果,为学生写作内容进行有效的填充,并在其中抒发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注入“灵魂”,使作文内容有深度、有层次,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落实了生活化作文教学。

六、 创建生活情境,开启学生想象空间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这是现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带来的巨大学习优势,可以有效弥补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足的问题。同时想象力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在写作过程中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这一特点,创建生活情境,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从而积极展开写作,提高写作质量,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写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21世纪中,“创新力”是新世纪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对生活情境的创建加以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

例如在语文教学《神奇的探索之旅》一课中,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分析,通过题目可以直观地发现作文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神奇,探索。神奇部分用来展开想象,探索部分结合生活实际,二者相互融合展开写作,可以掌握写作的重点,明确写作的中心思想,避免写作跑题。其次,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播放动画视频等内容创建情境,为学生提供想象思路,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

引导部分着重进行注意,避免过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七、 利用生活化语言修改和点评作文

修改和评论是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教师要对这一环节加以重视,保障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全面渗透,加强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日常语文作文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利用生活化语言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和点评,同时还要锻炼学生对作文评价的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可以从阅读教学入手,让学生进行评价鉴赏,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提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作文评价的过程中,既要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又要对学生进行

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自豪感,从而不断地驱动学生进行写作。

例如,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收集相关的文章,让学生当“小小评论家”对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积累,学习他人的优点,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积极展开评论,还可以对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进行提升。

八、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不仅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更是语文教学主要的发展动力。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生活化教学的渗透路径,制定合理的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进行优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落实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运隆.浅谈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6):256-257.

[2]朱文斌.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微探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216-217.

[3]席琳.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245.

作者简介:邵淑巧,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北关小学。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